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城城市总体规划(2030).doc
《丰城城市总体规划(203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丰城城市总体规划(2030).doc(1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丰城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丰城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说明书 目 录113.概述 11.1.修编背景与重点 41.2.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51.3.规划依据 61.4.规划期限、层次与范围 82.现状概况和历版规划回顾 82.1.现状概况 142.2.城市发展历程 152.3.历版总体规划回顾 203.城市发展条件综合分析 203.1.资源承载能力 223.2.区域发展格局 233.3.核心竞争优势 243.4.城市发展主要问题 283.5.城市发展机遇与挑战 303.6.城市发展综合评价 324.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324.1.市域发展现状特征 404.2.市域城乡统筹发
2、展规划 424.3.市域人口发展规划 464.4.市域城镇化发展规划 494.5.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534.6.市域产业发展规划 664.7.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724.8.市域重大基础设施规划 804.9.市域重要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844.10.市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924.11.市域旅游规划 985.规划区统筹协调规划 985.1.规划区范围及构成 985.2.规划区现状特征 995.3.用地综合评价 1035.4.“四区”划定及策略 1065.5.规划区空间统筹布局 1075.6.规划区综合交通协调规划 1095.7.规划区村镇建设统筹规划 1115.8.规划区基础设施统筹规划 1186.
3、城市性质、职能与规模 1186.1.城市目标 1226.2.城市性质 1246.3.城市职能 1256.4.城市规模 1317.中心城区用地总体布局 1317.1.现状用地特征分析 1327.2.城市发展方向判断 1337.3.空间发展目标与策略 1357.4.空间总体布局 1398.中心城区居住用地规划 1398.1.现状特征与需求预测 1418.2.规划原则与目标 1428.3.居住用地布局 1449.中心城区公共设施规划 1449.1.公共设施中心布局 1469.2.行政办公用地规划 1479.3.商业金融设施用地规划 1489.4.文化娱乐设施用地规划 1509.5.体育用地 1529
4、.6.医疗卫生用地规划 1549.7.教育科研设计用地规划 1559.8.中小学布局规划 1579.9.其他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15810.中心城区工业仓储用地规划 15810.1.现状特征 15910.2.规划原则与目标 16010.3.工业用地布局 16110.4.物流仓储用地规划 16311.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16311.1.现状特征及问题 16311.2.规划目标与原则 16411.3.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16611.4.绿地绿线、蓝线控制 16812.中心城区风貌特色规划 16812.1.现状特征与问题 17012.2.规划目标与原则 17112.3.景观风貌规划 17313.中
5、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17313.1.现状分析与评价 17613.2.交通发展目标与策略 18013.3.对外交通规划 18313.4.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18513.5.公共交通规划 18613.6.慢行、静态交通设施规划 18714.中心城区保护与更新规划 18714.1.老城区与历史保护现状概况 18714.2.城市更新的范围和内容 18814.3.城市更新目标、原则和策略 19014.4.城市保护与更新的规划措施 19215.中心城区环境保护规划 19215.1.现状环境质量 19415.2.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1941.1.环境功能区划 19515.3.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19715.4
6、.环境管理对策 19816.中心城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19816.1.供水工程规划 20016.2.排水工程规划 20216.3.电力工程规划 20416.4.通信工程规划 20616.5.燃气工程规划 20816.6.环卫工程规划 21117.中心城区公共安全和综合防灾规划 21117.1.防洪工程规划 21317.2.消防工程规划 21517.3.人防工程规划 概述修编背景与重点修编背景(1)江西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江西省委省政府从实际出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总体目标,要求既做大经济总量,也要提升发展质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从外延式模式转
7、变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内涵式、技术提升型模式。2010年5月,江西省委省政府召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会议,明确提出壮大县域经济是推动全省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实现县域经济的超常规发展,必须因地制宜、大胆探索、积极实践。丰城市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在江西省处于领先地位,2010年在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报告中,丰城市列99位,首次跻身全国百强县。在江西省新一轮县域经济大发展中,丰城市一方面应抓住发展机遇、进一步增强综合实力,构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另一方面应积极探索县域经济发展的科学模式,在全省县域
8、经济发中起到先锋示范作用。(2)江西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江西省委省政府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以加快产业和人口集聚为重点,以提高城镇综合承载力、集聚力和辐射力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着力培育和发展以南昌为核心的鄱阳湖生态城市群,构建沿沪昆线和京九线城镇密集带,做大做强区域中心城市,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更加重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重视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更加重视城镇的内涵式发展和质量品位的提升,更加重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统
9、筹城乡发展,走产业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城乡统筹、区域协调、社会和谐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对于丰城下一阶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丰城市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促消费、争创新”的重要途径。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后,丰城市已经初步建立起工业经济体系,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迈进,在这个迈进过程中,通过城镇化进程拉动内需消费,将成长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通过新型城镇化进程,可以扩大就业岗位,全方位充实城镇的综合实力;推进城乡发展建设模式转变,引导人口合理流动和服务设施配置;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提升城市综合服务能力。(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对丰城的新要求2009年12月,国务院正
10、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等重要经济板块的直接腹地,是中部地区正在加速形成的增长极之一,具有发展生态经济、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良好条件。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定位是:建设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国务院要求,规划实施要以促进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为主线,以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途径,加快发展步伐,努力把鄱阳湖地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1、的生态经济示范区。丰城市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成员城市,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中划定为高效集约发展区,区域功能是集聚经济人口、高效集约开发,这对于丰城市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也对丰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城乡规划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江西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丰城市全面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对外交通、基础设施、城乡建设等方面积极对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心城市南昌市。(4)重大交通设施建设带来新的机遇昌吉赣城际铁路、昌韶高速公路等重大交通设施的建设,使丰城全面纳入南昌一小时经济圈,对丰城市产业发展、城市布局带来新的机遇。昌吉赣城际铁路已经正式批准启动建设,预计2012
12、年建成通车。昌吉赣城际铁路起自南昌,终点为赣州,线路全长约395公里,该线北接昌九城际铁路,向南将延伸至深圳、香港,形成沟通江西省南北轴线上九江、南昌、吉安和赣州四大中心城市的快速通道,并与沪昆客运专线相交,构成江西省“十”字型的高速铁路主骨架,对江西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昌吉赣城际铁路的选线明确经过丰城市,并在中心城区设置铁路站点。昌韶高速公路从南昌至韶关,属于国家高速公路网的加密公路,目前江西省交通部门已向国家发改委申报立项,拟列入十三五建设计划。根据初步昌韶高速公路项目现在处于论证初步选线经过丰城市域南部,并在丰城市设置两个高速公路出入口。昌韶高速公路的建设,将使丰城市南部
13、地区与南昌的交通联系更加便捷,对于都市农业、休闲旅游等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好的机会。(5)丰矿行政区划调整后需要对空间布局进行整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2008年底丰城矿务局上塘镇正式移交丰城市人民政府管理,上塘镇将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上塘镇土地面积52平方公里,总人口7.7万人,紧邻丰城工业园区,2006年经批准建设江西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赣发改工业字20061504号)。在行政区划调整以后,上塘镇与中心城区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城乡建设的联系更加紧密,需要在总体规划中统筹考虑功能定位、用地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6)各类产业园区需要统筹协调发展丰城市现状的各类园区多头并进、亟待统筹。从2005年
14、以来,丰城市经批准建设了多个园区、产业基地,包括江西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赣发改工业字20061504号)、丰城市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基地(赣发改工业字20071531号、赣发改工业字20092317号)、丰城精品陶瓷产业基地(赣发改工业字20081343号)、江西龙津湖总部经济服务业基地(赣发改产业字20091045号)、江西省丰城市生物食品产业基地(赣发改产业字2010131号)、药湖国家湿地公园(2009年9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等,这些园区大多位于中心城区边缘或外围,布局比较分散,从空间范围上均部分或全部超过丰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5年)划定的规划区,而且部分园区在开发建设中存在各自
15、为政、互不衔接的问题,亟需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统筹各园区的发展建设,实现对各园区的统一规划、协调建设、设施共享、科学发展。(7)丰城市处于转变发展方式的转型关键期从2000年到2009年的十年间,丰城市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区到新兴工业城的第一次跨越发展。在此期间,综合实力跨越式增长,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42亿增长到2009年的200亿元,财政收入从2.9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亿元。工业化进入初期阶段,第二产业比重达到51.8%。城镇化迈向加速阶段,城镇化水平43.5%,超过宜春市城镇化水平5个百分点。图1.1 丰城市2000-2009年经济增长情况丰城市的第一次跨越,具有三个基本特征。首先,经济发展
16、以煤电产业作为核心支撑。电力煤炭在全省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火力发电量占全省30%,原煤产量占全省20%。电力煤炭不仅是丰城经济体系的支柱,占工业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而且电力煤炭形成能源优势吸引外来投资项目,但是现代制造业基础仍然相对比较薄弱。在城市建设上,主要以重点项目推进城市扩张,以丰电丰矿为核心的分散据点开发,城市沿江、产业沿路,L型轴带拓展。在市域空间层面,城乡结构呈现二元分化,一方面中心城快速工业化,拉开城市框架,另一方面市域的城镇化水平仍然比较低。目前,丰城市买入第二次跨越的新阶段。工业化完成中期,城镇化加速发展,从中小城市向大城市迈进。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大背景下,丰城市第二次跨越的
17、新任务在于: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相结合。从传统煤电产业主导发展转变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从要素和投资推动转变到以创新和文化推动,从煤电资源优势提升品牌优势,形成富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以特色城镇化带动新型工业化。修编重点本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重点包括七个方面:(1)面向区域发展,科学确定城市定位。(2)合理划定规划区,优化城市空间结构。(3)立足可持续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与布局。(4)加强城乡统筹,引导城乡协调发展。(5)理顺交通体系,完善综合交通布局。(6)保护景观资源,突出城市风貌特色。(7)完善公共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指导思想按照江西省委省政府关于切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8、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等重要决策和战略部署,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重大发展机遇,全面对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积极融入南昌都市区。切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职能转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综合创新能力,促进县域经济全面跨越发展。加强中心城区建设,突出城市特色,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实现丰城市在新时期的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规划原则依照江西省城乡规划条例,城乡规划应当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注重提高城乡服务功能,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注重近期建设与长远发展相结合,
19、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结合,建设发展与环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相结合,现代化建设与保持传统风貌相结合,并符合区域人口发展、国防建设、防灾减灾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的需要。(1)生态优先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以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为前提,并注重节约使用水资源、土地资源和能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和基本农田,集约使用土地,合理确定城镇空间布局和发展规模。(2)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谐发展。改善人居环境,完善社会服务设施,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充分关注中低收入人群、弱势群体,保障公众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区域协调注重研究鄱阳湖
20、生态经济区建设、南昌都市区发展对丰城市产业发展、对外交通、城市布局的影响,顺应区域发展的趋势特征,科学确定城市发展的主导方向、综合交通、产业体系。(4)城乡统筹促进新型城镇化和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促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5)突出特色重视保护山水自然景观、生态湿地、历史文化名村、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遗产等资源,在城市用地布局中充分考虑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形成富有特色的滨江城市风貌。(6)有序建设坚持规划引导,促进有序发展。以远近结合为原则,合理确定分期规划目标,建立立足长远的空间结构,深化近期的用地布局,制定
21、符合实际的的实施步骤和程序。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3)关于印发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的通知(建规2002218号);(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0)25号);(5)关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审批工作的通知(建规20052号);(6)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12号);(7)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19号);(8)城市黄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44号);(9)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45号);(10)江西省城乡规划条例(2010年)(11)江
22、西省城镇体系规划(2009-2030年)纲要;(12)宜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年);(13)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规划期限、层次与范围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10年-2030年。近期2010年2015年;中期2015年2020年;远期2020年2030年。远景为2030年以后。规划区范围(1)规划区划定原则根据1995年版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区范围为146.58km2,南至京九线丰南站,东至剑光镇东北边界,北至丰城水泥厂、西至尚庄水泥厂。由于总体规划的修编需要,同时城市建设发展已进入了新的阶段,城市扩张迅速,梅林、尚庄、曲江、同田、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基地、药湖湿地等重
23、大项目的建设迫使城市规划区需要进行调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规划区是指城市、镇和村庄的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有关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中,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划定。根据以上规定,本版规划的城市规划区划定原则为:a.衔接土地利用规划的要求。丰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对丰城中心城区周边未来将要重点发展的区域调整为建设用地,本次规划区范围划定将该部分统一规划控制的地区划入城市规划区;b.在1995版丰城总体规划范围的基础上进行扩展,打破市区行政边界限制,将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丰城 城市 总体规划 2030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08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