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淮阴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doc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淮安市淮阴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5-2016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学高一(上)期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计48分。说明:1至8题为单项选择题,8×3=24分;9至14题为多项选择题6×4=24分,选错或多选不得分,漏选得2分)1下面是关于质点的一些说明,期正确的是( )A研究火车通过一座小桥的时间时,火车可看做质点B研究运动员万米长跑的时间,可以把运动员看做质点C研究某杂技演员所做的空翻动作,可以把杂技演员看做质点D研究电风扇叶片的转动情况,可以把叶片看成质点2如图表示甲、乙两个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同一个坐标轴上运动的x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都作匀变速直线运动B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xC乙
2、比甲早出发t1 时间D乙运动的速率小于甲运动的速率3下列关于加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物体速度为0,加速度一定也为0B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就大C物体向东运动,加速度可能向西D物体速度变化小,则加速度就小4汽车以1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见前面有障碍物立即刹车,刹车后加速度大小为2m/s2,则汽车刹车后2s内及刹车后6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A16:25B2:3C3:4D2:55如图所示,风筝用绳子固定于地面P点,风的压力垂直作用于风筝表面AB,并支持着风筝使它平衡,不计绳所受重力,则风筝在绳子拉力、风力及重力作用下,能静止的状态是( )ABCD62010年广东亚运会,我国运动
3、员陈一冰勇夺吊环冠军,为国体育军团勇夺第一金,其有一个高难度的动作就是先双手撑住吊环(设开始时两绳与肩同宽),然后身体下移,双臂缓慢张开到如图所示位置,则在两手之间的距离增大过程,吊环的两根绳的拉力(两个拉力大小相等)及它们的合力的大小变化情况为( )AFT增大,F不变BFT增大,F增大CFT增大,F减小DFT减小,F不变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马拉车加速前进时,马拉车的力比车拉马的力大B马拉车减速前进时,马拉车的力比车拉马的力小C静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静放在斜面上的书,重力的垂直斜面的分力就是它对斜面的压力8如图所示,一辆汽车的平直公路上向左行驶,
4、一个质量为m、半径为R的球,用一轻绳悬挂在车厢竖直的光滑的后壁上汽车以加速度a加速前进绳子对球的拉力设为T,车厢后壁对球的水平弹力为N则当汽车的加速度a增大时( )AT不变,N增大BT增大,N增大CT减小,N减小DT减小,N变大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论静摩擦力,还是动摩擦力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B对于跳高运动员说,背越式过横杆较为容易,因为这样身体重心较低C开车之所以系安全带,不是克服惯性,而是人有惯性,系安全带避免人与车碰撞受伤D在力学单位制,三个基本单位对应为:N、m、s10如图所示,A、B两球完全相同,质量均为m,两球可视为质点,用三根完全相同的轻弹簧固连着,在水平拉力F下均处于静
5、止状态,k1弹簧位于竖直方向,则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B球必受四个力作用Bk2、k3弹簧长度一样长Ck3弹簧没有发生形变Dk2弹簧最长11质点作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 )A6s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率为零B6s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为零C24s内的位移为零,路程为4mD02s内的加速度为46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大小相等12如图为一水滴自管口落下途经A、B、C、D四个位置的频闪照片,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分析正确的是( )A水滴在A处的速度大小为0B水滴经途相邻点的时间间隔为01sC水滴在B处的速度大小为10m/sD此频闪周期为001s13如图所示,在平直轨道上甲、乙两车均作直
6、线运动,其内各自用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甲的悬线与竖直方向保持恒定的夹角,乙的悬线保持竖直,则有关甲、乙两车运动情况及小球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小车一定向左作匀加速运动B甲小车一定具有方向向左的加速度C甲车小球受到绳子的拉力一定大于其重力D乙小车一定作匀速运动14如图所示,粗糙水平面上放置一个斜面体,把一个小滑块放在该斜面体上,给小滑块一沿斜面向下的速度v,小滑块恰匀速下滑现用一个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F作用于小滑块上,使小滑块沿斜面向下滑动斜面体始终保持静止则与作用前比较,小滑块受作用力F作用后,有关物体及斜面体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滑块一定沿斜面向下作加速运动B
7、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及摩擦力均增大了C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增大了D地面对斜面体仍无摩擦力二、填空题(共18分,第15题8分,第16题10分)15“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F1和F2分别对应于BO细线、CO细线对O点的拉力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F是力F1和F2的合力的理论值:F力是实际等效的力(1)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F和F1和F2共同作用的合效果相同,故F方向必沿AO方向BF和F1和F2共同作用的合效果相同,故F方向必沿AO方向C每次实验均应使OA、OB、OC三线共面且保持与板面平行
8、D用作图法作出各个力对应图示进行比较分析时,可以不同一标度(2)在如图,F1、F2已标出,在答题纸的对应方格作出此二力的合力(3)如甲图所示,F1和F2的夹角小于90(即+90)保持O点的位置不变,现使F1大小不变,其角缓慢减小,则有关F2大小及其夹角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F2大小及其夹角均减小BF2大小减小,夹角增大CF2大小增大,夹角增大DF2大小增大,夹角减小16为了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现提供如图1所示的器材:A为小车,B为电火花计时器,C为装有砝码的小桶,D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方形木板,实验已平衡了摩擦力,用小桶(含砝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1)在实验探究过程
9、,以下做法正确的是_A实验,要使小桶(含砝码)的重力大小近似等于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大小,只要平衡力摩擦力就可以了,无需其他条件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C平衡摩擦力时,应将小桶(含砝码)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D拉车子一端的绳子必须始终与木板保持平行(2)某同学通过一条纸带得到了O、A、B、C、D等几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如图2所示,量得OA为150cm,AB为191cm,BC为231cm,CD为272cm由此可知,打B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为_m/s,纸带的加速度大小为_m/s2(速度及加速度值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保持砝码
10、和小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分别得到小车加速度与质量m的数据如表: 次数 12 3 4 5 小车加速度a/(ms2) 078 038 025 020 016 小车质量m/kg 020 040 060 080 100根据上表数据,为直观反映F不变时a与m的关系,请在答题纸上的方格坐标选择恰当物理量建立坐标系,并作出图线由图线可求得合外力大小约为_N(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共34分第17、18、19题均为8分,第20题10分解答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17如图所示,一重力G1=10N的球A夹在竖直墙与三角劈B的斜面之间,恰能都静止,三角劈的
11、重力G2=20N,劈的斜面倾角=37,劈的斜面与竖直墙面是光滑的,设劈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sin37=06,cos37=08,求:(1)墙壁对球的弹力;(2)地面对球的支持力大小;(3)劈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18一个物体从A点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到B点,然后立即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到C点静止,AB距离x1=10m,BC距离x2=15m,由A到C的总时间为t=5s,求:(1)求物体的最大速率vm是多少?(2)物体在AB、BC段对应加速度大小a1、a2各多少?19在一条平直的功路上,某时刻有两辆车相距L=10m同向行驶,甲车在前,正以初速度v10=20m/s、加速度a1大小为5m/s2紧
12、急刹车,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乙车在后,正以v2=10m/s作匀速直线运动,求:(1)甲车经多长时间停下;(2)甲乙两车相遇前最大距离;(3)甲乙两车经多长时间相遇20一质量m=02kg的小球从距水平地面H=10m的高度无初速度释放,经t=2s的时间到达地面,后经地面作用竖直反弹每次与地面碰撞时间忽略不计碰撞后速度大小不变;小球在空所受的空气阻力大小f恒定取g=10m/s2求:(1)在空所受的空气阻力大小f;(2)第一次碰撞后上升的最大高度;(3)第99次碰撞后上升的最大高度2015-2016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学高一(上)期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计48分。说明:1至8题为单项选择题,8
13、15;3=24分;9至14题为多项选择题6×4=24分,选错或多选不得分,漏选得2分)1下面是关于质点的一些说明,期正确的是( )A研究火车通过一座小桥的时间时,火车可看做质点B研究运动员万米长跑的时间,可以把运动员看做质点C研究某杂技演员所做的空翻动作,可以把杂技演员看做质点D研究电风扇叶片的转动情况,可以把叶片看成质点【考点】质点的认识【专题】定性思想;归谬反证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解决本题要正确理解质点的概念:质点是只计质量、不计大小、形状的一个几何点,是实际物体在一定条件的科学抽象,能否看作质点物体本身无关,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是否可以
14、忽略【解答】解:A、研究火车通过一座小桥的时间时,火车的长度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所以A错误;B、研究运动员万米长跑的时间,人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可以看成质点,所以B正确;C、研究某杂技演员所做的空翻动作看的就是运动员的动作,此时不能看成质点,所以C错误;D、研究电风扇叶片的转动情况时,不能看成质点,否则就没有转动了,所以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能否忽略2如图表示甲、乙两个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同一个坐标轴上运动的x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都作匀变速直线运动B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xC乙比甲早出发t1 时间D
15、乙运动的速率小于甲运动的速率【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运动学的图像专题【分析】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交点表示相遇【解答】解:A、甲、乙两个物体的位移随着时间均匀变化,故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甲从x位置出发,乙从0位置出发,故B正确;C、甲0时刻出发,乙t1时刻出发,故C错误;D、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乙的斜率绝对值大,故速度大,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关键明确位移时间图象轴、点、线的含义,明确斜率表示速度3下列关于加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物体速度为0,加速度一定也为0B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就大C物体向东运动,加速度可能向西D物体速度变化
16、小,则加速度就小【考点】加速度 【专题】定性思想;归谬反证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解答】解:A、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比如自由落体运动的初始阶段,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故A错误B、根据a=知,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不一定大故B错误C、物体向东运动,加速度可能向西,如向东做减速运动故C正确D、根据a=知,速度变化小,加速度不一定小故D错误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与速度的大小没有必然的联系4汽车以1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见前面有障碍物立即刹车,刹
17、车后加速度大小为2m/s2,则汽车刹车后2s内及刹车后6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A16:25B2:3C3:4D2:5【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定性思想;方程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汽车刹车过程做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加速度和初速度,由速度公式求出刹车的时间,根据已知时间与刹车时间的比较,分析汽车的运动状态,再选择公式求解已知时间内的位移,最后求出比值【解答】解:设汽车从刹车到停下的时间为t,则由v=v0+at得:t=s=5s则5s后汽车停止运动,刹车6s内的位移与刹车5s内的位移相等汽车刹车2s内的位移为:x1=v0t1+=102+(2)22(m)=16m刹车6s
18、内的位移为:x2=v0t+=105+(2)52(m)=25m所以汽车刹车2s内与刹车后6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为x1:x2=16:25故选:A【点评】对于汽车刹车这种匀减速直线运动,不能死套公式,要注意检验解题结果的合理性,往往要先求出汽车刹车的时间,然后再进行其他计算5如图所示,风筝用绳子固定于地面P点,风的压力垂直作用于风筝表面AB,并支持着风筝使它平衡,不计绳所受重力,则风筝在绳子拉力、风力及重力作用下,能静止的状态是( )ABCD【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专题】定量思想;推理法;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风筝受拉力、重力和风力,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
19、条件,其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解答】解:风筝受重力、风力和拉力,处于三力平衡状态;重力竖直向下,拉力沿着绳子,故风力在重力和拉力反向延长线之间,而风筝表面AB与风力垂直,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关键是记住“三力平衡时,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值、反向、共线”的结论,基础题目62010年广东亚运会,我国运动员陈一冰勇夺吊环冠军,为国体育军团勇夺第一金,其有一个高难度的动作就是先双手撑住吊环(设开始时两绳与肩同宽),然后身体下移,双臂缓慢张开到如图所示位置,则在两手之间的距离增大过程,吊环的两根绳的拉力(两个拉力大小相等)及它们的合
20、力的大小变化情况为( )AFT增大,F不变BFT增大,F增大CFT增大,F减小DFT减小,F不变【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三力平衡时,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值、反向、共线;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相等的分力,夹角越大,分力越大,夹角越小,分力越小【解答】解:对运动员受力分析,受到重力、两个拉力,如图由于两个拉力的合力不变,且夹角变大,故两个拉力不断变大;故选A【点评】本题关键作图后,根据三力平衡条件,运用合成法分析讨论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马拉车加速前进时,马拉车的力比车拉马的力大B马拉车减速前进时,马拉车的力比车拉马的
21、力小C静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静放在斜面上的书,重力的垂直斜面的分力就是它对斜面的压力【考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弹力的存在及方向的判定专题【分析】马向前拉车的力和车向后拉马的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它们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与运动状态无关而物体的运动取决于它们本身的受力情况静放在斜面上的书,重力的垂直斜面的分力等于它对斜面的压力不能说重力的垂直斜面的分力就是它对斜面的压力【解答】解:A、马向前拉车的力和车向后拉马的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它们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不论变速还是匀速运动,马向前拉车的力
22、等于车向后拉马的力,故A错误,B错误;C、静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D、静放在斜面上的书,重力的垂直斜面的分力等于它对斜面的压力,不能说重力的垂直斜面的分力就是它对斜面的压力故D错误;故选:C【点评】对于作用力和反作有力一定要注意明确,它们是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的两个力;不会影响物体的运动状态8如图所示,一辆汽车的平直公路上向左行驶,一个质量为m、半径为R的球,用一轻绳悬挂在车厢竖直的光滑的后壁上汽车以加速度a加速前进绳子对球的拉力设为T,车厢后壁对球的水平弹力为N则当汽车的加速度a增大时( )AT不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解析版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江苏省 淮安市 淮阴 中学 高一上 学期 期中 物理 试卷 解析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13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