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毕业设计精品]高中物理教学中强化学生视觉思维的探究.doc
《[优秀毕业设计精品]高中物理教学中强化学生视觉思维的探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毕业设计精品]高中物理教学中强化学生视觉思维的探究.doc(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 育 硕 士 专 业 学 位 论 文 高中物理教学中强化学生视觉思维的探究作 者:院 系: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指导教师: 教授学科专业:学科教学(物理)答辩日期:2004年11月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 1、坚持以“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从事研究工作。2、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3、本论文中除引文外,所有实验、数据和有关材料均是真实的。4、本论文中除引文和致谢的内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5、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声明并表示了谢意。作者签名: 日 期: 2004年11月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
2、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作者签名: 日 期: 目 录目录中文摘要英文摘要 前言1第一章 视觉思维的提出41.1 阿恩海姆与视觉思维41.2 视知觉与思维不可分61.3 视觉意象是较语言更高级的媒介91.4 视觉思维的创造性111.5 视觉思维与形象思维131.6 视觉思维与建构主义15第二章 学生视觉思维能力的强化 1621 重视视觉
3、意象的积累 16211 没有意象就没有认知16212 物理视觉意象库的建立1822 观看、想象和构绘的训练模式19221 概念、规律的理解21222 典型例题讲解23223 实验数据的处理3223 克服视觉思维定势34231 二维平面定势35232 三维立体定势36233 视知觉选择定势37第三章 培养目标与教学建议3831 培养目标3832 教学建议39结束语43附录:44参考文献53致谢55中文摘要“视觉思维”是20世纪后期,由美国德裔艺术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 研究和阐明这一概念的,他认为视知觉是思维必不可少的工具,视知觉与思维是统一而不可分的。我们可以这
4、样界定他所说的视觉思维:即借助于视觉,以视觉意象为操作单元,在观看、构绘和想象三方面能力的相互作用下所进行的思维活动。这里的视觉意象包括直观的知觉形象、记忆意象及想象意象或曰心理意象。本文主要探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通过观察、想象和构绘三种与视觉相关活动的相互作用,训练和开发学生视知觉的理性功能,培养视觉思维习惯,最终提高他们运用视觉思维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在强化学生视觉思维的教学实践中,特别强调了建立学生视觉意象库的重要性,阿恩海姆通过大量的事实论证:“任何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都是通过意象来进行的。”所以,重视学生视觉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创造力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关键词:视觉思维
5、 高中物理教学 视觉意象 观看、构绘和想象 视觉思维定势 AbstractVisual thinking is studied and clarified in later period of 20th century by the American Germany lineage art psychologist Rudolf Arnheim. He believed that vision is the essential means as to thinking, and that the two parts are united. We can clarify his so-calle
6、d visual thinking in this way, that is, by the means of vision, according to the unit of visual image, it is a kind of thinking activities interacted by vision, imagination and composition. Here visual image concludes the direct feeling image, memory image and imagination image that is also called p
7、sychology image. This paper mainly talks about how to improve students abilities of using visual thinking to deal with physical problems in senior physics teaching, by means of observing imagining and composing the interaction of these three visual activities, training and developing students ration
8、al function of vision, and educating their visual thinking habit.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strengthening students visual thinking, Arnheim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setting up students visual image bank and demonstrated that every kind of thinking, especially creative thinking is operated thro
9、ugh images.Therefore,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training of students visual thinking abilities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creativity.Key words: visual thinking, senior physics teaching, visual image, observation composition and imagination, visual thinking direction前言研究背景美国德裔艺术心
10、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 在60年代末提出了视觉思维的概念。他认为视觉并不是对对象的被动摹写,而是一种抽象和概括,视觉本身就是思维,因而它并非是一种靠不住的认识方式,而是与理性思维具有同等作用和价值的认识方式。他通过大量的事实论证,重新确立了知觉与思维之间的统一性任何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都是通过“意象”来进行的。他在视觉思维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总结:本书自始至终一直致力于重新确立知觉与思维之间的统一。视知觉远远不单纯是一种对有关个别性质、个别物体和个别事件的信息的收集,而是对一般普遍性质的把握。通过产生代表某一类性质、某一类物体和某一类事件的意象,视知觉便为概念的形成
11、奠定了基础。人的意识所达到的范围,当然要远远超过眼睛在某一瞬间直接接受到的东西。因为它总是运用记忆提供的无数种意象工作,并把一生的经验组织到一个由无数视觉形象组成的系统中。意识制造这些概念(或形象)的思维机制大都是在直接的感知中进行的,但有时又通过直接感知所储藏的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 视觉思维 , 第424页。以上论述将他的观点一露无遗:视觉与思维密不可分,视觉是思维的重要工具。于是,视知觉就被提高到理性层面上,更为我们所关注。在教育领域,读、写、算方式长年累月使受教育者在言语的或逻辑的思维能力方面不断得到加强,传统的物理教学使学生已经习惯于简化了的物理对象及物理模型,习惯于抽象的逻辑推理及
12、数学运算,相应地视觉思维能力则日益受到削弱乃至衰退。读、写、算方式的根本特点,就是不能由认识主体去直接地感受到那种鲜活的视觉意象,主体主要利用一些间接获得的、已经条理化的或已纳入现成规范中的知识,由此训练出的思维,较难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去进行自由选择,也难以摆脱现成规范或已有程式,而由主体去直接感受或体验事物的本来面目。所以,通过读、写、算方式训练的思维,尽管在个体认知发展的一定阶段是不可缺少的,但若要在利用现成知识的基础上,突破已有规范而去创造新事物则显然不利。视觉思维则相反,首先,由于视觉思维源起于直接感知,这本身就具有从不知到知的探索性。其次,由于视觉思维的运作单元或思维工具是视觉意象,而
13、非经过加工的语词或概念,所以它既灵活又易于操作,正如爱因斯坦所言,主体在头脑中完全可以对视觉意象进行“自由地再生和组合”。再次,由于视觉思维是在主体与客体直接交流中进行,因而主体还完全有可能在对客体的直接感受和体验过程中,实现知识间的贯穿,使自己头脑里长期积累的经验知识突然间得到升华而产生某些顿悟,也即获得某种直觉,而直觉虽然必须经过严格验证才有可能转化为真理性的认识,但它也确是启发思路、通向真理的一条现实途径,它的创造性也是目前任何形式的机器系统所难以取代的。视知觉本身到底有无思维的功能,目前尚无严格的科学的实验论证该观点的严密性;但视知觉与思维之间的不可分割的相互关系,是毫无疑问的。有一事
14、实我们也必须要承认,在生活学习面临问题时,大家讨论得最多的几乎都是围绕“思维”,很少提及总在默默无闻工作的视觉,本文探究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通过创设适合学生视知觉水平的问题环境,展示视知觉“理解力”的各种妙不可言的功效,特别是在物理概念、规律的讲解、典型例题的解决和实验数据的处理上,都能进行有计划的视觉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视觉思维素养,强化他们的视觉思维能力,让“抽象”在学生眼前变得“具体”,最终提高学生运用视觉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的价值(1)有助于达成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阐述的科学探究能力目标和知识教学目标。(2)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尝试探究训练视觉思维的教学方式,有效地培养学生的
15、视觉思维素养,强化他们的视觉思维能力,最终提高运用视觉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训练和强化学生视觉思维的过程中,有利于转变师生教与学的观念,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物理教师应知道,未来的物理教育不再单单注重学生记住了多少物理规律,将更关注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物理科学方法的掌握和思维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学会学习,最终提供给学生终身学习的钥匙。(4)为相关学科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本研究所阐述实践与理论体系,虽然是针对高中物理教学的研究而得出的,但它也有普遍的意义,如对相关学科(数学、化学、生物等),在日常教学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造力的实践中都可借鉴使用。(5)丰富和发展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
16、为强化学生视觉思维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本研究也必将使建构主义的理论得到丰富和发展。第一章 视觉思维的提出11 阿恩海姆与视觉思维较早且较详尽研究和阐明视觉思维这一概念的,应数当代美国德裔艺术心理 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他认为视觉并不是对对象的被动摹写,而是一种抽象和概括。到50年代,他出版了艺术与视知觉(Art and Visual Perception)一书。作为一部艺术心理学著作,其中虽然尚未明确使用“视觉思维”概念,但却已提出了“一切知觉中都包含着思维,一切推理中都包含着直觉,一切观测中都包含着创造”的重要思想。到60年代末,阿恩海姆关于视觉思维
17、的一些基本思想便已形成,并在发表论文基础上出版了直接标题为视觉思维(Visual Thinking)的专著,在其两部重要著作视觉思维和艺术与视知觉中,通过大量的事实论证,知觉与思维密不可分,思维都是借助于“意象”来进行的。当然,阿恩海姆所说的“意象”绝不是传统观念上的那种对客观事物的忠实、完整和逼真的复制(事实上,这种“意象”是根本不存在的),而是视觉思维对其对象的总体结构特征的主动把握。正如阿恩海姆自己所说:“人的视觉决不是一种类似机械复制外物的照相机一样的装置。它不象照相机那样仅仅是一种被动的接受活动,外部世界的形象也不象照相机那样简单地印在忠实接受一切的感受器上。相反,我们总是在想要获取
18、某件事物时才真正地去观看这件事物。这种类似无形的手指一样的视觉,在周围的空间中移动着,哪儿有事物存在,它就进入哪里,一旦发现事物之后,它就触动它们、捕捉它们、扫描它们的表面、寻找它们的边界、探究它们的质地。因此,视觉完完全全是一种积极的活动。” 阿恩海姆的一个重要企图是想重新建立知觉和思维的有机整体,从而显示出知觉和概念从根本上说是视觉的而不是文字的。并认为视觉通过对客体或环境中的意象,力求捕捉普遍性,由此形成最高概念化的基础。阿恩海姆说:被称为“思维”的认识活动并不是那些比知觉更高级的其他心理能力的特权,而是知觉本身的基本构成成分。视觉所感受的所谓“现成的”世界其实是不现成的,而是由视知觉系
19、统或快或慢地“构造”出来的。这种“构造”的过程,便是“简化合宜”的过程。视知觉所进行的以追踪扫描为手段的积极探索活动里面,积淀着“不断地证实、重新估计、修改、补充、纠正、加深理解”等具备了理智能力或理解力方面的内容。视觉系统所进行的具有理智能力或理解力为特征的初步分析、综合活动已经进入了探索事物本质及必然趋势的活动范畴,在其实质上便是视知觉的“思维”活动 视觉思维的主体空间,第270页。这样一些活动并不是哪一种心理作用特有的,它们是动物与人的意识对任何一个等级上的认识材料的处理方式。阿恩海姆在此认为视觉本身就是思维,因而它并非是一种靠不住的认识方式,而是与理性思维具有同等作用和价值的认识方式。
20、他认为视觉之所以是一种思维方式,就在于它有从整体上进行抽象、概括的组织功能。视觉并不是对对象的被动摹写,而是一种抽象和概括,而且有以下特点:第一,无论视觉和听觉,其本身都是“距离感官”,它们对远距离之外出现的事物或事件的迅速感知,有利于视觉主体及时采取一种更加相宜的与现实环境或视觉对象相一致和平衡的活动,有利于对视觉客体亦即客观事物更加全面的认识。凡此种种,都是理智的基本表现。第二,视觉是具有选择性的,这样便可使视觉主体的注意力始终聚集在他所最感兴趣的地方。生物最注意的是环境中时常变化的东西,这样可以迅速敏感地对自已有益或有害的事物乃至处境,作出与之相应的反映或则进而攫取,或者退而躲避。视觉的
21、这种积淀于物种先天的遗传基因中的选择性,便是一种抽象,一种较为初级的抽象,而抽象便是理智或理性的象征。第三,视觉所涉及着对某个问题的当场解决,如当场判断出某客观事物的深度,在“隧洞效应”中对于遮蔽部分的自觉或不自觉的补足等等都是视知觉理智能力或曰思维机制的具体表现 视觉思维的主体空间,第111页。阿恩海姆以大量的事实证明了视知觉本身已具有认识能力、理解能力和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即已具备了思维的功能,所以视知觉并不低级,相反它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最基本形式。正象滕守尧先生所指出的:在他看来,人们看到一种形象(不管是知觉形象,还是内心意象),就有了抽象活动;而每当人们思考一个问题时,都有某种具体形象作
22、为出发点或基础。另一位以创造性思维训练见长的美国心理学家麦金(R.H.McKim),则是在接受了阿恩海姆的理论观点之后,正式使用视觉思维概念的。并且,他还根据自己的研究对这一概念作出了其独特的概括和界定。麦金在斯坦福大学开设创造性思维训练课时,原计划对学生进行“设想构绘”的训练,后来他发现,所谓“设想构绘”,实际上既需要看,又需要想,还需要画。也就是说,它需要观看(vision)、想象(imagination)和构绘(composition)三方面能力的有机结合。麦金认为,这三方面的能力,其实都与视知觉活动有关。所以,要训练学生的设想构绘能力,也就是要训练学生在视知觉过程中掌握好这三者间的相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优秀毕业设计精品 优秀 毕业设计 精品 高中物理 教学 强化 学生 视觉 思维 探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21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