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1齐齐哈尔市龙庆石化有限公司第四加油站建设项目龙江县齐齐哈尔市龙庆石化有限公司齐齐哈尔大学7.22注: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doc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1齐齐哈尔市龙庆石化有限公司第四加油站建设项目龙江县齐齐哈尔市龙庆石化有限公司齐齐哈尔大学7.22注: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1齐齐哈尔市龙庆石化有限公司第四加油站建设项目龙江县齐齐哈尔市龙庆石化有限公司齐齐哈尔大学7.22注: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doc(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齐齐哈尔市龙庆石化有限公司第四加油站建设项目建设单位(盖章):齐齐哈尔市龙庆石化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14 年 11 月齐齐哈尔大学评价单位 : 齐齐哈尔大学环境影响评价室 (公章)项目负责人: 项目名称 :齐齐哈尔市龙庆石化有限公司第四加油站建设项目 文件类型 : 环境影响报告表 从事环境影响评价人员情况一览表姓 名职称从事专业登记类别环评上岗证证书编号环评工程师登记证编号签 名赵福全副教授环境评价化工石化 医药B17050003B17050010400董国文讲师环境工程社会区域B17050007B17050091000王堤高级工程师环境评价轻工纺织化纤B1
2、7050009B17050060300厉悦讲师环境评价轻工纺织化纤B17050070300郑茹娟讲师环境工程社会区域B17050081000王希工程师环境工程B17050010李英杰教授环境科学B17050001申书昌教授分析化学B17050005杨铁金教授环境工程B17050006以下空白项目名称:齐齐哈尔市龙庆石化有限公司第四加油站建设项目环评文件: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类别:新建委托单位:齐齐哈尔市龙庆石化有限公司编制单位:齐齐哈尔大学环境影响评价室评价证书:乙级,国环评证乙字第1705号法人代表:马立群专职机构负责人:李英杰 项目负责人:董国文项目技术审查:李英杰主要编制人员编制人员技术职
3、称上岗证书号编制专题签字董国文讲师B17050007影响评价赵福全副教授B17050003工程分析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齐齐哈尔市龙庆石化有限公司第四加油站建设项目建设单位齐齐哈尔市龙庆石化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刘立柱联系人杨宏刚通讯地址齐齐哈尔市龙庆石化有限公司第四加油站联系电话15777350777传 真邮政编码161100建设地点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白山乡龙哈村碾北公路北侧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占地面积2643.63平方米绿化面积总投资1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70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7.0%评价经费预期投产日期2015年10月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
4、由来:近年来龙江县道路的改造和交通状况的不断改善,为满足广大车主的用油需求,经过市场调研,齐齐哈尔市龙庆石化有限公司决定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白山乡龙哈村碾北公路北侧,建设加油站(三级),项目建成后,可以有效缓解当地往来车辆的成品油供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务院(98) 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文件中的有关规定,该项目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齐齐哈尔龙庆石化有限公司委托齐齐哈尔大学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课题组在资料调研、类比调查、环境现状调查及模式计算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现提交主管部门审查
5、。2、编制依据:2.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2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2月29日修订);2.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87国环字第002号);2.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2.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011);2.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2.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T2.393);2.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2.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l687);2.1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2.11汽
6、车加油加气站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2.12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1199号);2.13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2.14油气污染治理方案齐环发 2013 9号文件;3、建设地点:齐齐哈尔市龙庆石化有限公司第四加油站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白山乡龙哈村碾北公路北侧。本项目南侧为碾北公路,隔路为农田,东侧、西侧、北侧均为农田。项目具体位置、环境现状及平面规划可见报告表附图。4、工程内容及规模:本项目占地面积为2465平方米。站房建筑面积140平方米,罩棚面积570平方米,油罐区面积172.5平方米。设置地下卧式油罐6个,储油品种为乙醇
7、汽油和柴油,其中乙醇汽油单罐容积为15m3两个,柴油单罐容积为15m3四个,汽、柴油总容积为(柴油折半)60m3,属三级加油站。工程内容详见项目组成一览表1-1。表1-1 项目组成一览表工程分类项目名称建设内容备注主体工程站房建筑面积140m2,包括办公室、休息室、配电室等。新建罩棚建筑面积570m2。油罐区占地面积87.5m2。地下卧式油罐6个。公用工程给水工程厂内水井提供。新建排水工程生活污水排入防渗化粪池,定期抽排至龙江县城镇下水管网。供热工程本项目采用电取暖。供电工程当地电网提供。环保工程生活污水防治防渗化粪池。新建大气防治卸油油气回收系统、加油油气回收系统。噪声防治减震、隔声措施。固
8、废防治生活垃圾暂存设施。废石棉布、油泥、含油废水暂存设施。地下水防治防渗措施。主要设备见表1-2。表1-2 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数量介质备注1加油机2乙醇汽油单枪 2加油机6柴油单枪 3油罐2乙醇汽油15m324油罐4柴油15m345、公用工程:(1)给水本项目用水由厂内水井提供,能满足本项目用水需求。(2)排水本项目所在地现无下水管网,生活污水排入防渗化粪池,定期委托环卫部门进行抽排至龙江县城镇下水管网。(3)供配电本项目供电由当地供电管网提供,可满足项目建设需求。(4)供暖本项目取暖主要为站房工作人员冬季生活取暖,采用电取暖方式,无锅炉房建设内容,能满足本项目用暖需求。6、劳动定员及
9、工作制度:该加油站总定员4人,年工作365天,日工作24小时。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选址处原为空地,故本项目不涉及原有污染情况及环境问题。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龙江县地处黑龙江省西部地区,位于东经12224至12337, 北纬4643至4740。东临齐齐齐哈尔,南与泰来和内蒙扎赉特旗隔江相望,西与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毗邻,北与甘南县接壤。龙江县地处大兴安岭余脉,为嫩江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中部丘陵起伏,海拔高度在140-500米之间。2、地质构造龙江
10、县地质构造为大兴安岭-内蒙地槽褶皱区,小兴安岭-松嫩地块,龙江隆起带与松嫩中断(坳)陷带相接过渡地段,龙江县地形自西向东依次为低山丘陵平原3种类型,低山区面积占18.3%,丘陵区面积占36.63%,平原区面积占40.05%。西部低山区海拔高度在200米-600米之间,主要山脉有45个,海拔606.9米的朝阳山是齐齐哈尔市境内最高峰;中部丘陵区海拔高度在140米-210米之间,丘岗连绵,此起彼伏;东部平原区海拔高度在160米-440米之间。3、气候龙江县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风大少雨干旱,夏季温热短促,雨热同季,秋季气温变化迅速,易旱霜,小气候特征明显,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4.6
11、,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6.9,极端最低气温达-36.4;最热月平均气温22.9,极端最高气温达41.5。降水量西北多,东南少,年平均降水量469.8毫米。年平均温度55%,最小相对湿度为0%。无霜期比较短,年平均无霜期148天。全年日照2661.1小时,占可照时数的59.8%。年平均风速每秒2.9米,最多风向为西北风。年平均蒸发量1503.4毫米,大于等于10活动积温平均在2774.8。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大风、冰雹、霜冻、雷暴等自然灾害,尤以干旱严重。4、水文龙江县内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主要有嫩江、雅鲁河、济沁河、绰尔河、罕达罕河等29条,总长度1111.63公里。主要湖泊
12、有龙江湖、调洪泡、鸿雁泡等3个,水面面积33k,均为淡水湖泊。5、土壤龙江县土壤性质属于偏酸性黑土,主要类型包括黑钙土、暗棕土、草旬土,土层厚度在15-30厘米之间,平均厚度23厘米,土壤有机质含量为每公斤32.2克。6、矿产资源截止2013年,龙江县探明矿产共有42种,矿产资源种类占齐齐哈尔市的89%,约占全国的25%。可开发利用的优势矿产资源16种,主要有铜、河流石、麦饭石、沸石、大理石、膨润土等,龙江县矿产资源总价值在400亿元以上。金属矿有6种,包括:金897千克,铜20万吨,以及银、铁、锌、钼矿。杏山铜矿现已探明铜金属储量18万吨,品位达到0.75%,年可生产粗铜1万吨。非金属矿有2
13、9种,包括:沸石675万吨,玄武岩1500万吨,陶粒泥岩293万吨,陶粒页岩38万吨,大理岩817万吨,石灰岩1200万吨,轻质页岩412万吨,水泥用粘土76万吨,麦饭石114万吨,以及脉石英、珍珠岩、松脂岩、凝灰岩、白云岩等。水气矿产包括矿泉水和肥水两种,其中,矿泉水日产出量达到255立方米。肥水主要成分为硝态氮,日产量达到500吨。能源矿产主要有石油、煤、铀,其中,煤主要分布在山泉镇共平七队、济沁河颜家沟、龙兴砖厂附近。7、水资源截止2013年,龙江县地表、地下水资源总量8.9亿立方米,可利用利用水量为6.9亿立方米,实际年利用量为:2.8亿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31.5%。龙江县地表水资源
14、量为3.2亿立方米,龙江县地下水总补给量为4.85亿立方米;在河谷平源最为丰富,在山前台地中地下水资较贫乏,地下补给量主要是大气降水渗入补给,占总补给量78.71%,最小为渠系渗入量,仅占2.47%。采用开采量系数计算的可开采量为3.86亿立方米。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行政区划龙江县行政区划分为5镇9乡,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主要农产品有玉米、高梁、水稻、大豆、薯类、甜菜、葵花籽、瓜菜、皮毛、肉、蛋、乳等。矿产资源包括大理石沸石、玄武岩等。主要工业产品有生铁、钢材、水泥、纺织品、蓖麻油等。全县人口62万,面积5877平方公里。2、教育2010年,龙江县龙江二中
15、与五中合并,新校区投入使用,教学楼被评为省优质工程,办学条件跃居全省县级普通高中前列;校舍安全工程扎实推进,投资1.7亿元,开工建设工程项目9个,建筑面积8.1万平方米。实验小学、第六中学等6所学校顺利通过省级标准化学校验收。招录教师177名,英语教师在全市率先实现专业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市场化步伐加快,毕业生实现全部就业,代培企业员工6500人次。3、卫生2010年,龙江县总投资3987万元,中医院门诊大楼等5项工程全面竣工,县医院门诊大楼开工建设。新农合农村常住人口参合率实现99.6%,累计核销医疗费5103万元。县人口与计生服务中心、白山等3个乡镇计生服务站投入使用,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
16、率、生育符合政策率分别达到7.78、2.98和97.21%。4、文化2010年,龙江县4个乡镇文化站建设完成,70个农家书屋投入使用,申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个,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群众文体活动持续活跃。有线电视城网、农网入户率分别比2009年提高4.1%和2.1%。5、社会保障2010年,龙江县发放再就业小额贷款1953万元、下岗失业人员社保补贴资金1130万元,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789个,新增就业人员78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新纳入低保范围1420人,截至2010年,累计发放低保、救助、优抚资金5800万元;确定廉租住房保障对象2465户,发放补贴资金283万元
17、;新增企业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居民医保参保人员1207人、28646人、41920人;第五批扶贫开发重点村整村推进项目启动实施;建设人饮安全工程19处,解决了9000人饮水安全问题。集中开展打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发案率比2009年下降25.9%。6、交通运输龙江县是黑龙江省西部、吉林省与内蒙古自治区之间的交通要道,碾北公路、龙甘公路、齐乌公路、龙景公路、滨洲铁路横穿全境。截至2013年,县内通乡路、通村路达到100%,境内通车里程分别为50公里和1485公里,2013年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13910万吨公里,其中铁路13000万吨公里,铁路白山商品粮基地年货物装卸能力在150万吨以上,公路910
18、万吨公里。旅客运输周转量8685万人公里,其中铁路2485万人公里,公路6200万人公里。境内公路日通车量达到1.2万台。龙江县机动车保有量达到13万台,其中,货车1万辆,客车118辆,出租车574辆,轿车4万辆,摩托车2.5万台,农机6.3万台。龙江县道路交通运输企业51家。 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 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环境空气根据2014年龙江县监测站例行监测两个点(1#党校、2#环保局)数据统计分析,评价区域内以TSP污染为主。6月份2#监测点的TSP单项污染指数大于1。不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19、中二级标准。两个监测点的NO2和SO2的污染指数均小于1,说明空气环境未受到NO2和SO2的污染,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本项目地处农村,且周围无工业企业,空气质量优于县内。2、地面水根据2014年12月白山河上游、污水处理厂和白山河下游三个监测断面监测结果统计,三个断面高锰酸盐指数均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其余各项指标可以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3、声环境本项目声环境质量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昼60分贝、夜50分贝)。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评价范围内无珍稀动
20、植物资源、风景旅游区、国家、省、市级重点保护单位和军事设施,根据项目所在区环境特征及本工程特点,确定如下环境保护目标:1、控制运营期噪声排放,确保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2、控制非甲烷总烃排放,排放口满足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0-2007):油气排放浓度:25 g/m3。3、控制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表2标准: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4 mg/m3。4、控制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排放,保护区域环境。根据现场勘查,本项目四周无环境敏感保护目标。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
21、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TSP:年平均值200g/m3、日平均值300g/m3;SO2:年平均值60g/m3、日平均值150g/m3、1小时平均值500g/m3;NO2:年平均值40g/m3、日平均值80g/m3、1小时平均值200g/m32、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2类:昼间:60dB(A),夜间:50dB(A)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类标准:COD30mg/L、BOD56mgL 污染物排放标准1、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2类:昼间:60 dB(A),夜间:50dB(
22、A)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表2标准: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4 mg/m33、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0-2007):油气排放浓度:25 g/m3,排放口距地平面高度不应低于4m4、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总量控制指标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图示):加油站储油、加油工艺较为简单,可能引起环境污染的环节分别为产品运输和储存及车辆加油运营期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图如下:加油油气回收系统卸油油气回收系统卸油油气回收系统非甲烷总烃非甲烷总烃非甲烷总烃油罐车地下储油罐加油机车辆卸油管潜油泵加油机计量噪声、非甲烷总烃噪声、非甲烷总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影响评价 报告 全本 公示 简介 齐齐哈尔市 石化 有限公司 第四 加油站 建设项目 龙江县 齐齐哈尔 大学 7.22 根据 政府 信息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15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