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设计.doc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设计.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设计单元设计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内容丰富,源远流长,它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主题和特点。本单元上起先秦,下迄明清,包括整个古代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发展历程。奴隶社会的三项政治制度: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构成了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产生、巩固、完善、强化演变的过程。古代政治制度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其突出特色的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各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单元在整本教材中
2、占据重要的地位,古代中国相当完备的政治运行机制,对培养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以及辩证地看待历史问题都有一定的作用。本单元分四个阶段,对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政治制度的内容、特点、沿革和影响进行了概述,描绘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脉络和趋势。夏、商、周时期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宗法制,这一时期政治制度的发展呈现以下特点:在王位和爵位的继承上实行世袭制;在地方管理上实行分封制;在王族内部实行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特点的宗法制。秦国统一六国后建立了秦朝。秦朝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期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以皇帝为中心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官位不世袭,实行俸禄制度,由皇帝任免;官职有明确分工,既互相配合
3、,又相互牵制。“汉承秦制”,由汉至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受到制约而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主要呈现以下特点:废丞相、设内阁和六部、增设军机处;中央机构的设立和职权完全服从专制王权的需要;废行省,设三司,直接隶属中央,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进一步加强;大兴文字狱,八股取士,思想文化专制不断加强。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随着中国古代经济结构和政治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对中国古代王朝兴衰有着重要的影响。西周时期的分封制既有利于西周的强盛,也为后来周王室的衰微埋下了隐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中国两千多年
4、的封建社会里,更是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它确立于秦朝,巩固于西汉,隋唐加以完善,宋元时期进一步发展,明清时期进一步强化,经历了初创、确立、发展、完善和强化的过程。在隋唐及以前,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巩固了我国封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其积极作用突出。北宋以后,它的消极作用日趋明显。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尽管它仍然维持了封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抵御了外来侵略,但却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导致了中国发展步伐的落后。本单元重点:宗法制和分封制、中央集权制度。本单元难点: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原因及影响。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整体设计本课概述本课主要讲述了中国古代早期夏、商
5、、西周即奴隶社会政治制度的情况、特点及影响。夏朝开始有了早期的国家政治制度,在国家最高权力方面,夏商实行王位世袭制,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夏商已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特色行政管理制度,中央设置各种官职,地方封侯、伯。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两者互为表里,宗法制维系了分封制,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夏、商、周三代是在原始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带有浓厚的血缘部族色彩,这是由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思路设计本课重点: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本课难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奴隶社会森严等级秩序的关系。早期政治制度对后世与当今社会的影响。鉴于夏、商、周三代历史久远,在初中
6、又没有系统学习过的情况下,学生学起来难免枯燥、吃力。如何在开学的第一课调动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贯彻新课标的理念,实现“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呢?教师可利用传说故事、历史史料、情景设置、成语等,从与身边相关事件切入。突出早期政治制度的主题,抓住“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三项制度,重点讲述三个问题:源于夏的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这三个问题都是比较抽象的历史概念,这就需要把每一个概念分解为若干个小问题,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层层推进,精心设计问题,注重学生的广泛参与,注意用通俗的语言来讲述,通过教师的“导”来推动学生的“学”,以期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愿学、乐学
7、、勤学的兴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历史剧角色扮演。教具准备:采用多媒体教学,准备相关影视资料和图片资料。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夏商时期王位世袭制、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等。(2)了解奴隶社会的分期,概括从文明初期到西周时代的历史演进过程。(3)理解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之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1)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主动学习教科书及上网搜集资料,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并能提出新的问题,再进一步解决。(2)设置情境、创设问题,学会运用阅读法、观察法、讨论法等来学习相关疑难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本课,了解我国古代文明源远流长,我
8、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深对国情的认识。(2)中国在古代就创造了完备的政治制度,是中国古人政治智慧的体现。教学设计导入设计导入 多媒体显示:甲骨文的有关史料教师设问: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何时开始的?甲骨文与今天的汉字有何渊源?学生活动:结合以前所学知识,说出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奴隶社会,中华民族已经创造了高度的文明,政治上也形成了完备的制度,以此来引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学习。导入多媒体显示:当今中国总人口及人口的性别比教师设问:为何中国的男女性别比是如此之大?从现实和历史的因素分析,这与中国历史上早期政治制度宗法制有很
9、大的关系。我们今天就学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导入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你们知道自己姓氏的由来吗?我们的姓是从自己祖宗那里继承下来的。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所以从母姓,一般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但随着人类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人们转而从父姓,这是社会进步打下的烙印。与其有很大渊源关系的宗法制就与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有关。推进新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1:从禅让到王位世袭1.源于夏的王位世袭制教师指导学生归纳本课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出奴隶制文明演进的过程,了解中国较早进入奴隶制文明社会,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多媒体显示:朝代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建立者终结者夏约公元前2070
10、年约公元前1600年禹桀商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汤纣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周武王周幽王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周平王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二段,从原因、时间、人物、经过、影响等方面理清基本的知识点,掌握世袭制确立的朝代、人物、方式、王权具有何种色彩,理解从禅让到王位世袭是中国古代由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 自主学习:请学生把教材中的关键词用笔画出。 教师归纳总结:禹治水有功,得以继承部落联盟首领,势力不断壮大,建立起夏朝,禹死后,其子启即位。这就改变了自原始社会末期以来民主推选首领的禅让制,王位世袭制确立,“天下为公”变成“天下为家”。商朝时,王
11、位世袭的方式有父子相传或兄终弟及,没有确定的规则。但在西周有了变化,西周时嫡长子继承制正式确立,这一点我们在后面将要学到。王位世袭制解决了最高统治者的继承问题,以王位世袭显示了权力的不可转移,使得“国”和“家”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在中国一直沿用到清朝灭亡。 多媒体显示: 大禹治水的传说、戴冠冕的夏禹、刻有卜辞的牛骨、夏朝的疆域图,最早的宫殿遗址。 教师设问:(1)观察禹的装束,其身份和地位有何变化?从卜辞来看反映出王权带有什么色彩?是由什么决定的?(2)禹建立的夏朝有何特征?和部落联盟有何不同?(指导学生从禹的装束、权利的大小、官职的设置、统治的区域来分析)禹从装
12、束看,已从部落联盟的首领转变为夏国王了,王权具有神秘色彩,王权和神权相结合,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夏朝有了按地域划分的统治区域,建立了宫殿,和其后的商都有了一套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机构,这些都是国家特征的体现,不再是靠血缘婚姻来维系的部落。合作探究: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原因及如何评价?多媒体显示: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材料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新人 高中历史 必修 第一 单元 古代 中国 政治制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23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