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滕王阁序》导学案.doc
《人教版高中语文《滕王阁序》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语文《滕王阁序》导学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滕王阁序导学案编写 校对 班级 小组 学生 评价 课题第 1 课时 课题:5 滕王阁序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骈文的特点2、结合注释通读全文,划分全文结构3、反复诵读,掌握诵读特点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文章相关的基础知识,掌握诵读特点,划分文章结构。教学难点:研读文章第一段笔记空间自主学习1、 圈画课下重点注释,进行识记2、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王勃(650-675),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稷山县)人,祖父是隋朝著名学者王通。王勃六岁即善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沛王李贤闻其名声,邀请他作王府修撰。后因一篇游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后又因杀官奴而犯罪,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趾令。上元二
2、年(公元675年),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经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在滕王阁上设宴。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了这篇著名的滕王阁序。随后,在前往交趾时渡海溺水,惊悸而死。本文遂成为他的“绝唱”3、反复诵读文章,整体感知文章学生疑问引领探究一、诵读课文1.放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2.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3.指定7名学生朗读课文(每人一段),注意把握句子的节奏。明确:四字句的读法有“二二式”。 六字句的读法大致有五种:“三三式”;“一四式”;“二二二式”;“二四式”;“一二三式”。 七字句大致有四种读法:“三四式”;“二一四式”;“二三二式”; “二二三式”。二、初步感知课文1.学生集体朗读课文
3、一遍。2.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字句,将疑难出勾画出来。3.思考:从内容上看,文章可分为几部分?(分小组讨论)课堂精彩记录训练检测查找工具书,翻译下列一段文字,注意加点字的意思。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平台秘略。书成,王爱重之。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是且交构。”斥出府。勃既废,客剑南。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
4、惧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父福畤,繇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址令。勃往省,度海溺水,痵而卒,年二十九。新唐书文艺传王勃传。重要思路、方法、易错、易混及常考点、纠错记录总结升华学习感悟教学反思诵读在文言文中很重要,“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平时要注意指导学生诵读,培养学生语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课前二次修改审定组长签字 使用时间课题第 2 课时 课题: 第 5课 滕王阁序学习目标一、赏析文章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二、体会文中作者蕴含的情感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研读文章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总结文言现象。教学难点:体会文中作者蕴含的情感笔记空间自主学习课前自主预习指导:反复诵读文章,并在课前尝
5、试背诵2-3段。学生疑问引领探究一、赏析第一部分(一)集体朗读(二)具体赏析 (小组讨论,然后进行成果展示)作者是如何写洪州的地理风貌的?突出了什么特点?明确:明确:“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历史久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界域辽阔。“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地势宏伟2.作者怎样写参加宴会的人物,照应了前文的哪个词语?明确:作者在写参加宴席人物时,用了“雅望”“懿范”“胜友”“高朋”“腾蛟起凤”“紫电清霜”等词语,极尽人物的文韬武略,照应了前文的“俊采”一词。3.文章开始不写楼台,不写宴会,而先写地势与人物,这样写有何好处?明确:文章借用铺陈的手法,历叙界域之大,地势之雄,物产丰富,人才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滕王阁序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导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22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