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关单证)出口货物报关单扩大数据项应用说明.doc
《(报关单证)出口货物报关单扩大数据项应用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报关单证)出口货物报关单扩大数据项应用说明.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附件出口货物报关单扩大数据项应用说明出口货物报关单扩大数据项在全国范围正式下发,税务总局现行出口退税管理系统针对下发数据调整工作已经完成,不仅能够正常接收数据,并且在系统中针对扩大数据项进行应用处理,提升出口退税审核严谨度的同时降低人工审核工作量。为了能够更好的利用出口货物报关单扩大数据项,现说明如下:出口货物报关单扩大数据项共有47项,下表为系统应用情况表序号海关字段类型长度转换字段审核应用1进出日期日期8年月Y(指参与审核的字段)2关区字符2关区代码3标识码字符21报关单号码Y4经营单位编号字符10出口企业海关代码Y5商品编号字符10商品代码Y6贸易国别字符3贸易国别代码Y7货主单位地区代
2、码字符5地区代码8贸易方式字符4贸易方式Y9第一计量单位字符3单位代码Y10第一数量数字(18,3)19报关数量Y11第二计量单位字符3第二计量单位12第二数量数字(18,3)19第二数量13人民币数字(18)18报关金额(人民币)Y14美元数字(18)18报关金额(美元)Y15核销单号字符30核销单号Y16数据中心统一编号字符18数据中心统一编号17海关代码(申报口岸)字符4海关代码(申报口岸)18成交币制字符3成交币制19成交总价数字(18,3)19成交总价20经营单位名称字符70经营单位名称21运输方式字符1运输方式Y22提运单号字符32提运单号23征免性质字符3征免性质24结汇方式字符
3、1结汇方式25许可证号字符20许可证号26指运港字符4指运港27成交方式字符1成交方式28运费标志字符1运费标志29运费币制字符3运费币制30运费/率数字19运费/率31保费标志字符1保费标志32保费币制字符3保费币制33保费/率数字19保费/率34杂费标志字符1杂费标志35杂费币制字符3杂费币制36杂费/率数字19杂费/率37合同协议号字符32合同协议号38备案号字符12备案号Y39申报单位代码字符10申报单位代码40申报单位名称字符70申报单位名称41货主单位名称字符70货主单位名称42商品规格型号字符50商品规格型号43最终目的国字符3最终目的国44申报计量单位字符3申报计量单位45申报
4、数量数字(18,3)19申报数量46申报单价数字(18,3)19申报单价47申报日期日期8申报日期一、出口货物报关单扩大数据项应用说明(一)原有数据项目调整说明1. 报关单编号原数据长度为12位,规则为9位报关单编码+0+商品序号(01);新下发数据为21位,规则为18位报关单编码+空格+商品序号(01)。系统处理,按照12位规则进行处理,18位报关单编码从后截取9位+0+商品序号(01)。2. 出口口岸税务总局现行出口退税审核系统中对应口岸代码表长度为4位,与海关提供的数据长度一致。该字段主要应用于系统数据统计分析方面,但可能存在审核系统中的口岸代码可能与海关方面的口岸代码不一致的情况。系统
5、处理机制不变。3. 出口年月(原年月)原数据到年、月。新下发数据精确到年、月、日。4. 贸易方式原数据为2位;新下发数据为4位并且内容有所增加。5. 运抵国(原贸易国别)原贸易国别与新下发数据贸易国别应用不同,同时需要同步海关最新贸易国别代码。6. 商品编码(原称商品代码)原数据为8位商品代码;新下发数据为10位商品代码。7. 海关代码系统处理机制不变。需要同步更新海关最新海关代码表,用于统计分析。(二)审核应用字段说明1. 进出日期(出口日期)(1)字段说明原字段为年、月。在前期下发数据,该字段为6位,只到出口年月。在扩大数据项出口报关单中,该字段为8位,精确到年、月、日。(2)系统应用说明
6、在审核环节中,针对企业申报数据出口日期进行审核,系统对应提示审核疑点。系统提示审核疑点信息“申报出口日期与海关数据中的(XXX)不等”。系统通过企业申报出口日期确定准确商品适用退税率。2. 标识码(报关单号码)(1)字段说明指海关接受申报时给予报关单的编号。海关编号由各海关在接受申报环节确定,应标识在报关单的每一联上。标识码长度为21位,编码规则为18位标识码+空格+商品序号(01、02、03)。原数据报关单号码长度为12位,编码规则为9位报关单编码+0+商品序号(01、02、03)。(2)系统应用说明在系统处理中,为了避免给企业出口退税申报数据采集工作中增加工作量,税务总局现行系统中仍采用原
7、有申报规则进行采集,即采集12报关单号码,其中9位报关单编码为18位报关单编码从后截取9位而获得。系统在审核处理中,仍旧审核12位报关单号码。系统在数据读入过程中,针对扩大数据项出口报关单数据21位标识码进行截位处理。如,扩大数据项出口报关单标识码为224920080998005326 01,经过系统处理后,同时保留21位标识码以及998005326001。系统审核时采用12位标识码进行审核。3. 运抵国+运输方式在系统中,“运输方式”与“运抵国”字段组合应用。运抵国(地区)指出口货物直接运抵的国家(地区)。本栏目应按海关规定的国别(地区)代码表选择填报中文名称或代码。无实际进出境的,本栏目填
8、报“中国”(代码“142”)。运输方式指货物进出关境时所使用的运输工具的分类。包括非保税区、监管仓库、江海、铁路、汽车、航空、邮递、保税区、保税仓库和其他共十大类。运输方式代码运输方式名称0非保税区1监管仓库2江海运输3铁路运输4汽车运输5航空运输6邮件运输7保税区8保税仓库9其他运输A全部运输方式W物流中心X物流园区Y保税港区Z出口加工在系统审核处理中,如果“运抵国”为“142”(“142”为中国),系统进一步判断对应“运输方式”,并根据不同的运输方式提示疑点:(1)运抵国为“142”,“运输方式”为“0”产生级别为“E”的审核疑点,系统提示“报关单(XXX)为非保税区运入保税区和保税区退区
9、货物”。(2)运抵国为“142”,“运输方式”为“1”产生级别为空的审核疑点,系统提示“报关单(XXX)为境内存入出口监管仓库和出口监管仓库退仓货物”。(3)运抵国为“142”,“运输方式”为“2”或“3” 或“4”、“5” 或“6” 或“9” 或“A”。产生级别为“E”的审核疑点,系统提示“报关单(XXX)运抵国为中国”。(4)运抵国为“142”,“运输方式”为“7”产生级别为“E”的审核疑点,系统提示“报关单(XXX)为保税区运入非保税区货物”。(5)运抵国为“142”,“运输方式”为“8”产生级别为“E”的审核疑点,系统提示“报关单(XXX)为保税仓库转内销货物”。(6)运抵国为“142
10、”,“运输方式”为“W”产生级别为空的审核疑点,系统提示“报关单(XXX)为境内存入物流中心货物”。(7)运抵国为“142”,“运输方式”为“X”、“Y”、“Z”系统不提示审核疑点,可以正常通过。(8)运抵国为“142”,运输方式不详(运输方式不在系统设定范围内09,W、X、Y、Z)产生级别为“E”的审核疑点,系统提示“报关单(XXX)运抵国为中国,运输方式不详”。4. 商品编码(1)字段说明指按海关规定的商品分类编码规则确定的进(出)口货物的商品编号。加工贸易登记手册中商品编号与实际商品编号不符的,应按实际商品编号填报。原数据商品编码为8位,出口货物报关单扩大数据项调整为10位商品代码。(2
11、)系统应用说明在系统按照10位商品代码进行审核。系统提示疑点为“申报商品码(前位)与海关数据中的(XXX)不等”、“申报商品码(前位)与代理证明数据中的(XXX)不等”。5. 核销单号(1)字段说明对应外汇核销单号,新增字段。(2)系统应用说明增加新审核疑点,在审核环节对企业申报明细数据与报关单数据进行对比审核,以企业申报报关单为依据,对应核销单号与电子信息对应核销单号是否一致。针对企业申报明细数据报关单号对应“核销单号”进行审核l 如果报关单信息不齐,对应核销单不符的疑点不产生,该疑点产生前置条件为报关单电子信息存在。l 申报明细数据中“核销单号”与电子信息中报关单号对应核销单号不符,系统提
12、示审核疑点“企业申报核销单号(XXX)与电子信息中对应核销单号不符”,疑点级别设置为“W”。 6. 备案号(1)字段说明指进出口企业在海关办理加工贸易合同备案或征减、免、税审批备案等手续时,海关给予进料加工登记手册、来料加工及中小型补偿贸易登记手册、外商投资企业履行产品出口合同进口料件及加工出口成品登记手册(以下均简称登记手册)、进出口货物征免税证明(以下简称征免税证明)或其他有关备案审批文件的编号。一份报关单只允许填报一个备案号。原数据中没有该字段,新增字段。(2)系统应用说明在系统中,主要利用备案编号对“加工贸易”进行审核。因“备案号”中不仅仅是针对“来料加工”还有“征免税证明”,所以不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报关单 出口 货物 扩大 数据项 应用 说明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18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