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生活化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文献综述.doc
《建构生活化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文献综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构生活化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文献综述.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建构生活化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曹根金 学科教学(思政) 2012110277一、摘要和关键词(一)摘要曾几何时,思想政治课成为“枯燥、乏味”的代名词,教师难教,学生不喜欢学,究其原因,归根到底是因为思想政治课远离了学生的生活世界,使学生感受不到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要想摆脱思想政治课的尴尬境地,必须加强思想政治课与现实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建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生活课堂”势在必行。本课题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从提升学生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高度审视思想政治课堂,重新构建思想政治课堂,让思想政治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成为学生和教师诗意栖居的地方。(二)关键词建构 生
2、活化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二、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一)选题的背景、研究的缘起教育与生活的关系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就指出:“对青年的正确教育不在于把他们的脑袋塞满从各个作家生拉硬扯地找来的字句和观念,而在使他们的悟性看到外面的世界”英国教育家洛克在他的教育漫话中亦有论述,认为“在全部教育上面,大部分的时间与努力都应该花在日后在青年人的日常生活里面最有结果、最常利用的事情上面”。19世纪英国教育理论家斯宾塞对学校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批判则更为明显,他认为“(学校)教育既不会使人变得更道德,也不会使他更幸福;它既不能改变他的本能,也不能改变他天生的热情,而且有时只要进行不良的引导即
3、可害处远大于好处。”20世纪美国教育家杜威突破性地提出“教育即生活”的观念,认为“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离开生活和经验就没有生长,也就没有教育”。、新课程改革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新课程改革强调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呼唤课程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在新教材中融入了许多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内容。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
4、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强调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的生活实践,要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和学科体系的现状,处理好生活主题与学科知识、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的关系,坚持以生活逻辑为主线,避免用理论逻辑打乱生活逻辑。(二)选题的意义、理论意义“建构生活化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是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课堂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因此,深化此课题的研究有助于更深次的理解新时期党在中学政治教育方面新的方针政策,深切体会党始终坚持“百年大计 教育为先”的理念;对学校教学工作也有很大的启发性,为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一些新思路新理念,有利于丰富
5、和发展现代教学理论,推进新课改的顺利进行。、实践意义加强此课题的研究对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以及高中生的思想政治学科的学习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方面,有利于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让教师掌握更多的教学技能,引导教师把“生活问题政治化,政治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风气,学会运用政治经济哲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促进学生的社会化。三、国内外研究综述(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此课题相关研究主要是从“生活与教育”的关
6、系的角度进行分析,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的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所以,本研究综述主要是对国内的一些学者及一线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相关文章、著作进行综合分析以及评述。(二)国内研究现状、关于“生活化的政治课堂”的内涵一般学者及一线教师较倾向于这种观点:“生活化的政治课堂”,即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充满生活气息,并最终回归生活,指导生活的课堂。例如,华东师范大学孙有新同学在其专业硕士学位毕业论文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生活课堂”研究一文中告诉我们,“生活课堂一般指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透过对生活现象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把握生活的本质,探寻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情
7、感、态度和价值观,实现教师和学生共同生命成长的课堂”。还有,郑州市艺术工程学校的张东祥老师在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改的生活化教学思考一文中,指出,“生活化的政治课堂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课堂教学内容,要力求体现学生生活,并能够有效指导学生生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二是课堂教学形式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是学生乐于接受,符合学生心理倾向的,喜闻乐见的,必须是学生在生活经验中能够容易感知和有效参与的。”另外,河南固始段集高中的袁道刚教师在高中政治课教学的生活化策略分析一文中,也指出了“政治教学生活化”的概念,即,“政治课教学回归生活,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学生活化因为生活即教育,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决定教
8、育。”、关于“生活化的政治课堂”的基本特征国内相关学者及一线教师也对“生活化的政治课堂”的基本特征进行了一些研究,认为“生活化的政治课堂”主要有一下特征:教学理念构建生活、教学目标引导生活、教学内容呈现生活、教学方式贴近生活以及教学主体走进生活 。例如,国内学者杜娜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略谈一文中,指出,“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以理念构建生活化、以目标引导生活化、以教学内容呈现生活化、以方式保证生活化”,并从各个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另外,华东师范大学孙有新同学在其专业硕士学位毕业论文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生活课堂”研究一文中指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生活课堂的基本特征主要有四点
9、,即“教学目标立足于生活,教学内容体现生活,教学方式贴近生活,教学主体走进生活”。、关于建构“生活化的政治课堂”的必要性国内学者及一线教师认为建构生活化的政治课堂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并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证:()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例如,国内学者杜娜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略谈一文中、河南固始段集高中的袁道刚教师在高中政治课教学的生活化策略分析一文中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孙有新同学在其专业硕士学位毕业论文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生活课堂”研究中都指出,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提出,思想政治课“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
10、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对传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反思 例如,曲阜师范大学教科院的的硕士研究生梁明伟等在教育回归生活与课程改革一文中,指出教育回归生活的必要性在于,“现实学校中的教育愈来愈脱离了生活,学生只是沉浸于书本世界中,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华东师范大学孙有新同学在其专业硕士学位毕业论文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生活课堂”研究中也指出传统高中政治课堂脱离学生实际,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脱节”,并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学科特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证。、关于建构“生活化的政治课堂”的意义 关于建构“生活化的政治课堂”的意义方面,国内学者和一线教师,主要
11、有以下几种观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 例如,国内学者杜娜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略谈一文中,指出,“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政治,把生活问题政治化、政治问题生活化,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运用政治经济哲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河南固始段集高中的袁道刚教师在高中政治课教学的生活化策略分析一文中也叙述了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意义,“只有真正的让高中政治课教学尽力联系学生的生活,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主动的建构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另外,华东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构 生活 高中 思想政治 课堂 文献 综述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23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