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中的化归及其教学数学毕业论文.doc
《中学数学中的化归及其教学数学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数学中的化归及其教学数学毕业论文.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中学数学中的化归及其教学目 录引言21化归思想的意义与含义22. 化归思想的作用32.1归属学习模式32.2 归总学习模式42.3联合学习模式43化归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53.1 化归在代数中的体现53.2 化归在几何中的应用63.2.1数形结合化归63.2.2辅助线面化归64.中学数学化归思想的教学74.1 挖掘教材中实现化归方法的因素74.2 提倡过程教学, 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84.3 树立现代思维意识, 注重其他数学思想9结束语10参考文献10致谢11引言化归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化归思想方法作为对数学知识的提炼概括和本质认识,是数学问题解决、数学学习和教学的基本
2、思想。将任一问题化归为代数问题,将任一代数问题化归为方程求解。尽管他这种理想化的通用方法没有成功,但他的这种化归思想却十分宝贵,促使他完成了解析几何的奠基工作。目前,在具体的中学数学解题中,化归思想的应用已十分普遍。但针对化归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的归纳总结和分析还不够,对其思想方法的核心,策略以及各种方法的比较分析还稍显欠缺,因而对于化归思想在中学数学解题中应用的研究就显得很重要。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全面进行梳理总结概括并进行新的探讨,让教师更容易把握教授化归思想,使学生对化归思想有着更清晰的认识,这对于中学新课程改革及教育教学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化归思想的意义与含义所谓“化归“可理解为转化和归
3、结的意思,数学方法论中所论及的“化归方法“,是指把待解或未解决的问题通过某种转化过程。归结到一类已经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去,最终求得原问题之解答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在解决一个问题时,人们不是直接寻找问题的答案,而是寻找一些熟悉的结果,设法将面临的问题化为某一简单熟悉的问题,以便运用已知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使问题得到解决。事实上,数学证明一般要归结为某些中间定理上去,只是指出待证问题可以归入哪个问题的证明或由哪些已证定理或成果来证明,实质上也是一种化归过程。所谓归即转化和归结的意思,化归思想方法简称化归方法,就是在处理问题时,把待解决的问题或难解决的问题,通过某种转化,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比较容
4、易解决的问题,最终求得原问题的解答的一种数学思维方式1。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解题,粗浅的讨论化归思想方法的含义、原则、应用及存在的局限性,并围绕着化归的原则展开讨论从而提高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化归意识,学生有了化归的思想,就能从更深层次上揭示知识的内部联系,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归包含着三个基本要素,即化归的对象,目标和方法,化归的对象就是待解问题中需要变更的成分,化归的目标是指所要达到的规范问题,化归的方法就是规范化的手段,和技术。其中化归方法是实现化归的关键2。人们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常常是将待解决的问题A,通过某种转化手段,归结为另一个问题B,而问题B是相对较易解决或已
5、有固定解决程式的问题,且通过对问题B的解决可得到问题A的答案,用框图可直观表示如下图,其中,问题B常被称作化归目标或方向,转化的手段则被称为化归途径或化归策略。容易解决的问题待解决问题 (转化) 化归 对象 ( 化归途径) 化归 目标 问题的解决问题的解决 (还原)2. 化归思想的作用数学思想方法是伴随着数学的产生而产生, 并随着数学和数学教育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的。任何一个重大数学成果的取得都与数学思想方法的突破分不开。中学数学中主要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有: 符号化思想、模型化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化归思想等。在这些数学思想方法中, 化归思想是核心。化归思想方法统领着
6、众多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它着眼于揭示联系实现转化,在迁移转化中达到问题的规范化。其它各种思想方法大多渗透有化归思想。化归思想在数学解题中的普遍应用,可以说在中学数学解题过程中,这种思想无处不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挖掘和渗透化归思想,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逐步形成优良的数学观念,提高数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2.1归属学习模式当学生已有的观念在包摄和概括水平上高于新问题所涉及的知识时, 把新问题归属于原认知结构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便构成了归属学习模式, 它可分为派生归属学习模式与相关归属学习模式, 化归方法主要广泛运用于后者。【例1
7、】已知,求。解:,又 = = =分析:该题若将转化为,再运用公式展开,则容易求解。2.2 归总学习模式在学生认知结构中已经形成的若干个观念基础上, 进一步学习一个包摄命题, 就是归总学习模式。它主要是根据命题的本质特征与已有的认知结构行类比、分析, 作出各种肯定或否定的实例,以达到问题的解决。2.3联合学习模式当问题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处于并列关系, 但它们在有意义学习中能产生联合的意义, 这种同化过程称为联合学习同化模式。产生联合学习同化模式的外部条件是新问题具有逻辑意义, 内部条件是原数学认知结构中已具备某种观念, 它们的合理结合, 可以导致问题的解决。化归方法在数学问题解决的应用中最为
8、广泛的就是联合学习模式。【例3】 已知,求的最大值.解:由于,则可设,,y=rsin(0r1),于是,易知当且时取最大值。3化归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3.1 化归在代数中的体现代数中涉及的内容相当一部分是数式为形,通常所遇到的数学难题,其难解之处也在于题中所给的形式较为陌生。针对这一特点,当化归受阻时,首先应考虑将所给式子进行变形,然后根据变形后的式子特征进行联想往往可以找到化归途径。【例4】求函数的最大值。解:,。分析:该题若运用公式展开相当繁琐,难以求出结果。若把转化为,则非常容易。目标定向指的是在解题时紧盯目标,由目标的特征,特性来确定化归的方向,找准变形目标,直至达到目标。【例5】 求证:
9、解:左= = =右分析:由目标确定化归方向:选用倍角公式化为,选公式时,尽可能选与余弦函数联系密切的公式。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使之能用数学理论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解答数学应用问题。要善于调整应用题中的条件关系和题型结构,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若有些较复杂的应用题采用直接设元列方程转化较困难,则可合理地设置间接未知数来设法进行转化,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例6】李伟从家里骑摩托车到火车站,若每小时行30千米,那么他比火车开车时间早到15分钟。若每小时行18千米,则比火车开车时间迟到15分钟。现在李伟打算在火车前10分钟到达火车站,求李伟此时骑摩托车的速度应该是多少?解:若设在火车站开
10、车前10分钟到达火车站,李伟骑摩托车的速度应为x千米/时,列方程相当困难。但若设李伟从家出发到火车开车时间为y小时,则由距离相等可十分方便的列出方程30(y)=18(y+),所以y=1则x=27千米/时。3.2 化归在几何中的应用3.2.1数形结合化归数形结合是指用函数图像、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图形的特性、数的性质等使数与形相互渗透,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例7】实数m为何值时,关于x的方程:的两个实根,满足。xyO1 2 x1 x2图 解:设要使方程的两根,满足必须且只需所以或,故当时,方程的两根,满足分析:若直接利用求根公式或根与系数的关系求解,则步履艰难;若把数的关系转化为图形(如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数学 中的 及其 教学 数学 毕业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08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