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优秀的内蒙古民族民间音乐走进中学音乐课堂课题研究.doc
《让优秀的内蒙古民族民间音乐走进中学音乐课堂课题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优秀的内蒙古民族民间音乐走进中学音乐课堂课题研究.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让优秀的内蒙古民族民间音乐走进中学音乐课堂课题研究 刘思奇 摘要: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内蒙古民族民间音乐是内蒙古人民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内蒙古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风光而闻名。勤劳朴实的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劳动与生活实践中创作了丰富多彩的音乐艺术文化:如内蒙民歌、蒙古族舞蹈、蒙古族特有的器乐还有其他民族民歌等在民间经久流传。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本土音乐作为校本补充教材,运用于现实教学的内容比率应达到15%-20%。可见,本土音乐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已列为音乐教育教学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给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弘扬提供了契机,展示的空间。在多元文化的潮流下,一些人们耳熟能
2、详的民族民间音乐正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地离我们而去。因此,一线音乐教育工作者有责任与义务对本地区的音乐资源进行传承与弘扬。我们乌兰浩特市音乐课题组人员在盟、市音乐教研员、的领导下,自信、执着地进行了收集与挖掘、开发和利用这项意义深远的内蒙古民族民间音乐的课题研究。关键词:内蒙古民族民间音乐 资源 开发 利用一、课题的提出: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国家教材的有力补充,地方民族音乐在教学中越来越显出它的优势。尤其是我们内蒙古地区,地域辽阔,文化悠久,艺术气息浓厚,是中学生修养的天然土壤。但是我们对地方民族音乐走进音乐课堂这一工作开展的力度还不够。新课程改革在我区已经实施多年,
3、多年的实验使我们强烈的感到,民族音乐文化走进音乐课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我们在国家统编教材的基础上,把流传在生活中带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内蒙古民族民间音乐搜集整理并开发出有益于音乐课堂教学的地方音乐教材,使内蒙古的民族民间音乐成为宣传内蒙古文化、弘扬内蒙古精神的重要媒介之一,培养学生树立热爱家乡的情感,从而使内蒙古的民族民间音乐走进世界民族之林。1.内蒙古民族民间音乐资源丰富内蒙古民间民族音乐资源丰厚, 具有多样性、原生性、丰富性、包容性的特点。千百年来, 繁衍、生息在华夏大地的内蒙古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悠久灿烂的音乐文化, 诸多地方性优秀音乐文化源远流长, 底蕴深厚, 个性鲜明, 风
4、格独特, 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瑰宝。现实个例: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们传统的内蒙古民间音乐面临着逐渐被人们遗忘的危险。因此, 将内蒙古民族民间音乐引入学校教育, 使其进入教材和课堂, 让学生从课堂上认识丰富多彩民族民间音乐, 喜爱本民族音乐文化, 让保护和承传民族音乐落到实处是艺术教育工作者探索的课题。另一方面, 民族地区的艺术教育也只有同民族的、本土的、传统的艺术结合起来, 才有广阔的空间和顽强的生命力。内蒙古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风光而闻名。地灵人杰,勤劳朴实的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劳动与生活实践中创作了丰富多彩的音乐艺术文化。如内蒙民歌、蒙古族舞蹈、蒙古族特有的器乐还有其他民族民歌等在民间
5、经久流传。2.内蒙古民族民间音乐教育在现行音乐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内蒙古民族民间音乐教育在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上有重要作用:我们对地方性的特色音乐资源进行“收集挖掘筛选处理”,设计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案,采用不同的教法结合媒体的方式走进课堂,深受学生们的欢迎与喜爱。可见,把内蒙古民族民间音乐音乐教材中的曲目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一个学生熟悉而亲切的音乐环境,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音乐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自己熟悉而喜爱的音乐旋律中去学习音乐,诱发学生对音乐和音乐学习的兴趣,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学习变为主动的接受和发现学习,可以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内蒙古民族民间音乐教材对现行的音
6、乐教材是重要的补充: 我们家乡有唱腔原始、朴实自然、节奏明快、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短调;有曲调比较高亢、粗犷、自由、奔放的长调;旋律比较悠扬缓慢,娓娓动听的民歌;还有近现代创作的歌曲等。因此,把内蒙古民族民间音乐教材用于教学,从内容和形式上是对教材的补充,使音乐教材的内容和结构更加合理。同时,也增强了教材的趣味性,减缓了教材的梯度。内蒙古民族民间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民族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内蒙古民族民间音乐教材,可使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爱国要从爱家做起,家乡的文化让家乡人传唱,这是一种责任与义务。让家乡的优秀音乐文化走进素质教育的课堂,更是一种普及性的传承与弘
7、扬。学生对地方性的文化比较亲近。把一些有较高艺术性的以民族民间音乐为素材创作的音乐作品,和经过改编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介绍给学生,并认识到民族民间音乐是音乐艺术文化的组成部分,对音乐艺术创作有着借鉴与启迪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感,增强学生维护、发扬光大民族音乐文化的责任心和民族自豪感。这种情感意识会促使学生在今后的音乐教学中传播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对继承和发展民族音乐文化有着积极的作用。内蒙古民族民间音乐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音乐教育作为实施美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它对德育有着强化与辅助的作用。让家乡的优秀音乐文化进入课堂教学,可使学生由乡音滋生乡情,能使学生陶冶情操、净
8、化心灵;能激发他们爱国热忱,培养他们的性格、意志和品德。本土音乐具有浓郁的地方和民族特色,通过学习内蒙古民族民间音乐教材,可加深学生对家乡的风土民情,民俗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情怀有着特殊作用与积极意义。二、研究的价值课题研究以音乐课程标准为基础,以内蒙古民间音乐资源为素材以音乐教学为载体,搜集、开发、整理适合中学生演唱和欣赏的地方民族音乐,使优秀的民族音乐在中学课堂中得以传承,增强中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内蒙古的意识。三、课题的确立研究意向兴安盟子课题的确立以内蒙古自治区课题为目标,其他各旗县市小课题的确立围绕本地特色文化而设计。例如:科右中旗可以结合乌力格尔说唱艺术命题
9、;突泉县可以结合地方戏命题;阿尔山结合相关旅游文化综合定位;科右前旗则是科尔沁民歌为主的资源开发;扎赉特旗以神山文化为背景设立;乌兰浩特市以红色文化为历史背景。四、研究目标搜集和整理内蒙古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资源,包括:优秀的民歌、创作歌曲、有代表性的器乐曲、典型的蒙古族舞蹈、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蒙古族乐器等;选择一些适合中学生的歌曲、舞蹈、器乐曲,进行演唱、演奏、欣赏等。通过这些实践,探索内蒙古民族民间音乐的真正内涵,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真正促进内蒙古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发展和继承。五、研究内容通过教学实践、案例分析、教案设计、课件制作、课例分析、反思总结等。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针对我区的情况,
10、应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研究:1、实践调查(1)传统的内蒙古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资料如:A、蒙古族民歌长调、呼麦、蒙古族民歌、说书调(乌力格尔)等;B、器乐方面马头琴、四胡、潮尔、竖笛、口风琴等;C、汉族民歌号子、爬山调、漫瀚调、秧歌、小曲等;D、其它民族民歌E、舞蹈筷子舞、安代舞、顶碗舞等。F、现代创编的内蒙古地区民族音乐 G、创作歌曲(原生态)(2)对中学生进行内蒙古民族民间音乐知多少问卷调查;(3)部分音乐教师对内蒙古民族民间音乐现有研究能力与发展情况;(4)实验校各年级抽若干班学生的学习发展情况。2、编写教材采用“收集筛选分类编写”等程序完成教科书。各研究教师通过网络学习、翻阅图书、采访专家
11、等不同方式,收集有关自己研究版块的课题资料,筛选曲谱、文本、图片、音像、名家风采等素材,按内容进行分类。然后,不拘一格地设计、编写教学个案,乃至不断总结、提炼,形成精品教材。3、实施进程通过“研究实践评价”等程序,进行讲课讲座、课堂教学、学生活动等多种类型的实践,及时检测研究进程中的学生学习情况。4、教师发展通过每学期定期对课题相关的理论学习、课堂教学观摩或实践教学开题展示、教案设计、评课比赛等多种形式,检测各教师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形成教育教学技能和教师综合课堂教学实力上的提高。5、学生素质研究学生原有对内蒙古民族民间音乐的了解与学习后的提高程度;6、调查分析设计问卷调查分析课堂教学中学生的
12、学习兴趣、知识掌握、形成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六、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中运用了调查法、行动研究法、个案分析法、谈话法、经验总结法。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行动研究法:是指在实践中边学习,边研究。不断发现、研究、反思教学中的问题,在诊断实践问题的基础上,对方案进行改进,调整思路,并在分析、反思中不断进行总结。个案研究法:就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具体研究的方法。谈话法:亦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经验总结法:是指及时总结
13、、反思研究中的经验教训,及时收集研究中的资料,进行有效的归纳、概括,从而科学的揭示教学研究中的规律,最后形成有一定价值的研究报告。七、研究步骤和措施1、研究步骤本课题研究为3年,实施滚动式推进,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不同时期重点突破,即课题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课题总结、验收、结题阶段。所设计的方案一定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实验性。在市教研室的指导下,以第七中学、第八中学为实验学校,以点带面,逐步推开。(1)准备阶段:(2007年10月2008年3月)确立子课题,确定实验学校、实验教师、听取学校意见,组织实验教师座谈会。(2)实施阶段:(2008年3月2010年3月)邀请盟音乐教研员到实验校指导,对过程性
14、材料整理,包括:音像资料、备课教案、说课稿、教研员听课点评、教师教学随笔、课后反思、教学论文等。(3)结题阶段:(2010年3月2010年7月)撰写实验报告,包括的相关资料有:结题报告、试验音像资料、教师备课教案、说课稿、教研员听课点评、教师教学随笔、课后反思、教学论文等。我们就在这一阶段里重点地进行了选材、备课、上课等研究。主要以教科研为载体,展开以“筛选资料设计教案展示课堂分析讨论反馈总结修改提炼再实践再提升”为程序的实践研究活动。各实验教师在相互展示与探讨交流中形成理论,提炼成有自己个性的精品教案或论文。也可以说,这个阶段我们的课题组绿满枝头。累计:盟级课题展示课 5 次;市级课题展示课
15、6次;相关课题专题讲座5次;与课题相关的艺术节大型活动3次;2、问卷调查编问卷,总体性了解问卷调查:序号 内 容一、请写出你知道的蒙古族民歌分为哪些种?例如:说书调(乌力格尔)二、请写出你知道的汉族民歌分为哪些种?例如:秧歌三、请学出你知道的内蒙古地区的器乐?例如:潮尔四、请写出你知道的蒙古族舞蹈有哪些种?五、请写出你知道的我们兴安盟地区的歌曲名?六、请写出你熟悉的蒙古族歌曲名?序号 内 容一、当你第一次听到的创作歌曲时,第一感觉是什么?( )A、很美 B、想听 C、不想听 D、俗不可耐二、今后,你愿意更多的去了解、学习创作歌曲吗?( )A、愿意 B、不愿意 C、无所谓据调查:实施课题课之前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优秀 内蒙古 民族民间 音乐 走进 中学 课堂 课题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17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