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群体学业弱势问题探析:成因与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群体学业弱势问题探析:成因与对策.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学生群体学业弱势问题探析:成因与对策摘要:本文力图从大学生群体学业弱势问题特征和成因分析出发,进而从深化教育改革、加强高校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两个方面展开,积极分析对策并探索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关键词:弱势问题,学业弱势,大学生群体学业弱势(一)大学生群体学业弱势问题的主要特征大学生群体学业弱势现象最主要的客观特征就是学习困难、学业不良。学业不良的界定有不同的方法,通用的方法是根据学业成绩与其智力潜能的差异,当这种差异达到一定程度,就推断其为学业不良,但是本文对大学生学业不良的界定仍以及格率作为判断指标。主要原因是大学生属于社会相对高智商群体,具有一定的同质性,相对来说智力潜能的差
2、距不大,而在传统上约定俗成的办法也是以及格作为学生掌握相关专业课程的标准。因此,本文中的学业弱势大学生是指那些感观和智力水平正常,但由于各种主观原因诸如学习方法、学习动力、学习心态、意志等以及客观原因诸如家庭、学校和社会而引起其学习成绩下降,明显落后于其他同学,未能达到高校教学规定的基本要求,甚至于肄业、中途退学、无法按时毕业或就业困难的大学生。(二)学业弱势问题的成因分析一、 客观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 家庭教育因素:一方面,由于目前很多家庭存在父母用单一的生活选择、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人格理想来要求、约束子女。但是却忽视了孩子兴趣、特长的现象。学校专业不是学生自己喜欢的,导致部分学
3、生入校后对本专业毫无兴趣,从而学习成绩不良。另一方面,目前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部分父母的过分娇惯使得孩子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普遍缺乏承受力和合作能力,造成情感脆弱、社交能力不强、缺乏创造力和活力、独立意识与能力较差。(2) 学校因素:学校教育因素。我国提倡实施素质教育已经多年了,但由于中学阶段教育大都以高考为终极的目标,因此在很多中学存在“唯成绩论学生”的现象,实际上仍未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而且片面强调学科成绩养成了成绩优秀学生恃宠而骄和心理承受能力差的毛病,也养成了成绩较差学生自卑自怨的心理状态。进入大学以后,大学中学习环境、学习方式与高中大不相同,学习优势对一部分学生来说已不复存在,一部分
4、学生感到学习吃力或不想学习,学习成绩随之一落千丈。高校生源因素。由于各高校采取的是各省市分别招生的政策,中国各个省市的高中教育水平差距很大,导致进校时学生学业基础差别很大。例如,下面是复旦大学2002年在浙江省和云南省招生分数线(全国卷)见复旦大学招生网分省信息:省份年份科类投档线高分低分平均分云南省2002文科526616526580云南省2002理科474647474594浙江省2002文科560649560617浙江省2002理科655705655675从相关资料中可知,该年份云南浙江两省当年高考总分和考试卷一致。但从表中可见,当年浙江省的考生要比云南考生文科多34分,理科多181分才能
5、顺利被复旦大学录取。高考分数相差如此之悬殊的两个学生如果进入相同的专业学习的话,他们学习基础的差距自然也十分巨大。高校教学方式的因素。一些大学课程的教学依然是以课堂、教师、书本为中心,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缺乏知识更新,导致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学生的自主意识发展需求。(3) 社会因素: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时期以来,引入了市场经济竞争机制,而且竞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愈演愈烈,对于大学生心理的冲击日益加强,引发了他们自我意识的觉醒,开始注重现实,讲究实效,互相展开平等竞争。但这对于一部分意志薄弱的学生无疑是一种挑战,当遇到老师的批评、考试的失败等情况而受到学业上的挫折时,都可能造成消极的影响,导致他们
6、心理失衡,走入学业受挫自暴自弃学业更陷入困境的恶性循环。二、 主观因素(1)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标失落。中学时期,每个学子都有一个明确而具体的奋斗目标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进入大学后,很多学生突然感到人生没有目标了,其中部分学生很快摆正位置寻找到新的奋斗方向,但也有部分学生由于失去了新的学习目标和动力。专业思想不牢固。有些学生或由父母包办填志愿,或出于对热门专业的盲目向往,或是对大学专业的设置情况不清楚等,致使他们所填报的高考志愿并不是最适合自己的学校与专业。学生在入学后如果不能正视这一现实,迅速调整人生航向与学习目标,就会致使专业思想不牢固,对所学习的专业课提不起丝毫兴趣,导致学习成绩大幅下降
7、。(2)不适应大学生活。进入大学以后,学生面对的是与中学时期完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如大学课程门类较之中学增加,且大多以自学为主,教师仅是讲解重点、疑点、难点,点到为止,不再像中学时期老师讲课面面俱到。这一系列的变化,使一些学生无所适从,他们未能迅速转换角色适应大学生活,造成学习成绩下降。此外,进了大学,实行的是集体生活自我管理方式,一个集体内部大家来自不同的地域,同一寝室同学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这造成部分学生对集体生活的不适应也影响到了学习。(3)学习与其他活动的关系处理失当:学习与学校社会工作之间的关系处理失当。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参与了过多学校或者系里、各种社团组织的社
8、会工作,“政务缠身”又无法合理支配学习时间,造成成绩不良。随着网络和电脑的普及,大学生因为沉迷于网络而荒废学业的情况也日益严重。2002年11月27日的燕赵都市报报道“120名学生含恨告别校园”,受到退学处理的学生中,有85%的学生是因为过度沉迷网络而荒废了学业。有关专家认为,网络游戏已逐渐成为大学生求学路上的致命杀手,学业失败的学生中几乎90%是因为沉迷游戏所致。见罗瑞涛,葛长波:大学生学业失败因素浅析2004年5月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第3期(总第109期)学习与谈恋爱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有些学生忙于谈恋爱,将大量时间用在“二人世界”中,根本无心于学习,学习成绩自然是江河日下
9、。若是失恋,部分学生陷入深深的痛苦中不可自拔,也可能导致学业挫折。(三)大学生学业弱势问题对策分析一、深化教育改革深化教育改革缩小学业差距(1)更新教育观念,改革应试教育模式。首先,教育改革最根本应是教育观念的改革。考试的目的应该是让学生寻找发现自己的不足,让学生更充分地展示自己,以便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对于教师来说,通过考试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和诊断教学中的问题,以利于修正教学过程和个别辅导,提供最适合学生个体发展的教育。其次,应改变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的应试教育模式,使学生在中学时期打好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意识,尤其加强学生集体观念、心理素质、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此外,高校也要进行
10、教学方法、手段与内容的改革,提倡文理渗透与知识的融合。(2)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大力推广素质教育。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管理,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机制。教师应积极探索有利于启发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创新意识的教学方法,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和学会学习,提高学习能力;从体制上强化学生的读书、实践、实验设计等自主学习环节;注重课内学习向课外学习的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大学学习特点,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改善学习状况。大学学习专业性强,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因而需要有较强的计划能力、自学能力、自制能力和探索性学习的能力。此外,大学学习不再仅仅是课堂里和教科书的内容,还包括其他很多方面,如获取收集信息、做实
11、验、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及各类科研创新活动,参与各种集体社团活动,参加讲座、进行社会调查等。因此,必须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他们不仅要学习课本知识,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拓宽知识面,还要培养多方面的能力。(3)实行分层教学,加强对学习困难学生的直接指导。由于同一所高校录取分数段间距的增大,同一所高校学生尽管不存在很大智力差距,但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实效性差距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应改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实行分层教学并加强针对性的直接指导。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一种可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为了开发利用这种差异资源,老师要在课堂上努力创设一种合作学习的氛围,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法。改革常规的考试制度和考试方法。
12、应尽快在全国高校范围全面铺开学分制管理制度,丰富考试评价方式,让学生可以选择学习和选择考试。对学业有困难的学生加强直接的指导,老师要及时关心帮助,询问了解导致其成绩不佳的原因,并且通过各种直接指导的方法如个别学业辅导、开小灶,开设学习经验交流会等,帮助他们摆脱困境。二、加强高校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引导弱势学生勇于面对现实,学会自我接纳自我接纳能力是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一个人对自身所具有的所有特征都愿意去了解、去面对、并且无条件地接纳,是个体获得健全人格的重要条件之一。我们必须让学生明白: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比不上别人的地方,也有比别人强的方面,不必把与别人比较作为衡
13、量自己价值的尺度。2、加强政治辅导员的作用。由于高校辅导员处于与学生直接接触的“一线”,学生的变化和情况他们最为了解,也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对学生的变化做出反应,因此加强辅导员对学生的思想辅导工作是加强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辅导员应该经常到班上、到宿舍找学生谈心,倾听学生心声,尽早发现学生的问题,从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入手,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走出学业不良的心理困境。3、完善心理咨询体系,消除弱势学生心理危机完善高校心理咨询体系不仅可以使有心理问题的学业弱势大学生早日得到发现,而且在对矫正部分学业弱势大学生不良行为倾向、调节情绪、发展和完善人格方面也发挥着其他教育形式所不能起到的作用。(1)通过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加强对学生心理卫生知识的教育等方式,及时发现了解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2)针对学业弱势大学生组织心理咨询专家,立足于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心理发展进行专门的心理辅导和具体的指导。(3)对于已经发现有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的学业弱势大学生,要主动进行咨询、了解、干预,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必要时应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配合做好工作。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11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