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
《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历史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一、单选题1“大清国农村是一个精英自治的准民主社会,乡绅靠自然威望而不是刚性权力担任民间自治领袖。乡绅的自然威望主要来自德高望重、勇于负责和办事公正。”这种自治状况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宗法制的深远影响B中央集权的逐渐削弱C小农经济的分散性D地方政府权力的下移2据统计,到公元前 4 世纪前期,中国人口达到 3200 万以上,这是中国人口发展第一级台阶的最高峰。中国古代人口第一高峰期出现的主要条件是()A战争的平息和民族的融合B政府对民众有效的社会控制C“大一统”政治局面的形成D社会制度的变革和生产力的
2、发展3有学者谈到,中国在公元后的两个世纪里多次出现遍传南北的大瘟疫,死人无数。在此背景下,终于出现了“实为中国医学史上划时代的作品”。这部作品应该是()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本草纲目D天下郡国利病书4土地兼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必然产物。在中国古代史上,宋朝采取了“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该政策实施有利于()A对农民的控制B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C减轻农民负担D推动租佃关系的发展5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开始向土地实际耕种者征收租税,有“粟米”,还有“布缕”等。材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A国家赋税过于繁重B井田制已经彻底瓦解C自然经济雏形显现D小农经济正逐步确立6宋代太湖平原盛产粮食,故谚云“苏湖熟,
3、天下足”,但到了明清时期,江汉平原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产地,民间俗称“湖广熟,天下足”,而太湖平原则出现了粮食不能自给的情况。太湖平原的这一变化是由于()A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B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C农业生产关系的改变D农业生产人口的增加7太平御览载:杨(贵)妃宠爱特甚。宫中主贵妃刺绣者七百人,扬益及诸戚里每岁进衣服,布之於庭,光夺人目。下列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宫中刺绣属于官营手工业 扬州和益州丝织业发达 唐代的丝织业代表古代最高水平 唐代贵族生活攀比之风盛行ABCD8复活的兵团解说:两千多年前的秦朝在统一后已按照“国标”大规模生产各类标准化兵器。秦朝工律规定:“为器同物者,其大小、短长、广
4、袤亦必等。”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有利于统一规范民间手工业生产B说明了秦朝统一全国的原因C反映了秦朝官营手工业的标准化D秦朝手工业生产的水平发达来源:学科网ZXXK9明万历以后,江南工商业市镇之间的最大距离,一般不超过农家一日舟行往返足以完成买卖的路程。还有距离更近的,如苏州府吴江县,在明末平均约每乡3个市镇,彼此不过数里之遥。材料说明()A苏州府成为江南经济中心B明朝工商业市镇开始兴起C农村商品化生产程度较高D江南水路舟行的交通发达10明清时期,晋商既经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又经营金融业。二者的结合,出现了山西商人早期经营的金融资本形式依靠自有资本放债的典当、印局和在经营存放款业务中起中介作
5、用的钱庄。这反映了山西()A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B商业资本进入到生产领域C商品经济在全国领先D金融业从商业中逐步分离11李约瑟在中华文明科学史中说道:“中国之所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儒家思想重人伦不重实用是导致中国现代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B缺乏逻辑推论思维是导致中国未能发展出现代科技的主要原因C思想文化专制禁锢中国文人的思想导致中国现代科技未能形成D科举、四民观念等使中国人轻视科技进而造成现代科技的落后12日本学者斯波义信认为,随着唐宋时期城市“坊市制”的崩
6、溃,在“农村农村市场半农村城市中小城市产生”的反复过程中,包括工商城市在内的城市经济网日益稠密,使农村经济走向依存于市场的方向。这说明,唐宋时期城市经济的变迁()A促使城市功能完全经济化B使商品生产规模空前扩大C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商品化D使市场经济在农村占主导13明人顾大韶以为:无论是过去贤人之“成迹”,还是圣帝之“良法”,假若无当于我心,就不必一定要趋同。与之认识相似的是()A“天子之所是未必是”B“民一于君,事断于法”C“心之本体无所不该”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14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中国古代商业发展方面的小论文。他们根据材料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材料 结论 甲 西汉时期,全
7、国已有数个商业中心,如长安、洛阳、邯郸、江陵、成都等 开始形成著名都会城市 乙 唐代在广州设市舶使管理海外贸易 海禁政策已经实施 丙 明朝太仓州的部分地主利用农村的廉价劳动力,除粮食生产外发展牧畜业、养鱼业、果树蔬菜生产,而且产品都进入市场 农村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丁 清代广州十三行主要承销外商进出口商品、代表外商缴纳关税、代表政府管束外国商人及传达政令 十三行是一个拥有商业特权的官商团体 A甲B乙C丙D丁15“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反映的现象发生在()A秦都咸阳B汉都长安C隋都长安D宋都东京16下图反映的是明清时期的社会情况。据此推断正确的是(
8、) A工商业已成为经济主力B商业成为当时的第一产业C商人成为重要社会群体D政府已改变重农抑商政策17李贽承认个人私欲,“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天尽世道以交”,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换关系、商业交易合乎天理。这从根本上反映了()A李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B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C封建专制统治己走向衰落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萌发18黄宗羲“藏天下于天下”的思想与王夫之“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的思想如出一辙。二者实质上都()A反对君主制度B抨击君主专制C主张人人平等D继承传统儒学19清朝规定江苏省的出海船只,“每年每船准绸缎三十卷,每卷重一百二十斤”,私自将丝绸贩卖
9、出洋的将被治罪,“船只货物入官”。从历史发展趋势看,这种做法()A强化了重农抑商的政策B以法律和行政命令干预经济C阻碍新经济因素的发展D使专制统治开始受到了挑战20吕氏春秋尚农中指出,“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作者认为“重农抑商”可以()A提升思辨能力B维护法律权威C发展小农经济D端正民心民志21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谕日:“边疆大臣当以国计民生为念,今虽禁海,其私自贸易何尝断绝?今议海上贸易不行者,皆由总督、巡抚自图便利故也”:道光十年(1830年),英国下议院对在广州从事贸易的商人进行调查后得出结论:几乎所有出席的证人都承认,广州做生意比在世
10、界上任何其他地方都更加方便和容易”。这说明当时()A英国在中国贸易畅通无阻B清廷放弃实行海禁政策C广东是当时世界贸易中心D海禁政策并未严格执行22吕氏春秋指出:“听群众之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何以知其然也?老耽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孙膑贵势”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是()A认为国君应听取民众建议治国B全面解释了春秋各流派的主张C看到了各学术流派的思想特点D高度赞扬了儒家思想的先进性23论衡效力曰:“六国之时,贤才之臣,入楚楚重,出齐齐轻”。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重用的“贤才之臣”指原来社会地位较低的()A平民B士C商人D新兴地主24先秦政论文五蠹将当时社会上儒家、纵横家、游侠、贵族门人和工商之民称
11、之为“五蠹”。据此推理该书作者最可能是()A儒家B墨家C法家D道家25淮南子载:“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其寓意主要体现了()A道家的“无为”思想B法家的“变革”主张C墨家的“节用”倡议D儒家的“礼制”要求26战国时期,荀子宣扬“天子者势位至尊,无敌于天下。南面而听天下,生民制属莫不振动服从以化顺之”。庄子也主张“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君原于德而成于天”。这反映了当时()A道家放弃了任性无为B重建社会秩序的诉求C君主专制成社会共识D儒家与道家趋于合一27孟子说:“善政
12、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这表明他()A肯定道德教化对统治的重要B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C否定了孔子以德治民的主张D主张以礼法思想来治国28在儒学发展史上,西汉武帝时期诗经、尚书等五经成为国家的教科书,后来论语、孟子等四书的地位不断提高,儒学教育经历了由“五经时代”向“四书时代”的转变,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宗法制度逐步瓦解B儒学糅合诸子学说C科举制度创立发展D程朱理学日渐兴起29据尚书记载,周之文武将兴,兵渡盟津,白鱼跃入王舟;有火覆盖在王屋上,又忽然流动,变成了红羽乌鸦。如果按照董仲舒的思想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他可能认为()A这只是一种自然现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辽宁省 沈阳 铁路 实验 中学 上学 第一次 月考 历史试题 doc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16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