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和平区九级(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doc
《天津市和平区九级(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和平区九级(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doc(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5-2016学年天津市和平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湿衣晾干C酒精挥发D冰雪融化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BCD3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漂浮在空中,进入人体肺泡,对健康影响很大PM2.5属于下列空气污染物中的()A可吸入颗粒物B一氧化碳C二氧化硫D二氧化氮4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各组物质不是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氢气、五氧化二磷、稀盐酸B液氮、生石灰、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剩余固体C氧气、冰水混合物、空气D稀有气体、氢氧化钙、石灰石5下列各选项中,解释与事实不吻
2、合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液氧和氧气都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B酒精做温度计的填充物酒精分子的体积受热变大,遇冷变小C金刚石很坚硬,而石墨却很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D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AABBCCDD6某学生用俯视方法读得量筒内液体的体积为10毫升,倒出一些液体后,再用仰视方法读得量筒内剩余液体体积为3毫升,则他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的为()A7毫升B小于7毫升C大于7毫升D无法确定7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的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B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3、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8瑞典卡罗琳医学院5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医学家屠呦呦,以表彰她对双氢青蒿素的研究双青蒿素对疟原虫红内期有强大且快速的杀灭作用,其化学式为C15H24O5,对于双青蒿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双氢青蒿素属于氧化物B双氢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4C双氢青蒿素由15个碳原子、24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D双氢青蒿素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19下列物质鉴别的实验方法错误的是()鉴别物质实验方法A过氧化氢和蒸馏水分别加入MnO2,看是否有气泡B铁和铜看颜色C、二氧化碳、氧气和氮气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观察现象D活性炭和氧化铜分别投入
4、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AABBCCDD10a和b为两份质量相等的固体,已知a为氯酸钾,b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当分别同时加热a和b至完全反应时,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而变化的图象是()ABCD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有1-2个符合题意,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多选不得分,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只选一个且符合题意得1分,若选2个有一个不符合题意则不得分)11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所以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来源:学科网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分子、原
5、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但不带电的微粒不一定都是分子、原子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12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中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的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可能是单质B若消耗6g的乙,则生成40g的丙C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甲、乙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生成丙物质中元 素种类相同13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Y2Z的叙述,错误的是()AZ一定是化合物B在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1:2C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D若agX完全反应生成bgZ,则同时消耗(ba)gY14在下列实验
6、操作(或措施)与理由的关系中,正确的是()A做电解水实验时,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加快,因氢氧化钠是催化剂B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试验中红磷要足量耗尽氧气C实验室制取蒸馏水时在蒸馏瓶中放入沸石加快蒸馏速度D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要等气泡均匀连续放出再收集防止收集到的气体不纯15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关于这种物质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A该物质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B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来源:学科网C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三、填空题16用适当的符号填空(1)3个铵根离子(
7、2)2个亚铁离子(3)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17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周期表中不同种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填字母)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2)1869年,(填字母)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绘制出元素周期表A张青莲 B门捷列夫 C拉瓦锡(3)元素周期表中氟元素的有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A氟属于金属元 B氟的原子序数是9 C氟的相对原子质量19.00g(4)氟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氟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由钠元素和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氟化钠的化学式为18(1)在汽车尾气排
8、放口加装“三效催化器”,在不消耗其它物质的情况下,可将尾气中的有毒气体一氧化碳、一氧化氮转化为另外两种能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气体和(2)有些村民取浑浊的河水作生活用水,将浑浊的河水用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其中小卵石的作用是,用此装置净化后得到的水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3)取水后加入絮凝剂的作用是;(4)为了防止水的污染: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其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填序号)ABCD(5)我市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为了了解运河治理效果,用烧杯、玻璃棒、漏斗等仪器对水样进行(填实验操作),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用
9、(填物质名称)除去水中的少许臭味;用(填物质名称)检验是硬水还是软水四、简答题(本题共3题,共16分)19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硫在氧气中燃烧(2)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反应(3)电解水的反应(4)催化剂在起催化作用时,也参与化学反应过程例如: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加热制氧气时,在氯酸钾分解同时,也伴随发生如下反应: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氧气和另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态单质,同时还生成一种紫黑色晶体(该晶体加热也产生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0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氯化钠、铁、过氧化氢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2)下列微观示意图中,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10、填字母序号,下同),能表示3个分子的是(3)A、B、C、D表示四种物质,在高温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每个A分子是由个原子构成的反应后,生成C和D两种粒子的个数比为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B和C属于氧化物 b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发生改变c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没有改变 dA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2124克H2、O2混合气体充分燃烧生成18克水,则原混合气体中氧气和氢气的质量比为或五、实验题(本题共3题,共26分)22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1)如图1所示,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1中所收集的气体为,该实验说明水是由组成的(2)图2是活性炭净水
11、器示意图,下面分析正确的是(填序号)A能杀菌消毒B能得到纯净水 C能把硬水变为软水D能使天然水变得无色澄清 E有助于除去悬浮性颗粒(3)含有较多化合物的水叫做硬水图3是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示意图,生产自来水时,常用的絮凝剂是(4)化学实验常在容器中放少量的水如图4所示,但作用各不相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23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装置图用序号填空)(1)写出编号和仪器的名称:(2)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制O2时,应选用做气体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可用装置F收集氧气的原因是(3)实验室制取H2时,应选用做气体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已知MnO2固体和浓盐酸混合共热可制得氯
12、气(Cl2),则应选用做气体发生装置(4)有一名同学欲用G装置收集H2,则H2应从导管口通入另一同学用G装置收集氧气则O2的验满方法是 如需随时控制生产气体的量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填编号)(5)若收集一瓶氧气,供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使用,最好选用气体的收集装置的24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实验”图是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大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此实验说明分子但是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并进行如下操作: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b在A、D试管中
13、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分析讨论】(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2)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3)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六、计算题(本题共2题,共10分)25N(NO2)3是科学家2011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火箭燃料计算:(1)N(NO2)3中氮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填最简比);(2)N(NO2)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下列化合物中,氮元素质量分数最小的是(填字母)AN(NO2)3 BN2O3 CN2O526小明在实验室里加热91.8g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质量为90g,请计
14、算:(1)剩余固体的成分是什么?(2)各成分的质量是多少?2015-2016学年天津市和平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选题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湿衣晾干C酒精挥发D冰雪融化【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否生成新物质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解答】解:A、粮食酿酒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酒精,属于化学变化;B、衣服晾干过程中,只是水由液体变成气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酒精由液体变成气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D、冰雪融化过程中,只
15、是水由固体变成液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它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而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BCD【考点】测量容器-量筒;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各种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分析判断【解答】解:A、量取液体时视线应对准凹液面最低处,而此题采用的是仰视,所以错误B、瓶塞没有倒扣在桌面上,错误;C、试管中的液体超过了三分之一,错误;D、胶头滴管应竖
16、直悬空在试管正上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实验仪器及基本实验操作等相关内容在化学实验操作时,要按照严格的操作规范进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3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漂浮在空中,进入人体肺泡,对健康影响很大PM2.5属于下列空气污染物中的()来源:Z&xx&k.ComA可吸入颗粒物B一氧化碳C二氧化硫D二氧化氮【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空气与水【分析】PM2.5指细颗粒物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解答】解:PM2.5
17、指细颗粒物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A、PM2.5指细颗粒物,属于可吸入颗粒物;故A正确;B、一氧化碳是气体,故B错误;C、二氧化硫是气体,故C错误;D、二氧化氮是气体,故D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4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各组物质不是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氢气、五氧化二磷、稀盐酸B液氮、生石灰、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剩余固体C氧气、冰水混合物、空气D稀有气体、氢氧化钙、石灰
18、石【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解答】解:A、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五氧化二磷是由磷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稀盐酸中含有水和氯化氢,属于混合物;B、液氮是由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生石灰是由钙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剩余固体中含有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属于混合物;C、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
19、纯净物,属于单质,冰水混合物中含有一种物质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D、稀有气体中含有氦气、氖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氢氧化钙是由钙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一些杂质,属于混合物故选:D【点评】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时,就是判断物质的物质组成;判断是否是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时,既要判断元素组成,又要判断物质组成5下列各选项中,解释与事实不吻合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液氧和氧气都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B酒精做温度计的填充物酒精分子的体积受热变大,遇冷变小C金刚石很坚硬,
20、而石墨却很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来源:学科网D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AABBCCDD【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物质的微粒性;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逐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液氧和氧气都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因为它们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故A解释正确;B、酒精做温度计的填充物是利用了酒精分子的间隔受热变大,遇冷变小,故B解释错误;C、金刚
21、石坚硬而石墨质地很软,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C解释正确;D、食物腐烂变质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故D解释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6某学生用俯视方法读得量筒内液体的体积为10毫升,倒出一些液体后,再用仰视方法读得量筒内剩余液体体积为3毫升,则他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的为()A7毫升B小于7毫升C大于7毫升D无法确定【考点】测量容器-量筒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解析版 天津市 和平区 期中 化学 试卷 解析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11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