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市浣纱中学学生家长家校沟通情况的调查报告与分析.doc
《诸暨市浣纱中学学生家长家校沟通情况的调查报告与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诸暨市浣纱中学学生家长家校沟通情况的调查报告与分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诸暨市浣纱中学学生家长家校沟通情况的调查报告与分析 【摘要】采用自编的家校沟通调查问卷对本校学生家长的家校沟通情况做了调查,调查 对象为188名初一至初三的学生家长。调查结果显示:(1)家长与学校沟通的主要方式是参加家长会,电话沟通、面见交流和参加家长学校活动占较小比率;绝大多数家长对家校沟通持积极合作的态度;多数家长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大多数家长能认识到家长和学校都对教育孩子负有责任,但也有少数家长把责任推给学校。多数学生家长在在沟通时侧重于孩子的学习而忽视身心健康和兴趣爱好。多数家长认为,影响家长与学校沟通、合作的主要原因是家长工作太忙、缺少时间;少数家长或者认为离学校太远、联系不
2、方便,或者认为自己文化程度低、无力参与;也有一部分家长因孩子成绩差而不好意思与老师联系。(2)学习成绩处于优秀和良好水平的学生家长亲子沟通水平和对孩子在校表现的了解水平均要高于中等及较差学生家长。(3)家长对亲师沟通的态度、对亲子沟通的态度和对孩子在校表现的了解三者相互之间都存在正相关,而且都具有显著性意义。可以认为,一般情况下,家长对家校沟通愈是抱积极态度,他们对亲子沟通往往持积极态度,对子女在校表现也愈了解。【关键词】 家校沟通,家长,调查报告一、问题的提出(一) 实践意义 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学校和家庭是一对不可分离的教育者,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支持,家庭教育需要学校给予科学的指导。只
3、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步调一致、相互补充、形成合力,教育才能成功。如果教师不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家长也不知道孩子在校的表现,二者相互脱节,就会形成教育的盲区,不利于对孩子的培养。所以,家长必须与学校教师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但调查发现,传统的家校联系存在计划性差,单向灌输多,双向交流少,连续性差,沟通不畅等问题。 同时,孩子的成长情况包括孩子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关系发展等各方面的变化,家庭与学校是影响孩子成长的交互性系统,它们并不是单向作用的,但在具体的家校工作中我们发现,不少家长存在着“唯分是上”,“在家是家长的事,在校是老师的事”等观念误区,使家庭和学校教育无法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甚至产生部分冲
4、突而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二) 理论价值以“家校沟通”或“家校联系”的层面为切入口,从“中国知网”检索现有的研究文献,输入关键词“家校沟通”,有74条记录,输入关键词“家校联系”,有43条记录。家校沟通障碍在哪、谢新敏的小学阶段“家校沟通”现状调查(2006年10月)、杨秀芩的北京市宣武区部分小学家校沟通情况调查(2006年2月)中调查了家长的家校沟通行为现状并对家长在家校沟通中的影响因素做了分析。罗伟娟在关于家校沟通内容和形式的研究中涉及了家长在与学校沟通内容上的现状。从现有的研究来看,把家校沟通作为专门研究主题进行单独研究的还比较少,这其中的大部分研究聚焦于家校沟通渠道及工作体系的构建上
5、,聚焦于家校沟通内容的研究还比较少。从家长角度出发,探索有效家校沟通内容与形式的专题研究更是空白。(三)待解决的具体问题1、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家长家校沟通的基本情况;2、通过调查了解不同特点学生家长家校沟通沟通行为间的差异;3、通过调查了解影响学生家长对孩子在校表现了解情况各因素间的关系;二、研究的方法(一) 调查的对象1、对象的选择 在诸暨浣纱中学3000多名家长中,采用群体分层抽样法,在每个年级随机选取一个班级,共得家长被试200名,发放问卷200份,最后回收问卷188份,问卷回收率为94 %。2、对象的特点 具体调查对象是七年级学生家长68名(男36,女32),八年级学生家长66名(男26
6、,女40),九学生家长67名(男32,女35);其中父亲有74人(占39.4%),母亲95人(占50.5%),祖父3人(占1.6%),祖母3人(占1.6%),外祖母3人(占1.6%),其他8人(占4.3%)。家长学历为初中以下的有75人(占39.9%),高中的有87人(占46.3%),大学的有10人(占5.3%),本科以上的有3人(占1.6%)。(二) 调查的内容1、学生家长家教沟通的基本情况2、家长的亲师沟通情况3、家长与孩子间的亲子沟通情况(三) 调查的手段与步骤 采用自编的家校沟通调查问卷对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有统一的指导语。在每个年级由年级组长随机选取一个班级,由班级学生将问卷带
7、回家由家长填写,第二天带回校。(四) 数据的处理 采用SPSS13.0版统计软件就有关数据进行统计,采用单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家长对家校沟通态度的现状,采用相关分析的方法分析家长对家校沟通态度、对亲子沟通态度和对孩子在校表现了解程度之间的关系。三、研究的结果(一) 家校沟通基本情况;1、 现状表1-1-1 家长家校联系中使用不同沟通渠道的百分比家长百分比(%)家长百分比(%)1参加家长会57.85与老师通电话16.92参加家长学校6.56与老师通信0.53参加家校通2.67与孩子一起参加学校活动04面见老师98其它2.1表1-1-1表明,目前家校联系中,家长与学校的沟通渠道还是以传统的参加家长会
8、为主,占57.8%,其他的诸如与老师通信,面见老师及与孩子一起参加学校活动等比例很低。表1-1-2 学生家长加强家校沟通不同合作态度的百分比非常迫切(%)迫切(%)无所谓(%)不迫切(%)家长百分比(%)32.859.74.33.2表1-1-2表明,大部分学生家长在加强家校沟通的合作态度上是积极地,非常迫切和迫切的占了92.5%;表1-1-3 学生家长对参加学校活动(开放日、运动会、座谈会等)态度的百分比必须去没别的事就去无所谓想办法推托坚决不去家长百分(%)60.531.47.60.50表1-1-3表明,学生家长对参加学校的活动(开放日、运动会、座谈会等)的态度是偏向主动的,认为无所谓甚至想
9、办法推托的只占8.1%。表1-1-4 家长对教育子女责任归属的看法百分比家长百分比(%)家长百分比(%)1完全是学校的责任5.94无所谓1.12学校责任较大 6.95家长责任更大6.93家长和学校都有责任76.66完全是家长的责任1.1表1-1-4表明,大部分家长认为(76.6%),教育子女家长和学校都有责任,但也有12.8%的家长认为教育子女主要是学校的责任,8%的家长认为主要是家长的责任。表1-1-5 家长与老师联系沟通的不同目的百分比了解在校表现与老师交流,联络感情孩子犯错要求去其他家长百分比84.55.33.72.7表1-1-5 表明,家长与老师沟通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孩子在校表现,占84
10、.5%,与老师交流,联络感情的只占5.3%,孩子犯错被要求去的占3.7%。表1-1-6 学生家长与老师交流的不同内容百分比孩子的学习品德习惯身心健康兴趣其他家长百分比65.511.74.80.51.1表1-1-6表明,学生家长在与老师交流孩子在校成长情况时,侧重于关心孩子的学习(占65.5%),而对其身心健康、兴趣等其他方面的关心很少,只占6.4%。2、 不同对象的特点表1-2-1 不同学业成绩的孩子家长每学期到学校会见老师次数的情况比较无(%)1-2次 (%)3-4次(%)5次以上(%)P值优秀17.148.826.87.3.553良好20.048.924.46.7中等17.849.328.
11、84.1及格22.255.622.2.0较差55.622.211.111.1表1-2-1表明,孩子不同学业成绩与家长每学期到学校会见老师的次数间不存在显著差异。3、 影响因素表1-3-1 影响家长与学校进行合作沟通的不利因素百分比家长百分比(%)家长百分比(%)1工作太忙 50.44文化程度低,无力参与8.5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2离学校太远 14.35孩子成绩差不好意思与老师联系5.93老师不欢迎1.16其它9.5表1-3-1表明,影响家长与学校进行合作沟通的不利因素中主要是工作太忙,缺少时间,其次是离学校太远,不怎么方便,有8.5%的家长因文化程度低,无力参与,有5.9%的家长因孩子成绩差
12、而不好意思与老师联系。(二) 亲师互动情况1、 现状表2-1-1 家长亲师互动的整体水平分析项目人数平均数标准差认知层面1763.77.78情感层面1753.66.55策略层面1693.54.78Valid N (listwise)152表2-1-1 表明,家长亲师互动中,最好是认知互动,平均数为3.77,其次是情感互动,平均数为3.66,最后是策略互动,平均数为3.54。2、 不同对象的特点表2-2-1不同学业成绩学生家长亲师互动水平平均数的比较人数平均数标准差P值优秀4152.750.448良好4550.37.35中等7350.57.28及格1849.29.36较差950.39.30合计1
13、8650.87.50表2-2-1表明,不同学业成绩水平的学生家长其亲师互动水平平均数的差别不具有显著意义(p0.05)。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成绩处于优秀水平的学生家长其亲师互动水平略偏高,成绩处于及格水平的学生家长其亲师互动水平略偏低。表2-2-2 不同学历学生家长亲师互动水平平均数的比较人数平均数标准差P值初中以下7650.68.23.953高中9051.06.90大学1150.57.47本科以上1149.97.89合计18850.77.50表2-2-2表明,不同学历学生家长亲师互动水平平均数的差别不具有显著意义(p0.05)。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本科学历的家长其亲师互动水平反而偏低;3、 影响
14、因素表2-3-1亲师互动水平与家长对孩子在校表现了解水平的关系亲师互动水平在校表现了解水平亲师互动水平.594*在校表现了解水平.594*表2-3-1表明,家长的亲师互动水平与家长对孩子在校表现了解水平存在正相关。表2-3-2亲师互动水平与家长亲子沟通水平的关系亲师互动水平亲子沟通水平亲师互动水平.484*亲子沟通水平.484*表2-3-2表明,家长的亲师互动水平与家长亲子沟通水平间存在正相关。(三) 亲子沟通情况1、 现状表3-1-1 家长亲子沟通的整体情况分析项目人数平均数标准差沟通过程中的主观体验1883.54.71沟通过程中体察孩子的情绪1883.60.71对沟通现状的评价1883.6
15、5.89Valid N (listwise)188表3-1-1 表明,家长亲子沟通中最好是对沟通现状的评价,平均数为3.65,其次是沟通过程中对孩子情绪的体察,均数为3.60,最后为沟通过程中的主观体验,均数为3.54。2、 不同对象的特点表3-2-1不同学业成绩学生家庭亲子沟通水平平均数的比较人数平均数标准差P值优秀4173.89.75.004良好4568.210.7中等7366.513.6及格1863.315.9较差960.316.0合计18667.912.9表3-2-1表明,不同学业成绩水平的学生家庭亲子沟通水平平均数的差别具有显著意义(p0.05)。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成绩处于优秀和良好
16、水平的学生家庭亲子沟通程度要高于中等及较差学生家庭。一维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这些差别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3、 影响因素表3-3-1 亲子沟通水平与家长对孩子在校表现了解水平的关系亲子沟通水平在校表现了解水平亲子沟通水平.587*在校表现了解水平.587*表3-3-1表明,家长亲子沟通水平与家长对孩子在校表现了解水平间存在正相关。(四) 对孩子在校表现的了解水平表4-1-1 对孩子在校表现不同方面的了解水平平均数的比较不同表现了解水平平均数标准差对孩子在校的品德发展情况的了解水平3.90.902对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的了解水平4.00.871对孩子在校的兴趣与特长的了解水平3.88.9
17、12对孩子在校的交往活动表现的了解水平3.76.931对孩子的身心健康状态的了解水平3.891.01对孩子在校的生活适应情况的了解水平3.74.998表4-1-1 表明,家长对孩子在校学习情况的了解水平最高,其次是其品德发展情况,对其身心健康状态和对兴趣特长的了解水平接近,再次是对孩子在校的交往活动了解水平,对孩子在校的生活适应情况的了解水平最低。表4-1-2 不同学业成绩的孩子家长对孩子在校表现的了解程度比较人数平均数标准差P值优秀4124.73.69.005良好4524.04.27中等7322.54.53及格1821.83.86较差920.14.20合计18623.164.35表4-1-2
18、表明,不同学业成绩水平的学生家长对孩子在校表现的了解程度平均数的差别具有显著意义(p0.05)。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成绩处于优秀和良好水平的学生家长对孩子在校表现的了解程度要高于中等及较差学生家庭。一维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这些差别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成绩处于优秀水平的学生家长其亲师互动水平略偏高,成绩处于及格水平的学生家长其亲师互动水平略偏低。(3)不同学历学生家长亲师互动水平平均数的差别不具有显著意义(p0.05)。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本科学历的家长其亲师互动水平反而偏低;(4)不同学业成绩水平的学生家庭亲子沟通水平平均数的差别具有显著意义(p0.05)。进一步的分
19、析发现,成绩处于优秀和良好水平的学生家庭亲子沟通程度要高于中等及较差学生家庭。一维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这些差别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5)不同学业成绩水平的学生家长对孩子在校表现的了解程度平均数的差别具有显著意义(p0.05)。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成绩处于优秀和良好水平的学生家长对孩子在校表现的了解程度要高于中等及较差学生家庭。一维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这些差别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3.关系(1)家长的亲师互动水平与家长对孩子在校表现了解水平间存在正相关。(2)家长的亲师互动水平与家长亲子沟通水平间存在正相关。(3)家长亲子沟通水平与家长对孩子在校表现了解水平间存在正相关。(二
20、) 解释1、学生家长家校沟通的基本情况 从家长家校沟通的认知层面来看,大部分家长都认为教育子女家庭与学校双方都有责任,都认识到教育不是某个人的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不是单纯的家庭或学校教育就能办到的,因此学生家长在加强家校沟通的合作态度上是积极地,非常迫切和迫切的占了92.5%,对参加学校活动(开放日、运动会、座谈会等)的态度也是偏向主动的。从家校沟通的内容与形式来看,家长与学校沟通的渠道和形式多样,参加家长会,家长学校,家校通,面见老师,与老师通电话,与老师通信等形式都有,但主要还是以参加家长会和家长学校,与老师通电话为主,与老师通信,面见老师及与孩子一起参加学校活动等比例很低。可见,目前这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诸暨市 中学 学生家长 沟通 情况 调查报告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16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