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霞浦牙城道路二期3 方案比选环评报告.doc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霞浦牙城道路二期3 方案比选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霞浦牙城道路二期3 方案比选环评报告.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牙城镇(纵一线)至杨家溪(九鲤溪)公路二期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3章 方案比选第3章 方案比选3.1 杨家溪山庄至南兜段路线方案比选(K线 、E线)3.1.1 线路方案概况该路段主要控制因素:杨家溪景区、虎豹峰1号隧道、虎豹峰2号隧道、虎豹峰3号隧道。K线方案:路线长3.95km(断链:K13+947.254=K14+000.000),起讫桩号K11+300K15+300。路线起点位于牙城镇杨家溪山庄,设青龙中桥(70m)、青龙隧道(390m)穿虎豹峰,建虎豹峰1号隧道(1152m)、虎豹峰2号隧道(215m)、虎豹峰3号隧道(69m)、虎豹峰大桥(204m),至路段终点牙城镇南兜村。E线方案:路
2、线长3.71km,起讫桩号EK11+300EK15+010。路线起点位于牙城镇杨家溪山庄附近,绕过青龙寺后穿山展线,建虎豹峰隧道(2430m)、虎豹峰大桥(307m),至路段终点牙城镇南兜村。3.1.2 工程比选K线方案与E线方案主要工程数量对比详见表3.1-1。表3.1-1 K线方案与E线方案主要工程数量比较表序号工程项目单位K线方案E线方案K线方案比E线方案增(+)减(-)1起讫桩号K11+300K15+300EK11+300EK15+0102路线长度Km3.953.71+0.243路基土石方千m329.1710.21+18.964排水防护工程千m370.2528.03+42.225路面工
3、程千m317.746.44+11.296桥梁m/座274/2307/1-33/+17隧道m/座1826/42430/1-604/+38平面交叉处32+19涵洞道136+710占用土地亩125.440.5+84.911拆迁面积m2300100+20012火灾救援通道万元/4446.32-4446.3213工程造价万元8730.0713934.36-5204.2914推荐意见推荐表3.1-2 K线方案与E线方案优缺点对比表K线方案E线方案优点隧道长度比E线短604m,后期通风照明等运营费用节省无需设置火灾救援平行导坑通道工程造价可减少5004.29万元路线以隧道的形式穿过杨家溪风景区,对景区破坏小
4、,有利于环保和景区景点的保护。缺点杨家溪东岸地形陡峭,路基边坡高,施工难度大。设有1座2430m长的隧道,隧道长度最长,远期需建设4.5m4.5m的火灾救援平行导坑通道(造价约4446.32万元),且施工工期长。经比选,K线虽然施工相对困难,但其隧道长度短,后期运营费用少,工程造价可减少5204.29万元。根据项目工可审查会议精神及宁德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推荐K线方案。3.1.3 环境因素比选K线方案与E线方案环境因素比选详见表3.1-3。表3.1-3 K线方案与E线方案环境因素比选分析表环境因素K线方案E线方案比较分析社会环境占地125.4亩40.5亩E线比K线少占地84.9亩安全行车路线涉
5、及1座中桥、1座大桥、3座短隧道和1座长隧道,且线形较E线曲折,不利于行车安全及对路况的识别路线涉及1座大桥、1座 长隧道,线形较平直,利于行车安全及对路况的识别,但隧道长,火灾风险大。K线方案运营期对区域的运输风险小。生态环境路基土石方共计29170m3;排水防护工程70205m3;对地表植被扰动、破坏影响较大,预测主体工程产生水土流失量较大。项目废土石运往临时弃渣场堆存,临时弃渣场可直接利用温福铁路弃渣场。项目隧道出渣共计约39808m3,作为主线填方利用。桥梁钻渣和钻孔泥浆可直接或晾干后作为填方。少量不能利用及时外运,不堆存。减少弃渣运输及堆存占地影响。沿线不设取土场,不足土石方均外购。
6、路基土石方量共计10210m3;排水防护工程28030m3。线路施工扰动、破坏植被面积较K线小。但隧道出渣约73265 m3,比K线方案多33457m3。多余弃渣在保护区内处理难度大,运距长,运输及临时存放均对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造成更大影响,植被和景观恢复时间更长。与E线方案相比,K线方案对生态环境影响相对较小。水环境方案起点和终点部分路段临近杨家溪,在做好水土保持防护措施基础上,对杨家溪影响较小。隧道施工对地下水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方案起点和终点部分路段临近杨家溪,在做好水土保持防护措施基础上,对杨家溪影响较小。隧道长,隧道涌水量大,施工期对地下水径流破坏性较K线大。与E线方案相比,K线方案对
7、地表水及地下水环境相对较小。对太姥山杨家溪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占地范围及沿线两侧大量樟树,通过采取避让、移植、就地保护等措施,对保护植物的影响有限。路线以隧道方式设计,可减少对保护区内生态系统的干扰。路线起点及近终点部分路段占地区分布大量樟树。由于本方案路线在初步设计中仅作为论述无红线、平纵图,因此具体占用樟树数量无法明确,但就路线走向上可以看出,本方案占用樟树情况与K线相当。E方案隧道更长,爆破量大 震动大,且需设通风竖井,风机运行噪声及爆破产生的废气、噪声、振动对保护区内动物生境产生更大干扰。且施工时间更长,影响及恢复时间长。与E线方案相比,K线方案对太姥山杨家溪自然保护区的影响较小。对福建太
8、姥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影响涉及福建太姥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二级保护区、自然生态保护区;路线大部分以隧道形式穿过山体,减少对地质公园自然人文地质遗迹景观的影响。隧道部分路段位于地质公园外,其余路段均位于地质遗迹二级保护区、自然生态保护区范围内。路线大部分以隧道形式穿过山体,减少对地质公园自然人文地质遗迹景观的影响。但本方案隧道需设置通风竖井,通风竖井的施工对地质公园景观造成一定影响。本方案隧道施工时间长,爆破振动对地质公园影响更大。与E线方案相比,K线方案对地质公园的影响较小。对太姥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影响位于太姥山风景名胜区一级保护区范围内,路线以隧道形式通过。观音镜景点和青龙寺旅游点位于青龙隧
9、道入口直线距离大于100 米山坡上,基本保持安全距离。位于太姥山风景名胜区一级、二级和三级保护区范围内,路线以隧道形式通过。本方案隧道口与青龙寺距离较K线近,隧道施工对青龙寺影响相对K线大。与E线方案相比,K线方案对风景名胜区的影响较小。环境影响综合评价从以上比较可以看出,K线方案与E线方案相比:K线隧道出渣量较小,工程施工弃渣均可综合利用,临时工程对土地利用、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影响相对较小,植被和景观恢复时间较短。对地下水影响较E线小,运营期环境风险相对较小。k线方案对太姥山杨家溪自然保护区、福建太姥山国家地质公园和太姥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保护景源的影响小于E线方案。因此,综合分析,推荐K线
10、方案。3.1.4 综合因素比选从工程和环境因素上比较看:K线方案虽然施工难度较大,但造价比E线方案少5004.29万元,无需设置火灾救援平行导坑通道。K线隧道出渣量可全部利用,工程施工弃渣均可综合利用,临时工程对土地利用、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影响相对较E线小,植被和景观恢复时间较E线短。K线运营期环境风险相对E线小。K线和E线方案起点和临近终点路段占地和评价区均分布大量樟树。但E方案隧道更长,爆破量大 震动大,且需设通风竖井,风机运行噪声及爆破产生的废气、噪声、振动对太姥山杨家溪自然保护区内生物生境干扰更大。且施工时间更长,影响及恢复时间长。E线方案隧道需设置通风竖井,通风竖井的施工对地质公园景
11、观造成一定影响。E线方案隧道爆破施工对地质公园影响更大。K线方案与青龙寺基本保持安全距离。而E线方案隧道口与青龙寺距离较K线近,对青龙寺影响相对K线大。因此,综合分析,推荐K线方案。3.2 青龙寺至钱大王段路线方案比选(K线、B线)3.2.1 线路方案概况该路段主要控制因素:青龙寺、杨家溪景区、青龙隧道。K线方案:路线长1.10km,起讫桩号K11+500K12+605。路线起点位于牙城镇杨家溪村青龙寺附近,绕过青龙寺后穿青龙隧道(390m),设青龙中桥(70m),至路线终点钱大王。B线方案:路线长1.07km,起讫桩号BK11+550BK12+573.027。路线起点位于牙城镇杨家溪村青龙寺
12、附近,路线沿杨家溪溪边展线,设青龙中桥(50m),至路线终点钱大王。3.2.2 工程比选K线方案与B线方案主要工程数量对比详见表3.2-1。表3.2-1 K线方案与B线方案主要工程数量比较表序号工程项目单位K线方案B线方案K线方案比B线方案增(+)减(-)1起讫桩号K11+500K12+605BK11+550BK12+573.0272路线长度km1.101.07+0.033路基土石方千m310.5615.08-4.514排水防护工程千m38.4621.65-13.195路面工程千m35.3510.40-5.056桥梁m/座70/150/1+20/07隧道m/座390/1/+390/+18平面交
13、叉处0009涵洞道34-110占用土地亩19.8730.92-11.0511拆迁面积m2195390-19512工程造价万元3718.081145.88+2572.213推荐意见推荐表3.2-2 K线方案与B线方案优缺点对比表K线方案B线方案优点占地面积、路基土石方量、路面工程、排水防护工程量、拆迁面积少;路线以隧道的形式通过,对景区干扰小。无隧道,工程造价低缺点隧道长390m,工程造价高路线沿溪边布设,对沿线景区有一定影响。沿线沟谷段需设置排水涵,以防止路基泡水软化。临河段还需加强岸坡防冲刷设计。经比选,K线与B线长度相近,但K线占地面积、路基土石方量、路面工程、排水防护工程量、拆迁面积少。
14、K线比B线多设1座隧道,但对林地资源、植被和景观生态影响小。且B线沿溪边布设,若不采取措施,路基易泡水发生软化,临河路段岸坡易被冲刷,且项目施工较K线更易对沿线水环境产生影响,因此推荐K线。3.2.3 环境因素比选K线方案与B线方案环境因素比选详见表3.2-3。表3.2-3 K线方案与B线方案环境因素比选分析表环境因素K线方案B线方案比较分析社会环境占地占地19.87亩。占地30.92亩。K线方案线路占地少于B线方案安全行车线形较好,利于行车安全及对路况的识别线形较差,不利于行车安全及对路况的识别K线方案运营期对区域环境的风险小生态环境土石方共计10560m3;排水防护工程8460m3;对地表
15、植被扰动、破坏影响较小,预测产生水土流失量较小。隧道施工出渣可综合利用。 土石方量较大共计15080m3;排水防护工程21650m3。线路施工扰动、破坏植被面积较K线大,预测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量较大。与K线方案相比,B线工程土石方量较大,预测产生水土流失量较大,废弃土石方的堆存、填方砂石的堆放以及运输过程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水环境路线走向距杨家溪较远,以隧道方式穿过山体,对水环境影响较小。占用杨家溪河道约0.02hm2。依法办理河道征占手续,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的前提下对水环境影响不大。占用杨家溪河道约0.007 hm2。路线沿杨家溪溪边布设。施工产生的施工粉尘、路基开挖及土石方运输可能影响
16、杨家溪水环境。项目运营期环境风险大。与B线方案相比,K线方案对杨家溪水环境影响较小。对太姥山杨家溪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占地范围及沿线两侧有大量樟树。通过采取避让、移植、就地保护等措施减少对保护植物的影响。路线以隧道方式设计,可大大减少对保护区内生态系统的干扰。占地范围和沿线有大量樟树,占地内还分布有2丛金毛狗。B线占地范围内保护植物数量较K线多,方案实施需移植大量保护植物,且方案沿溪边布设,对保护区影响严重。与B线方案相比,K线方案对太姥山杨家溪自然保护区的影响较小。对福建太姥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影响涉及福建太姥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二级保护区、自然生态保护区;路线以隧道形式穿过山体,减少对地质公园自
17、然人文地质遗迹景观的影响。涉及福建太姥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二级保护区、自然生态保护区;路线走向沿溪边布设对杨家溪(九鲤溪)景观河段及其两侧的边滩沉积(砾石滩)景观影响较大。与B线方案相比,K线方案对地质公园的影响较小。对太姥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影响位于太姥山风景名胜区一级保护区范围内,路线以隧道形式通过,观音镜景点和青龙寺旅游点位于青龙隧道入口直线距离大于100 米山坡上,基本保持安全距离。位于太姥山风景名胜区一级保护区范围内,路线走向沿溪边布设,部分路段紧邻杨家溪,极易对杨家溪一级保护景点产生影响。与B线方案相比,K线方案对风景名胜区的影响较小。环境影响综合评价从以上比较可以看出,K线方案
18、虽然造价较高,但与B线方案走向相比:K线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土石方量较小,扰动、破坏植被面积小,预测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量也较小。对杨家溪影响较小,路线施工和运营期对水环境影响、环境风险相对较小。B线占地范围内涉及大量保护植物,方案实施对保护植物群落数量和生境影响严重。K线方案对太姥山杨家溪自然保护区、福建太姥山国家地质公园和太姥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保护景源的影响小于B线方案。因此,综合分析,推荐K线方案。3.2.4 综合因素比选从工程和环境因素上比较看:K线方案造价大于B线方案。K线方案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土石方量小,扰动、破坏植被面积小,预测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量也小。有利于行车安全。K线方案设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霞浦牙城道路二期3 方案比选环评报告 环境影响评价 报告 公示 霞浦 道路 方案 选环评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15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