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七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
《山东省济南市七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南市七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山东省济南市2012-2013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把答案写到后面的表格里1、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可能出现的情节是A种植水稻 B饲养猪狗等家畜 C居住半地穴式房子 D使用磨制农具 2、小轩决定假期中和家人一起去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们应去A黄帝陵 B大禹陵 C秦始皇陵 D中山陵3、民主一直是人类不懈的追求那么下列制度最能体现民主精神的是A禅让制 B世袭制 C私有制 D等级制 4、一位新同学自我介绍说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名称是一样的试判断他姓 A、秦 B、夏 C、宋 D、唐5、西周建立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治天下,立七
2、十一国”反映的是下列哪个制度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世袭制6、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右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A商朝 B秦朝 C西汉 D唐朝7、下列典故中和晋楚争霸有关的是A老马识途 B卧薪尝胆 C退避三舍 D指鹿为马8、公元前260年秦大破东方六国中实力最强的赵国军队,坑杀赵军士卒40多万人从此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攻势。这场战争是A马陵之战 B桂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城濮之战9、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来自于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10、下列关于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和思想主张连线错误的是 A墨子兼爱、非攻
3、B孟子有教无类当仁不让于师C韩非子法治中央集权 D庄子顺应自然无为而治11、象棋棋盘上两军之间有楚河汉界,楚河汉界与下列哪一历史有关A、秦统一六国 B、楚汉之争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12、新疆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A、班超出使西域 B、丝绸之路开辟后C、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后 D、昭君出塞后13、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独创性的象征。秦长城的范围是A西起陇西,东到大海 B西起长安,东到辽东 C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 D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14、发明了“蔡侯纸”,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交流与教育的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的是 A祖冲之 B蔡伦 C贾思勰
4、 D顾恺之15、2007年,“王立群读史记”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播出,吸引了不少历史爱好者观看。下列有关史记表述错误的是 A作者司马光生活在汉武帝时代 B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C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D肯定了陈胜吴广反抗暴秦的革命首创精神16、少林寺是一座闻名于世的寺庙。佛教传入我国是在 A西汉初年 B西汉末年 C东汉初年 D东汉末年17、在历史课上,同学们讲了许多关于三国鼎立的故事,下列哪个故事所反映的史实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影响最大?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三顾茅庐 D七擒孟获18、东晋南朝江南地区经济得以迅速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南方自然条件好 、南方统
5、治者施行仁政 、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的农业技术 19、下列四个成语中,不出自淝水之战的是: A、投鞭断流 B、草木皆兵 C、风声鹤唳 D、破釜沉舟20、下列人物与作品搭配错误的一组是A.祖冲之-女史箴图 B.贾思勰-齐民要术 C.郦道元-水经注 D.王羲之-书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非选择题(共4个题,60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商鞅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要求,从其“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论点出发,强调教育改革,认为治理国家的根本是重农战,要富国强兵就必须进行法制宣传,培养法治人才。(1)、根据材料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
6、商鞅是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2分)同时根据学过的知识,说说商鞅变法是通过什么措施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的?(4分)材料二: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2)、结合课本知识回答,秦国的商鞅变法中哪项内容确立了秦国的封建社会的性质?(2分)(3)、商鞅变法对秦国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2分)同时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秦国也修建了水利工程,经过了两千年一直在造福人民,这项工程叫什么?(2分)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1)、右图是哪个封建王朝的疆域图?
7、(2分)该王朝的建立着是谁?(2分)材料二:毛泽东指出:秦始皇的历史功业,首先在于结束了战乱纷争的历史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高度集权的帝国。而秦王朝的政治体制,实际上规定了两千年来中国政治的基本格局。(2)、根据所学知识,说说秦王朝是在政治体制方面是如何具体的规定的?(6分)材料三:李斯以战国时候秦人通用的大篆为基础,吸取齐鲁等地通行的蝌蚪文笔划简省的优点,创造出一种形体匀圆齐整、比划简略的新文字,称为“秦篆”,作为官方规范文字,同时废除其他异体字。(3)、材料中提到的“秦篆又叫做什么?(2分)秦朝除了统一了文字之外,再思想上和经济上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统治?(6分)23、阅读材料回答问
8、题(12分)材料一:西汉时期,董仲舒在回答汉武帝有关治理国家的方针大计的策问时,指出:“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1)、根据材料结合课本知识,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建议?(2分)这个建议对汉朝产生的了怎样的影响?(2分)材料二:主父偃说上(汉武帝)曰:“古者诸侯地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建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疆而合纵,以逆京师。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比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削弱矣。”于是上从其计。(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汉武帝统治初期在政治上面临着什么问题?(2分
9、)他是怎样解决的?(2分)材料三:(3)、材料三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谁对这条古代商路的开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分)这条商路的开通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2分)24、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请回答:(1)这首诗的前两句是指哪位皇帝在位时发生事情?(2分)其中使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相抗衡的事件是什么?(2分)后两句指发生的什么事情?(2分)材料二:皇帝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
10、用汉语。那些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为习惯,可以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1)、材料一中的“皇帝”指的是谁?(2分)这位皇帝除了材料中提到的改革内容外还进行了哪些改革?(6分)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2分)答案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卷(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 )。A
11、. 终身教育 B. 普通教育 C. 职业教育 D. 义务教育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 A. 培根 B. 夸美纽斯 C. 赫尔巴特 D. 赞科夫3.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 )。A. 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B. 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C. 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D. 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4.( )是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C. 教学目标 D. 培养目标5.( )是教师最为常用的研究方法。A. 观察法 B. 访谈法 C. 实验法 D.
12、行动研究法6.( )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A. 视角 B. 视敏度 C. 视野 D. 明适应7.考察被试个体差异,用于衡量被试相对水平,用于以选拔为目的的测验是( )。A. 常模参照测验 B. 标准参照测验 C. 目标参照测验 D. 团体参照测验8.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知识、情感、意志 C.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9.作为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的教育学者是( )。A. 杜威 B. 卢梭 C. 赫尔巴特 D. 夸美纽斯10. 在
13、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 )。A. 教育者 B. 受教育者 C. 教育措施 D. 教育内容11. 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 理论联系实际 B. 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C. 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 D.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2. 某学生在研究事物时,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这位学生的认知方式很可能属于( )。A. 场依存型 B. 场独立型 C. 冲动型 D. 沉思型13. 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 A. 自我期待感 B. 自我归因感 C. 自我预期感 D. 自我效能感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
14、4. 教育是对教育专制性、等级化和特权化的否定。 15. 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德国哲学家。16. 对学生是人的属性的理解包含三个基本的观点:学生是主体,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学生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17. 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分和。18. 自我控制主要表现为个人对自己行为的和,使之达到自我的目标。19. 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的交叉学科。20. 奥苏贝尔指出,一切称之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决定成分,其中被看作是学习的最重要和最稳定的动机。21. 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软情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与的
15、综合表现。三、辨析题(本大题共3道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22. 动机强度越高,越有利于取得成功。23. 智力高者,创造力必定高。24. 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5. 教学26. 学校课程27. 有意注意28. 社会抑制29. 学习策略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30. 为什么说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31. 促进学生学习迁移的策略有哪些?32. 简述影响社会知觉的特点。33. 简述韦纳的归因理论。34. 简述桑代克的三条主要的学习律。六、论述题(11分)35.试述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七
16、、教育写作题(16分)36. 先贤苏格拉底有句名言“美德即知识”,后人对此提出质疑“道德可教吗”。请以“道德是否可教”为话题进行写作。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A解析 终身教育主张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终身教育思想成为很多国家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终身教育是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2.B解析 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的泛智教育思想,那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3.D解析 (1)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可分为国家
17、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从课程任务的角度,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从教育阶段的角度,可分为幼儿园课程、小学课程、初中课程、高中课程。()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可分为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等。4.D解析 略5.A解析 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和记录,然后对所做记录进行分析,发现被观察者心理活动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6.B解析 视敏度在医学上称为视力,视敏度的大小通常用视角的大小表示。7.A解析 被试在
18、常模参照测验中的成绩必须放到所在团体中,以被试在该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来评估其能力水平,这一团体即为常模团体。8.A解析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9.C解析 赫尔巴特最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10. A解析 教育者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教育活动的主导因素。11. D解析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12. A解析 场依存型者的知觉倾向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从题干可以看出该同学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很可能就属于场依存型。13. D解析 自我效能感是指
19、个体对自己的能力能否胜任一项任务的判断与评价。二、填空题14. 民主化 15. 康德 16. 能动的 17. 不同刺激同时对比继时对比 18. 监督调节19. 教育学与心理学结合而产生 20. 认知内驱力 21. 态度情感三、辨析题22.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通常动机强度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成倒“U”型曲线关系。即在中等强度动机的情况下,个体的工作效率是最高的,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强度的增强而提高,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23.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智力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
20、所形成的认知方面的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创造力是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能力。二者的关系十分复杂。智力高的人虽然可能比智力低的人更有创造性,但高的智力并不是创造力的充分必要条件。创造力还受到一些非智力因素,如坚持性、自信心、意志力、责任感、兴趣等的影响。创造力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结晶。24.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学生的学习既与人类的学习有共同之处,但又有其特点:首先,以间接经验的掌握为主线;其次,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目的性和组织性;再次,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四、名词解释25. 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济南市 历史上 学期 期末考试 试题 新人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12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