普通高中技术课程设计中的几个基本问题.doc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设计中的几个基本问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中技术课程设计中的几个基本问题.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普通高中技术课程设计中的几个基本问题技术是普通高中新课程结构中的八大学习领域之一。尽管普通中学开设技术类课程在我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且建国以来也积累了很多有益的课程设计和课程实践经验,但立足于学习领域进行技术课程的设计,这还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工作,而且技术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也正面临着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需要理论与实践上的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本文试就普通高中技术课程设计所涉及的有关基本问题作一些探讨,以期引起更多关注中国技术教育的有识之士和广大的技术课程实施者的进一步研究和讨论。一、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的基础性问题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是
2、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正由于此,基础性是普通高中教育最基础,同时也是最根本的性质。但这里的“基础”,不仅是指学习内容的基础,而且也指学生发展的基础。这里学生发展的基础,不仅是指学生能力发展的基础,而且也包括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不仅包括学生当下发展的基础,而且也包括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不仅包括所有学生发展的共同基础,而且也包括每一位学生发展所需要的不同的基础。由此可见,普通高中教育的基础性是个人与社会、现在与未来、能力与个性、学科能力与共通能力发展多方面的统一体。普通高中教育的基础性决定了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同时也成为技术课程目标定位的基本依据。在我国一百多年普通
3、中学技术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技术课程先后有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出发的综合技术教育、有以“获取一技之长,重在普及生产知识和生产技能”的生产技术教育,有与学生就业相联系的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贫困条件相对应的勤工俭学式的技术教育以及以劳动为基点进行技能学习的劳动技术教育等形态。这些不同的技术课程形态,其核心是课程目标的不同定位。它们是一定历史时期特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目前,技术课程所面临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技术已经与数学、科学等学科一起成为引起世界变化、塑造世界变化和应对世界变化的中心,成为人们生活中几乎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
4、所不在的客观存在。这样,人人拥有一定的技术素养,以适应技术为主导的当代社会发展和高质量生活。基于对普通高中教育基础性的基础性质和技术课程目标的以上认识,普通中学技术课程设计应以此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核心展开,力求达到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技术课程不仅注重对符合时代需要、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而且注重学生对技术的思想和方法的领悟与运用,注重学生对技术的人文因素的感悟与理解,注重学生技术学习中的探究、试验与创造,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共通能力的发展”。这里,标准在强调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的同时,强调了技术的思想和方法、技术的人文因
5、素,技术探究、试验与创造,技术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共通能力等方面的学习,从而展示了技术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的结构性要求,体现了普通高中技术课程基础性的具体内涵。强调“技术的思想和方法”“技术的人文因素”“技术探究、试验与创造”等方面的目标,并不是忽视学生在技术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因为:其一,这些目标是与技术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同时强调的,它们之间不是排斥关系,而是共存关系,共同构成体现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的基础性要求。其二,这些目标与“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不矛盾,且以其为基础。“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是“技术思想和方法”“技术的人文因素”“技术探究、试验与创造”以及“情感
6、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和必要基础。不仅在理论上没有游离于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之外的“技术思想和方法”“技术的人文因素”等,而且在课程教学中也不能把“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与“技术思想和方法”“技术的人文因素”等相互对立,穿靴戴帽地讲授后者。其三,本次课程改革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维度的目标,是鉴于在既往和目前教育实践中这方面的一些目标往往强调得不够,或在一些学校没有足够的重视等现象,但这并不是否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其四,值得说明的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当代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理解也应与时俱进,应更加符合当代教育理念、更贴近学生发展的本质需要
7、。“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绝不应仅仅是学科知识结构意义上,而也应该注重它与学生生活相联系、与时代发展需要相适应。强调“技术的思想和方法”“技术的人文因素”“技术探究、试验与创造” 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是否会削弱学生的操作实践,使技术课程成为一个“讲授”的课程呢?这种耽心在课程实践过程中有可能存在,但应该注意避免。首先,“技术的思想和方法”“技术的人文因素”“技术探究、试验与创造”“技术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需要通过具体的技术实践来实现。尽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并不排除通过一定理论讲授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但它更多地依赖于学生通过现实的技术实践活动去感悟、去
8、体验、去探究、去实践。如“技术试验”既包括基础知识,又包含基本技能;既有动脑构思、创造等思维过程,又有动手操作的实践过程。其次,高中阶段的技术课程不仅不排斥“理论”,而且非常重视理论。因为当代技术的发展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没有技术理论,就没有开拓创新的技术实践。同时从高中技术课程的内容定位来说,也应有更多的科学知识的应用和技术原理的探究内容,而这些离不开一些“理论”的学习。当然,高中阶段的技术课程也不能变成“纯理论”的课程。再次,高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创造力强,他们并不满足于机械的、程序性的技能操作,而是希望富有挑战意义、更有创造内涵的实践活动。最后,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的基本目标是“提高
9、学生的技术素养”,而技术素养中不仅包含了学生使用技术和运用所学技术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包含了学生理解技术、选择和管理技术的能力,技术的人文因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以及一些必要的技术理论是“提高技术素养”的必要内容,不可或缺。我们应当认真研究“技术的思想和方法”“技术的人文因素”“技术探究、试验与创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内容与技术实践的内在联系,不断探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思路、新方法,努力使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与基本理论的学习,与其他方面的学习融为一体、有机统一。二、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的适应性问题当代教育面临着适应时代发展的严峻挑战,其核心问题在于社会发展需求与学校
10、课程设置的差异。学校课程的设置应当充分考虑到社会发展的变化,注重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而当代社会发展的根本变化则首先在于科学技术一日千里、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因此,改革和强化普通教育中的技术课程,这本身就是应对时代变化、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举措。新课程改革中,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形成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结构体系,技术课程则作为国家课程中的一个领域,出现于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成为国家课程,这一方面是当代科技高速发展条件下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客观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保证普通高中技术课程健康地发展和高质量地实施的重要举措。但具有国家课程属性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如何适应各地区、各学校的
11、具体条件而有效地实施,这是一个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课程实施中的一个难点。对此,笔者认为在课程设计上应注意以下几点:1正确认识差异。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和文化的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但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即使在条件相似的地区,同一地区的不同学校,同一学校的不同班级,同一班级中的不同学生在技术学习的原有基础和基本条件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在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我们应当看到差异存在的客观性和绝对性,应当在理论上探讨和实践上寻求能适应不同学习条件、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具有较高弹性和适应性的课程设计策略和方法。2科学理解技术学习领域的国家课程性质。技术学习领域是国家课程的一
12、部分,它与体现地方特征和学校特征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课程目标的定位上、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以及课程实施的管理与策略上都有诸多不同。作为国家课程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的适应性是立足全国经济和技术发展特征和教育条件,并以其基础性为基础、为前提的适应性。尤其是本次课程改革中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的设计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这样一个具有一般意义的目标为核心,以体现“通用性”作为内容选择的重要原则进行的。因此,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的适应性更具有一般意义,它不可以与“地方课程”意义上的适应性相混淆、相提并论。当然,作为普适性的国家课程,技术课程的实施也应与当地实际结合起来,也应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而且,具有地方和学校特
13、色的技术学习内容还可以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中予以设计并实施。但应注意这些学习内容与国家课程中的技术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注意作为国家课程的技术课程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的技术课程的统筹规划和统一安排。3保持适度的技术学习的难度。为提高作为国家课程的技术课程的适应性,必须在课程设计中注意把握技术学习的难度,这是针对学生发展水平的一种适应性。如信息技术部分的基础模块坚持以大众化的信息技术工具为标准,从高中学生的经验背景和认识水平出发组织课程内容,既可以使刚刚升入高中的零起点的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适应课程内容,又可以使有较好基础的学生在信息文化素养方面强化基础、拓宽视野。通用技术部分的“技术与设计1”,
14、坚持难度适中,既可以使基础不好的学生通过可能的努力形成对“技术及其性质”“设计过程”等内容的适应性,又可以使基础好的学生能在这些内容的学习中有更高的追求,形成对技术精益求精、不断优化和挑战自我的学习态度。4增加课程内容载体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这是针对于技术课程的教学实施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所采取的课程适应性,它需要通过对课程内容选择和安排上的技术处理来实现。如“技术与设计1”“技术与设计2”并不规定统一的载体、统一的制作材料,只指出明确的目标,各地区、各学校可以任选载体,可以从当地实际确定多种多样的设计对象进行设计。条件较好的地区学生可以用当地新材料、优质材料进行较为复杂的设计,条件一般的地区
15、学生可以根据实际选用普通的木质材料、塑料材料、金属材料等开展设计活动,而条件较差的地区学生还可以选用纸质材料、布材料以及当地可能具有的竹、麻、桔杆、草等材料进行设计。即使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级,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要求选择和确定适合自己的制作对象,从而使不同的学生得到富有成效、富有个性的发展。三、课程内容适度反映当代先进技术及其文化的问题时代性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特征,也是普通高中技术课程设计的一个基本要求。但技术是一个浩瀚的海洋、博大的世界,其内容丰富多彩。这些内容既有经典的,又有现代的;既有国内的,又有国外的。即使是具有现代意义的技术,也是浩如烟海。在普通高中的技术课程中如何基于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普通高中 技术 课程设计 中的 几个 基本 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24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