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m钢箱梁计算书.doc
《42m钢箱梁计算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2m钢箱梁计算书.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ES匝道钢箱梁上部结构计算书2017.11目录一、概述11.1桥梁简介11.2 模型概况11 设计规范12 参考规范13 主要材料及性能指标14 荷载2二、模型概述32.1 第一体系建模32.2 第二体系建模4三、结果验算53.1顶底板强度验算51 计算结果52 强度验算63.2 腹板验算71 厚度验算72 腹板强度验算73 腹板纵向加劲肋构造验算84 腹板横向加劲肋构造验算83.3 构件设计验算91 加劲肋构造验算92 受压板加劲肋刚度验算103 闭口肋几何尺寸验算104 支承加劲肋验算113.4刚度验算121 车道荷载挠度值122 正交异形板桥面顶板挠跨比123 横隔板刚度验算133.5
2、整体稳定验算133.6 疲劳验算13四、结论14一、概述1.1桥梁简介ES匝道桥为一单跨42m简支钢箱梁桥。截面采用等截面形式,梁宽10.2m,梁高2m。主梁线型为圆曲线,中心线位于半径R=682m的圆弧上。顶板厚18mm,腹板和底板厚20mm,顶板U肋厚8mm,开口肋厚20mm。材料采用Q345C材质。图1.1典型钢箱梁横断面(mm)1.2 模型概况1 设计规范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T 50283-1999);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 D64-201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
3、17-201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2 参考规范道路桥示方书同解说(日本道路协会,平成8年12月)3 主要材料及性能指标主梁采用Q345C钢材,其主要力学性能见下表。表1.1钢材力学性能表钢种力学性能Q345C弹性模量E(MPa)206000剪切模量G(MPa)79000泊松比0.31拉压弯容许应力(MPa)275(16mm)拉压弯容许应力(MPa)270(16mm,40mm)剪切容许应力(MPa)160屈服强度s(MPa)345线膨胀系数(1/)0.0000124 荷载恒荷载:包括自重和二期荷载。横隔板和加劲肋重力以点荷载形式加在实际位置。二期
4、荷载包括9cm沥青铺装和2道防撞墙,均布荷载分别按23.4kN/m和18.2kN/m考虑。温度作用:升温按25考虑,降温按-25考虑;由于中国规范未对钢箱梁桥温度梯度有明确规定,故参考BS5400,正温度梯度为2.08,负温度梯度为-1.04。支座沉降:支座沉降取-0.5cm并按照每个地基及基础的最大沉降量的最不利的荷载组合进行计算。汽车荷载:公路-I级。对于汽车荷载纵向整体冲击系数,按照公路桥涵通用设计规范第4.3.2条, 冲击系数可按下式计算: 根据程序计算的基频为0.12Hz,计算得汽车荷载冲击系数为0.05。图1.2车道布载离心力: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第
5、4.3.3条,离心力系数:由v=60km/h,R=682m算得C=0.042。将离心力也均布于全跨,方向为径向向外。算得q=0.78kN/m。二、模型概述2.1 第一体系建模第一体系整体模型采用Midas Civil 2017软件建立,主梁工划分为34个单元,38个节点,桥梁采用盆式支座,以弹性连接中输入各方向刚度模拟,支座径向布置,支座与主梁采用刚性连接。支座布置和计算模型如图所示。图2.1支座布置示意图图2.2整体计算模型示意图图2.3钢箱梁标准断面模型示意图考虑剪力滞影响计算,根据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 D64-2015)5.1.8条,计算剪力滞有效分布宽度。表2.1顶板考虑剪力
6、滞后有效宽度计算表bilbi/lbeibe/b12010 42000 0.048 2010 21545 42000 0.037 1545 31545 42000 0.037 1545 41545 42000 0.037 1545 51545 42000 0.037 1545 62010 42000 0.048 2010 求和10200 10200 1.000 表2.2底板考虑剪力滞后有效宽度计算表bilbi/lbeibe/b11545 42000 0.037 1545 21545 42000 0.037 1545 31545 42000 0.037 1545 41545 42000 0.037
7、 1545 求和6180 6180 1.000 经过上述计算可知,有效宽度仍然为截面翼缘宽度,截面刚度未折减。2.2 第二体系建模取第一体系中顶板应力较大的区段,进行第二体系应力计算。桥面板体系通过考虑纵肋和横肋的有效分布宽度,建立梁格模型计算纵肋和横肋的应力;纵肋和横肋的有效分布宽度参考现代钢桥确定;1)纵肋盖板有效分布宽度横隔板间距:L=3000 (mm)等效跨径:l=0.6*L=1800(mm)纵肋间距:2b=300 (mm),故b=150 (mm)b/l=0.083可得Cs=124 (mm)2)横隔板盖板有效分布宽度腹板间距:L=3090 (mm)等效跨径:l=3090 (mm)隔板间
8、距:2b=3000 (mm),故b=1500(mm)b/l=0.485可得 Cs=463.5 (mm)取最重轮轴140kN,考虑冲击系数0.4。轴重P=140*1.4=196kN。顺桥向长度取跨中附近6m长,横桥向取腹板间距3.1m宽范围内盖板建立有限元模型;车辆荷载按照车轮作用在实际位置按照影响线加载;纵肋和横隔板断面根据前面计算有效宽度取用。模型见图2.4-2.5。图2.4桥面体系模型示意图图2.5桥面体系模型边界示意图三、结果验算3.1顶底板强度验算1 计算结果由于桥面为正交异性钢板,在进行顶板强度验算时,尚应计入第二体系(桥面体系)在车辆单独作用的应力影响。整体模型计算结果罗列如下:图
9、3.1.1 基本组合包络(all)作用梁体顶板最大压应力(MPa)图3.1.2基本组合包络(all)作用梁体底板最大拉应力(MPa)可见第一体系计算中顶板最大压应力-91.7MPa,底板最大拉应力129.88MPa。第二体系模型计算结果罗列如下:图3.1.3第二体系计算桥面顶板应力包络图(MPa)图3.1.4第二体系计算U肋应力包络图(MPa) 可见第二体系计算中,顶板最大拉应力31.2MPa,最大压应力-26.9MPa;U肋最大拉应力96.09MPa,最大压应力-51.1MPa。2 强度验算1)顶板应力第一体系作用下,顶板最大拉应力:t=0 (Mpa);顶板压应力为:c=-91.7 (Mpa
10、);第二体系作用下,顶板最大拉应力:t=31.2(Mpa);顶板压应力为:c=-26.9(Mpa);第三体系应力较小,不予考虑则三体系叠加作用下,顶板拉应力: t =31.2(Mpa);顶板压应力为: c=-155.9 (Mpa);根据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 D64-2015)规定,当16t40时,t=270 (Mpa),可知顶板强度满足设计要求。2)底板应力底板应力验算仅考虑第一体系作用下的应力。第一体系作用下,底板压应力:t=-129.88(Mpa);底板拉应力为:t=0(Mpa);根据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 D64-2015)规定,当16t40时,t=270 (Mp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42 钢箱梁 计算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19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