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函数的单调性》说课稿.doc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函数的单调性》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函数的单调性》说课稿.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说课教案课题:函数的单调性 教材: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1) 人民教育出版社一、教材内容与地位从单调性知识本身来讲.学生对于函数单调性的学习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初中学习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基础上对增减性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第二阶段是在高一进一步学习函数单调性的严格定义,从数和形两个方面理解单调性的概念;第三阶段则是在高三利用导数为工具研究函数的单调性.高一单调性的学习,既是初中学习的延续和深化,又为高三的学习奠定基础。必修一函数的单调性是函数的重要性质作为学生学习函数概念后学习的第一个函数性质,函数的单调性既是函数概念的延续和拓展,又是后续研究指数函数、对数
2、函数、三角函数的单调性等内容的基础,在研究各种具体函数的性质和应用、解决各种问题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函数单调性概念的建立过程中蕴涵诸多数学思想方法,对于进一步探索、研究函数的其他性质有很强的启发与示范作用二、教学目标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教学大纲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节课教学应实现如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增函数、减函数的概念及函数单调性的定义。2、会根据函数的图像判断函数的单调性。3、能根据单调性的定义证明函数在某一区间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利用数学语言对概念进行概括的能力2、通过利用定义证明单调性,进一步加强逻辑推理能力及判断推理能力的
3、培养(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启发学生养成细心观察,分析归纳,严谨论证的良好习惯2、通过问题链的引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三、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的教学目标,本节课的重点是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判断、证明函数的单调性;难点是引导学生归纳并抽象出函数单调性的定义以及根据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四、教法本节课是函数单调性的起始课,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法上我采取了:利用图形演示比较与教师引领启发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讲述与师生互动突出教学重点,进而突破难点;例
4、题讲解与巩固练习进一步强化基础知识;讨论与思考拓宽学生思维,提升学生推理论证能力。五、学法在学法上我重视:让学生利用图形直观启迪思维,并通过正、反例的构造,来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的质的飞跃;让学生从问题中质疑、尝试、归纳、总结、运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六、教学手段 教学中使用了多媒体投影和计算机来辅助教学,目的是充分发挥其快捷、生动、形象的特点,为学生提供直观感性的材料,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七、教学进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引例:如图,我们上山坡时,越往前走,站的高度越高;下山坡时,越往前走,站的高度越低。ABAB在这个例题中让学生将人走的水平
5、方向和坐标系中x轴联系起来,将高度与y轴联系起来,这样将这个简单的实际问题慢慢转化到函数的单调性上来。(二)归纳探索,形成概念将一切实际因素抽象出去,将山坡的曲面搬到直角坐标系中作为两条曲线,思考两种情况下各有什么样的特点?可假设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x1,y1)、(x2,y2),曲线是函数y=f(x)的图象,ABOxyx1x2f(x1)f(x2)(1)abOxyx1x2f(x2)f(x1)AB(2)ab图(1)中从A到B,相当于x1到x2,A、B所在高度,相当于f(x2) 高于f(x1),在数学上表现为x1x2,f(x1) f(x2);图(2)中从A到B,相当于x1到x2,A、B所在高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函数的单调性 人教版 高中数学 必修 函数 调性 说课稿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22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