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doc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新课程岳麓版教材必修第四单元第二课。由于近代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因而时代也赋予了太平天国运动新的任务即在反封建的同时反对列强的侵略。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又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主线索之一,故本课地位比较重要。本课第一目“金田起义”,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和发展。第二目“天国兴衰”,概述了太平天国的鼎盛、天朝田亩制度、天京变乱、姿政新篇、太平天国的失败及其影响。串联本课教材知识的主要线索是: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兴衰的过程、运动的失败及其意义。课标要求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
2、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学生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这部分内容,再加上受影视作品的影响,对太平天国运动的了解较多,且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还有待养成。因此我认为高一年级应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实现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和理念。高中教材除了对基本史实的叙述外,增加了理性分析的力度,理论性较强,所以应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深化和扩展,总结历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使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程度。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结合课标的要求,确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3、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及历史功绩确定依据: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由盛而衰-走向失败是本课的基本线索,理清线索,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知识框架;而天朝田亩制度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思的思想结晶并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2)教学难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及最终失败的原因即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确定依据:高一学生正处于历史思维能力的形成期,思维能力还不强,对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及最终失败的原因缺乏完整的的分析和理解。教学目标(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经过、纲领等主要史实。分析、归纳太平天国运动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局限,提高认识历史问题的能
4、力(即全面科学地认识太平天国运动)。(2)过程与方法通过太平天国运动过程的学习,掌握识图和用图,学会归纳历史事件或现象发展进程的方法。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原因、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等相关史料的研习,初步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通过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异同的学习,培养阅读历史文献并结合所学知识观察历史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情境再现”,发展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基本史学能力及参与讨论,进行问题探究与合作学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在民主革命时期兴起和失败的必然性的分析,探讨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时期的历史任务的事实,深化对历史规律的认
5、识。通过全面地辩证地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学会以史为鉴,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教学方法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高一学生的心理特征,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图示教学法。通过图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总结归纳主要历史事件,掌握基础知识。(2)问题探究教学法: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或材料,比较有针对性。(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使得本来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变得鲜活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的氛围。(4)多媒体辅助教学板书设计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一、 印象天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兴衰过程运动爆发原因二、揭密太平天国运动天国的构想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运动失败原因三、走出太平天国运
6、动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图片导语: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全国各地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纪念这一大事。今天的我们讲述着昨天的故事,而100多年前的孙中山也在聆听前人的故事太平天国运动,幼小的心灵播下了革命的种子。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追寻、体味这场波澜壮阔的农民运动吧!设计思路:历史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引起学生的的兴趣,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多媒体展示图片 讲授新课一、印象太平天国运动师:印象太平天国运动,同学们能否就初中已有知识或通过文学作品、影视剧等媒体了解到的有关太平天国的内容,描述自己的看法。准备好了的同学,请到讲台前面对大家进行演讲。 (预期效果:一般情况下,请两位同学演讲。演
7、讲过程中可能会有片面的、不够客观的,甚或错误的观点) 多媒体展示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 (教师总结:结合地图在黑板上用文字和符号画出运动兴衰过程示意图。设计思路:太平天国运动的史实是课标要求的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但并非难点。学生在初中的基础上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教师重点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感知,并构建完整知识框架,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师:太平天国运动坚持斗争了14年,规模宏大,为什么它“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太平天国运动领袖构想的“人间天国”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社会?二、揭密太平天国运动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师:考察某一重大历史事件,我们首先应当把它放在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中。太平天国革命发生在
8、兴起于1851年即19世纪50年代。联系前面所学的知识鸦片战争,即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状况,请翻开书并迅速搜索文中提供的信息。生:(寻找并记录)(预期效果:请两三位同学回答。或信息提取不全或表述不严密)(教师总结: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逐步破坏了沿海通商口岸及其附近地区的传统手工业。鸦片输入年年激增。由它所引起的白银外流、银贵钱贱等问题,比战前更严重。清政府为了支付战费和赔款,借端进行搜刮,使劳动人民负担更加沉重。地主、官僚、贵族也加剧了土地的兼并。阶级矛盾的激化,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多媒体展示文字材料1、兴起的原因(1)、根本原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
9、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2)、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师:时势造英雄,正当社会阶级矛盾愈演愈烈之际,一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农民战争爆发的时机日渐成熟。那么洪秀全又是如何动员和组织农民的呢?(预期效果:学生回答拜上帝教)问题情景一:多媒体展示文字材料“上帝当拜,人人所同”;“普天之下皆兄弟”;“上帝视之皆赤子”。“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清朝最高统治者,实乃“阎罗妖”,世间“相凌相夺相斗相杀”,都是“阎罗妖”的罪过,号召群众起来“共击灭之”。 问题探究1、阅读上述材料及课本的相关内容,指出洪秀全“拜上帝教”的思想来源有哪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太平天国运动 岳麓版 高中历史 必修 13 太平天国 运动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23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