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全册学案.doc
《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全册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全册学案.doc(8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吴起高级中学高一物理学案 2011年8月 22日 序号1课题激动人心的万千体验编写: 李娜审核: 班组姓名学习目标1、 知道什么叫物理学2、 了解物理学从形成到发展的过程,对物理学形成初步的认识3、 掌握学习物理的基本要求学习重点物理学对人类文明的重大影响学习难点掌握学习好物理学的方法教材内容学习范围说明、学法指导、标识说明教材介绍。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ppt课件)自主学习: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已初步领略了物理世界的美妙风光。那么,在你的心目中,物理学是怎样的一门学科?那么什么叫做物理学呢?一、物理学理性的追求1、什么是物理学?物理学是 。2、物理学的发展史:(1)一座金碧辉煌的经典物理学
2、大厦(2)两朵乌云的挑战(3)物理学的探索无止境物理学体系: 、热学、 、光学、 、等离子体物理学、天体物理学等。物理学研究物质、 和它们 的学科是一项国际事业,它对人类未来的进步起着关键的作用。二、物理学人类文明的奇葩(p)物理学的发展有力地推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物理学已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世界。(一)物理与技术(物质文明)交相辉映1、物理学与生产劳动远古年代人们对静力学的研究,发明了简单机械提高了劳动效率。经典力学的建立,蒸汽机的发明,人类实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大规模机器生产替代手工业。电磁学的发展和发电机、电动机的发明,进入电气化时代,导致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二十世纪以来
3、,现代物理学的发燕尾服,微电子技术、激光技术、纳米技术出现,航天技术的发展,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2、物理学与交通运输3、物理学与与信息技术(二)物理学人类文明的思想宝库“实践是检验趔的标准”最先在物理学中成为共识牛顿时代的宇宙统一论带来机械决定论的思想。故法国哲学家美特利大声宣称:“人是机器!”统计力学理论带来用“统计”、“概率”思想估计事物进程。物理学的模型理论广泛地渗透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哲学的各个领域。(三)物理与艺术(精神文明)智慧与情感的结晶1、物理学与审美2、物理学与文学艺术、艺术画三、学物理探究求真(一)重视实验 勤于思考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要理解实验原理、实验的设
4、计思路、数据的处理方法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论证和评估(二)经历过程 体验方法(三)格物致知 探究求真格物致知: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合作探究:怎样学好物理?课前诵读物理学概念我的收获我的疑惑吴起高级中学高一物理学案 2011年8月 23日 序号2课题走进运动(1)编写: 李娜审核: 班组姓名学习目标知道机械运动、参考系的概念 学习重点对质点概念的理解学习难点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研究物体看作质点教材内容学习范围说明、学法指导、标识说明学习内容:质点、参考系的概念及应用学法指导:讲练结合,合作探究标识说明:要求全部学生做,要求重点、实验班学生必做。自主学习:一、机械运动、参考系1. ,
5、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2. 叫做参考系。对同一物体的运动,如选用不同的参考系时,对运动的描述往往是不同的;选择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使运动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二、质点 叫质点。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不仅与物体的大小有关,还要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是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即取决于物体和所研究的问题这两个方面,因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预习检测: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B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C.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尺寸跟物体间距相比甚小时,就可以看成质点D
6、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作质点2.地面观察者看到雨滴竖直下落时,坐在匀速前进的列车厢中的乘客看到雨滴是( )A.向前运动 B.向后运动 C.倾斜落向前下方 D.倾斜落向后下方 合作探究:1能否把物体看作质点,与物体的大小、形状有关吗? 2研究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的运动,能否把汽车看作质点?要研究这辆汽车车轮的转动情况,能否把汽车看作质点? 3原子核很小,可以把原子核看作质点吗?课堂检测:1下列问题中能将所研究的物体视为质点的是( )A花样滑冰教练研究运动员技术动作B研究远洋货轮的航程C研究探测器从地球到火星的飞行轨迹D研究转动的砂轮上各点的运动情况2下述情况中的物体
7、,可视为质点的是( ) A研究小孩沿滑梯下滑。 B研究地球自转运动的规律。 C研究手榴弹被抛出后的运动轨迹。 D研究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3.下列各种情况中,可以所研究对象(加点者)看作质点的是()A 研究小木块的翻倒过程。B研究从桥上通过的一列队伍。C研究在水平推力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的木箱。D汽车后轮,在研究牵引力来源的时。4. 甲、乙、丙三个观察者,同时观察一个物体的运动。甲说:“它在做匀速运动。”乙说:“它是静止的。”丙说:“它在做加速运动。”这三个人的说法( )A、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对B、三个中总有一人或两人是讲错的C、如果选择同一参照系,那么三人的说法就都对了D、如果各自选择自
8、己的参照系,那么三人的说法就都对了课前诵读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我的收获我的疑惑吴起高级中学高一物理学案 2011年8月 23日 序号3课题走进运动(2)编写: 李娜审核: 班组姓名学习目标1. 理解时刻和时间的概念及区别 、2.理解路程与位移概念及区别学习重点时刻和时间间隔的区别 、路程与位移的区别学习难点路程与位移的区别教材内容学习范围说明、学法指导、标识说明学习内容:位移、时间和时刻的概念及应用学法指导:讲练结合,合作探究标识说明:要求全部学生做,要求重点、实验班学生必做。自主学习:一、路程和位移1.路程:质点实际运动 的长度,它只有 没 有
9、 ,是标量。 2位移:是表示 的物理量,有大小和方向,是 。它是用一条自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质点始末位置间的距离,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只取决于初末位置,与运动路径无关。3. 课堂讨论:见教材24页讨论与思考二、时刻和时间间隔1时刻和时间间隔可以在时间轴上表示出来。时间轴上的 都表示一个不同的时刻,时间轴上 表示的是一段时间间隔。2在学校实验室里常用停表,电磁打点计时器或频闪照相的方法测量 。预习检测:1. 下列说法中指的是时间的有_,指的是时刻的有_。A第5秒内 B.第6秒初 C.前2秒内 D.3秒末 E.最后一秒内 F.第三个2秒 G.第五个1秒的时
10、间中点。2中学的垒球场的内场是一个边长为16.77m的正方形,在它的四个角分别设本垒和一、二、三垒一位球员击球后,由本垒经一垒、一垒二垒跑到三垒他运动的路程是多大?位移是多大?位移的方向如何?合作探究:如图甲,一根细长的弹簧系着一个小球,放在光滑的桌面上手握小球把弹簧拉长,放手后小球便左右来回运动,B为小球向右到达的最远位置小球向右经过中间位置O时开始计时,其经过各点的时刻如图乙所示。若测得OA=OC=7cm,AB=3cm,则自0时刻开始:a0.2s内小球发生的位移大小是_,方向向_,经过的路程是_b0.6s内小球发生的位移大小是_,方向向_,经过的路程是_c0.8s 内小球发生的位移是_,经
11、过的路程是_d1.0s内小球发生的位移大小是_,方向向_,经过的路程是_课堂检测: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物体通过的路程相同,则它们的位移的大小也一定相同。B两个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同,但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可能相同。C一个物体在某一运动中,位移大小可能大于所通过的路程。D若物体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就等于路程。2关于质点运动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的位移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B路程就是质点运动时实际轨迹的长度,是标量。C任何质点只要做直线运动,其位移的大小就和路程相等。D位移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因而位移不可能和路程相等。课前诵读位移的概念我的收获
12、我的疑惑吴起高级中学高一物理学案 2011年8月 29 日序号4课题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1)编写: 张贵洲审核: 班组姓名学习目标1、理解速度的概念2、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明确瞬时速率,知道速率和速度的区别.学习重点速度概念学习难点对平均速度的理解教材内容学习范围说明、学法指导、标识说明1、 本节课涉及1.2和1.3的部分内容,主要对比各种速度。2、 自主学习、理解。自主学习:一、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沿直线运动,如果在 ,这种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2严格的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应该是“在任何相等的时间里面位移相等”的运动,现实生活中匀速直线运动是几乎不存在的,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13、。二、速度和速率:(一)速度1.定义: 。2.定义式: 3.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程度的物理量。4.单位: 国际单位: 常用单位:km/h 或 cm/s5.标矢性: 。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位移的大小,速度的方向就是 。 (二)速率1.定义:速度的大小。2.跟速度的区别:只有大小无方向,是标量。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平均速度:定义: 。公式: 。 (s是指位移)物理意义:反应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或某段位移内运动的平均快慢。标矢性: 。方向与t时间内发生的位移s的方向相同。对比: 平均速率:v=s/t (s是指路程)2。瞬时速度:定义:运动物体经过 的速度,叫做瞬时速
14、度。在直线运动中,瞬时速度的方向与物体经过某一位置时运动方向相同。它的大小叫瞬时速率。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各时刻瞬时速度都相等,且与各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相等。预习检测:1下列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不变的运动。 B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是不变的。C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都相同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D速度方向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2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B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大小的物理量。C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D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的物理量。3.下列关于速度和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15、()A速度是矢量,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B平均速度是速度的平均值,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C汽车以速度v1经过某路标,子弹以速度v2从枪筒射出,两速度均为平均速度。D平均速度就是平均速率。4. 关于瞬时速度,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是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速度 B是物体在某段路程的速度C是物体在某段位移内的速度 D是物体通过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合作探究:一质点沿直线运动,先以4m/s运动10s,又以6m/s运动了12m,全程平均速度是? 课前诵读平均速度的定义我的收获我的疑惑吴起高级中学高一物理学案 2011年 8月30 日序号5课题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2)编写: 张贵洲审核: 班组姓名学习目标速度
16、概念的理解学习重点理解平均速度的意义,会用公式计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学习难点对平均速度的理解教材内容学习范围说明、学法指导、标识说明教材范围:课本的27页至33页学法指导:讲练结合自主学习:1.知识梳理 匀速直线运动:v=s/t速度 平均速度v- s/tt0 变速直线运动 瞬时速度v = lim (s/t)(教师解释) 瞬时速率 2.预习检测:1、一列长50m的队伍,其前进速度是2.5 m/s,经过一座全长100m桥,当队伍的第一个人踏上桥到队尾最后一个人离开桥时,总共需要的时间是多少?2、一列火车沿平直轨道运行,先以10米/秒的速度匀速行驶15分,随即改以15米/秒的速度匀速行驶10分,最后
17、在5分钟又前进1000米而停止,则该火车在前25分钟及整个30分内的平均速度各为多大? 课堂检测:1已知直线AC的中点为B点,物体沿AC做变速直线运动,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6 m/s,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4m/s,那么它在AC段的平均速度是()A4.8 m/s B5.0 m/s C5.2 m/s D m/s2一个朝某方向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紧接着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v/2,则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3物体做直线运动若前一半时间是速度为v1的匀速运动,后一半时间是v2的匀速运动,则整个运动平均速度是?若前一半路程是速度为v1的匀速运动,后一半路程是速度为v2的匀速
18、运动,则整个运动平均速度是?4一列队伍长L= 120米,行进速度v = 4.8千米/小时,为了传达一个命令,通讯员从队伍排尾跑步赶到队伍排头,其速度 v = 3米/秒,然后又立即用跟队伍行进速度相同大小的速度返回排尾。求:通讯员从离开队伍到重回到排尾共用多少时间?通讯员归队处跟离队处相距多少?课前诵读速度公式 v=s/t 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s=vt我的收获我的疑惑吴起高级中学高一物理学案 2011年 9 月 1 日序号6课题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3)编写:张贵洲审核: 班组姓名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位移时间图像,以及如何用图像表示位移和时间的关系2、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的意义3、知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沪科版 高中物理 必修 全册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18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