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ULINK的QPSK传输系统仿真.docx
《SIMULINK的QPSK传输系统仿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IMULINK的QPSK传输系统仿真.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 设计内容用matlab的.m文件或simulink设计一个QPSK调制解调传输系统。包括01码的产生,NRZ编码,串并变换,QPSK调制解调,高斯信道,低通滤波器,判决器,并串变换。二 QPSK系统描述QPSK 信号的产生与得到可以分为调制和解调两个部分。QPSK 信号的产生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用相乘电路,第二种是选择法。这里我们采用第一种方法产生 QPSK 信号,输入的基带信号被“串/并变换”电路变成两路码元 a 和 b,再分别和正交载波相乘。a(0)、a(1)和 b(0)、b(1)码元分别表示二进制“0”、“1”,这两路信号在相加电路中相加后得到输出矢量 s(t)。QPSK 的解调原理
2、,由于 QPSK 信号可以看作是两个正交 2PSK 信号的叠加,所以用两路正交的相干载波去解调,可以很容易地分离这两路正交的2PSK信号。相干解调后的并行码元 a 和 b,经过并/串变换后,成为串行数据输出。QPSK 的基本传输模型如下图所示:any(t)? s(t)and(t)dn码型变换相乘器发送滤波器信道C(w)接收滤波器抽样判决反码变换n(t)图1 QPSK信号传输模型三 系统分析与设计1、QPSK调制原理在QPSK调制中,QPSK信号可以看作两个载波正交的2PSK调制器构成。串/并转变器将输入的二进制序列分为速率减半的两个双极性序列,然后分别对sin(?ct)和cos(?ct)调制,
3、相加后得到 QPSK 调制信号。QPSK同相支路和正交支路可分别采用相干解调方式解调,得到I(t)和Q(t)。经抽样判决和并/串转换器,将上、下支路得到的并行数据恢复成串行数据。QPSK调制框图如图2所示。S(t)cos(?ct)-sin(?ct)Q(t)I(t)A(t)串/并变 换相乘电路/2相移相干载波产生相加电路相乘电路图2 QPSK调制框图2、QPSK解调原理在QPSK解调中,正交支路和同相支路分别设置两个相关器(或匹配滤波器),得到I(t)和Q(t) ,经电平判决和并/串变换后即可恢复原始信息。I(t)-sin(?ct)cos(?ct)s(t)相乘低通抽判/2载波提取定时提取相乘低通
4、判决并/串Q(t)A(t)图3 QPSK相干解调框图从发射机发射的已调信号经过传输媒介传播到接收端,接收机接收到的已调信号为:SQPSK(t)=I(t)cos(?ct)+Q(t)sin(?ct)I(t)、Q(t)分别为同相和正交支路,?c为载波频率,那么相干解调后,同相支路相乘可得:Ii(t)=SQPSK(t) cos(?ct) =I(t) cos(?ct)+Q(t) sin(?ct) cos(?ct) =I(t) cos2(?ct)+Q(t) sin(?ct)2 =I(t)2-Itcos2?ct2+Q(t) sin(2?ct)2正交支路相乘可得:Qq(t)=SQPSK(t)sin(?ct)
5、=I(t) cos(?ct)+Q(t) sin(?ct) sin(?ct) =I(t) sin(?ct)* cos(?ct)+ Q(t) sin2(?ct) =I(t) sin(2?ct)2-Qtcos2?ct2+Q(t) 2经低通滤波器可得:Ii(t)= I(t)2 Qq(t)= Q(t) 2四 各功能模块主要界面1、 信源的产生在搭建QPSK调制解调系统中直接使用贝努力信号发生器产生01比特序列,每两比特代表一个符号。伯努利随机生成二进制 Generator 模块使用伯努利分布的二进制数字。产生参数为p的伯努利分布。伯努利分布均值为1 p,方差为p(1 P)。一个零概率参数指定p,可以是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SIMULINK QPSK 传输 系统 仿真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20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