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三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材料导读学案.doc
《人教版高三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材料导读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三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材料导读学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材料选择题1“朝秦暮楚”是战国时期人才流动频繁的真实写照,与这一时期有才能的人得以重用有关的背景因素不包括A. 政局动荡不安,战争频繁 B. 平等思想已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C. 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 D. 重视人才成为统治者的普遍政治倾向2春秋时期,鲁国的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了儒家思想。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的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 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宗教思想始终没有得到广泛传播 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A B C D3从孔子到孟子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A
2、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D通过学习和实施法治,可以使小人变为君子,普通人成为圣人4下列对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评价不正确的是A“春秋大一统”思想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B“君权神授”和”天人感应”既加强了君权又倡导了仁政思想C发挥了儒家仁政思想,提出了相应措施解决了西汉土地兼并问题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5汉兴之初,汉高祖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余年后汉武帝强行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变化实际上反映了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
3、此消彼长的残酷性 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 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6江都(今扬州)王刘非是汉武帝的同父异母兄,骄横好胜。汉武帝为教育、引导刘非,任命董仲舒为江都相。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董仲舒用以引导刘非的学说主要是( )A“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B“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C“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7史记记载“诸吕作乱,日蚀、昼晦。吴楚七国叛逆,天狗过梁野。”这段史料 反映了汉代儒家的思想观念 留下了后人研究
4、天文学的宝贵资料 表现了封建史家的历史局限性 古代对天象的记载缺乏科学研究价值ABCD 8对朱熹新儒学思想的表述,错误的是A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 B发展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理是万物本原C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维护等级制度 D主张“心外无理”“致良知”9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A孔子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10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这一思想 提倡“法治”反对“人治” 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需要 反对封建教条 主张脚踏实
5、地的学风 A B C D11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所反对的是A民主共和制 B中央集权制 C专制主义制度 D 君主立宪制12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根据他们所处的历史时代,说明他们的主张A都反映了自然经济的实质 B都反映了小生产者的要求C都有利于加强封建统治 D都有利于当时经济的发展13顾炎武说:“异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A揭露了封建君主专制王朝的本质 B指出了传统忠君保国思想的错误C明确和强化了中国人的民族
6、责任感 D为推翻封建王朝提供了理论依据14明末思想家李贽说:“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其思想核心是A维护封建礼教 B主张学以致用 C反对迷信崇拜 D抨击腐朽统治二、非选择题15黄宗羲认为:“古者天下为主,君为客”,“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顾炎武认为“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则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废弃不用)矣。”王夫之认为:“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依据材料,指出思想家的基本思想主张。(2分)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思想在当时是否是主流思想?为什么?(3分)16阅读下
7、列材料:材料一 (四月)初十日,上命臣索康有为所进书,令再写一份递进。臣对:“与康不往来”。上问:“何也”?对以:“此人居心叵测”。曰:“前此何以不说?”对:“臣近见孔子改制考知之。”材料一是清朝某大臣的一段日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为什么对皇帝说康有为“居心叵测”?(4分)材料二 陈独秀在宪法与孔教一文中说:“孔教本失灵之偶象,过去之化石。”他还认为“孔教”与“平等人权之新信仰”决不可相容。在1917年1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上,陈独秀又发表再论孔教问题,提出“且应毁全国已有之孔庙而罢其祀”。简析材料二中陈独秀主张“应毁全国已有之孔庙而罢其祀”的原因?(2分)康有为与陈独秀在对待孔子的问题上态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高三 历史 必修 第一 单元 材料 导读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21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