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练习题(上学期)参考答案.doc
《古代汉语练习题(上学期)参考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练习题(上学期)参考答案.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代汉语练习题(上学期)参考答案练 习 一一、 填空1、古音相同或相近,词义相近或相关,又同出于一个来源的一组词。2、直接引申;间接引申;有字形可考、有文献证明的词的基本意义;本义;本义;没有意义联系;同形词。3、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实义到虚义。4、扩大;缩小;转移;由褒义到贬义;由贬义到褒义。5、水池;本义。6、天上的星星闪烁;奴仆。二、 辨析下列概念间的关系引申义与假借义:教材p9399页;同音词和声训:前者指的是声音相同而意义毫无关系的一组词,属于词汇研究的范畴。后者指利用声音相同相近的词解释词语的方法,属于训诂学的范畴,声训的作用在于考语源、明通假。同训与反训:同训是用一个常
2、见的同义词解释几个同义词。如尔雅中多用此法。反训是指用一个词形表示相反、相对的两个概念,如:徂:往也,存也。或者用一个反义词解释另一个词义。如:落,始也。乱,治也。三、(题略)1、 河:古义指黄河,今泛指河流,词义扩大。2、蟲:古指各种动物,今指小虫,词义缩小。3、丈人:古泛指老者,今指岳父,词义缩小。4、闻:古指听觉,今指嗅觉,词义转移。5、丈夫:古泛指男子,今指女性的配偶,词义缩小。6、17、赂:古指赠送物品,今指行贿,词义由中性词变为贬义词。7、21臭:古指气味,今指坏气味,词义缩小。8、责:古指索、求;今指责备;9、奉:古通“俸”,今指“奉命”10、涂:古通“途”;今指“涂写”;11、
3、谤:古指批评,中性词。今指“诽谤”12、鄙:古指“边邑”,今指“卑鄙”;13、党:古指“乡党”,今指“党派”14、粪:古指“扫除”,今指“粪便”;15、购:古指“悬赏征求”,今指“购买”16、痛恨:古指“痛心遗憾”,今指“愤恨”;18、33、去:古指离开;今指“前往”19、售:古指“卖出”,今指“卖”;20、睡:古指“打瞌睡”,今指“睡觉”22、62、走:古指“跑”,今指“步行”;23、狱:古指官司,今指“监狱”24、淫:古指“浸淫”,今指“淫乱”;25、出入:古指偏义复词“入”,今指“出入”26、氓:古指“百姓”。今指“流氓”;45、卑鄙:古指“出身低贱、地处偏远”,今指“无耻下流”27、望
4、:古指“怨恨”,今指“看望”;28、异同:古指偏义复词“异”,今指29、曹:古指“群、众”,今指“姓氏”。30、山东:古指“殽山以东”,今指“山东省”;31、口语:古指“不该说而说的话”,今与“书面语”相对;32、勤:古指“辛勤”,今指“勤奋”;34、64、国:古指“诸侯封地”,今指“国家”;35、妖祥:古指偏义复词“妖”; 36、策:古指“马鞭”,今指“政策”;37、趋:古指“快步走”,今指“趋向”;38、方:古指“方圆”,今与“圆”相对;39、绝:古指“横穿”,今指“断绝”;40、独:古指副词“偏偏”,今指“单独”;41、队:古同“坠”,今指“队伍”;42 、货:古指“财物、商品”,今指“
5、货物”;43、史记:古指“记载历史的书”,今专指“史记”;44、原:特指“战场”,今指“原野”; 45、伐:古指“夸耀”,今指“讨伐”;46、园圃:古偏义复词“园”;47、赂:古指“财物,礼品”。今指“贿赂”。48、60、爱:古指“吝啬”,今指“友爱”。49、暂:古指“突然”,今指“暂时”; 50、谤:古指“批评”,今指“诽谤”;51、望洋:古指连绵词,“惆怅”貌。今指“远望大洋”。52、稼:古指“种植”,今指“庄稼”;53、齐:古通“剂”“分量”,今指“整齐”; 54、道:古同“导”,今指“道路”;55、贼:古指“行刺”,今指“小偷”;56、亟:古指副词“多次”,今指“快”;57、次:古指军
6、队驻扎,今指“次序”; 58、旨:古指“动物膏脂”,今指“宗旨”;59、就:古指“走向”,今指“成就”;61、比:古义“每”,今义“比较”;63.钟:古义“祭祀燕享之乐”,今义“钟鼓之钟”;四写出下列各词古今词义最主要的不同之处,并说明词义演变的类型谤:古义批评,今义诽谤。池: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愤:古义憋闷,今义愤恨。恨:古义遗憾,今义痛恨。爱:古义吝啬,今义喜爱。脸:古义脸颊,今义脸面。币:古义财礼,今义货币。赂:古义财物,今义贿赂。五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的本义、以及句中是本义还是引申义、假借义?1、 伐:本义为“杀伐”,此用引申义“进攻”。2、乘:本义为“登高”,此用引申义“坐车”。2、
7、 戈:本义为“兵器”,此用引申义“战争”。4、寇:本义为“盗賊”,此用引申义“入侵之敌”。1、 而:本义为“颊毛”,此用假借义,连词。 6、极:本义为“屋的正梁”,此用引申义“达到”。北:本义为“二人相背”,此用引申义“北方”;7、引 本义为“开弓”,此用本义;發:本义为“射箭”,此用本义。8、向:本义为“北出牖也”,此用本义;9、概:本义为“量米粟的工具”,此用引申义“平齐”。10、质:本义为“抵押品”,此用引申义“人质”。兵:本义为“兵器”,此用引申义“军队”;11、表:本义为“毛在外的皮衣”,此用本义。12、更:本义为“变革”,此用引申义“改换”;13、际:本义为“山边”,此用引申义“边
8、际”;14、好:本义为“女子美”,此用本义;15、叔:本义为“拾取”,此用本义;16、及:本义为“被赶上”,此用引申义“比及”;即:本义为“就食”,此用引申义“就”;17、文、本义为“花纹”,此用本义;18、零:本义为“落小雨”,此用本义;19、布:本义为“纺织物”,此用本义;20、斯:本义为“劈开”,此用假借义,代词,“此”;21、极:本义为“屋的正梁”,此用引申义“穷尽”。22、征:本义为“出征”,此用本义;23、当:本义为“田相对”,此用引申义“应当”;24、治:本义为“治水”,此用引申义“治理”;25、节:本义为“竹节”,此用引申义“节令”;26、遇:本义为“相遇”,此用引申义“接触”
9、;27、发:本义为“开弓”,此用引申义“出发”;28、快:本义为“心情舒畅”,此用本义;29、官:本义为“官署”,此用引申义“官员”;承:本义为“举起”,此用引申义“承蒙”。30、子:本义为“小孩”,此用引申义“女子”;好:本义为“女子美丽”,此用本义。31、豆:本义为“盛食物器具”,此用引申义“祭祀物品”。32、封:本义为“疆界”,此用引申义“管理边界”。33、發:本义为“开弓”,此用引申义“打开”;34、干:本义为“盾牌”,此用引申义“求”;35、术:本义为“邑中道”,此用引申义“学术”;36、倍:本义为“成倍”,此用假借义“背”;37、比:本义为“二人”,此用引申义“比并”。38、饿:本
10、义为“大饥”,此用本义39、赋:本义为“赋税”,此用本义;40、昏:本义为“黄昏”,此用引申义“婚” ; 41、饥:本义为“饥饿”,此用本义; 42、竟:本义为“乐曲终结”,此用引申义“边境”; 43、趋:本义为“快步走”,此用本义; 44、涂:本义为“涂划”,此用假借义“路途” ; 45、徒:本义为“步行”,此用引申义,副词“只”。46闻:本义为“听闻”,此用本义;47寤:本义为“寐觉而有言”,此用通假义“牾”;48益:本义为“水漫出”,此用引申义“增益”;49、引:本义为“开弓”,此用本义; 50、月:本义为“月亮”,此用引申义“年月”; 六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线词的古义1、望:望祭。2、异同
11、:偏义复词,重在异。3、曹:群,一起。鲜:很少。3、 山东:殽山以东。5、口语:谗言之祸。6、谤:批评。7、斃:倒仆。8、城:城墙。池:护城河。9、鄙:边邑。贰:两属。10、访:咨询。11、除:台阶。12、党:同乡人。13、粪:扫除。14、购:悬赏获得。15、国:国都。16、痛恨:痛心遗憾。17、赂:赠送财物。18、去:离开。19、劝:勉励。20、去:离开。21、国:封地。22、妖祥:偏义复词,意在妖,凶兆。23、策:马鞭。24、趋:追逐。25、斃:垮台。26、勉:努力。27、次:驻扎。28、塗:道路。29、勤:辛劳。30、树:种植。31、书:记录。32、写:刻画。33、偷:苟且。34、子:女
12、子。35、比:并。36、中国:中原。37及:赶上38体:肢体;勤:辛劳。39礼节:礼数; 40给:供给。41休祲:偏义复词“不祥征兆”。42他:别的;盗:盗贼;出入:偏义复词“入”。43责:求;赂:财物。44指示:指给看。45饿;大饥,病:重病。46后:古帝王。47诛:责备;48子:女;好:美丽。49树艺:种植。50国家:诸侯之国,士大夫之家。51乡党:乡邻。52都城:国都的城墙。53牺牲:祭祀品;加:谎报。54地方:地盘方圆。55疾病:重病。56知道:懂得学术。57蚕食:向蚕一样吞食。七阅读下文,注意加下划线的词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
13、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1把加下划线的词按古今词义相同、不同分为两类,逐一注明在文中的含义。 相同:在、旗鼓、从、车、一人;不同:师、之、殿、其、病、败、君、甲、兵、固、即、也、勉;2整理“师”、“从”二词的词义系统(本义、引申义、引申类型、方式、结果),并引出书证。 八下列句中划线的词,在古、今汉语中词性、意义和用法有什么不同?1、少:副词,稍微。 2、稍:副词,逐渐。3、曾:情态副词,竟然。4、直:仅独副词,只是。5、因:连词,于是。6、竟:副词,终于。7、但:仅独副词,只。 8、虽然:转折连词,虽然如此。九 、试对下列几组同义词进行分析,指出它们的不同之处2、 得,能:同
14、为能愿动词,在表义上,得字侧重于可行而未行,表结果。能字侧重于表可能,不一定成为事实。如:狼终不得有加于先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3、 言,语:直言为言,论难为语。“言”重在自我陈述,“语”重在与人交谈、辩论。4、 谁,孰:同为疑问代词。“谁”大多用以表人,可与何字连用;“孰”单用可表人,也可表物,还可与与若连用,表选择。5、 皮,革:都是指动物的皮,但“皮”未治去其毛,“革”指去毛的皮。十解释下列各组字,并指出它们词义的引申关系1、立:设立;继位者;立即;站立(本义)。2、过:超过;过访;过失;经过(本义);责备;错误。3、亡:死亡;逃亡(本义);灭亡。4、长:长久(本义);长远;
15、身高;擅长。5、道:路;称说;学术;道路(本义);道理;称说;引导。6、诚:诚信(本义);诚心;果真;的确。7、裁:裁衣(本义)。裁剪;裁决。8、达:通达(本义);通;达到。9、信:信用(本义);任凭;的确;信任。10、益:增加;更加;好处;水漫出(本义)。11、即:就(本义);当日;就是;假使;连词。12、是:对(本义);这是,指示代词;此;这种;助词。13、所:许、约数;处所(基本义);特殊指示代词,构成“所+动词”的所字词组;特殊指示代词、构成所+介词的所字词组;特殊指示代词,构成“所+动词”的所字词组。14发: 出发。射箭(本义)。发出。打开。派遣。15、举: 荐举。举措。率领。举起。
16、获得。16、理: 治理。文理。治玉(本义)。道理。17书: 书信。书写(本义)。书籍。文字。18封: 修治。栽植(本义)。查封。分封。19、报: 报答。报恩。报告。回报。20、当: 恰当。面对。正当。相抵。21、治: 治水。治理。政治。大治。22狂: 犬狂。疯。巨大。放荡。23胜: 胜利。名胜。称说。承受。24相: 扶持盲人的人。副词,接二联三。宰相。看。辅助。十单项选择题(1)、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不属于双音合成词的是(b)A、若舍郑以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乃筑诸侯之馆;C、寡君闻命矣;D、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日益骄固(2)、下列各组词中,全部是联绵词的一组是(b)A、憔悴
17、经济 颁发 ;B、仓卒 参差 流离;C、匍匐 辗转 男女; D、琵琶 清静 组织;(3)下列词语中,属于叠韵连绵词的是(c)A犹豫、参差、蝉娟;B扶摇、磅礴、逍遥;C霹雳、窈窕、徘徊;D纷缊、荒忽、萧瑟;(4)下列各句加着重号的词中,古今词义相同的是(c)A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B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C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的词为同义项的是(b)A、楚一言而定三国,我一言而亡之; 不许楚言,是弃宋也; B、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 五谷多寡同,则贾相若C、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 直不百步
18、耳,是亦走也 D、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 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圆平直(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不属同一义项的是(a)A、 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B、 而其平居,常苦于多疾 ;夫风雨霜露寒暑之变,此疾之所生也C、 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君子知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D、 而士大夫未尝言兵,以为生事滋民,渐不可以长;以尊宗庙,重朝廷,防微杜渐(7)下列各句加着重号的词中,未用本义的是(d)A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B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C叔山冉搏人以投,中车折轼;D斩一首者爵一级(8)下列句加着重号的词,用本字而不是用假借字的是
19、(c)A楚师薄于险;B敝邑以政刑之不脩,寇盗充斥;C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D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十一、多项选择题(1)、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不属于复合词的有(c)A、天地盈虚,与时消息;B、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C、是社稷之臣也;D、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者也。(2)、下列加着重号的词在句中的意义与现代常用义不同的有(a、b、c、d)A、遂乃开仓廪,假贫民;B、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C、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D、平原君乃免冠谢。(3)、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属于单纯词的是(a、b、d、)A、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B、九月肃霜,十月涤场。C、若仆大质已亏缺矣。D、于是焉河伯始旋
20、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E、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4)、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属于词组的是(b、d、e、)A、上闵之,问左右:“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B、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C、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D、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E、为此诗者,其知道乎?(5)、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属于复合词的是(a、b、d、e)A、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B、男女同姓,其生不番。C、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D、而谋动干戈于邦内。E、故日月不高,则光辉不赫。(6)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在句中用本义的是(a、c、d、e)A我君景公引领西望。B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C若火之
21、始然,泉之始达。D孟孙才其母死,哭泣无涕,中心不戚。E大叔命西鄙、北鄙贰於己。十二、讨论与思考:(1)讨论:连绵词有哪几种来源?从语音上可划分为几种类型?古今汉语词义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什么是多向的引申?什么是多层的引申?怎样判定同义词?怎样辨析同义词?什么是同源词?什么是同源通用?什么是系源、什么是推源?什么是词的本义?举例说明如何探求词的本义。(2)思考:学习同义词的理论对学习古代汉语有什么作用?同源词的意义与同义词的意义有无不同?练习二 文字一、填空1、语言;表意;词义。2、许慎;字形;字义;540;9353;隶书。3、小篆;大篆。4、本无其字;两字并存。5、象形;形符。6、甲骨;金文
22、;小篆;隶书;行书;楷书;隶变;古文字;今文字。7、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8、字少用繁;时代习惯。9、形声;从女;仁声;会意;从衣从毛。10、甲骨文;商代;金;商、周。11、隶书。12、隶变;小篆。13、部首;540;部首;14、家奴,看主子的颜色行事。15、会意;衣、毛;16、(同8);17、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说文释例;形训。18、王引之;杨树达;虚词。19、指示代词。20、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21、说文解字;释名;方言;尔雅。22、邹;372;289;23、722;453;左丘明。24、何晏;邢昺;论语集注;论语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汉语 练习题 上学 参考答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11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