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梳理.doc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梳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梳理.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梳理大洲和大洋的分布:记清楚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要能够不看图脑海中有图.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 自然环境1、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半球位置);周边的海洋:东太平洋、北北冰洋、南印度洋2、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一是面积最大(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二是跨纬度最广(大致位于10S80N 之间),三是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大洲.3、大洲分界线(结合图):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又名黑海海峡);亚非分界
2、线苏伊士运河 亚洲和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 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4、亚洲6个分区:看课本P3图6.4“亚洲地理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着重了解不同分区的一些主要国家.地区国家东亚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东南亚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印尼、东帝汶、菲律宾南亚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西亚土耳其、以色列、约旦、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阿富汗、科威特等中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北亚俄罗斯的亚洲部分5、亚洲的地形特点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间高,四周低;以高原,山地为主,
3、平均海拔高.(P4图6.5亚洲的地形要结合图重点记)6、气候: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记住P7 6.9各种气候在图中的分布)各个气候的特点: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东岸三种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季和雨季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全年降水少 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气候特点解析:气候复杂多样:亚洲地跨寒带、温带和热带,东、北、南三面濒临海洋,西北深人到亚欧大陆内部;地形复杂多样.受纬度位置、海陆
4、分布、地形的影响,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以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季风气候显著:亚洲背靠世界上最大的陆地亚欧大陆,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十分显著,形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都有分布,其中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惟独亚洲有分布.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温带大陆性气候几乎占亚洲的一半):亚洲为世界第一大洲,面积广大,亚洲内陆距海远,受海洋影响小.夏季内陆升温快,冬季降温也快,因此冬冷夏热;由于内陆距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因此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在亚洲,季风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5、尤为突出.在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区,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夏季风强的年份,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多,降水也多;反之,夏季风弱的年份,降水也较少.如果降水过多,就可能造成洪涝灾害;反之,降水过少,就可能形成旱灾.因此,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区)雨热同期,使农作物得以旺盛生长,但常受不稳定的夏季风影响而发生旱涝灾害,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7、非洲气候的分布特点:以赤道为界,南北对称,由赤道向北向南是热带雨林、热带草原、亚热带和热带沙漠、地中海气候.8、亚洲河流特点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主要河流如下表奔流人海:河流流 向特 征注入海洋长 江自西向东长度、流量亚
6、洲第一,世界第三太平洋黄 河自西向东长度5500千米,中国第二长河太平洋湄公河自西北向东南在我国境内称澜沧江,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太平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自南向北位于亚洲北部,纬度较高,冬季河流冰期较长北冰洋恒 河自西北向东南位于亚洲南部,流经印度、孟加拉国印度洋印度河自北向南位于亚洲南部,流经巴基斯坦印度洋9、亚洲的世界之最:喜马拉雅山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峰;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高原,誉为“世界屋脊”(区别于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贝加尔湖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里海(咸水湖)世界最大的湖泊(区分于世界面积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马来
7、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 注意:P2图6.2亚洲的范围 、P5阅读材料亚洲地理集锦第二节 人文环境1、亚洲是人口最多的大洲.亚洲人口占61% ;世界上人口超过l 亿的国家共有11个,其中有6 个位于亚洲(东亚的中国、日本,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其中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的地区.按人口数量由多到少依次为: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无常住人口);按自然增长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洲、欧洲(呈负增长)亚洲众多的人口,对资源和环境产生了沉重的压力.注意:P11 活动22、多样的地域文化:亚洲大小民族共有1000个左右
8、,约占世界民族总数的一半.不同地区的民族,在建筑、服饰、音乐、舞蹈、礼仪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文化艺术风格和不同的民风民俗.如:日本的抗震建筑、沙特阿拉伯的帐篷和长袍.(理解P13页图6.17亚洲不同地区的住房,服饰的差异.)亚洲的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和美索不达米业平原(两河流域),因其适宜的温带或热带气候、丰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地,而分别成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了解P12亚洲三大人类文明发祥地的名称和成因.3、经济发展差异:亚洲少数国家属于发达国家,如日本,大部分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即使同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差异也很大.沙特阿拉伯等西亚波斯湾沿岸国家是依靠其丰富的石油资源出口而成为比较富
9、裕的国家;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等先后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推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三类产业的划分:第一产业是农业(包括林业,渔业,牧业等),第二产业是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除农业、工业和建筑业以外的).(会判断)国家的产业结构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越高的国家,经济越发达,第三产业比重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越低的国家,经济越落后,第一产业比重越大.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原因二(为石油而战)丰富的石油资源 原因一(东西方交通要道)一湾二洋三洲五海之地原因四(宗教纷争)文化差异原因三(为水而战)匮乏的水资源长期的热点地区中东第一节 中东A
10、CB范围:中东地区主要包括除阿富汗以外的西亚各国(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土耳其、巴勒斯坦、以色列等),土耳其的欧洲部分以及北非的埃及.1、重要的地理位置:中东处在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其周围有五海,分别是地中海、黑海、里海(湖)、阿拉伯海和红海.(P51图8.3中知道:一湾二洋三洲五海的位置)2、丰富的石油资源: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这也是一些大国争夺的原因.石油分布: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主要的产油国: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伊朗等.大部分由波斯湾沿岸港口用油轮运
11、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石油输出路线:(P53活动3 )A: 运向西欧、美国(最短西行航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曼德汉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美国B:运向西欧、美国(较远的西行航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大西洋西欧、美国C: 运向日本(东行航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3、匮乏的水资源:是战争的导火线,是本区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中东地处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和内部,终年炎热干燥,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少雨,仅在地中海沿岸分布着狭小的地中海气候.河流稀少,分布不均,多国共
12、用.匮乏的水资源对中东各国的生产以至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4、文化差异:中东的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这些国家被叫着“阿拉伯国家”.波斯人主要分布在伊朗,信仰伊斯兰教.犹太人主要分布在以色列,信仰犹太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把耶路撒冷看着圣城.文化上的差异,也是战争的导火索.第二节 欧洲西部1、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欧洲西部指欧洲的西半部,占欧洲面积的一半多,人口稠密,国家众多,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本区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欧洲联盟(欧盟).欧盟进出口居世界首位,是世界贸易最大的地区,目前其成员国有27个,多是发达国家,欧盟在世界经济领
13、域和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们使用统一的货币叫 欧元.2、欧洲西部的工业制造业为主 (制造业是指将原料进行加工,制造成各种各样产品的工业部门.)欧洲西部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比例很高.工业中心多,分布密集,呈“十”字形分布.自英国向东到波兰境内,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到意大利,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密集地带.3、欧洲西部的农业畜牧业为主.畜牧业发展的条件: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的地理位置温带海洋性气候以平原为主的地形多汁牧草草场广布畜牧业发达 (附:温带海洋性气候特点全年温和多雨;平原为主的地形中部有西欧平原、波德平原.)欧洲畜牧业发达的原因是:气候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
14、和多雨,形成多汁的牧草;地形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致使草场广布 .欧洲西部的人称牧草为“绿色的金子”.因此欧洲西部的畜牧业发达.如英国、法国、德国.荷兰、丹麦等国是世界上主要的乳畜大国.4、欧洲西部的地形特点是: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南北多山地,中部平原广大.平原分布在中部,以莱茵河为界,以西为西欧平原,以东为波德平原.山地主要分布在南部和北部半岛上.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有阿尔卑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呈东西走向,有利于大西洋暖湿流深入内陆.(参考P64图8.23,记住: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比利牛斯山脉、亚平宁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喀尔巴阡山脉、西欧平原、波德平原、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伊比利亚半岛
15、、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大不列颠岛、冰岛、多瑙河下游平原、大西洋、地中海、黑海、北海、波罗的海、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5、繁荣的旅游业:欧洲西部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异常丰富.南欧阳光灿烂的地中海海边风景区和沙滩浴场,北欧曲折、幽深的峡湾,引人入胜;中部高耸的阿尔卑斯山,是登山和滑雪运动的好场所;独特的风土人情,古老的城堡,庄严的教堂、为数众多的博物馆,使欧洲西部成为世界旅游业发达的地区.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成为欧洲著名的三大旅游国.主要的旅游地其所在国家:伦敦塔桥(英国),风车(荷兰),北欧峡湾风光(挪威),阿尔卑斯山滑雪(瑞士),巴黎埃菲尔铁塔(法国),西班牙斗牛,地中海沿岸风光(意大
16、利),雅典巴特农神庙(希腊).6、英国的首都是伦敦,法国的首都巴黎;德国的首都柏林,意大利首都罗马.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1、位置: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处于低纬度地区.地形: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以高原为主.(P67图8.26:印度洋、大西洋、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刚果盆地、几内亚湾、撒哈拉沙漠、尼罗河、好望角、乞力马扎罗山非洲最高峰 ,称为赤道雪峰)本区的气候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在热带草原地区的国家常受到旱灾的威胁.本区90%以上是黑种人,是黑种人的故乡,故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又有“黑非洲”之称.非洲黑人的原始居住地主要分布在
17、几内亚湾沿岸和刚果盆地,即主要分布在本区的西部.2、“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发达国家出口农矿等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 单一商品经济的弊端:a、资源及利润的流失;b、在国际贸易中处于被动的、被剥削的不利地位;c、工业得不到快速发展;d、国力薄弱. 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出口物品主要有矿产、森林、畜产等初级产品:进口物品为机械、汽车等工业制成品.这样的经济特点使非洲许多国家失去了市场主动权 .(掌握P70活动2,P71图8.32)概念:过分依赖某一种或几种产品生产的经济; 弊端:初级产品价格低廉,工业制成品价格昂贵,制约了本国经济的发展;形成原因:长期受到殖民主义者的统治和控制;出路
18、:发展多样化农业,振兴民族工业,建立出口加工区,发展旅游业,以改变本国经济依赖单一产品的局面.3、严重的“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 人口问题 粮食问题 环境问题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为2.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更高达3.0%),人口增长过快,超过粮食及经济增长速度,已构成了日益严重的人口问题和粮食问题.由于殖民主义的长期统治和控制,本区科学技术落后,农牧业生产水平很低,粮食始终不能自给.而人口增长过快,需要更多的粮食和肉类,于是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面积,或过度放牧,导致土壤肥力下降、草原退化,加剧了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解决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下册 地理 知识点 梳理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22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