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手机产业专项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惠州市手机产业专项规划.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惠州市手机产业专项规划前 言当今手机产业是一个日新月异、快速增长的市场。惠州手机生产企业凭借多年的扎实基础,准确把握时机,制定发展战略,迎来了一个充满生机的全新发展时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整机、零部件、造型设计和销售渠道等产业链,建立了较大规模的产业集群,成为广东乃至全国最重要的手机产业生产基地之一,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大力发展手机产业,尽快建立一个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的手机产业体系,对于保障惠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在全国的领先地位,以及提高惠州市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按照惠州市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惠州市贯彻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建设国家
2、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实施细则以及市政府关于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进一步加快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重点发展的领域和技术中提到要大力发展“手机配套元件产品和技术”和突破“通信设备制造行业3G技术”等总体要求,我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根据惠州手机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深入研究、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突出惠州手机产业发展的特点,编制惠州手机产业专项规划,作为惠州手机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和加强行业管理的依据。第一章 惠州市手机产业发展概况1999年,惠州市TCL生产出第一台手机。2004年,“TCL手机”荣获国产品牌机第一的称号,TCL手机当时作为国产品牌机在手机行业达到了顶峰,也是作为惠州
3、品牌的骄傲。2005年始,随着国家手机产业政策的放宽,惠州的手机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逐渐有不少企业进入手机生产行列,手机行业出现了万马奔腾,你追我赶的局面,产量不断上升,自主品牌手机不断增多,从原来只有“TCL”一家,增加了“COSUN”和“德赛”、“CAYON”(嘉源)、“亿城”等多个品牌手机。作为一个高增长产业,手机产业对惠州电子信息产业的贡献越来越大。2008年,惠州市累计生产手机5905万台,同比增幅高达205.4%,销售总产值286亿,产值比重约占全市电子信息产业比重20%。手机配套产品销售总产值超过24亿元。全市向国家信息产业部申请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共182个。2009年,随着
4、TCL和惠州三星两大龙头手机企业产能的扩大,预计手机生产量超过1亿台,销售产值超过550亿元。惠州三星、惠州比亚迪、光弘科技手机生产项目的强势加入,将给我市手机产业带来巨大的发展契机,进一步完善了手机及移动通信终端产品的产业链。第二章 惠州市手机产业发展特点和制约因素2.1惠州市手机产业发展特点我市手机产业迅速发展包括纵向和横向两大特点:(一)从纵向看,主要包括:2.11手机品牌较多我市手机产业不仅拥 “三星”这样的世界级手机品牌,而且十分注重自主品牌的培植。目前我市手机行业拥有TCL、德赛、侨兴、CECT、嘉源和亿城等自主品牌,形成了自主品牌与世界著名品牌交相辉应的局面。不仅如此,还OEM生
5、产蒙宝、华为、中兴、BSNL、Brightstar、Kyocera、Bellwave等手机。2.12发展势头强劲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惠州市生产手机5905万台,同比增幅高达205.4%,销售总产值286亿。尤其是TCL和惠州三星两大龙头手机企业产能的扩大,将对我市手机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2007年TCL移动公司开始调整集团核心业务发展内容,加大投入发展手机通信产业,2008年生产手机1223万台,并计划在近年内达到年产量超2000万台的目标。惠州三星电子公司已投资1.35亿美元用于购买手机生产设备,目前月产能超过300万台,2008年年生产手机3821万台;计划2009年,将拥有3
6、4条手机生产线,产能达到8400万台。三星手机的强势加入,势必大大提高我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总量,也为我市进一步打造完善的手机及移动通信终端产品产业链注入了强大的动力。2.13产业链相对完整随着我市的手机整机规模的迅速扩大,一部分与手机生产有关的配套产业也相应地落户我市,从手机设计方案公司到主要手机元器件生产厂商,如线路板、蓝牙耳机、摄像头、充电器、手机外壳、柔性电路板等移动通信配套产品的生产,遍布移动通信产品生产的各种门类。在手机电池生产方面,我市拥有全国知名的德赛电池和TCL金能电池,其中德赛电池公司不仅年产量5000多万件,成为多个国内外知名品牌手机电池配套生产企业,而且旗下的惠州蓝微
7、电子有限公司还拥有手机专用锂电池保护电路板的知识产权,2008年手机专用锂电池累计产量达到1.2亿多万件。全市2008年移动通信配套产品销售总产值超过24亿元。2.14具有一定研发实力我市主要的手机生产企业,如TCL、德赛、侨兴等均在深圳、北京等地设有研发机构,充分利用了当地人才资源的优势补足自身发展中薄弱环节,其中TCL研发中心更获得国家级科研机构的称号。在3G新技术的产业化研发方面,我市企业积极备战:TCL集团从2005年已经开始着手3G前的市场布局,并且在WCDMA、TD-SCDMA技术平台上成功开放了新产品。在海外市场,继续强化与主流运营商合作,以WCDMA为重心,以便适时推出3G产品
8、。在国内市场方面,TCL已经与中国移动签订合作协议,推出TD-SCDMA制式3G手机。德赛集团已经加入了广东省3G产业联盟,并专门针对国家标准TD-SCDMA的手机终端专门组建了一个几十人的研发队伍,目前已经研发出多款TD手机。侨兴集团旗下的研发中心已在美国上市,多款自主品牌的手机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不断上升。此外,我市手机行业还具备型号研发能力较强,申请信号核准数量较多的特点。以2008年为例,全市共向国家信息产业部申请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182个,甚至超过了一些省份全年的申请总量。(二)从横向来看,与其他周边城市相比,我市手机产业发展特点主要包括:2.15产业规模迅速扩张据不完全统计,2
9、008年全国生产手机产量达7.5亿台,广东省产量约1.6亿台,其中,深圳市5302万台(深圳统计公告数),珠海市2887万台,东莞市913万台,河源市845万台,惠州市5905万台,销售产值286亿,占全省比重37%。惠州由于三星和TCL的手机产能大大提升,手机生产总量上了一个较大的台阶,预计2009年将超过1亿台,销售产值逾550亿元。图一:2008年广东省主要手机生产区域比例图2.16龙头骨干企业带动作用显著目前惠州有三星、TCL、德赛和侨兴四家骨干大型手机生产企业,2008年,4大企业集团手机销售总值占全市手机产业销售总值的85%,有力地推动了我市手机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以大集团为龙头、中
10、小企业相配套的产业集群。2.17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氛围良好2008年我市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总产值合计1436.16亿元,名列全省前茅,是我市主要的支柱产业之一。经济发展氛围良好,有利于各类电子信息产业在我市蓬勃发展。2.18地理位置优越惠州市与深圳、香港毗邻,并且同比临近的其他珠三角城市有更为优越的居住环境和土地资源。在新一轮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我市手机产业依靠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通过加快招商引资进程,必将迅速发展。2.2 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市手机产业发展具一定客观基础,但要壮大规模、提升档次、打造国家级手机生产基地,还面临以下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2.21生产核准制取消,MTK芯片面市,加剧国产手
11、机同质化竞争2007年10月,国务院取消了手机生产项目核准制,导致了手机生产行业竞争更加激烈,多家老牌国产品牌手机企业(如波导、夏新等)巨额亏损而相继退出。2006年台湾联发科技公司MTK芯片的面市,导致了国产手机的同质化竞争,手机企业面临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2.22产业集聚度不高,产业规划滞后从硬件看,我市手机产业链条的许多元配件自身缺失,需从外地购入,我市虽拥有一些手机元器件生产企业,但由于其制造能力普遍较弱,难以满足当地手机整机生产企业对元器件量的配比性和质的功能性需求。手机产业硬件不配套,提高了企业包括物流等在内的生产成本。从软件看,为手机企业专业性的技术服务体系与平台欠缺,影响了手机
12、企业技术提高。此外,我市手机生产企业分布较散,尚无手机产业规划和专业性园区,产业集聚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手机企业壮大规模与效益提高。2.23 手机关键元器件对国外依赖度太高与国内其他城市一样,我市手机整机生产企业所需的手机平台、芯片、嵌入式内存、PCB板、相机模组等基本依赖进口,这在很大程度上既制约了我市手机产业规模的扩大,更阻碍了手机生产企业效益的提高。如我市某著名自主品牌手机生产企业,在企业发展形势非常好的时候,曾有意扩大企业生产规模,但由于为其供应关键元器件的国外知名品牌手机生产企业,不愿向其提供足额的关键元器件,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规模。2.24 自主品牌手机企业盈利能力较弱我们在培
13、植自主品牌的同时,引进了包括三星在内的世界知名品牌手机企业,对于自主品牌企业来说,如何在“引狼入室”的同时,学会“与狼共舞”,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加上黑手机、山寨机的出现,国内手机整机生产行业竞争非常激烈。自主品牌手机企业由于产品功能定位、技术定位、价格定位和消费人群定位不准确等原因,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叠加增加了企业成本,企业效益普遍不佳。自主品牌手机企业效益普遍较差,盈利能力不强,将在相当大程度上影响手机企业持续发展的信心。第三章 惠州市手机产业面临的发展环境3.1 国家手机产业发展的大环境2004年以来,全球手机产业向中国大陆转移的趋势逐年增强,国内手机产量连创新高。2008年国内手机产
14、量高达7.5亿台,同比增长36.6%,超过全球产量的50%。手机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向中国大陆的转移,不仅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制造基地和最大的出口基地,也造就了世界级的产业集群,大量与手机生产相关的配套产业落地中国,比如主板、液晶模块、摄像头模块、mp3芯片、二次电池等;与此同时,全球的研发与设计也逐渐向中国转移,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等全球一线厂商无一不把中国作为其全球研发的重要环节,并且本土企业的研发能力也随着中国政府对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视与推动取得了长足进步。我国手机产业出现了蓬勃发展与国际竞争激烈并存的新局面。3.2 珠三角手机产业发展的环境广东省是我国的经济大省和改
15、革开放的排头兵,在我国手机产业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全国生产手机产量达7.5亿台,广东省产量约1.6亿台,占全国总产量20%左右。其中,深圳市5302万台(深圳统计公告数),珠海市2887万台,东莞市913万台,河源市845万台,惠州市5905万台,整个珠三角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3.3 未来手机产业发展趋势未来手机产业发展具有长远的良好前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手机无论从功能、技术、生产规模和用户需求等均会持续地以较快速度发展。特别是3G的技术发展,使手机将成为融合语音、图像、数据为一体的多媒体移动终端,将会大大地推动这一行业的发展。加之国外手机产业链逐步向中国转
16、移的趋势,手机高度专业化分工带来的机遇及手机门类、档次极多,用户层次需求高低不一的特性,也为这一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各种机会。第四章 惠州市手机产业指导思想、发展原则与目标4.1 指导思想、发展原则4.11 指导思想以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为指导,根据国家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省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和推进珠江口东岸地区紧密合作框架协议、市关于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进一步加快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发展思路以及市委、市政府努力打造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战略目标,建立和形成基于市场机制的更高效率的产业资源配置结构。大力培育和发展自有品牌,以提高企业自
17、主创新能力为重点,促进产业向高端发展。全面提高惠州手机产业竞争力,开创惠州市手机产业发展新局面。4.12 发展原则强化优势原则。进一步做大做强手机产业,打造国家级区域品牌,实现特色发展。围绕优势骨干产业,实施产业链招商,培育产业集群,力促创新,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小兼顾原则。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促进大、中、小企业共同发展。在财政扶持、项目扶持和融资支持上,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内外兼修原则。在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国际与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同时,着重培育本土企业,尤其是创业创新型企业,为本地民营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4.2 发展目标 1、到2012年,惠州市手机整机生产总产
18、量将达2亿台,进入全国前列,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重要手机生产基地之一,手机实现销售总产值超过700亿元,手机配套产品实现销售总产值约100亿元。手机产业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形成基本合理的产业结构。2、创建国家移动通信产业园,建设国家级手机生产基地、产业园区,引进手机检测机构,12家国际知名手机生产厂家和1-3家手机方案设计公司,培育510家中小型手机企业整机生产企业。积极引导企业自主创新,计划向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申请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超过500个。3、形成从手机设计方案公司到主要手机元器件生产厂商,如线路板、蓝牙耳机、摄像头、充电器、手机外壳、柔性电路板等移动通信配套产品等和手机整机生产的
19、产业链条,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第五章 发展惠州市手机产业的重要任务5.1 打造国家级产业园区抓住全球手机产业向国内转移的机遇,发挥惠州市手机产业已经形成的产业基础和市场优势,加快筹建移动通信产业园的步伐,进一步增强区域的产业集群效应。一方面,通过建设移动通信产业园区,发挥其导向性的作用,引导企业积极进行产品、技术和企业结构的调整,实现产品升级、技术升级乃至整个产业结构的升级。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好园区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争取得到国家和省更多的支持,引进手机产业检测机构,进一步提高全市手机产业的综合竞争能力,打造国家级移动通信产业园区。5.2 力促我市手机产业向高端发展加快引导企业技术升级步伐,积极
20、向上游和高端转移升级,提升产业档次。大力发展通信、无线网络、电视、图像等多种移动数据和增值业务功能并存的新一代移动通信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生产。加大引进手机芯片设计开发、手机方案设计等高端企业的力度,进一步完善我市手机产业上游链条。用好国家、省和市的各项扶持政策,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推进产学研结合,增强我市手机产业的发展后劲和可持续发展能力。5.3 建立手机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手机行业发展日新月异,我们要充分调动和整合社会资源,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依托产业基地、产业园区和龙头企业,建设面向行业和区域(专业镇、产业集群、工业园区等)应用的手机公共技术服务信息
21、平台,有效降低手机产业领域企业运营和创业成本,扶持加快企业自主品牌建设和产业技术创新,加快手机产业新技术的应用,形成一条基本完整的、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匹配的手机产业生产链,发挥产业集聚效应,促进产业做大做强。5.4推动3G产业的应用 利用3G基础网络覆盖广和沟通便捷的优势,大力推进手机邮箱、WAP网站、移动办公平台、网络学习平台等在电子政务的应用,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引导和鼓励3G技术在应急管理、执法管理、教育科研、医疗卫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应用,促进在线化服务,提高政府公关管理和公关服务的能力。深化重点行业、企业和消费者基于3G的新型电子商务应用。完善无线宽带领域的信用、认证、支付等
22、电子商务支撑体系。鼓励开展3G增值服务,将语音、短信、会议电视、企业总机等基础应用与邮箱、无线上网、网络存储、企业内部应用等高端服务有机融合,推动3G在企业管理、生产、商务等过程中的普及。以企业为主体,构建公众信息服务运营平台,为群众提供视频通信、定位查询、手机出版物等应用服务,积极发展无线POS和家庭POS终端,实现氺、电、煤气等公关事业缴费的便捷支付。5.5加快型号核准工作流程为有效推动手机产业的发展,还将从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工作流程的速度方面入手,通过与省信息产业厅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协调相应的工作环节,以及市无线电协会运作,加快手机的型号核准过程,积极为手机生产企业缩短研发周期,从而缩
23、短生产周期,进一步提升企业产品的竞争力。第六章 发展惠州市手机产业的主要政策措施6.1 加大政府引导以及支持力度通过政府政策引导,组织力量加大对手机产业关键领域和关键技术突破的研究,增加手机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建议由政府财政每年拨出一定经费用于支持惠州市手机产业发展,对企业申请国家和省的扶持项目(资金)给予相应的配套资金,支持有自主研发能力,有可行项目但缺乏资金投入的企业,并给予扶持资助。6.2 打造国家级区域产业品牌和名片惠州市拥有多个知名手机品牌,且随着近年手机产业的迅猛增
24、长以及惠州三星手机项目的落户,惠州市品牌手机生产总量即将接近“手机之都”深圳,可见惠州市完全有能力打响“中国手机生产基地”这一国家级区域产业品牌和名片。因此,下一步要向国家相关行业协会、省信息产业厅等申请国家级、省级的手机区域品牌,充分发挥区域品牌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利用品牌优势和名牌企业的管理优势、技术优势,辐射小企业,带动产业发展,推动资源配置向惠州集中,从而形成了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6.3 加大招商选资力度随着省委、省政府“双转移”政策的出台,深圳、东莞等地的部分企业将往惠州市转移。因此,在招商引资中,除了要招引外国企业外,也要重视国内重点手机企业的转移。在吸收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要注意以
25、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不能一昧的偏重招商,还要注重选择一批具有发展潜力、能推动惠州市手机产业集群发展的龙头企业,并通过其带动效应,吸引更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现产业链的集群,增大总量。6.4 打响惠州手机知名度争取国家和省的“金字招牌”,学习周边城市的先进经验,加大产业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产业知名度,对发展移动通信产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借助各种媒体大力宣传惠州市手机产业发展现状,提高惠州市手机产业知名度,同时利用现有的产业基础,积极申报上级部门的“金字招牌”,进一步扩大宣传效应,通过召开产业发展论坛、交易会等,打响惠州市移动通信产业品牌。 6.5 支持新一代通信技术产业化未来的智能手机产品将兼有手机和电视等功能,拥有强大的市场潜能。大力支持惠州市新一代通信技术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对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在税收优惠上给予支持;在新一代移动通信方面获得国家或省发展基金的企业,建议由市财政给予相应的配套资金;融资方面,建议对信誉良好,有强发展潜力的企业,简化融资程序,提高融资额度。惠州市新一代移动通信产品产业化的发展和成熟,将有利于增强惠州市手机产业的综合竞争能力,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拉动惠州电子信息产业的高速增长。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12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