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天游》教学课例实录.doc
《《信天游》教学课例实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天游》教学课例实录.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信天游教学课例实录教学年级 高中一年级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聆听赶牲灵、兰花花等歌曲,感受、体验信天游的基本特点及风格; 2学唱赶牲灵,体验信天游真假声结合的甩音唱法。 教学重点 感受、体验、探究信天游的基本特点及风格。 教学难点 探究信天游的基本特点。 教学用具 多媒体、黑板 教材分析 1“信天游”属山歌类,又名“顺天游”,流行于陕西北部及宁夏、山西、内蒙古与陕西接壤的部分地区。顾名思义,这是一种在天空地阔的大自然中自由漫游的歌儿。代表曲目有脚夫调、兰花花、赶牲灵、三十里铺、横山里下来些游击队、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等。 2信天游的节奏大都自由舒展,旋律高亢悠扬、粗犷奔放、荡气回肠,这同
2、沟川遍布的黄土高原地貌有直接的关系。信天游一般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歌词常为两句一段,上下旬结构,采用比兴手法,上句起兴,下句点题,长的可连接数十句,同用一曲调反复歌唱。 信天游的演唱不受曲调的限制,可以根据歌词的内容和歌唱者的情绪,同一首歌唱出不同的感情,可长可短,可快可慢,同时每段歌词可以用任何曲调配唱,说明信天游的曲调并不固定。基本采用平腔唱法,有个别音运用假声。 信天游由于它的产生地和文化背景决定了与其他民歌的不同,大多是沉郁苍凉、激昂并含苦涩。信天游在这地瘠民贫,交通不便的偏僻山沟沟里,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是陕北劳动人民抒发感情的最好手段,是发自人民心底的呼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
3、师:有一首歌,在我的心里唱了二十多年。大学一年级上民歌课,听老师放了一首歌,那独特的演唱方式和情感表达,让我感到震撼并被深深吸引。它和我平时学习的那些演唱方法不太一样,是那么直白地表达感情,特别感人!你们想不想听这首歌? 学生:想。 (教师演唱民歌三十里铺) 教师:你们知道这首歌是什么地方的民歌? 学生:陕北民歌。 教师:陕北民歌从体裁上可分信天游、小调、劳动号子、歌舞曲、风俗曲和宗教曲。这首歌曲是那一种? 学生:信天游。 教师:信天游主要流传在哪些地方? 学生:陕北及宁夏、山西、内蒙古与陕西接壤的部分地区。(学生画图) 教师:在八千多首陕北民歌中,反映爱情生活、婚姻问题,或与这个内容有关的作
4、品,占全部民歌的80。被誉为“劳动人民代表作”的信天游,反映的几乎全是这个内容。因此,信天游又被说成是“爱的海洋”。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信天游,走进这爱的海洋。 (教师板书课题:信天游) 二、聆听与学唱赶牲灵 教师:我们一起来听一首著名的信天游赶牲灵,思考一下歌曲的情绪怎样?“牲灵”是什么意思?(聆听王向荣演唱的歌曲赶牲灵) 学生:我觉得很高亢,好像自己在黄土高坡一样空旷的感觉。 教师:你去过陕北吗? 学生:去过。我的老家就在那里。 教师:你能给大家描述一下吗? 学生:那里很空旷,地域宽阔,风沙很大,人和人说话需要很大声才能听到对方说话。因此我觉得歌曲的情绪很质朴。 教师:很好。这种感觉大家能不能
5、通过节奏、旋律来分析一下? 学生:旋律非常高亢,把盼着哥哥回来的急切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有些旋律又很细腻,把这首歌曲表现得很凄凉,让人们听的时候,心情很沉重。 教师:说的很好,还有吗? 学生:节奏宽松、自由。 教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音乐风格呢?我们一齐来看看陕北特殊的地域环境。(展示图片) 学生:千沟万壑。 教师:在当地,人们习惯于站在坡上、沟底远距离地大声呼叫或交谈,为此,常常把声音拉得很长,于是便在高低长短间形成了自由疏散的韵律。在陕北,用方言说“换大米”是怎么说呢? (学生积极响应,异口同声用方言说出“换大米”) 教师:这种习惯自然会对信天游产生影响。因此信天游的曲调悠扬高亢、粗犷奔放,
6、在旋律中也多出现七度、八度的大跳。 教师:还有一个问题,“牲灵”是什么意思? 学生:主要指的是驴子和骡子。 教师:旧社会,黄土地上的人非常穷苦,十年九旱。老天爷给黄土地上的男人三种活法:揽工、赶脚、走西口。而脚夫就是以为他人运送生活用品为生的劳动阶层。 教师:再提一个问题:同样的歌曲,在信天游中所表达的情感是不是一样的呢?我们再来听一首女声版的赶牲灵,大家比较一下,音乐情绪有什么不同?(聆听王二妮演唱的歌曲赶牲灵)教师:赶“牲灵”又叫赶脚。男人这一走就可能是十天、半个月、半年甚至是一年。你们从女声演唱的歌曲中听出所表达的情绪同前面一样吗? 学生:不太一样,前面的苍凉,女声演唱得比较细腻。 教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天游 教学 实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21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