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同步练习(人教版必修三).doc
《历史: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同步练习(人教版必修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同步练习(人教版必修三).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单元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郑观应评价洋务运动时曾说过“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这实际上是指出了( ) A中国失去了发展的机遇 B洋务派没有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 C中国和西方差距太大 D西方国家阻挠中国工业化进程2.“凡君主专制、立宪和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大乱。”持上述观点的应是中国近代的()A顽固派 B维新派 C洋务派 D革命派3.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在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指 A.顽固派和洋务派 B.
2、洋务派和维新派 C.维新派和革命派 D.顽固派和立宪派4. “凡君主专制、立宪和民主三,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大乱。”持上述观点的应是 A顽固派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洋务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5.林则徐是道光时期一位很有见识的大臣。他高于同代官僚之处,除主张严禁鸦片外,最重要的是他( )A.为官清廉正直B.关心人民疾苦C.坚决抗击外来侵略D.主张开眼看世界6. 清政府内部洋务派和顽固派的根本分歧在于()A.要不要维护封建的政治制度 B.要不要维护封建的伦理纲常C.要不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D.要不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7. “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
3、事,不可谓之变政;日本改定国宪,变法之全体也。”这段言论应该出自()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8. 史学家胡绳说: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在已成定局的悲剧面前,以“成事不说”为由纷纷散去。但是,他们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以致成为一场“现代化”的先声。这场的“近代化”的作用( )A.迈出中国近代化第一步 B.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C.封建清王朝实现民主政治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9.清朝末年,曾有诗云:“西夷制器虽奇巧,半是中华旧制来。”这种观点反映了( ) A中华文化影响深远 B西方善于学习东方文化 C清末士大夫盲目自大 D“西学中源”证据充分10 某思
4、想家在1925年提到世人对他的评价:“自戊戌以来,旧则攻吾太新;新则攻吾太旧。”该思想家是此资料来自(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胡适11 光绪二十四年(1898)五月,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从“中体西用”的角度论述了科举制度改革的必要性。这表明他( )A在戊戌变法初期思想趋于保守B认同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C在教育改革方面与洋务派观点一致D所说的“体”和“用”与洋务派不同12. 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这表明他主张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13. 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历史 14 师夷长技 维新 变法 同步 练习 人教版 必修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23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