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Ⅲ第21课《西学东渐》 教学设计.doc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Ⅲ第21课《西学东渐》 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Ⅲ第21课《西学东渐》 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第21课 西学东渐 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分析西学东渐是“历史必修文化发展历程”(岳麓版)第五单元第21课的内容。本课教学内容包括“开眼看世界”、“体用之争”和“维新思潮”三个部分。三者之间依次递进,不断深入,“西学东渐”贯穿始终。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2学生学习情况分析经过必修第四单元与必修第二单元的学习,学生都已知道了鸦片战争后至19世纪九十年代末的相关政治、经济、社会状况,而且教材出现的人物也是学生较为熟悉的,再加上学生对学习本课也有相当的兴趣,这都为学习本课的内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
2、此,学习起来难度也不大。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向西方学习是一个不断探索,渐进的过程。3设计思想第五单元的主题是“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中国文化伴随着列强的炮火,西学的浪潮和清王室的衰微,同政治、经济一样,艰难地走上近代化的征程。在探索的过程中,人们每前进一步,都会经历新旧文化的强烈交锋。本课的学习力图让学生掌握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艰难历程。由于前面必修、对相关政治、经济的学习,因而学起来难度不大,故本课的教学更多地采取展示资料、问题探究、情境再现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进行学习,最后教师强调、总结。4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并分析“开眼看世界”、“体用之争”及“维新
3、思潮”传播过程中的重要观念、重要人物和各阶段的特点。2.从三者之间逐渐深入的层递关系出发,了解西学东渐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影响与作用,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历史资料的能力以及分析思考历史问题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战争视频资料与论战虚拟场面的引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通过教师创设情境及学生分组调查、搜集资料、参与互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和创造性,锻炼其合作及自主学习精神,并提高口头表达能力。3.教师用多媒体打出知识点,特别强调构建知识的整体性、结构性、系统性。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西学东渐的过程和其中的先进人物,深化学生对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国家独立、富强所进行的艰苦探索的认识,培养学生努
4、力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和报效社会及祖国的意识与情感。5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维新思潮难点:理解“体用之争”的“体”和“用”6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导入视频播放 影片鸦片战争中有关“战争的开端及中国战败签订不平等条约”的部分。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清王朝,在鸦片战争中一败涂地,颜面尽失,不得已向蛮夷之邦英夷,屈辱求和。这场战争给古老的中国带来巨大的冲击,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在严峻的现实面前,率先惊醒,开始摆脱与西方隔绝的状态,逐渐走上蜕变与新生的近代思想历程。一、开眼看世界(一)背景 鸦片战争后国内外形势(二)林则徐和魏源多媒体呈现 林则徐、魏源的照片,四洲志、海国图志的图片及相关资料。课堂设问:通过对材料的阅
5、读,林则徐、魏源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有何异同?设问意图:在于引导学生发现林则徐、魏源二人思想和行为的前后继承关系以及他们对后人的作用与影响。生:(略)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打出林则徐、魏源的主要活动、著作、观点及影响与不足的一览表。(三)“开眼看世界”的社会思潮以林则徐、魏源为先导,研究与介绍世界知识在知识界中蔚然成风,“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为一股社会思潮。二、体用之争(一)背景19世纪六十至九十年代,西学从较广泛的层面传输进来,与中国传统文化出现碰撞。中国传统文化之体是否兼采西方文化,成为摆在中国人面前的严峻课题。(二)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多媒体呈现 1.奕訢、李鸿章、曾国藩、倭仁等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学东渐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第21课 西学东渐 教学设计 岳麓版 高中历史 必修 21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23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