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及标准)浙江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版pdca带星项目.doc
《(医疗质量及标准)浙江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版pdca带星项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质量及标准)浙江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版pdca带星项目.doc(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医疗质量及标准)浙江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版pdca带星项目146处1实施多种形式的预约诊疗与分时段服务(2)有完整的预约信息登记管理,加强号源管理,采用实名预约查看预约资料,现场检查预约挂号窗口要点:查一个月预约登记,医院发放、管理号源措施,是否实名制预约挂号。评分标准:0分:未开展工作;1分:有登记,但管理措施未达工作要求;2分:有登记、管理措施,未核对身份证;3分:按要求完成。3规范医务人员出诊管理,减少失约率。(1)对医师出诊有明确规定,有可操作性的管理措施查医师出诊管理规定、考核措施并有实例记录要点:制定医师出诊管理规定,有奖罚措施,并组织实施,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评分标准:0分:无
2、规定或未实施;1分:只有实施;2分:有实施及检查,发现薄弱环节但无改进;3分:有实施、检查及改进,并有实例。4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预约转诊服务(1) 与基层医疗机构合作开展预约双向转诊服务查协议、转诊流程及改进措施要点:有双向转诊协作协议,制定有操作性的转诊流程,有分析及改进措施。评分标准:0分:未开展;1分:有实施;2分:有实施、检查;3分:有实施、检查与改进。(4) 有信息系统支持,定期进行总结提高查看信息系统对转诊患者的管理及改进措施要点:制定符合实际的信息系统管理转诊方案,分阶段落实,每年进行检查、评估和改进。评分标准:0分:无方案及落实;1分:已经实施,但无评估;2分:有实施及评估但无
3、改进;3分:按要求完成。(二)优化门诊流程6公开出诊信息,提供咨询服务(5) 有定期出诊情况分析报告和持续改进措施查资料,考查对出诊情况的分析与改进要点:每季度作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及针对性改进措施。评分标准:0分:无分析;1分:有分析报告;2分:明确问题及解决方案,但未实施;3分:有持续改进。(三)完善急诊服务9合理配置急诊人力资源,保证抢救能力(4) 遇突发事件或大规模紧急救援时,有紧急人力、设备和抢救床位调配预案查预案,能迅速调配到位,有改进措施要点:制定突发事件处理预案,重点是人力、设备、床位调配,有演练及实际处理案例记录,有持续改进措施。评分标准:0分:无预案或未实施;1分:预案不符合
4、实际,调配有困难;2分:有案例记录,能调配但存在问题无改进措施;3分:按要求完成。11落实首诊负责制,建立急诊、急救转接服务制度(5) 有完整的登记资料,能够对患者的来源、去向以及急救全过程进行追溯,开展质量评价查制度、记录、质量评价及改进措施要点:检查病人登记资料、转接转送过程、治疗结果记录,对全过程进行评价,针对存在问题进行改进。0分:无登记;1分:资料不全;2分:登记完整,开展质量评价,无改进措施。3分:按要求完成。13建立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 “绿色通道”畅通(1) 建立危重病人急救、检查、住院、手术绿色通道制度,各科室之间紧密协作,流程顺畅查制度、流程,检查各科室具体操作方
5、法,查危重患者诊疗流程,评价协调能力要点:检查各项制度、流程,模拟危重患者诊疗过程,评价抢救流程。评分标准:0分:无明确流程;1分:流程不通畅,交接过程有缺陷;2分:流程通畅,但无改进措施;3分:按要求完成。(四)改进住院流程14完善出入院服务流程(1) 制定患者在住院、转科、转诊、出院、健康指导等过程中的服务流程和相关制度,通过明确的方式告知患者,并在实施中给予帮助查服务流程,询问患者要点:制定服务流程,并且运行顺畅,能明确告知患者,主动提供帮助,检查时询问3位当日出院、转科患者。评分标准:0分:未告知;1分:部分患者不知道;2分:均知道,但未主动提供帮助;3分:主动帮助并且患者满意。(3)
6、 职能部门定期与不定期对服务流程进行检查与评估,对存在的问题有整改措施查检查记录及改进措施要点:明确评估方法,职能部门进行实际检查,发现问题,有针对性改进措施。评分标准:0分:未检查;1分:有检查但未反馈;2分:有检查反馈但未改进。3分:有检查、反馈和改进措施。15提供出入院手续个性化服务(4)简化转科、出院等程序,缩短办理时间,转科直接在病区办理,提供分时段办理出院手续的措施 查转科、出院流程及改进措施要点:有方便患者办理手续的具体方法,检查及改进措施。评分标准:0分:无相应措施;1分:患者不方便,排队较长;2分:基本符合要求,但无改进措施;3分:患者满意,持续改进。16加强转诊、转科患者交
7、接,提供连续医疗服务(1) 有明确的转科或转院流程,相关制度与流程医务人员均能知晓并遵循查制度及转科流程,并询问医务人员要点:制定转科、转院流程,进行相应培训,医务人员能遵守规定并提出完善意见,随机询问3位医务人员。0分:均不知晓;1分:2位不知晓;2分:1位不知晓,或知晓但与实际流程不一致;3分:均知晓并有改进措施。(5) 职能部门定期与不定期对交接制度与流程进行检查与评估,对存在问题有整改措施查检查与评估资料及改进措施要点:检查与评估资料,分析存在问题,并有改进措施,询问关键流程人员对职能科室工作进行评价。评分标准:0分:无检查;1分:有检查;2分:有检查、分析但未发现实际问题。3分:有持
8、续改进措施。17加强出院患者健康教育和随访预约管理(2) 有出院患者随访、预约管理相关制度并落实查随访、预约制度及登记资料要点:对出院患者管理制度,预约及随访患者登记资料,并有改进措施。评分标准:0分:无相应规定;1分:有制度但基本未落实;2分:有制度及登记,但随访比例无明显提高;3分:有改进措施。(五)医保服务管理18有医疗保险管理制度,严格收费服务管理(4) 医疗保险管理部门定期抽查住院病历,对检查、用药、收费情况进行评估,对存在问题有持续改进措施查检查记录、总结及改进措施,重点是改进措施落实情况要点:每季度完成病历抽查,发现问题有汇总及分析,能反馈到各科室,针对难点问题有改进措施并有明显
9、成效。评分标准:0分:未检查;1分:有检查但无评估;2分:有检查、反馈,无整改或整改无明显效果;3分:改进措施有力,成效明显。20保障各类参加医疗保险人员的权益(5) 根据病情合理检查、合理治疗,按照患者适宜的医疗保险项目提供服务查检查记录,并抽查病历核查要点:制定相应诊疗规范,每季病历检查中有该方面内容,进行反馈与整改。抽查住院病历2份核查。评分标准:0分:职能科室未检查或现场检查有严重缺陷;1分:有非必须的自费诊疗项目,或未告知患者;2分:检查治疗欠合理;3分:合理检查治疗。(六)维护患者权益21履行告知义务,尊重患者选择权(1) 制定维护与尊重患者权益的相关制度和服务规范并告知患者,患者
10、有选择的权利查制度、规范,改进措施要点:制定相应制度,并且实施过程中有改进措施,询问3位医生如何保证患者选择权。评分标准:0分:均不清楚;1分:有2位不清楚;2分:1位不清楚;3分:均清楚。(7) 有监督机制保障告知义务的落实,将维护患者和家属权益的情况列为患者满意度调查的重要内容查制度、满意度调查及改进措施要点:有相应规定并且得到落实,按时进行满意度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有实际改进措施。评分标准:0分:无监督机制;1分:有调查未总结反馈;2分:有反馈但对存在的问题未追踪;3分:及时整改。22对医护人员进行知情同意和告知方面的培训(3) 有执行知情同意制度的流程,并由受过培训的人员执行查流程、改进
11、措施,询问医护人员要点:询问医生知情同意的流程、内容,沟通培训记录。评分标准:0分:不清楚;1分:部分清楚;2分:清楚但流程欠缺;3分:针对流程缺陷或培训方式有改进措施。23开展实验性临床医疗应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并履行审核程序(4) 有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有监管记录查制度和检查记录,改进措施要点:有开展实验性临床医疗的具体规定,指定管理部门负责,对全过程进行检查和管理。评分标准:0分:无监管;1分:有检查但无反馈;2分:有检查、记录、反馈,但问题未得到及时整改;3分:按要求完成。24保护患者的隐私权,尊重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4) 制定保护患者隐私、尊重患者民族风俗和宗教信仰的措施并组织实施(如
12、饮食、生活习惯等)查规定及具体方法,改进措施要点:检查具体规定,实地查看,询问医护人员。评分标准:0分:无措施;1分:知晓规定但未实施;2分:部分实施;3分:组织实施并有改进。(七)加强投诉管理25明确投诉接待部门及处理流程(2) 制定投诉管理制度、处理流程和可操作性的重大医疗纠纷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查制度、处理流程,询问接待人员操作程序要点:查制度、处理流程及预案,询问投诉接待人员。评分标准:0分:无预案;1分:接待人员对流程不熟悉;2分:流程熟悉,未对缺陷进行修订;3分:流程顺畅并有改进。(4)投诉管理部门负责协调其他职能部门、各临床后勤科室,沟通渠道通畅,处理流程顺畅查规定及协调记录,改进措
13、施要点:接受投诉职能科室具体负责,各科室之间协调配合,不推诿。评分标准:0分:科室之间互相推诿; 1分:沟通不畅,处理困难;2分:能协调处理投诉,对投诉中发现的缺陷未总结改进。3分:沟通顺畅并有持续改进。27建立投诉信息上报、处理、反馈机制,及时分析整改(5) 及时召开投诉分析会议,将投诉情况分类研究,对突出问题提出整改方案查会议记录及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要点:召开质量委员会或安全委员会或奖惩委员会等会议,分析并发现存在缺陷,提出改进措施。评分标准:0分:未讨论或未记录;1分:有记录,但只有通报未分析研究;2分:有针对性分析,但未落实改进措施;3分:分析并有改进措施。(六)临床“危急值”管理42
14、建立并实施“危急值”管理制度(3)临床实验室应定期与临床医生进行商讨,建立“危急值”检验项目表,并加以确定和完善查看相关资料,询问医、护、技人员各1名要点:建立“危急值”项目及范围,明确处理“危急值”的具体流程。评分标准:0分:无项目范围及流程;1分:项目、范围及流程缺其中一项;2分:项目、范围及流程完整,未进行及时修订和评估。3分:按要求。(4)定期(每年至少一次)对“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有效性进行评估(3) 保存对所有“危急值”处理的记录,有反馈和改进机制,并有记录查看相关资料,询问相关医技人员要点:抽查3个临床科室及医技登记“危急值”处理的记录,相关科室有检查和改进措施。评分标准:0分:均
15、无登记;1分:部分科室无登记;2分:有登记但内容不完整;3分:按要求登记,并进行检查和评估。(九)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管理50对报告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有针对性的持续改进(2)对改进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督查查看相关资料,询问相关医务人员要点:强调医疗缺陷管理措施,有计划、培训和具体实施记录,全院培训后将课件上院内网由科室继续培训可以计入,如现场检查中发现有明显医疗缺陷但未整改需酌情扣分。评分标准:0分:无计划和培训;1分:有培训,但培训次数、内容、参加人数不符合要求;2分:改进措施执行不力;3分:按要求完成。(4)每季度有全院医疗安全改进措施,并有记录(一)医疗质量管理组织
16、54各级质量管理组织职责明确(3)各委员会至少每季度一次讨论相关质量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追踪措施的有效性查会议记录、改进措施及落实要点:查会议记录,有改进措施,对措施实施情况有分析。评分标准:0分:无记录;1分:未按时记录或记录不完整;2分:未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或落实不力;3分:按要求。(4)院长与职能部门采纳质量管理组织提出的持续改进意见与措施,有反馈和响应举措查报告资料及改进、反馈结果要点:对照管理委员会提出的要求,检查具体落实情况,确因客观条件限制短期内无法解决的问题需列出改进时间表。评分标准:0分:职能部门不清楚改进意见;1分:未落实;2分:落实不力,尤其对反复出现的问题改进不明显;
17、3分:及时反馈、整改效果明显。(5) 科室质量管理小组负责本部门质量监测指标资料收集分析、科室质量检查及质量改进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讨论并有记录查科室登记及整改措施,有实际改进要点:讨论科室医疗护理等质量问题,有针对性解决存在问题。评分标准:0分:未建立科室质量管理小组;1分:对有责任的投诉或赔款等明显质量缺陷未讨论及采取措施;2分:记录不全;3分:按要求。(二)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57坚持“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强化“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训与考核(4) 将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中的核心制度、医疗文件书写、人文交流沟通、心肺复苏技能等作为培训与考核的主要内容,考核参与率100%
18、,合格后上岗查培训、考核记录,抽查2个科室考卷要点: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培训,关键是有实际效果。随机询问3位医生护士培训情况。0分:未培训;1分:询问培训内容差距较大;2分:培训内容不全面或参加人数不符合要求;3分:按要求完成。58建立医疗风险防范、控制和追溯机制(4) 职能部门定期检查与分析安全隐患,并提出改进措施查记录及整改措施,有改进实例要点:医务科、护理部等职能科室每季或半年进行医疗安全检查,有实际改进措施,对重大安全隐患应在医院层面进行通报。评分标准:0分:未检查,或评审检查时发现重大安全隐患;1分:职能部门检查流于形式,未发现存在问题;2分:对安全隐患未及时整改;3分:按要求。(三
19、)医疗技术管理62建立并执行医疗技术管理制度*(2)职能部门将相关制度落实情况做为质量与安全监控基本项目,并有持续改进措施查职能科室检查记录及改进措施要点:职能科室将医疗技术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与医疗质量检查结合起来,不断完善和改进。0分:未检查;1分:有检查但未将医疗技术管理作为医疗质量核心制度常规检查;2分:无改进措施;3分:按要求完成。65医疗技术风险管理*(3) 有医疗技术风险处理预案、损害处理预案,有确保患者安全的方案或措施查预案及保证措施并有执行实例,询问医护人员要点:制定相应预案,并按照预案执行,查执行记录或询问医护人员。评分标准:0分:无预案或不知情;1分:预案不具体,指导意义不强
20、;2分:未根据实际进行修订或无实例;3分:预案具体,措施有力,可操作性强。66新技术新项目管理*(3) 医疗管理部门建档保存相关资料,并对安全、质量、疗效、经济性等情况进行追踪管理与评价抽查归档资料,评价管理措施要点:对新技术资料分类整理保存,使用科室须提交开展情况报告,职能科室对技术的效果与安全性进行检查与评估。0分:无报告及检查;1分:有报告但未检查;2分:有报告和检查,无追踪评估;3分:有检查和评估,资料完整。(四)临床路径管理与持续改进67医院有组织地开展临床路径工作,标准化临床过程(2)各级人员职责明确,对部门与人员实施“目标责任制”查职责,抽查医护人员2名要点:制定各级职责,对实施
21、科室和人员有明确规定,有考核细则。评分标准:0分:无规定;1分:职责不明确;2分:未进行考核和改进;3分:职责明确并有改进。68医院以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制定临床路径(3)有路径实施记录查资料要点:查管理科室记录,抽查每个病种一份病历,对知情同意、依从性、变异性、实施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价。评分标准:0分:未实施;1分:虽然实施,但质量有较大欠缺;2分:管理科室未进行分析、改进;3分:规范执行。70运用信息系统监控路径实施情况,分析实施效果与存在问题和变异,完善路径(5)对进入路径的患者和实施路径的相关医务人员进行满意度调查,并有整改措施核对调查表及整改措施,询问相关医务人员及患者要点:调查报告
22、,对主要问题进行改进。评分标准:0分:未调查;1分:有初步调查;2分:有调查分析,但对主要问题无整改措施;3分:持续改进。(五)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73定期对质量监控指标进行分析与评价,及时上报质量指标信息(2)收集单病种质量监测资料,上报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查监测资料及改进措施要点:科室及职能部门及时进行资料收集与整理,对监测中发现的问题采取改进措施。评分标准:0分:未监测;1分:有监测资料,但未对存在问题作分析;2分:整改不力;3分:监测资料完整,落实改进措施。(六)门诊管理与持续改进74门诊布局合理,具有良好服务环境和就诊的流程*(3)检验、放射、超声、内镜、
23、病理、心电等医技科室实行限时承诺服务现场查看限时承诺服务的公示、并追踪执行情况要点:急诊常规检验要求半小时内出报告,其余检查明确检查与出报告时间,并在窗口处公布。检查时询问患者了解情况。评分标准:0分:无承诺;1分:承诺不能兑现;2分:虽有承诺但需要长时间排队或预约时间太长;3分:限时承诺、不断改进。76合理配置门诊的专业技术人员,落实专科门诊、专家门诊医师资格准入的制度 *(2)有健全的专家门诊、特需门诊准入、退出制度,具可操作性抽查专家门诊的准入、退出制度及实施整改要点:制定专家门诊准入退出制度,有考核细则并且落实,提供一年内准入及退出专家名单。0分:无规定;1分:有制度但基本不落实;2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疗 质量 标准 浙江 综合医院 等级 评审 标准版 pdca 项目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18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