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doc
《河南省商丘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商丘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商丘市2012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理 科 综 合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座号填写在本试题卷指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4非选择题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或在其他题的答题区域内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u64 Fe56 C12 H1 O16第卷(选择题,共126分
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人和动物细胞在无氧条件下也能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并产生二氧化碳 B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有叶绿体;无线粒体的细胞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C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是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 D细胞膜上的某成分,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而加入斐林试剂加热出现砖红色, 则该成分有细胞间识别作用2下列对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和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观察到的都是死细胞,且在染色前都使用盐酸使细胞彼此分离 B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结果表
3、明,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 C调查人群中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选择有遗传病史的家系进行调查统计 D鉴定蛋白质时,应将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混合以后再加入待检组织样液中3下图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4处表示感受器,其作用是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 B若刺激图中3处,则会在1、2、5处测到电位变化 C在该反射弧中图中2处的兴奋是依赖电信号单向传导的 D如果切断图中3处,刺激5处,则反射仍然能正常发生4小麦的粒色受两对基因R1和r1,R2和r2控制。符合自由组合遗传。R1和R2决定红色,r1和r2决定白色,R对r不完全显性,并且R1和R2有相同的累加效应,
4、所以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将红粒(R1R1R2R2)与白粒(r1r1r2r2)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的表现型有 A4种 B5种 C9种 D16种5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墓因频率的改变 B若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则种群基因频率定会发生变化 C生物性状的改变会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从而引起生物的进化 D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不定向的,但生物进化是定向的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能影响生物种群的繁衍,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 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C生产者都
5、是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7下列与有机物结构、性质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B乙醇分子中含有氢氧根,一定条件下能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 C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乙酸和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二者反应类型相同 D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分子中类似的碳碳双键8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时,pH2的10L H2SO4溶液中含有的数目为002NA B电解精炼铜时,当电路中转移NA个电子,阳极溶解32g铜 C1L 05molL1(NH4)2S
6、O4溶液中数目为NA D向含有FeI2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当有1mol Fe2被氧化时,该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至少为3NA9室温下,下列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ApH12的氨水与pH2的盐酸等体积混合:c()c()c()c() B浓度均为01molL1的硫酸氢铵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 c()c()c()c()c() C浓度均为01molL1的小苏打溶液与烧碱溶液等体积混合: 2c()c()c()c()01molL1 D浓度均为01molL1的醋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 c()c()c()c()10如右图所示,每个编号代表下列物质中的种物质,凡是用直线相连的两种物质
7、均能发生化学反应。供选择的物质有:aFe;b稀H2SO4 cNa2CO3溶液;dBaCl2溶液;cCu(NO3)2溶液;fMgSO4溶液。图中编号代表的物质是 AH2SO4 BMgSO4 CCu(NO3)2 DBaCl211下列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微粒组是 ApH1的溶液中:、 B含有大量Fe3的溶液中:、 C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 D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中:、12A是种常见的单质,B、C为常见的化合物,A、B、C中均含有元素X,它们有如图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与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互为可逆反应 BX元素可能是铝单质 C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DX元素可能
8、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13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192 g(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或结果不正确的是A混合酸中HNO3物质的量浓度为2 B原混合酸中H2SO4物质的量为04mol COA段产生的是NO,AB段的反应为 Fe23,BC段产生氢气 D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共计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 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 选的得0分。)14某
9、同学通过以下步骤测出了从定高度落下的排球对地面的冲击力:将一张白纸铺在水平地面上,把排球在水里弄湿,然后让排球从规定的高度自由落下,并在白纸上留下球的水印。再将印有水印的白纸铺在台秤上,将球放在纸上的水印中心,缓慢地向下压球,使排球与纸接触部分逐渐发生形变直至刚好遮住水印。记下此时台秤的示数即为冲击力的最大值。下列物理学习或研究中用到的方法与该同学的方法相同的是 A建立“点电荷”的概念 B建立“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C建立“瞬时速度”的概念 D研究加速度与合力、质量的关系15如图所示,一重为3N的球固定在AB杆的上端,用测力计水平拉球,使杆发生弯曲,稳定时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AB杆对球作用力的
10、大小为 A3N B4N C5N D7N16甲、乙两个物体从同地点、沿同直线同时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 A1s时甲和乙相遇 B0-6s内甲乙相距最大距离为1m C2-6s内甲相对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D4s时乙的加速度方向反向17如图所示,匝数为50匝的矩形闭合导线框ABCD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的水平匀强磁场中,线框面积s05m2,线框电阻不计。线框绕垂直于磁场的轴OO以角速度100 rads匀速转动,并与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相连。变压器副线圈接入一只“220V,100W”灯泡,且灯泡正常发光。熔断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0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图示位置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最大 B变压
11、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522 C变压器副线圈最多能接25个“220V,100W”的灯泡 D线框从图示位置起经ts时感应电动势为125V18今年2月6日,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了“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获得的7米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目前国际上尚无其他国家获得和发布过优于7m分辨率、100覆盖全月球表面的全月球影像图。设地球、月球的质量分别为m1、m2,半径分别为R1、R2,某人造地球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其环绕周期为T,则环绕月球表面飞行的探测器的速度和周期应该为 Av ,T Bv,T Cv ,T Dv,T1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恒定、内阻不能忽略,电流表和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下列说法中正
12、确的是 A若R1短路,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为零 B若R2短路,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C若R1断路,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D若R3断路,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变大20在光滑绝缘水平面的P点正上方O点固定一电荷量为Q 的正点电荷,在水平面上的N点,由静止释放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负检验电荷,该检验电荷经过P点时速度为v,图中60,M点为ON连线的中点,规定电场中P点的电势为零。则在Q形成的电场中 AM点电势等于P点电势 DN点电势为 CP点电场强度大小是N点的2倍 D检验电荷在N点具有的电势能为21如图所示,平行金属导轨与水平面间的倾角为,导轨间距为l,电阻不计、与导
13、轨相连的定值电阻阻值为R。磁感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垂直穿过导轨平面。有一质量为m的导体棒,从ab位置以平行斜面的大小为v的初速度向上运动,最远到达ab的位置,滑行的距离为s。导体棒的电阻也为R,与导轨之间接触良好并与导轨始终垂直且动摩擦因数为。则 A上滑过程中导体棒受到的最大安培力为B2l2vR B上滑过程中通过定值电阻R的电量为 C上滑过程中定值电阻R产生的热量为mv22mgs(sincos) D上滑过程中导体棒损失的机械能为mv22mgs sin第卷(非选择题,共174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小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
14、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22(6分)某同学使用有透光狭缝的钢条和光电计时器的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图1)。在钢条竖直下落过程中,钢条挡住光源发出的光时,计时器开始计时,透光时停止计时,若再次挡光,计时器将重新开始计时。实验中该同学将钢条竖直置于一定高度(下端A高于光控开关),由静止释放,测得先后两段挡光时间t1和t2。 (1)用游标卡尺测量AB、AC的长度,其中AB的长度如图2所示,其值为_mm (2)该同学利用,求得重力加速度为g_ (用、t1、t2表示) (3)若狭缝宽度不能忽略,则测量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值比其真实值_(偏大或偏小)。23(10分)实际电流表有内阻,可等效为理想电流表与电阻
15、的串联。测量实际电流表G1内阻r1的电路如图所示。供选择的仪器如下: 待测电流表G1(05mA,内阻约300); 电流表G2(010mA,内阻约100): 定值电阻R1(300); 定值电阻R2(10); 滑动变阻器R3(01000); 滑动变阻器R4(020): 干电池(15V); 电键S及导线若干。 (1)定值电阻应选_,滑动变阻器应选_。(在空格内填写序号)(2)用线条把实物图补充连接完整。 (3)补全实验步骤: 按电路图连接电路,将滑动触头移至最_端(填“左”或“右”); 闭合电键S,移动滑动触头至某一位置,记录G1、G2的读数,I1、I2; 多次移动滑动触头,记录相应的G1、G2读数
16、l1、I2; 以I2为纵坐标,I1为横坐标,作出相应图线,如图所示。 (4)根据I2I1图线的斜率k及定值电阻,写出待测电流表内阻的表达式_。24(13分)如图(a)所示,“”型木块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木块上表面AB水平粗糙足够长,BC表面光滑且与水平面夹角为37。木块右侧与竖直墙壁之间连接着一个力传感器,当力传感器受压时,其示数为正值;当力传感器被拉时,其示数为负值。一个可视为质点的滑块从C点由静止开始下滑,运动过程中,传感器记录到的力和时间的关系如图(b)所示。滑块经过B点时无能量损失。已知sin3706,cos3708,g取10ms2求: (1)斜面BC的长度; (2)运动过程中滑块克服
17、摩擦力做的功25(18分)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第一象限内分布有垂直xoy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B25102T。在第二象限紧贴y轴并垂直y轴放置一对平行金属板MN,极板间距d04m,MN中心轴线离x轴03m。极板与左侧电路相连接,通过移动滑动头P可以改变极板MN间的电压。a、b为滑动变阻器的最下端和最上端(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布均匀),a、b两端所加电压U1102V。在MN中心轴线上距y轴距离为L04m处,有一粒子源S沿x轴正方向连续射出比荷为40106Ckg,速度为v020104ms带正电的粒子,粒子经过y轴进入磁场,经过磁场偏转后射出磁场而被收集(忽略粒子的重力和粒子之间的
18、相互作用)。 (1)当滑动头P在a端时,求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0; (2)当滑动头P在ab正中间时,求粒子射入磁场时速度的大小; (3)滑动头P的位置不同则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也不同,求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26(14分)物质AM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省略)。其电C、D是由X、Y、Z中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在元素周期表中X的原子半径最小,Y、Z两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10,D为无色非可燃性气体,G为黄绿色气体单质,J、M为金属,I有漂白作用,反应常用于制作印刷电路板。请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Y、Z的原子半径大小_(填元素符号)。(2
19、)写出A的化学式_,D的电子式_。(3)K中金属阳离子的检验方法是_。(4)反应中若有2molG单质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_。(5)已知F溶于稀硝酸,溶液变成蓝色,并放出无色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6)在高温下6g的Y单质与足量的化合物C反应,吸收Q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27(14分)(1)通过实验测定H2O2溶液中H2O2的质量分数:用_(填仪器名称)量取500mL H2O2溶液(密度为100gmL1)置于锥形瓶中加水稀释,再加稀硫酸酸化:用01000molL1 KMnO4溶液滴定,被还原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如何判断滴定终点:_用相同的方法滴定三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商丘市 第二次 模拟考试 理科 综合 试题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14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