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学习”的高中生物教学实践研究结题报告.doc
《基于“项目学习”的高中生物教学实践研究结题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项目学习”的高中生物教学实践研究结题报告.doc(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于“项目学习”的高中生物教学实践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目前,我国素质教育已朝深度发展,并追求其内涵的拓展。课程和学习方式这两大领域的变革是推动这场教育变革向纵深方向发展的主渠道,且具有实质性的意义。课程改革已全面铺开,但学习方式变革却严重滞后。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注重与现实生活联系,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而新课程欲转变的学习方式与目前盛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项目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不谋而合,因
2、为项目学习主旨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实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化。但目前,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进行基于“项目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几乎空白,因此,无论是项目学习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还是新课程教学实践的改革,都有必要对本课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述(一)基于“项目学习”的概念界定虽然“项目”和“项目学习”早已不是新的、革命性的教育新观念了,但是,关于“项目学习”的内涵界定,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内涵。国外学者认为,基于“项目学习”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所关注的是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原理,它要求学生从事的是问题解决,基于现实世界的探究活动以及其他的一些有意义的工作,它要求学生自主
3、学习,并通过制作作品完成自己知识的意义建构(美杰克吉多,1999)。国内学者认为,基于“项目学习”是以学习、研究学科的概念和原理为中心,通过学生参与一个活动项目的调查和研究来解决问题,以构建起他们自己的知识体系,并能运用到现实社会当中去(黎加厚,2001);基于“项目学习”是学生通过亲自调研,查读文献,收集资料,分析研究,撰写论文等,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得到综合训练和提高。最后,学生还要在课堂上介绍自己的研究情况,互相交流,并训练表达能力等。这种教学方法称为项目教学法,或称为基于项目学习(刘延申,2001)。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基于“项目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
4、的教学模式,它把项目及其管理理念应用于教学,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出发,运用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作品制作和成果交流等途径完成教学任务。(二)基于“项目学习”所蕴含的教育理念 项目学习融合许多教育理念。它起源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其弟子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蕴含了项目学习的实施形态;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给项目学习的发展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为项目学习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真正体现了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建构主义则指明了项目学习的本质。多元智力理论与建构主义理论的融合为项目学习的开发提供了基础。1、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杜威,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他批判“以课堂为中心
5、、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在美国哲学家皮尔斯、詹姆斯等人的实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提出实用主义的教育理论。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他阐述了其教育思想体系。概括地说,这种理论可以称为新的“三中心论”,即“以经验为中心、以儿童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1)以经验为中心 他认为“知识不是由读书或人解释而得来的结论”,“一切知识来自于经验”。1982年,他又写了经验与教育一书,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是传递经验方式”。(2)以儿童为中心实用主义反对传统教育忽视儿童兴趣、忽视儿童的需要的做法,主张教育应儿童为起点。“现在我们的教育中正发生着一种变革是重心的转移,在这情况下,儿童变成了太阳,教
6、育的各种措施围绕着他们展开”。“兴趣显示着最出现的能力,因此,经常细心地观察儿童的兴趣,对于教育者是很重要的”。(3)以活动为中心他认为,崇高书本的弊端是没有给儿童提供主动学习的机会,只提供了被动习的条件死记硬背。他又提出“学校主要是一种社会组织。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过程,学校便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由此,杜威提出“做中学”教育理论,其包括五个要素:设置疑难情境,使儿童对学习活动有兴趣;确定疑难在什么地方,让儿童进行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动每个步骤所含的结果;进行试验、证实、驳斥或反证假设,通过实际应用,检验方法是否有效。五个要素的实质是从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基于项目学习强调对学
7、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强调“经验”、“学生”和“活动”这三个中心。基于项目的学习强调活动,以活动为中心,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能力,采取“做中学”的方式,通过各种探究活动,通过作品的制作来完成知识的学习。基于项目学习强调现实、强调活动,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是一致的。2、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加德纳认为,人的才能是多元的,每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上述九种智力,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了个体的智力差异。教育的起点不在于儿童原先有多么聪明,而在于怎样使儿童变得聪明,在哪些方面变得聪明。在他看来,智力并非像传统智力定义所说的那样是以语言、数理和逻辑推理等能力为核心的,也并非是以此作为衡量智力水平高低的唯一
8、标准,而是以能否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和创造出社会所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为核心的,也是以此作为衡量智力高低为标准的。因此,智力是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生产出或创造出具有社会价值的有效的产品的能力。多元智力理论承认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拥有上述不同的多元智力,这些智力代表了每个人不同的潜能,这些潜能只有在适当的情境中才能充分地发展出来;又强调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智力类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智力强项和优势,学生通过运用自身的智力优势来完成一个学习项目,就意味着他们要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而传统的教学策略往往集中在语言一言语智力和逻辑一数理智力上,使很多不适应传统学习方式的学生遭受了很大的挫折。这些遭受学习挫折的
9、学生往往喜欢诸如身体运动、视觉化、人际交往、自我内省、音乐或自然观察等方式来进行学习。项目学习允许教师将各种教与学的策略综合到项目的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帮助学生开发各种智力。项目学习注重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融合,能帮助学生使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为遥远的生活做准备。通过适当的培养和不断积累学习经验,学生的每一种智力都可以得到提高,发挥各自的智力潜能。因此,加德纳极力主张把项目学习作为创建学习环境的方法来提高每个学生的多元智力。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
10、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学生要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对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展变化的两种途径或方式。同化,是指学习者把外在的信息纳入到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以丰富和加强已有的思维倾向和行为模式。顺应是指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的外在信息产生冲突,引发原有认知结构的调整或变化,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同化是认知结构的量变,而顺应是认知结构的质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还认为
11、,情景、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基于项目学习,实际上就是在真实情景中,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主动探究,并与同学广泛交流,不断解决疑难问题,从而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实质上就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探究性学习模式。建构主义强调教学应该通过设计一项重大任务或问题,以支撑学习者积极的学习活动,正是基于项目的学习构成要素中的活动和情境。项目的学习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均强调活动建构性,强调学习应在合作中学习,在不断解决疑难问题中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三)基于“项目学习”的研究状况 “项目” (project)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发展起来的重大新管理技术之一,最早起源于美
12、国。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 PMI)对项目的定义为:项目是为创造特定产品或服务的一项有时限的任务。项目学习中的“项目”是管理学科中“项目”在教学领域的延伸、发展和具体运用。著名的教育家克伯屈( William Heard Kilpatrick, 1871-1965)于1918年9月在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学报第19期上发表了项目教学法:在教育过程中有目的活动的应用一文,首次提出了项目学习的概念,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和兴趣,这篇论文也被称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教学理论论文。克伯屈把项目教学分为四个阶段:(1)决定目的,即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提出学
13、习目的或要解决的问题。但目的一般由学生自己确定,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选择,但不加强制。(2)拟定计划,即制定达到目的的行动计划,包括材料问题、工作任务分配、实施步骤等。拟定计划由学生承担,教师只对学生的计划实施情况进行指导。(3)实施计划,即学生运用给定的材料,通过实际“活动”来完成计划。(4)评定结果,即教师提出评定的标准和方法,由学生自己进行评定,如计划是否按照原计划进行,预定目标是否实现,学生从项目中学到了什么等。如有差错,教师则给予指导。可见,项目教学时建立在学生兴趣和需要的基础之上的,经有目的的活动作为教育过程的核心或有效学习的依据,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克伯屈的项目教学法在美国的
14、初等学校和中学的低年级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基于“项目学习”兴盛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它的产生、发展和兴盛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在农业和大工业时代,一般学习的目的仅仅限于文化知识的掌握。传统的学习是把所要掌握的知识从具体地生活情境中提取出来,教科书和教师的传授成为最方便的方式。学习者所学习的知识是被人为删除了许多过程因素,变得抽象、单一,这样虽然能让学习者一下子抓住本质、要点,但不利于学习者全面地了解知识的生活原型,一旦投入社会,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问题,往往就束手无策了,更不用说创新了。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以后,学习、掌握知识的目的更重要应是创造更多的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
15、用知识创造财富。而项目学习正是一种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它能从多个层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现在,许多发达国家的教育改革运动只要进入实施阶段,一定会提及项目方法。尤其在美国,项目成为了中小学教学广泛采用的一种教学模式。我国香港和台湾的一些学者将这一先进的教学方式从美国带了回来,在幼儿园和小学进行实践,在香港被称为“企划教育”,在台湾被称为“方案教学”。目前,我国对基于项目学习的教学研究很少,主要是引进、介绍国外的相关理论和教学案例,缺乏项目学习本土化和模型化研究。主要的研究集中在职业教育,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进行“项目学习”的研究几乎空白,本课题的研究将有助于项目学习学科化,推进新课程
16、理念得以落实,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目标和方法(一)课题研究主要内容1、综述国内外关于“项目学习”的研究2、分析高中生物哪些内容适合于“项目学习”3、研究基于“项目学习”的操作流程4、研究基于“项目学习”教学设计5、研究基于“项目学习”的典型个案6、研究基于“项目学习”的教学实效(二)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1、厘清基于“项目学习”的发展历程2、挖掘基于“项目学习”蕴含理论基础3、概括基于“项目学习”使用生物学知识范围4、概括基于“项目学习”的构成要素和操作流程5、打造基于“项目学习”成功的“教学个案”6、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发展多元智能(三)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分析基
17、于“项目学习”的概念、蕴含的理论基础及其发展历程;通过行动研究法,探讨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项目学习”教学流程;通过案例教学法,设计若干个基于“项目学习” 的教学个案并进行实践;还有通过实践前后的调查和访谈法,了解学生对基于“项目学习”的教学评价。四、课题的实施与取得的成果(一)基于“项目学习”的构成要素“项目学习”主要由内容、活动、情境和成果四大要素构成。刘景福,钟志贤.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模式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2,11:18-21如图一所示。项目学习内容活动情境成果图一:项目学习的构成要素(二)基于“项目学习”的操作流程项目的学习的操作程序分别为选定项目、制定计划、
18、活动探究、作品制作、成果交流和活动评价等六个步骤,具体如图二。项目学习选定项目活动评价制定计划成果交流作品制作活动探究图二:项目学习的操作流程(三)基于“项目学习”的适用范围基于项目学习不同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不必完成听命于教师的讲授,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长来选择适当的项目进行学习,通过小组为单位,亲自调研,查读文献,收集资料,解决问题,制作作品等,最后学生还要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互相交流等。在项目学习中,学生能够充分调动学习愿望与动机,在小组合作、探究中有意义建构生物学知识,并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综合提高多项智能。因此,基于“项目学习”的教学方法符合新课程的
19、教学理念,但它不是万能的,不是所有生物学知识都适合“项目学习”,首先,基于“项目学习”是围绕“项目”进行学习,作为“项目”应该具备以下特征:(1)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动机;(2)有意义,值得探究的问题;(3)联系实际的,能创设一定的情景;(4)可行的,学生能够运用己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自己的操作,在具体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其次,基于“项目学习”的教学一般需要查阅文献、深入社会调查等,而且需要制作作品等,相对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结合教学内容,选择了一些知识点,开展项目学习,例如,在分子与细胞模块,挑选了“饮食与健康”、“肥胖的机理与减肥措施”、“真核细胞模型的制作”等
20、项目;在遗传与变异模块,挑选了“高中生红绿色盲症的调查及遗传图谱的分析”、“人类遗传病的种类与遗传机理”等项目;在稳态与环境模块,选择了“激素水果与性早熟”、“糖尿病的机理与预防”、“免疫与健康”、“鱼塘生态系统的建构”等项目。(四)基于“项目学习”的教学设计基于“项目学习”的生物教学过程应该包括项目学习的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具体模型如图三。(1)驱动性问题的选定(2)情景的创设(3)画概念结构图(4)活动建议准备阶段(1)学生根据兴趣,选择活动主题,自由组队(2)小组制定活动计划,与教师签订活动协议(3)规划活动流程,明确自己在分组活动中的角色(4)汇报、交流小组活动的进
21、展和碰到的困难(5)活动作品的制作及相关准备。实施阶段(1)允许学生用各种可能的成果展览和交流(2)评价并反馈;总结阶段图三:基于“项目学习”的教学设计(五)基于“项目学习”的典型教学案例1、案例一:免疫与健康(一)准备阶段在准备阶段,教师结合各自的教学安排、自己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项目活动的主题。选题时要尽可能选取学生乐于接触的有生物价值的题材,如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有趣的生物史、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等作为项目活动主题。这些素材能为学生进行主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与解决问题等活动创设机会与情境。教师在准备阶段针对所选择的项目活动主题需要考虑三个层面的问题:(1)该主题与生物或者其他学
22、科内容的关系如何;(2)学生如何借助这一项目主题掌握生物概念或结构;(3)教师如何设计基于这一主题的项目活动。为使项目活动更加顺利开展,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概念网络图的形式,将与主题相关的具体生物概念或内容呈现出来;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列举围绕主题可以开展的活动建议,供学生参照,具体如下:1、驱动性问题的选定 对于基于项目学习的生物教学,提出一个像样的驱动性问题,不是一件容易之事,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驱动性问题是项目学习的重要特点,在美国密歇根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JosePh S.Krajcik看来,好的驱动性问题有以下几个特征 Krajcik, J. S.,&Blumenfeld, P C. (2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项目 学习 高中生物 教学 实践 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23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