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初中音乐七级下册精品教案 全册.doc
《湘教版初中音乐七级下册精品教案 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初中音乐七级下册精品教案 全册.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湘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第一单元 乘着歌声的翅膀自选歌曲演唱1.中国娃2.众人划桨开大船3.孤独的牧羊人4.森林水车5.长城谣第二单元 我的好朋友1.交个好朋友2.让我来试奏3.声声乐悠悠第三单元 壮丽的诗篇颂歌1.中国,我可爱的母亲2.黄河颂3.欢乐颂4.芬兰颂5.走进新时代第四单元 声音的表现图、文与音乐的联想1.下马威2.球迷歌3.悲壮的散场4.鸟啾与蝉鸣5.Here we go!6.声音的海洋第五单元 八音和鸣1.吹打震山河 将军令2.丝竹绘美景 紫竹调、阳春白雪、渔舟唱晚、空山鸟语第六单元 运动的旋律1.向奥林匹克出发 健康歌、足球梦、向奥林匹克出发2.运动的旋律 为运动
2、项目选配音乐、五环旗下的音符第七单元 传统是条河1.神奇的笛、埙 原始狩猎图、哀郢2.独特的钟、磬 竹枝词、楚商3.清幽的古琴 流水、梅花三弄第一单元 乘着歌声的翅膀一、 教学内容1、欣赏我国近几年新创作的优秀的流行歌曲中国娃、众人划桨开大船,学唱中外经典歌曲孤独的牧羊人、森林水车、长城谣。2、了解常用拍子与指挥图式,交给学生基础知识。二、 教学目标:1、会唱所教歌曲,并能背唱其中的12首。2、能大胆自信且充满激情的独唱或与同学一起演唱。3、对歌曲的处理有一定的创意。三、 教学重点:充分挖掘学生对歌曲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用舞蹈表现音乐的原始欲望。四、 教学难点:把握好课堂、活跃课堂气氛,给学生
3、充分的空间进行创作。五、课时安排:三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周)一、 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出勤情况,提出本学期的要求。二、 发声练习:3/4 5 0 3 0 1 0 | 5 0 3 0 1 0 lu lu lu la la la 三、导入课题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我们的周围洋溢着欢歌笑语。今天,我们要乘着歌声的翅膀,去领略艺术殿堂的无穷魅力。四、新课教学:1、介绍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和课时安排。2、学唱歌曲孤独的牧羊人。(1)歌曲欣赏,听一遍,请学生注意歌词的演唱顺序。(2)介绍歌曲风格特征:这是美国音乐故事片音乐之声中的一首插曲,是家庭教师玛利雅在交孩子们玩木偶时唱的一首歌。这首歌吸取了流行
4、与瑞士、奥地利等国山区的约德尔民歌调的风格、真假声的交替以及领唱、重唱、合唱与色彩绚丽的伴奏交融在一起,音乐跌宕明快,诙谐风趣。歌曲中衬词用“尤得儿”唱法演唱,“尤得儿”是瑞士、奥地利以及德国巴戈利亚一带的一种独特的民间唱法,特点是真假声急促交替交换,造成一种如同在山谷间快乐地吆喝而传来空灵的回音似的效果。(3)随乐学唱大约两次,与学生分析,整首歌曲就由三句构成,了解歌曲的结构,就很容易学会。(4)跟着音乐伴奏进行演唱后,由老师纠正唱错的地方。(5)启发学生在舞台上如何表演这首歌曲:小组唱、表演唱等。为班级演唱会做准备。3、欣赏日本歌曲森林水车。(1)、教师提问学生唱过哪些日本歌曲,对日本歌曲
5、有什么感受?(忧郁,哀伤)如樱花,主要构成的音有哪些?但并不是所有的日本歌曲都是这种风格的,比如森林水车。(2)学生欣赏森林水车后,谈谈对歌曲的感受(活泼、轻快、明亮)。(3)教师小结:两手歌同样是日本歌曲,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觉呢?主要就是他们用的调性不一样,樱花用小调写成,主音在6,森林水车用大调写成,主音在1,前者暗淡柔和,后者明快活泼。(4)学生视唱歌谱,尤其注意#2和#4的音高,让学生体会森林水车的明快。4、小结本课。教后记:孤独的牧羊人是一首非常好听的歌,学生对它很感兴趣,但是演唱时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不断地鼓励学生。第二、三课时(第二、第三周)一、 组织教学,检查出勤情况。二、 发声
6、练习:4/4 5 4 3 2 | 1 mi ma mi三、 复习旧课:1、全班同学跟随音乐演唱孤独的牧羊人。2、启发学生如何用不同的力度表现歌曲。3、跟伴奏音乐,用力度变化表现歌曲。4、用轮唱的形式,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并给予评分。四、 新课部分:1、学唱森林水车(1)上周已经欣赏过这首歌曲,由于歌曲的旋律比较容易唱,因此,要求学生跟着老师的钢琴先把歌谱唱好。(2)唱歌词,教师纠正学生唱错的地方。(3)学生讨论这首歌最合适用什么演唱形式?为演唱会的准备做铺垫。2、学唱长城谣(1)学生先欣赏一次作品,之后谈谈对这首作品的感受。(2)介绍作品。歌曲创作于1937年。原是电影剧本关山万里中的插曲,后
7、因“八一三”抗战爆发,影片没拍成,这首插曲却成为风行与大后方的一首抗战歌曲,并由周小燕在新加坡录成唱片,流传国外。这是一首独唱歌曲。音乐苍凉悲壮,质朴自然,感情深切而不缠绵,兼有抒情和叙事的特点。旋律线条起伏不大,节奏进行平稳,结构单一。歌曲采用平易近人的音乐风格,叙述人民被迫流亡的苦难,唤起人民的爱国热情。(3)跟琴学唱歌曲。(4)引导学生如何唱好这首歌:叙述中带有悲凉的感情,声音要连贯、统一。“自从大难平地起”,带有激愤、仇恨的情绪,与前面乐句形成对比。咬字要结实有力,字头要喷口而出。声音饱满,语气坚定。(5)有感情地演唱歌曲。(6)歌曲适合什么演唱形式?(学生讨论)3、欣赏歌曲中国娃(1
8、)歌曲介绍:这是一首带有中国民间风味的通俗歌曲,隐含了对祖国和家乡的深情。(2)欣赏歌曲12遍。4、欣赏歌曲众人划奖开大船(1)歌曲介绍:这首歌曲颇具号召力。歌词平时质朴,富于民间风味,赞颂了团结一致、勇往无前的精神。曲调劳动号子风格浓郁,流畅有力。(2)欣赏歌曲。(3)领唱与伴唱的练习,尝试演唱歌曲第一部分。5、口风琴练习:课本15页的新疆民歌颂祖国和朝鲜民歌买花姑娘,写出指法安排给学生,指导学生练习。6、第三课时复习旧课时间,也是用轮唱的形式演唱歌曲长城谣,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给予评分。7、小结本课。教后记:本课内容多,分为两个课时比较合适,学生学歌没那么吃力。第二单元我的好朋友一,教学内
9、容本单元教学内容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乐器法,介绍竖笛各口琴的结构及简单的演奏法.第二部分是视奏与练习,其目的是通过让学生试奏一些乐曲片段来掌握基本演奏方法.第三部分是合奏练习与表演.这三个部分相互关联,协同渐进.二,教学目标1,能用简单的语言说出竖笛和口琴的结构的特点.2 ,能用正确的方法吹奏竖笛的口琴,演奏自己熟悉的乐器也可以,并能较好地表现乐曲情感.3,在与他人的合奏中,能相互照应,并对自己与他人的演奏进行评价.三,重点,难点激发学生学习乐器的兴趣,并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的演奏方法,提高视谱能力,较好地表现音乐.四,课时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上课礼仪安定情绪,师生互相问好.
10、二,导入新课了解学生是否在小学学过竖笛或其它乐器,如钢琴,电子琴,口风琴,铜管乐器,小提琴,黑管,长笛,二胡,古筝,葫芦丝等等,我们喜欢演奏的乐器就是我们的好朋友.三,新课教学1,简介竖笛竖笛是世界各国普遍流行的吹奏乐器之一,它音色悠扬,简单易学,既能独奏又能与各种打击乐器组成以竖笛为主的小乐队,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1)竖笛种类较多,有六孔,七孔,八孔,九孔,十孔之分,其中以六孔竖笛最容易学.我们主要学习六孔竖笛.(2)介绍六孔竖笛较多的学生曾在小学时学过竖笛,要求他们下星期带回来参加合奏表演.(3)教师示范竖笛的吹奏.讲解正确的吹奏方法.示范吹奏小星星和四季歌.2,简介口琴(1),口琴的音
11、位排列有低音区,中音区,高音区三个部分.它发声是由吹气和吸气形成.(2)教师示范演奏吹奏让我们荡起双桨和送别.鼓励学生有兴趣的话可以买一个来学习,老师负责辅导.3,视唱练习视唱课本中的乐曲小星星,颂祖国,卖花姑娘,我们多么幸福,红河谷,新年好.让学生懂得演奏乐器一定要学会视谱,才能演奏得准确.4,出示部分打击乐器:大鼓,小鼓,沙锤,双响筒,三角铁,碰钤等,教师示范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选出几个学生出来表演合奏新年好.)四,试奏以宿舍为一个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分别上台试奏,下一节课正式表演.五,课后小结其实我们平时也可以组成小乐队,没有打击乐器可以自己做,即将什么也没有,拍拍手,跺跺脚,模仿模仿打
12、击乐器的声音也可以.只要你热爱生活,音乐何处不在.第三单元 壮丽的诗篇一、 教学内容:1、这是一节以听赏为主的音乐欣赏课,通过介绍中国,我可爱的母亲、黄河颂、欢乐颂、芬兰颂、走进新时代等五首中外经典作品,让学生了解声乐作品常见的体裁之一颂歌的风格特点。2、掌握和了解以下三个知识点:(1)什么是颂歌?(2)革命烈士方志敏。(3)作曲家冼星海、贝多芬、西贝柳斯。3、让学生在课后收集颂歌的乐谱或音像资料与同学们分享。二、 教学目标:1、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什么是颂歌。在听赏感受中能辨别出颂歌这种音乐体裁的歌颂对象及演唱形式。2、能简述颂歌体裁的概念。3、能记住音乐主题,并能哼唱其中的两至三个主题。能
13、将自己对颂歌的感受说出来与同学分享。三、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颂歌的分类。2、教学难点:颂歌的特点及颂歌的对象。四、 教学准备:多媒体辅助教。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音乐是一种艺术,由于艺术实践的不同,形成了众多的体裁和样式。今天,我将给同学们介绍众多声乐体裁中最常见的一种声乐体裁颂歌。(三)新课教学:1、 音乐知识(展示课件)你了解颂歌吗?颂歌是音乐作品的一种体裁。体裁是指文艺作品的类别或品种。颂歌和赞美祖国、人民、英雄人物、壮美的山河及一切美好事物的音乐作品都属于颂歌的范畴。接下来,我们听赏几首颂歌,请同学们在听赏的同时,注意这些歌曲的特点以及它的演唱形式和
14、歌颂对象。2、 作品欣赏(1)黄河颂(展示课件)在听赏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黄河颂的作者冼星海。 作者简介(展示课件)冼星海(19051945)生于澳门的一个贫苦的船工家庭。1935年从法国巴黎音乐学院留学归国后,投身于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任教。1945年病逝于莫斯科。他有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歌曲救国军歌、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等。被称为“人民的音乐家”。 作品介绍(展示课件)黄河颂是一首男高音独唱歌曲,选自黄河大合唱。这是一首庄严的颂歌,曲调有开始的悠扬抒情逐渐发展为深沉、宽广、激昂、热情、自豪地歌颂了祖国的悠久历史及中华儿女的坚强性格。 作品听赏(展示课
15、件)听赏完黄河颂之后,同学们能否告诉老师,这首颂歌的演唱形式(独唱)和歌颂对象?(歌颂对象是祖国的悠久历史和中华儿女的坚强性格)这首歌的特点是什么?(曲调悠长宽广,气势豪迈激昂。(2)欢乐颂 作者简介(展示课件)贝多芬(17701827)德国作曲家,欧洲古典音乐的代表人物。他一生创作了九部交响曲,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以及其他各种不同体裁和形式的音乐作品,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欧美被尊称为“乐圣”。 作品简介欢乐颂是贝多芬创作的第九交响曲中的第四乐章第二部分中节选的。旋律从气质上和结构上具有浓厚的德意志民间的乡土气息,表达出人民的心声。这首曲子不仅节奏单一而规整,具有进行曲风格,而且气势雄伟、
16、庄严、旋律进行中的级进又使其具有颂歌的性质。 作品听赏这首作品有什么特征呢?(该曲具有进行曲的风格,气势庄严雄伟) 歌曲分析节拍:4/4拍,结构:方整的二部曲式,由四个乐句组成。 试唱歌曲。(3)走进新时代 听赏 总结该曲这是一首现代歌曲,以什么演唱形式演唱呢?(领唱与合唱)歌颂了什么呢?(歌颂党和人民)曲调深情柔美。 全班同学一起演唱这首歌,归纳出颂歌的特点及类型。3、 知识小结(1)颂歌的特点:节奏平稳、速度缓慢,旋律宽广、庄严、宏伟、亲切、热情。(2)类型速度较慢,旋律悠扬宽广,具有庄严宏伟的气势,如:黄河颂。采用进行曲的体裁,具有刚毅豪迈的气概,如欢乐颂。具有抒情歌曲的特点,亲切深情。
17、结构多是二段体,第一段旋律和情绪平稳,第二段旋律和情绪比第一段要激动,有时速度加快。如走进新时代。4、 活动与思考(展示课件)(1) 辨析体裁:听赏完下列歌曲后,将颂歌体裁的作品收集到指定的区域。(2) 搜集各种各样的颂歌给同学们欣赏。五、 课堂小结:艺术是个大门类,音乐体裁众多,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的颂歌只是其中很小的部分,课后同学们可以多收集一些不同演唱形式的颂歌来与同学们一起演唱,唱出我们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第四单元 声音的表现一、 教学内容本单元通过图、文的展示,引发学生的想象,通过师生对音源材料的加工,创造新的音乐,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对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
18、具有重要意义。二、 教学目标:1、能积极参与声音的表现设计活动,大胆地展开想象,运用声音材料进行创造,体验与他人合作进行音乐创作的快乐。2、在集体创作活动中,能对自己和他人的“声音的表现”进行简单的评价。三、 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四、 教学难点:时间调控,启发学生展开想象。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同学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带给我们丰富多彩的情感享受。情绪有多种多样的表达,高兴时唱唱快乐的歌曲,吹吹口哨;悲伤时听听舒缓的音乐,都能给我们带来情感上美的享受。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小球迷“神猴”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去体验“神猴”的快乐与悲伤,并用不同
19、的声音材料展示故事的场景与主人公的情感。(三)图、文与音乐的联想(创作)1、 出示图第一次比赛“幼狮”与“神猴”队的比赛问:“幼狮”给了“神猴”一个下马威,“神猴”的心情是怎样的呢?出示声音材料,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选择。2、 出示图球迷歌比赛继续进行,场外有球迷歌声。(放录音球迷歌)请同学们设想比赛场面,说一说“神猴”的心情。请学生自己选择声音材料,表现“神猴”的的心情和比赛场面。3、 出示图输球了请学生观察,图中谁是“神猴“?他的心情会怎样的?请学生选择声音材料。提示“乱锤”的声音特点。4、 出示图养伤的“神猴”运用声音材料,时钟、鸟啾、蝉鸣、喇叭声、歌声进行设计,表现“神猴”的心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湘教版 初中 音乐 下册 精品 教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17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