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第15课《辛亥革命》教案.doc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第15课《辛亥革命》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第15课《辛亥革命》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5课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掌握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民国的建立以及革命的历史意义;了解武昌起义的爆发以及袁世凯篡权等史实;学会分析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之处。(2) 过程与方法:提前布置思考题,引导学生预习;分析图片、史料等让学生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通过观看视频了解武昌起义的过程;利用材料分析并结合课本掌握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概括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的主要活动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学习革命党人“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奋斗精神,坚定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学重
2、难点】(1) 重点:辛亥革命的背景,中华民国的建立及革命的历史意义。(2) 难点:全面评价辛亥革命。【教学分析】本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比较重视,使得上高一的学生能提出一些问题,而且他们性格较为活跃,课堂上能积极回答问题,由于内容多,时间紧,因此宜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即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探究、讨论,得出结论,需要注意的是基本概念要了解清楚,以免考试混淆。【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设计】【导入】展示中国近代四个时期国旗的变化由此引出国旗背后的故事即政权的变更,吸引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大清帝国的国旗铁血十八星旗五色旗中华帝国的国旗)【课标解读】:知道辛亥革命的背景及大
3、致的过程,认识革命带来的历史意义。【预习检查】:让学生纵向把握这节课所出现的标志性事件,形成总体的印象。189419051912、1、11911、10、101912、2、121912、3兴中会中国同盟会武昌起义清帝退位中华民国成立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临时约法 1911、4广州起义【概念把握】狭义上的辛亥革命指1911年武昌起义。广义上的辛亥革命指以孙中山为首革命党人为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进行一系列的努力。板书:一、背景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分析中国面临的问题,用材料证明此时的清王朝已丧失民心,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利用多媒体并结合课本讲述革命党人的探索,加深学生的印象,理解革命党人的
4、奋斗精神。【师】展示图片及材料【生】看图思考,此时的中国面临怎样的问题? 结合材料提取有关信息,说明当时的民众对清王朝是怎样的态度?【师】利用地图展示革命党人在组织方面的探索,并让学生在课本中重点划出同盟会的建立、纲领以及刊物。【生】用连线的形式将十六字纲领与三民主义对应起来,加深理解三民主义。【师】口头介绍革命党人的军事准备,向学生灌输革命党人坚持革命,牺牲自我的精神,鼓励学生向先人学习这种为了理想,持之以恒的精神。【过渡】:随着革命的条件的成熟,革命经验的不断积累,革命党人迎来了第一次胜利武昌起义。板书:二、过程:武昌首义各省响应民国建立、颁布约法袁氏当国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了解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辛亥革命 岳麓版 高中历史 必修 15 教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23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