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乙醇》教案.doc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乙醇》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乙醇》教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3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一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认识教材所涉及乙醇、乙酸等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主要性质和主要应用。2.引导学生常识性地了解人类生命、营养、健康密切相关的知识。(二)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联想质疑”引导关注学生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激发他们对相关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等知识学习和探究的兴趣。2.通过“观察思考”、“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设计能力。(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1.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知识的兴趣,让他们享受到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
2、养。2.帮助学生学习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二、教学重点、难点 知识上重点、难点乙醇和乙酸的化学性质及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方法上重点、难点使学生能从理性上探索事物变化的本质,发现事物变化的规律,强化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充分预习,熟悉课本。 教师准备教学媒体、课件;准备“活动与探究”实验用品。四、教学方法问题激疑、实验探究、交流讨论、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课:“汉高祖醉斩白蛇”“煮酒论英雄”“李白斗酒诗三百”“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史上记载了许多与酒有关的典故和诗词。酒的庐山真面目是什么呢?(提示:酒
3、是乙醇的溶液,乙醇俗称酒精)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乙醇【讨论、交流】向学生展示含有无水乙醇,引导学生从中得到酒精的一些物理性质,如呈液态、可溶于水、有香味。(教师引导学生得出乙醇的相关物理性质。)【展示】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乙醇的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引导学生分析乙醇分子结构:在乙醇分子中存在哪些我们熟悉的原子团?【讨论、交流】学生分析得出:在乙醇分子中存在C2H5和OH。【质疑】这些原子团还存在于哪些分子中?它们与乙醇在结构上有何不同?【讨论、交流】学生分析得出:在C2H6中存在C2H5,在H2O分子中存在OH。【 讲 述 】从乙醇的分子结构不难看出:乙醇分子既可以看成是乙烷分子中氢原子被水分子中
4、羟基(OH)取代;又可看成是水分子中氢原子被乙基(C2H5)取代。因此,乙醇既具有与有机物相似的性质,又具有与无机物相似的性质。一、乙醇1.分子结构 化学式:C2H6O 结构式: 结构简式:CH3CH2OH或C2H5OH【点评】加深对乙醇分子结构中既有有机碳链结构(C2H5)又有OH原子团的认识。 通过引导使学生关注到CH3CH2OH与CH3CH3和H2O在结构上的相似与不同。【过渡】分析乙醇分子中存在哪些化学键?推测发生化学反应时,乙醇分子中的哪些化学键可能发生断裂?【讨论、交流】在乙醇分子中存在:CO键、OH键、CH键。【活动、探究】实验1:无水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实验前,请学生预测实验中
5、可能的断键位置及可能出现的现象,再动手实验、观察、记录、检验生成的气体、解释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讨论、交流】学生根据水与乙醇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及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原理,预测可能的断键位置及可能出现的现象。【实验分析、讨论】1:你认为在上述实验中乙醇分子可能的断键位置在哪儿?2:实验中出现了哪些现象?3:上述现象与你的预测是否一致?你如何解释这些现象?4:什么事实可以说明断键的位置不是CH、CC键呢?(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讨论、交流】通过与水结构的比较,使学生注意到烃基对羟基的影响。【学生活动】根据刚才的实验现象,完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该反应的类型。【板书】2.化学性质与Na反应(置
6、换反应或取代反应)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乙醇钠【质疑】1:实验1说明乙醇分子中的OH键易断裂,那么CH、CC键能否断裂呢?如果可以,请你举例。2:燃烧属于什么反应?【交流、板书】氧化反应燃烧 方程式略【过渡】现在我们改变实验条件,布置学生完成教材实验2,观察铜丝的变化并闻液体的气味。【活动、探究】实验2【讨论、交流】铜丝在酒精灯外焰加热后变黑,伸入乙醇中变成亮红色,乙醇液体保持沸腾,在试管口闻到刺激性气味。【质疑】1:铜丝变黑是什么变化?又变红是什么变化?你怎样看待铜丝的作用?2:乙醇液体保持沸腾说明什么?3:CuO被还原,乙醇被氧化成什么物质呢?【讨论、交流】
7、学生回答:铜丝在外焰上加热后变成黑色的CuO;伸入乙醇后又变成Cu,说明铜丝在反应中充当了催化剂的作用。乙醇液体保持沸腾说明此反应是放热反应。【讲述、板书】在这个反应中,CH3CH2OH中与OH相连的CH键发生断裂,插入O原子,这样在同一个C 原子上就连接了两个OH,是一个不稳定的结构,脱去一个水分子后,形成了这样一个原子团HC=O,称之为醛基,生成的有机物含有两个碳原子,故称之为乙醛。乙醛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我们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这个反应的过程:催化氧化Cu+1/2O2=CuOCuO+CH3CH2OHCu+CH3CHO+H2O总反应为:略【质疑】在乙醇的催化氧化生成乙醛的反应中,从乙醇
8、到乙醛消去了H原子,碳元素的化合价有何变化?此反应与乙醇的燃烧反应有何异同?【讨论、交流】乙醇催化氧化反应与燃烧反应的共同点:这两个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在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都升高了,故都称为氧化反应。不同点:不同的反应条件使得前者是部分氧化,后者是完全氧化。【点评】将乙醇的燃烧与催化氧化反应放在一起,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反应的异同点,关注在有机反应中,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质疑】1:除了做调味品和饮料,你知道乙醇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用途吗?2:你了解工业酒精吗?【讨论、交流】学生根据乙醇能够燃烧的性质和已有的关于工业酒精的知识,展开讨论。【作业】从以下两个题目中选择一个谈谈你的看法:1.结合近期机
9、动车驾驶员饮酒造成严重交通事故案例,谈谈饮酒的利弊。2.查阅工业酒精中毒事件的相关资料,谈谈工业酒精对人体的危害。【点评】对学生进行交通法规、健康保健及商业道德教育,同时培养他们对事物辨证认识的观点。本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乙醇的结构、性质和用途,重点学习了乙醇的化学性质,对于化学性质希望大家结合多媒体加强理解,融会贯通。教学反思:在讲述乙醇物理性质时可以快一点,为后边做实验和乙醇化学性质的学习赢得更多时间。在指导学生填写实验现象时力求用词准确。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3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一教学目标(四) 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认识教材所涉及乙醇、乙酸等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主
10、要性质和主要应用。2.引导学生常识性地了解人类生命、营养、健康密切相关的知识。(五)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联想质疑”引导关注学生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激发他们对相关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等知识学习和探究的兴趣。2.通过“观察思考”、“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1.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知识的兴趣,让他们享受到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2.帮助学生学习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二、教学重点、难点 知识上重点、难点1.乙醇、乙酸的化学性质及与分子结构的关系。2.对酯化反应和酯
11、的水解反应的化学反应本质的辨证认识。 方法上重点、难点使学生能从理性上探索事物变化的本质,发现事物变化的规律,强化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1. 收集各种含有酒精的饮料和调味品(图片或实物)2.预习 教师准备教学媒体、课件;准备“活动与探究”实验用品。四、教学方法问题激疑、实验探究、交流讨论、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课:“汉高祖醉斩白蛇”“煮酒论英雄”“李白斗酒诗三百”“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史上记载了许多与酒有关的典故和诗词。酒的庐山真面目是什么呢?(提示:酒是乙醇的溶液,乙醇俗称酒精)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乙醇【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乙醇 人教版 高中化学 必修 第三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22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