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八级上册学案及课堂同步练习试题 全册.doc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级上册学案及课堂同步练习试题 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物理八级上册学案及课堂同步练习试题 全册.doc(9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声现象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不同。 3、能分析一些常见的声现象。二、重点难点:重点: 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过程的探究。 难点: 1、设计探究的实验; 2、声现象的分析、解释。三、学习活动:(一)观察课本P12四幅图,思考各是什么物体在发声?_ 他们具有什么共同特征?_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猜想:_1、活动:怎样利用桌上的器材,让它们发出声音,比比看,谁的方法多,谁的发声方法更有创意?你是如何让物体发声的?_你触摸发声的物体时,有什么感觉?_结论:发生的物体在_。2、共同体验:(1)摸着自己
2、的声带,说一句话。体会手上的感觉,说出感受。(2)击鼓。鼓面在振动吗?如果在振动,你如何证明,能否让看的人感受到它的振动?说出你的方法。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从上述事例中你能否总结出一种“验证难以觉察的物体运动”的方法吗?(二)声音传播的探究性活动1、老师讲课声是怎样传到耳朵的?2、 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桌子一端,另一个同学轻敲桌子另一端,能听到声音吗?3、 实验:在一个玻璃缸内盛有水,手拿两块石头在水中撞击,在外面也能听到撞击声。 结论:_、_、_都能传播声音,他们都是能够传声的介质。4、声怎样向外传播的?声音向外传播时以_的形式传播(与水波
3、相似)5、真空也能传播声音吗?让学生观看真空罩实验的录像。结论:_交流: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如何进行交流呢?_(三)声速阅读课本P15“声速”中的内容,回答下面问题:声传播的快慢用 描述,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声速大小跟 有关,还跟 有关,一般情况下, 中的声速最大(填固体、液体、气体)同种介质中,温度升高,声速变 (填大、小)四、应用训练:1、龙舟赛时,阵阵鼓声是由鼓面的 而产生的,并经 传入人耳。2、不能传播声音的是( ) A真空B木头 C空气D水3、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裁判员正确的计时方法是( ) A听到发令员的枪声开始计时 B看到发令员的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 C听到发令员的最后一声口
4、令开始计时 D看到最先起跑的运动员起跑开始计时五、课堂小结: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声现象,通过探究,我们知道了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停止,其发声也就停止。2、声音靠_传播的,_、_、_都是能传播声音的介质,由于_中什么都没有,所以它不能传声。3、声音在空气中(15)的传播速度为_;声音在气体中的速度小于_中的速度,更小于_中的速度。六、达标检测:1、通常我们能听到物体发出的声音,是因为( ) A有发声体存在 B发声物体在空气中振动 C发声物体在真空中振动 D人看到了发声物体的振动2、人们利用岩层发生形变时的地声异常来预报地震,这是利用了( ) A固体能传播声音快 B固体不能传播声音 C无线
5、电波能在真空中传播D固体传播声音传播得慢3、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实验中(如图2),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塑料球,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C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4、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里的回音壁、三间石、圜丘三处建筑有非常奇妙的声音现象,它是我国古代建筑师利用声音的_造成的音响效果。5、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靠空气传播的 B、“土电话”靠固体传声 C、声音在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的慢 D、真空不能传声。6、阅读下文,回答问
6、题:在某科幻电影中,出现了下面这样的情景:一外星人驾驶的不明飞行物出现故障,以极快的速度撞上月球,撞击瞬间,火光冲天,撞击声震耳欲聋。 问题:你认为上面这段文字中,叙述的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用笔在不正确的句子下面画上波浪线,并说明为什么不正确,违背了哪些物理规律或者与哪些物理知识不符。第2节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编写教师:刘建芳 一、学习目标:1、知道人耳的构造。2、知道声音在人耳的传播过程。3、了解“双耳效应”,能分析一些有关的声现象。二、重点难点:重点: 人耳怎样听到声音的?难点: 设计探究的实验,清楚双耳效应。三、学习活动:【前置测评】1、发生的物体在_。2、_、_、_都能传播声音,他
7、们都是能够传声的介质。3、声音向外传播时以_的形式传播4、声传播的快慢用 描述,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活动一】阅读课本p16“人耳的构造”部分,完成下面的问题画出人耳感知声音的流程图:人失去听觉,可能是哪部分出现了问题?失聪的人一定感知不到声音了吗?【活动二】 (1)将敲响的音叉放在耳朵附近,听音叉的声音。(2)用手指将耳朵堵住,把振动的音尾部用嘴咬住,看能否听到声音,并比较一下,声音有什么不同。阅读课本p17“骨传声”这一段,回答下面的问题声音通过 , 也能传导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做 .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他是采用 方式来听自己演奏的声音的.【活动三】自学课本p18
8、科学世界中的内容,小组交流回答下面的问题:什么是双耳效应?由于双耳效应,人们可以准确判断 ,所以,我们听到的声音是 .如何让声音的立体声效果更好?四、应用训练:1、一般人们不用坚硬物掏耳朵,是为了防止,有时巨大的声音会使耳膜穿孔,这时会造成,可以通过方式感知声音或借助于助听器。2、下列是通过骨传导感知声音的是()A将振动的音叉放在耳朵附近,听音叉的声音B用手指堵住耳朵听音叉的声音C把振动的音叉尾部抵在牙齿上听声音D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手指轻轻敲打桌子的声音3、下列关于人耳感知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发出声音,这个声音与外界声音一样响B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发
9、出声音,声音通过听小骨等组织传给大脑C外界声音引起鼓膜振动,听小骨及其他组织将振动传给听觉神经转化为信号传给大脑D人如果没有耳廓就不能听见声音4、蛇没有耳朵,可它能发觉敌人的进攻,每当这时它总是将头贴在地面上,这是利用了 。五、课堂小结:1、说出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是怎样的?2、聋哑人是靠什么感知声音?3、“骨传导”比空气传导效果好还是差?六、达标检测:1、当你自己在嚼饼干时,会感到声音很大,但是,在你旁边的人却感觉不到那么大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 )A自己嚼饼干的位置离耳朵近B旁边的人离人太远了C你自己嚼饼干的声音是通过头部的骨骼传导过来的D饼干太干了2、在剧院里,我们听到音乐有丰富的立体感,
10、这是因为人的听觉具有_。3、古代人们在旷野地区常用“伏地听声”的办法来判断有无马群到来。这是应用了 的知识。4、轻叩自己的牙齿,自己能听到叩齿声,但是别人却听不到。自己能听到的原因是因为叩齿声能通过传给听觉神经,从而把信号传给大脑,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5、助听器的主要作用是( )A传到声音 B修补人的耳部结构C增大声音的响度 D以上说法都正确6、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下列部分出现故障会使人失去听觉的是()A耳廓B.鼓膜C.听小骨D.听觉神经7、武侠电影里经常描写一位侠客双目失明,却能准确判定攻击者的方位,这是因为()A他的内功深厚B他的耳朵有特异功能C由于双耳效应,来判定声音传来的方位D是
11、一种条件反射8、声波传入人而的顺序是()A.外耳道鼓膜耳蜗听小骨听觉神经B.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C.外耳道听小骨鼓膜耳蜗听觉神经D.以上答案都不对9、下列属于骨传导引起听觉的是()A.堵住耳朵,把振动音叉的尾部地在牙齿上听到的声音B.音声用听诊器听取病人的心音C.用手指堵住耳朵听音叉的声音D.同学听到耳边其他同学的悄悄话10、月球上没有空气,请你设计至少一种方案,使登上月球的宇航员能在月球表面顺利交谈。第3节 声音的特征编写教师:刘建芳 一、学习目标: 1、通过自学知道声音的特性。2、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影响声音三个特性的因素。3、通过自学和亲身体会得出人耳听到的声音的范围,体验现实世界物
12、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二、重点难点:重点:1、在探究中体会和理解音调、响度和音色。 2、通过实验探究音调、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难点:音调与响度的区分三、学习活动:(一)体验与思考:手耳并用请利用手边的器材(包括老师提供的器材及学生自带的乐器)来发出尽可能多的声音,仔细倾听,尝试用不同的形容词来描述声音的不同,并展示自己的做法。小组合作填写下面的空。有的声音 ,有的声音 ,有的声音 ,有的声音 ,有的声音 ,有的声音 ,有的声音 等等。小组讨论:声音的音调是指上面的哪些?声音的响度是指上面的哪些?总结一下 音调和响度的定义。声音为什么会有不同呢?研究问题要追根求源,从
13、本质入手。回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物体的振动会有什么不同呢?用手势相互之间来表示表示。有的振动 ,有的振动 ,有的振动 ,有的振动 。振动是怎样决定声音的响度、音调的呢?下面我们来探究:(二) 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请大胆猜想:【进行实验】先分组实验,思考后回答问题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注意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生音调,音调的高低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相互交流,看能不能总结出规律?总结:声音的音调与什么有关?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播放
14、录音:蚊子和老黄牛的叫声。 讨论:蚊子和老黄牛的叫声相比,哪个音调高?哪个响度大?(三)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进行实验】请利用手中的器材,使它们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并观察发声体的振动有什么不同?相互交流,看能不能总结出规律?总结:声音的响度与什么有关?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四)探究声音的特性之三音色1、耳朵“辨”乐器。播放录音:梁祝1(古筝演奏) 梁祝2(二胡演奏)同学们辨别是何种乐器演奏的2、耳朵“辨”人。请后面的两名同学读屏幕上的句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请前面的同学说出朗读者的名字。请同学们讨论,我们为什么能够区分不同的乐器的声音,不同人发出的声音? 总结:
15、音色与什么因素有关?(五)自己阅读教材,还能学到些什么?让学生自学频率的概念、单位、超声波、次声波等知识,写在下面并进行展示与交流。想想议议: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四、应用训练:1、在接听熟人的电话时,从声音的特点上,容易辨别对方是谁,其原因是( )A不同的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不同B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频率不同C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响度不同D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音色不同2、李白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A音色 B.音调C响度 D.都不是3、一把琵琶。当弹奏的人用力拨动弦时,弦振动的_增加,发出的声音响度_。4、大鼓发出的声音
16、可以很响,但音调很低,这是因为鼓面振动时_可以很大,而振动的_可以很小。五、课堂小结: 1、声音的音调与什么有关?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2、声音的响度与什么有关?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3、音色与什么因素有关?六、达标检测: 1、请解释下面几句话中的“声音”各指的是声音的哪个特征?(1)对不起,请您讲话声音高一点( )(2)李宁唱歌的声音真好听( )(3)电锯发出的声音很尖,很刺耳( ) 2、有经验的养蜂人根据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就可以判断蜜蜂是采了花粉回来还是出去寻花源,是因为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的( )不同。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都不是3、用小木槌轻敲与重敲同一锣面时,音调、响度
17、、音色中发生变化的是_,不发生变化的是_。 4、寓言故事中的兔乖乖听见说话和敲门声之后,根据什么没有将门打开( )A说话声的响度B说话声的音调C说话声的音色D敲门声音的不同 5、拿一张硬纸片,把它的一头伸进自行车轮的辐条中间,然后转动车轮,就会听到纸片振动发出的声音。当减慢车轮转速时,你能听到( )A音调变高 B音调变低 C响度变大 D响度变小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编写教师:刘建芳 一、学习目标: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3、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重点难点: 重点:噪声的来源及危害,减弱噪声
18、的途径难点:噪声的等级三、学习活动: (一)噪声的来源和分类1、 以中音播放一曲,然后突然以很大的声音播放。2、 先播放一曲乐音,再播放一段噪声3、 用充气的气球在干燥的玻璃上摩擦。 我们觉得这些声音怎么样?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讨论以下问题1、 音乐声和钉子刮玻璃声,你喜欢听哪种声音?2、 一边听老师讲课,一边听音乐,音乐声对听老师讲课有没有影响?说明理由。阅读课本第一部分,分别从物理学角度和环保角度总结出噪声的概念,并尽量多地举出生活中常见的噪声有哪些?讨论:非洲北部农村70岁老人的听力比美国20多岁的城市青年还好,这是为什么?(二)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仔细研读课本第二部分,并对照小资料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初中 物理 上册 课堂 同步 练习 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09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