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5-2016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几何图形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角B等边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D直角三角形2若分式有意义,则x满足的条件是()Ax=1Bx=3Cx1Dx33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10,则它的周长是()A14B22C14或22D124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A(a2)3=a5Ba2a3=a5Ca6a2=a3Da5+a5=2a105下列分式与分式相等的是()ABCD6下列因式分解结果正确的是()Ax2+3x+2=x(x+3)+2B4x29=(4x+3)(4x3)Cx25x+6=(x2)(x3)
2、Da22a+1=(a+1)27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1等于()A72B60C50D588石墨烯目前是世界上最薄却也是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同时还是导电性最好的材料,其理论厚度仅0.000 000 000 34米,将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0.34109B3.4109C3.41010D3.410119如图,RtABC中,C=90,AD平分BAC,交BC于点D,AB=10,SABD=15,则CD的长为()A3B4C5D610如果满足条件“ABC=30,AC=1,BC=k(k0)”的ABC是唯一的,那么k的取值时()A0k1或k=2Bk=2C1k2D0k1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
3、3分,共18分)11计算:=12一个n边形的内角和是540,那么n=13若x2+2x+m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14如图,在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于点D,交AB于点E若DBC=33,A的度数为15如图,把ABC沿EF对折,折叠后的图形如图所示若A=60,1=96,则2的度数为16D为等腰RtABC斜边BC上一点(不与B、C重合),DEBC于点D,交直线BA于点E,作EDF=45,DF交AC于F,连接EF,BD=nDC,当n=时,D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17(1)计算:(x+1)(x+2)(2)分解因式:x2y+2xy+y18解分式方程:(1
4、);(2)19如图,点B、E、C、F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ABC=DEF,BC=EF,求证:A=D20先化简,再求值:(1+),其中x=421如图,已知A(2,4),B(4,2),C(2,1)(1)作ABC关于x轴的对称图形A1B1C1,写出点C关于x轴的对称点C1的坐标;(2)P为x轴上一点,请在图中画出使PAB的周长最小时的点P并直接写出此时点P的坐标(保留作图痕迹)22甲、乙、丙三个登山爱好者经常相约去登山,今年1月甲参加了两次登山活动(1)1月1日甲与乙同时开始攀登一座1800米高的山,甲比乙早30分钟到达顶峰已知甲的平均攀登速度是乙的1.2倍,求甲的平均攀登速度是每分钟多少米?
5、(2)1月10日甲与丙去攀登另一座a米高的山,甲保持第(1)问中的速度不变,比丙晚出发1小时,结果两人同时到达顶峰,问甲的平均攀登速度是丙的多少倍?(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23已知ABC和DEF为等腰三角形,AB=AC,DE=DF,BAC=EDF,点E在AB上,点F在射线AC上(1)如图1,若BAC=60,点F与点C重合,求证:AF=AE+AD;(2)如图2,若AD=AB,求证:AF=AE+BC 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8,0),点B在第一象限,OAB为等边三角形,OCAB,垂足为点C(1)直接写出点C的横坐标;(2)作点C关于y轴的对称点D,连DA交OB于E,求OE的长;(3)P为y
6、轴上一动点,连接PA,以PA为边在PA所在直线的下方作等边PAH当OH最短时,求点H的横坐标2015-2016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几何图形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角B等边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D直角三角形【考点】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A、B、C都是轴对称图形,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
7、重合2若分式有意义,则x满足的条件是()Ax=1Bx=3Cx1Dx3【考点】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分析】根据分母不为零分式有意义,可得答案【解答】解:分式有意义,得x30解得x3,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利用分母不为零分式有意义是解题关键3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10,则它的周长是()A14B22C14或22D12【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 【分析】本题没有明确已知的两边的具体名称,要分为两种情况即:2为底,10为腰;10为底,2为腰,可求出周长注意:必须考虑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进行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解答】解: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是2和10,应分为两种情况:
8、2为底,10为腰,则2+10+10=22;10为底,2腰,而2+210,应舍去,三角形的周长是2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三边关系;题目从边的方面考查三角形,涉及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求三角形的周长,不能盲目地将三边长相加起来,而应养成检验三边长能否组成三角形的好习惯,把不符合题意的舍去4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A(a2)3=a5Ba2a3=a5Ca6a2=a3Da5+a5=2a10【考点】同底数幂的除法;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分析】利用同底数幂的除法与乘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及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求解即可【解答】解:A、(a2)3=a6,故本选项错误
9、;B、a2a3=a5,故本选项正确;C、a6a2=a4,故本选项错误;D、a5+a5=2a5,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同底数幂的除法与乘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及合并同类项,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同底数幂的除法与乘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及合并同类项的法则5下列分式与分式相等的是()ABCD【考点】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析】根据分式的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数或(整式),结果不变,可得答案【解答】解:A、分子乘以2y,分母乘以x,故A错误;B、分子分母都乘以x,故B正确;C、分子除以2,分母乘以2,故C错误;D、分子、分母、分式改变其中的任意两项的符号,结果不变,故D错误;故
10、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性质,分式的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数或(整式),结果不变,注意分子、分母、分式改变其中的任意两项的符号,结果不变6下列因式分解结果正确的是()Ax2+3x+2=x(x+3)+2B4x29=(4x+3)(4x3)Cx25x+6=(x2)(x3)Da22a+1=(a+1)2【考点】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等;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 【分析】将各自分解因式后即可做出判断【解答】解:A、原式=(x+1)(x+2),故本选项错误;B、原式=(2x+3)(2x3),故本选项错误;C、原式=(x2)(x3),故本选项正确;D、原式=(a1)2,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
11、评】此题考查了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提公因式法,以及运用公式法,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7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1等于()A72B60C50D58【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得2=58;然后由全等三角形是性质得到1=2=58【解答】解:如图,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到:2=1805072=58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1=2=58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找准对应角8石墨烯目前是世界上最薄却也是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同时还是导电性最好的材料,其理论厚度仅0.000 000 000 34米,将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0.3410
12、9B3.4109C3.41010D3.41011【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 【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解答】解:0.000 000 000 34=3.4101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9如图,RtABC中,C=90,AD平分BAC,交BC于点D,AB=10,SABD=15,则CD的长为()A3B4C5D6【考点】角平分线的性
13、质 【分析】过点D作DEAB于E,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可得DE=CD,然后利用ABD的面积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如图,过点D作DEAB于E,C=90,AD平分BAC,DE=CD,SABD=ABDE=10DE=15,解得DE=3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0如果满足条件“ABC=30,AC=1,BC=k(k0)”的ABC是唯一的,那么k的取值时()A0k1或k=2Bk=2C1k2D0k1【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分析】要对三角形解得各种情况进行讨论即:无解、有1个解、有2个解,从中得出恰有一个解时k满
14、足的条件【解答】解:当ACBCsinABC,即1ksin30,即k2时,三角形无解;当AC=BCsinABC,即1=ksin30,即k=2时,有一解;当BCsinABCACBC,即ksin301k,即1k2,三角形有2个解;当0BCAC,即0k1时,三角形有1个解综上所述,k的取值范围是 k=2或0k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三角形个数的问题;重在分情况分类讨论易错点在于可能漏掉 k=2的情况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计算:=1【考点】分式的加减法 【专题】计算题【分析】这两个分式的分母相同,直接让分子相加即可【解答】解:原式=1【点评】分式的
15、加减运算中,如果是同分母分式,那么分母不变,把分子直接相加减即可12一个n边形的内角和是540,那么n=5【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 【分析】根据n边形的内角和为(n2)180得到(n2)180=540,然后解方程即可【解答】解: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由题意,得(n2)180=540,解得n=5故答案为:5【点评】本题考查了多边的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和为(n2)18013若x2+2x+m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1【考点】完全平方式 【分析】根据完全平方式得出x2+2x+m=x22x1+12,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x2+2x+m是一个完全平方式,x2+2x+m=x22x1+12,m=1,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北省 武汉市 武昌 区八级 上期 数学试卷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14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