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乐理精品课程自评报告.doc
《基本乐理精品课程自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本乐理精品课程自评报告.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南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基本乐理精品课程自评报告课题负责人乔新建基本乐理是南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音乐教育、音乐表演专业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是音乐教育和音乐表演专业学科领域和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是本专业的基本入门课程,在本学科发展和课程体系建设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进一步学习音乐类其他课程的必由之路。因此,我们重视基本乐理课程的建设、发展和教学,我们在普通本科教学的基础上,于2004年7月申报的省级精品课程项目,到目前已开设三年,在各项工作中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在调整师资结构、加强科研工作、课程建设和教学管理、改善实践教学、重视教学过程及效果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获得了较好的
2、教学效果。一、课程定位与目标:鉴于基本乐理课程在音乐教育和音乐表演专业中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我们十分重视本课程的教学工作,从课程建设、教材选用、师资配备、课后练习、考试考查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调研、论证工作,力争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体现出专业基础性和重要性。将课程资源建设与网络整合开发,使课程建设走出了课堂,让学生在课外仍能自主学习、自觉练习,是本课程建设的一个突出特点。也是实现教学手段的改革、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经验的积淀的重要体现,努力使专业基础课程建设与科技前沿的进展相适应,是本课程建设的主导思想。1、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本课程为音乐教育专业基础课。掌握传
3、统的乐理,属于所有学习音乐的学生和音乐工作者的基本能力,一向得到大家的充分重视。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在于通过讲述实用型乐理的技术化应用知识,使学生了解音乐理论的基础知识,培养他们将音乐基础知识与音乐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以前的教学都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基本上为知识传授型课程,很容易形成“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本次采用先进的网络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的自学、自习。基本的教学方法是:1、本课程教学以网络教学为主;2、本课程配合大量的网络练习题,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3、本课程每学期进行部分面授课程的讲解。2、课程安排:本课程在编排上打破原来教材中的章节关系,
4、以四个大的单元(记谱法、节拍与节奏、音程与和弦、调与调式)分别进行讲授,使教材的脉络更加清晰,更富有条理性。这四个单元既相互联系成为有机的整体,同时也有相对的独立性。有利于学生在网络中进行自主的学习与练习提高。3、发展前景:在计算机网络日益发展的今天,网络学习的优越性越发突出,今后我们会将全部课程(包括教学网页、网上习题、网上考试、VCD上传、学习论坛等)制作完成,并放置网络上,使本课程的内容更加丰富详实,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和测试内容。二、师资队伍建设情况1、课题负责人课题负责人乔新建教授多年从事音乐教育事业,对于基本乐理课程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对于本课程的重要性有
5、着深刻的认识,积极推进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担任音乐学院院长后,更是成为了中青年教师的领头人,从教育理念上引领大家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培养教师梯队的建设,引导青年教师注重知识的传授与思想方法教育、道德品质的培养融合,授课善于知识的纵横联系,课堂教学融会贯通,注重传统教学与科技前沿知识和信息技术的融合与渗透。近期的论文有:1. 对发放声乐风格的哲学思考 2002年3期中国音乐独著(国家音乐类一级核心期刊)2. 逆向思维在歌唱中的运用2000年3期黄钟独著(音乐专业期刊)3. 歌唱中的对立统一规律 2002年3期教育探索独著(教育类核心期刊)4. 确立民族声乐双重发展途径的构想
6、2003年2期音乐研究独著(国家音乐类一级核心期刊)5. 对声乐艺术的哲学阐释2002年3期南都学坛独著所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1、对声乐艺术哲理性研究2001年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办项目第一名2、高师传统声乐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的改革研究2000年河南省教育厅项目第一名(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3、对声乐艺术哲理性的初步研究2002年省教育厅项目4、多元民族声乐风格的教学方法研究2004年河南省教育厅项目第一名5、基本乐理网络课程2002年河南省教育厅项目第二名学术专著:1.声乐艺术概论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6月 主编 16.2万字2.声乐基本知识与训练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主编
7、4.1万字3.艺术概论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4年1月 参编 4.声乐教学曲选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4年6月 第一副主编 学术研究获奖情况:1、2001年获得河南省教育厅教学成果二等奖2、2001年获得南阳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3、2000年获得南阳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4、2001年获得南阳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5、2001年获得南阳师范学院科研成果三等奖近期所获教育奖项有:1、2004年获得南阳市学术带头人。2、2001年获得南阳师范学院第九届科研成果三等奖。3、2001年获得南阳师范学院优秀教师奖。4、2001年获得南阳师范学院优秀教学奖。5、2001年获得南阳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
8、等奖。2、主讲教师概况人 员构 成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学科专业承担的工作乔新建女53.2教 授音 乐 学主 讲彭天峰男68.6讲 师音 乐 学主讲之一陈震男71.4讲师音 乐 学主讲之一张延凌女70.7讲师音 乐 学主讲之一何军男57.8副教授音 乐 学任课教师郑延欣女65.11副教授音 乐 学任课教师王娜女78.5讲师音 乐 学任课教师目前本教学队伍共有7人:乔新建、彭天峰、陈震、张延凌、何军、郑延欣、王娜。其中正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4人。学科组成员中年龄最大的51岁,最小的25岁。目前本学科已形成了一个年龄结构合理、年富力强的学术梯队。本学科有比较完善的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所有任课老
9、师均为师范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有着扎实深厚的音乐专业理论知识。主讲教师彭天峰、陈震、张延凌以教学、科研见长,多年来一直担任音乐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公共选修课的教学任务,授课内容覆盖面广,开设了基本乐理、作曲、合唱指挥、声乐、钢琴、手风琴、音乐作品分析、和声、乐理与视唱(公修)、大学生音乐欣赏(公修)等课程,在年终考核中多次获得优秀成绩。本项目的参加人员都是在音乐教学一线的教师,对于基本乐理课程非常熟悉,有多年从事基本乐理课程教学的丰富经验和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教学队伍的知识分布和整体能力结构比较合理,从学历、职称、知识功底和研究能力来看,有利于交叉渗透和教研交流,符合现代科学技术概论的课程定位
10、和教学目标。通过教研活动,完全能够适应科技前沿的飞速发展,进行课程内容的不断更新和现代科技科学思想观点的分析、讲授。各位任课教师都有长期的教学经验和艺术实践经验,除日常的教学外还经常指导学院艺术团的排练、演出,受到了一致的好评。近几年来,课程组的几位教师教学研究所涉及的领域包括音乐学、音乐史学、音乐教育学等。2002年本课题组成员还共同承担了河南省首批网络课程工程中的基本乐理网络课程的课题。教改科研论文与教学著作(不含第一署名人为课程负责人的成果)1、论歌曲处理的关键彭天峰2000年4期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声乐教学中的美育运用彭天峰2002年5期南阳师范学院学报3、辩证法在教学中的运用何军20
11、02年2期中国音乐4、声乐学习中的辩证关系何军2001年5期南都学坛5、基本乐理网络课程 彭天峰主持 2002年河南省教育厅项目6、从汉画看汉代音乐文化发展的因素郑延欣2002年7期史学月刊7、浅谈音乐欣赏郑延欣2002年1期南都学坛8、音乐教程专著郑延欣(副主编)西安出版社1999.59、配器法教材郑延欣、彭天峰(参编)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610、手风琴风箱运用与音乐表现的关系张延凌2003年4期乐器11、柴科夫斯基与他的第九交响乐张延凌2000年3期南阳师院学报12、高校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关系的研究张延凌、彭天峰2001年南阳师范学院教学项目13、高师音乐专业作曲课建设刍议陈震200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本 乐理 精品课程 报告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17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