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测试题第4章.doc
《鲁教版九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测试题第4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九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测试题第4章.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测试题第4章(A)卷(考试时间40分钟,分值40分)命题人:陈金玉班级_ 姓名_ 座号_ 成绩_一、选择题(本大题含5小题,共15分)1. 使用煤气炉、燃气热水器等燃气器具,应保证室内的通风,保持足够的氧气,否则容易中毒。造成人中毒的气体是()A甲烷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氮气2. 下列灭火实例中,利用了“隔离可燃物”原理的是( )A住宅失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龙头向着火处喷水B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 C实验时酒精不慎洒出并燃烧,通常用湿抹布盖灭 D发生森林火灾时,将火焰蔓延线路前的小片树木砍掉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Mg + O2
2、点燃 MgO B. 4Fe + 3O2 点燃 2Fe2O3C. 2H2O = 2H2 + O2 D. CO2 + H2O = H2CO34. 下图形象地表示了A( )与B( )反应生成C( )其反应前后分子及数目的变化,则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中,A、B、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A1:1:1 B2:2:1C2:1:2 D2:2:35. 已知Q与R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在反应X+2Y=2Q+R中,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则生成物Q与R的质量之比为( )A. 9:11 B. 9:22 C. 3 2:9 D. 16:9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含4小题,共25分)6. 学习化学可以
3、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 (1)远足活动中,冬冬引燃细枯枝后,迅速往“灶”里塞满枯枝,结果燃烧不旺,并产生很多浓烟,说明物质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_ 。(2)小明一组同学远足时亲自动手煮菜,在“灶”上悬挂野炊锅时,小明生火后小心调节野炊锅到合适的高度。这样做的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A.使用焰心加热 B.使用内焰加热 C.使用外焰加热(3)活动过程要注意防火安全,野炊结束后,应及时把火熄灭,可采用的灭火方法是 _ 。7. 氨气在化学工业中用途广泛。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图中的 属于 (填“单质”或“化合物”)。 上述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
4、类型)。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根据上述变化的微观图示,可知化学反应前后肯定变化的是 (填序号)。 元素的种类 原子的质量 分子的种类 原子的数目8. 小刚和小强分别用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经查阅资料知:白磷着火点为40 ,红磷着火点为240 ,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有毒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1)小刚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2)小强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
5、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填序号,下同)_。(3)“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要求实验室的“三废”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并能得到妥善处理。图甲与图乙所示实验相比,_(填“甲”或“乙”)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9. 煤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但煤中含硫的化合物(如:FeS2)等燃烧会生成含二氧化硫的废气而污染环境。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煤中含硫的化合物(如:FeS2)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FeS2 + 11O22X + 8SO2;其中X为:_;(2)、为净化废气,常用石灰石浆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 + 2SO2 + O2 = 2CaSO4 + 2CO2。若50克废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鲁教版九级 化学 第一 学期 期末 复习 测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17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