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组总结汇报:“以人为本求实创新”的中学生化教研组.doc
《中学化学组总结汇报:“以人为本求实创新”的中学生化教研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化学组总结汇报:“以人为本求实创新”的中学生化教研组.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以人为本,求实创新”的中学生化教研组中学创办于1952年,1981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首批办好的十八所重点中学之一,1995年成为首批验收通过的省一级重点中学。生化教研组是学校历年的先进教研组,既具有优良的历史传统,又具有改革创新精神,先后有吴瑞林、周小萍、杨幸海、史定海等老师在校任教,在省、市中学化学教学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教研组现有教师23位,专业知识扎实、知识面宽广、教学理论素养较高、教学科研能力较强、教学实绩显著、教师结构合理,形成了“民主、团结、敬业、务实、协作、创新”的组风,倡导科学探究、STS教学,注重实验教学,把“做中学”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一、教研
2、组结构合理,人才辈出教研组共23人,其中化学教师15人,生物教师6人,化学和生物实验教师各1人。教研组的结构合理,富有激情,年轻化,具有很强的战斗力。1年龄结构合理年富又力强45岁以上5人;3045岁之间的老师共15人,占教学一线教师的71.4%;30岁以下3人。3045岁之间的老师是经验丰富、富有激情、容易与学生沟通,并能在教学岗位上作出许多成绩的黄金时间,我组老师的新老梯度结构合理,是我组具有强大战斗力的基础。2职称结构合理职称学力高教研组中几乎所有的教师都达到了本科学历,其中研究生学力在读或结业的已有10人,占教学一线教师的20%。组内有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有11人,占教学一线教师的5
3、7%。形成以老带新,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3名师学科骨干学术水平高组内有市首届名师史定海老师,市首届学科骨干教师汪纪苗老师,区学科带头人张雄刚老师,区骨干教师胡钢军、吴武军、黄英颖老师。有市教坛新秀第一名廖旭杲老师,市教坛新秀吴武军、胡钢军、汪纪苗、李海红老师,区教坛新秀黄英颖、何荣江老师。有全国优质课比赛二等奖获得者毕家春、王仕杰老师,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获得者毕家春、李海红老师,市优质课比赛二等奖获得者胡钢军、王仕杰老师,区优质课比赛一等奖获得者姚建兴老师。二、重视教研组建设,与时俱进2000年初制订了教研组五年发展规划,经过多年的积淀,已经形成“民主、团结、敬业、务实、协作、创新”教研氛围,
4、组成教学、教研、学习的共同体,每年有教研课题,每月有主题教研活动,人人是活动主人。1聚焦课堂教学,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切切实实地提高教学质量,这应是教研组工作的重心。在这方面,教研组确实抓出了一定的成效。我们每个备课组每2周都有扎实的备课活动,抓住了备课这一关键环节,并且加强了常规课的互听互评,向课堂的40分钟要效益。组内开展了听课评课,新教师每学期开一节公开课,其余教师每年开一节公开课或示范课;新老挂钩的教师必须每学期听课15节以上,其中师徒对听不得少于10节,3年以上的教师每学期听课在10节以上。听课后组内教师组织进行集体评课,从教材处理、
5、课堂组织、教学形式、教学效果、教学基本功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优点,指正缺点,让每一节公开课起到集体备课的作用。在全体老师的刻苦努力下,教研组的教学可谓硕果累累。在历届高考中,我校的理综成绩一直居于我区普通完中之首,学科成绩居于市十所重点中学的上游水平,学科的高考最好成绩达到市第2名。2以老带新,抓好自培工作 培养一支优秀的青年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百年大计”。切实开发教研组的自培功能,是需要认真研究,认真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教研组的自培工作中,我们制订了教研组五年规划;老教师和青年教师互相结对签约,互相听课评课;抓住青年教师大奖赛的契机,以备课组为基地,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切实具体的指导;
6、抓住我校及外校公开课的机会进行教学研讨;抓住教学个案,学习名师的教学方法等等;利用各种进修机会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政府修养,如今年7月9月廖旭杲老师赴美国进行交流学习。正是有了以上行之有效的自培途径,从而有了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如汪纪苗、胡钢军、吴武军、廖旭杲等老师,他们在市内、甚至省内都有一定的知名度。3加强备课组的建设,发挥备课组的主导作用备课组是提高一个年级的学科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益的教学研究组织,它是同一年级同一学科教师开展教学研讨的一个重要基地。备课组建设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关系到年段教学工作的好坏,一个学科备课组的建设水平一定意义上决定着此年段该学科的教学研究水平和教学质量,因此必须
7、加强备课组的建设。我组共有5个备课组:高三、高二、高一化学和高三、高二生物,每组设一个备课组长,实行备课组长负责制。备课组每两周进行一次备课组活动,每次由一位教师作中心发言,就具体的教学问题、教学方法进行讨论交流,也可以进行集体备课,另外总结上二周的教学情况,安排下二周的教学工作。备课组活动要有记录。备课组内做到进度统一、资料共享、课件共享、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共同交流,打团体仗。三、重教重学重发展,师生相长在教学常规工作中,教研组要求教师做到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进行学生答疑,把素质教育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年青教师备详案,备课要做到“四有五备”:四有:脑中有“本”、目中有“人”、心中有
8、“数”、手中有“法”。五备:备大纲,胸有全局;备教材,心中有数;备学生,心中有人;备教法,灵活有序;备学法,积极引导。写教案要求有:课堂名称、课的类型、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划分、教学程序、教后小结等。上课要做到“五为五突”:五“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育人为目标;五“突”:突出重点难点,突出精讲巧练,突出思维训练,突出因材施教,突出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既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既要落实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更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在教学实践中要转变教育观念,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把课
9、堂还给学生,使课堂教学更加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优化和激活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是一场素质教育攻坚战。教研组还要求组内教师多作课后的总结和反思,总结和反思是教师成长的最重要的手段,鼓励教师多撰写教学论文、教学案例,多向各类教育教学杂志投稿。2005年组内第一辑教学案例专集小案例,大学问就是教学反思的一种体现。在新课程标准下,选修课和研究性学习是高中化学、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在一定情境中发现问题、选择课题、设计方案,通过主体性的探索、研究求得问题解决。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可以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索过程,养成自主探索、创新的意识和习惯,形成和提高创造能力,增
10、长知识,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的活动过程。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结合本地区和学校的具体情况,及学生的特长、兴趣、学习实际选择适宜的课题。在实践中,教师通过学生自主选题、撰写开题报告、实施研究活动、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参观和调查、总结和反思,最后形成结题报告。教研组开设了钠与酸溶液的反应、原电池研究、废电池与环境保护、田园化学、生命之源水、校园植物等研究性学习课题。其中废电池与环境保护和原电池研究被评为2002年宁波市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教学研究成果优秀奖。1991年李静娥老师的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实验的改进获得市二等奖,2002年吴武军老师在浙江省化学实验调演中获得一等奖,2001年孙晓明老师指导学生研究的关
11、于鸭蛋“性”鉴别的实验与研究获得浙江省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优秀项目二等奖,2000年王仕杰老师的彩色火焰蜡烛获得全国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方案二等奖。开设了高中化学实验的创新设计或实验仪器的组装和操作、化学简史介绍、化学故事等选修课,利用化学史教育,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了爱国主义熏陶,激发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情。四、教科研氛围浓厚,学以致用组内教师不但在教学工作中认真负责、兢兢业业,更注重理论学习,注重自己本身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学艺术的升华,还积极投入到教学研究中,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运用教学理论,进行了论文的撰写、案例的整理、专著的出版和课题的落实。在近几年中,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取得了丰硕
12、的成果。通过教研,广泛开展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认真组织教改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同时更推动了化学、生物学科教学质量的较大提高,在市内有较大的影响。自2000年至今,教研组老师在CN刊物上共公开发表论文38篇,共有22篇论文在省、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在5年时间中共有约60篇论文发表或获奖。另外教研组化学教师还共同主编、参编新课标新实验初中化学、新课标新精编高中化学、走进新课程中学化学教学创新设计与课例、化学第二册教案电解质溶液四本书籍;另外史定海老师还主编参编了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教程、初中新课程教学指导书等6本书,何荣江老师主编参编了高考复习讲义、中学教材学习
13、讲义(人教版)必修1、三点一测从书.生物必修2等5本书,还有3位教师参编了3本书。参与撰写论文、专著的教师共有16人,占教学一线教师的76.2%。此外,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大家以改革的精神搞好教学,转变教学观点,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针对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展教学研究。史定海老师的课题资优学生化学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获得浙江省基础教学成果二等奖、化学创造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获得全国化学教学研究会二等奖、“启发引导问题探究”化学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获得宁波市基础教学成果二等奖;汪纪苗和张雄刚老师的课题重点中学特长生弹性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获得第三届宁波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廖旭杲、吴武军、汪纪苗
14、、王仕杰等老师的课题“依托实验,注重探究”中学化学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研究获得第四届宁波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003年教研组针对高中化学新教材在实验方面进行了大幅度改革,实验呈现方式更为丰富,演示实验内容增加,实验的探素性、学生参与的主体性增强的特点,结合学校的特点,申报了并立项了浙江省课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自动化管理系统探索与研究,通过课题工作的开展,教研组加强实验室建设,配置了部分现代化的教学仪器,如电子天平、pH计、磁力搅拌器、感应器等;新增了2个实验室,达到了2个准备室、6个学生实验室;对实验老师进行了合理明确的分工;对老师在教学中实验的作用、对实验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探讨;
15、课题取得明显的效果,形成了“做中学”的实验教学模式,现课题已经进入结题阶段。五、注重特长生培养,独树一帜中学作为省一级重点中学,学生大多是优秀的,有部分学生对正常的教学感觉是学有所余的,因此如何培养这些资优学生,让他们除了学好高中的内容外,接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是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我们教研组利用化学、生物这两门自然科学的本身特点,对资优学生进行了系统的竞赛辅导,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在历年的化学竞赛中,多人获得全国初赛省级赛区的一、二、三等奖,几乎每年取得省团体优胜奖,并有4人次进入全国冬令营,1人次进入国家集训队,所取得的成绩在
16、省内名列前茅,在宁波市是绝无仅有的,因此2003年宁波市化学竞赛会议在我校召开,会上我校多位竞赛辅导教师作了系统的、各有特色的经验介绍,取得了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汪纪苗老师被评为浙江省高中化学竞赛特级教练。生物竞赛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02年获得省团体优胜,在宁波市也是名列前茅,其中孙晓明老师被聘为浙江省生物竞赛教练。竞赛取得的成绩见下表。六、多边互动成主角,名扬省市 1承担活动。教研组多次承担省、市、区的大型教研活动,为促进中学化学教学的繁荣作出了贡献。如,1999年承担省教研室第一届中学化学多媒体教学,汪纪苗老师施教的原电池获得一致好评;2000年承担华东师大中学化学教师国家级培训学员学
17、术交流;2003年承担省5522名教师培训班来校学术交流,廖旭杲老师的公开课、史定海教师的专题学术报告受到好评;2003年承担宁波市高中化学竞赛研讨会,史定海、汪纪苗、史文辉、廖旭杲老师作了专题发言。2兼职讲学。史定海老师担任宁波大学兼职教授、宁波教育学院兼职教授、宁波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讲师团成员、宁波市基础教学课题指导专家组成员,宁波市化学教师高级研修班导师,省中学化学教学研究会理事、宁波市特级教师协会副会长、宁波市化学会副理事长、宁波市高中化学教研大组成员等。近年在四川大学研究生课程班作中学化学教师改革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宁波大学学生作理想伴随事业而实现、省第八批特级教师培训班作为实现生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化学 总结 汇报 以人为本 求实 创新 中学 生化 教研组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08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