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doc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吉林市普通中学2012-2013学年度高中毕业班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生 物说明:本试卷分卷、卷、卷三部分。卷只能选一个试题作答。将第、卷的答案填在答题卡中。考试结束时上交答题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90分。第卷 选择题(共36分)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是 A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时,其特定功能不会发生改变 BRNA与DNA分子均由四种核苷酸组成,前者不能储存遗传信息 C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氧化分解时都能释放出能量 D葡萄糖、乳酸、氨基酸依次是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基因表达的产物2. 细胞学说建立于19世纪,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下列叙述不符合细胞学说的是A. 一切动
2、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 B. 揭示了细胞和生物体结构具有统一性C. 细胞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 D. 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3. 下列生物中,依次符合无成形的细胞核、有多种细胞器、以RNA为遗传物质的一组是A. 醋酸杆菌 硝化细菌 SARS病毒 B. 大肠杆菌 青霉菌 烟草花叶病毒 C. 乳酸菌 酵母菌 T2噬菌体 D. 乙肝病毒 水绵 念珠藻 4. 含有164个N原子的150个氨基酸,形成了4个四肽,5个六肽和1个2条肽链构成的蛋白质分子。这些多肽和蛋白质分子中,肽键与氨基数目的最大值分别是 A. 150和150 B. 139和25C. 139和11 D. 150和255. 下列各组实验
3、中,其检测试剂和结果的组合正确的是实验名称检测试剂颜色反应A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灰绿色B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吡罗红和健那绿细胞核红色、细胞质绿色C鉴定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D鉴定脂肪苏丹橘黄色6存在于RNA中而不存在于DNA,存在于叶绿体中而不存在于线粒体中,存在于动物细胞质中而不存在于植物细胞质中的糖类物质分别是A核糖、葡萄糖、糖原 B脱氧核糖、核糖、纤维素C核糖、脱氧核糖、麦芽糖 D脱氧核糖、葡萄糖、淀粉7. 对细胞器进行归类的叙述中,不合理的是A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核糖体等B可以产生ATP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C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和叶
4、绿体D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液泡8. 右图表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结构B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C蛋白质、RNA、DNA等生物大分子可以穿过核孔进出细胞核D使用电子显微镜在真核细胞中,才能看到此图所示的结构9下列关于人体内ATP叙述,错误的是AATP是细胞中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B线粒体中大量产生ATP时,一定伴随着氧气的消耗C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ATP的含量较多D一分子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可形成一分子腺嘌呤核糖核苷酸10. 下列有关造血干细胞中物质运输的途径,可能存在的是 A. 吸收的葡萄糖: 细胞膜细胞质基质线粒
5、体B. 合成的细胞膜蛋白: 高尔基体核糖体细胞膜C. 转录的mRNA: 细胞核细胞质基质高尔基体D合成的DNA聚合酶: 核糖体细胞质基质细胞核11. 下列是生物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方法,不正确的是A研究细胞器结构和种类,采用差速离心法B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采用纸层析法C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采用对比实验法D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需进行活体染色12. 下图甲表示酶促反应,而图乙表示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物质a的起始浓度为20mmol/L)。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如果图甲中c和d是同一种物质,则a可能是麦芽糖,但一定不是蔗糖 B图乙中的曲线表明,在特定条件下,物质a在2min内
6、完全水解 C若图乙中曲线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则曲线一定为该酶的最适温度D若图乙中曲线表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则曲线酶浓度最高13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用伊乐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以白炽灯作为光源,移动白炽灯调节其与大试管的距离,分别在10、20和30下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不同距离下单位时间枝条产生的气泡数目,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研究的是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BA点和C点的限制因素分别为温度和光照强度CB点条件下伊乐藻能进行光合作用D若在缺镁的培养液中进行此实验则B点向右移动14. 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可能发生于同一时期的变化是 ADNA分子的复制和染色体数目加倍
7、 B染色单体形成和细胞板的出现 C着丝点的分裂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核膜的消失和纺锤体的形成15. 向正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悬液中分别加入abcd四种抑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A若a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使丙酮酸的消耗增加B若b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使丙酮酸增加C若c能抑制H氧化成水,则使O2的消耗减少D若d能抑制ATP形成,则使ADP的消耗增加16右图为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关于此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此图所表示时期为观察染色体形态的最佳时期 B. 此时期的下一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与DNA数之比为1:1C. 用显微镜观察此细胞可见细胞膜、染色体、赤道板等结构D. 如无异常情况,此细胞的子细胞的基因型
8、为AaBb17.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坏死 B. 至少在一个细胞中发生56个基因突变,才能赋予癌细胞所有的特征C. 皮肤上的老年斑是细胞凋亡的产物 D. 人体各种组织细胞的衰老是同步进行的18. 右图表示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的图像(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说法正确的是A是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含同源染色体2对,DNA分子4个,染色单体0个C正在进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D形成该细胞的过程可能发生过基因突变或染色体交叉互换19.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密码子具有简并性,这一现象增加了遗传性状
9、的稳定性B. 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细胞核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遗传物质是RNAC.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先天性聋哑的孩子,是基因重组的结果D. “超级细菌”的超强耐药性基因可以通过染色体交换从其它细菌获得20. 探究生物的遗传物质和遗传规律的漫长岁月中,众多学者做出卓越贡献,正确的是 A萨顿运用假说-演绎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B克里克最先欲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并将其命名为中心法则C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最早证实DNA是遗传物质D赫尔希等人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使人们确信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1. 关于下列DNA分子片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
10、作用于部位B. 该片段中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C. 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占100%D. 如果该DNA片段连续复制4次,理论上需要64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2. 某动物的体色有褐色的,也有白色的。这两种体色受两对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Z与z、W与w控制。只要有显性基因存在时,该动物的体色就表现为褐色。现有一对动物基因型分别为ZzWw和Zzww,繁殖多胎,后代中褐色个体与白色个体的比值为A15:1 B7:1 C1:1 D3:1 23. 某种遗传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某患病家庭的 部分遗传系谱图如下,据此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该遗传病是常染色体隐性
11、遗传病B. 4再生一个健康男孩的概率为3/8C. 经产前诊断筛选性别,可减少该遗传病的发生D调查发现人群中该病的患病概率为1/2500,则7与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子结婚,则其孩子中患该病的概率为1/15324. 已知玉米(2N=20)的抗病(A)对易感病(a)为显性,高秆、易倒伏(B)对矮秆、抗倒伏(b)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甲(AABB)和乙(aabb),据此培养AAbb品种。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经过a、b、c过程,F2矮杆抗病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2/3B. 图中d过程需要的工具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C. 经
12、过e、f过程的育种原理与过程d的育种原理相同D. 上述育种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秆目标品种的是g2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某自然保护区的藏羚羊在两年中增加了近万只,一定导致种群基因突变频率提高B. 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协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C.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步骤是:培养根尖低温诱导固定根尖制作观察装片D. 调查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要在患者家系中调查26. 某人在持续几天咳嗽后发热,经诊断是细菌感染引发了肺炎。人体内有炎症时出现发热现象,有利于吞噬细胞和抗菌物质等转移到炎症区,抵御病原体的攻击。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此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体生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吉林省 吉林市 普通高中 高三上 学期 期末考试 生物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11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