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理化生]初高中物理衔接导学案.doc
《[高一理化生]初高中物理衔接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理化生]初高中物理衔接导学案.doc(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小、初、高各科全程辅导 物理教师:张万林 TEL:18611661580第一讲:描述运动的概念要点导学本章章首语中有一句最核心的话:“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称为机械运动”,即“机械运动”(以后往往简称为运动)的定义。“质点”,就是其中“物体”的一种最简单模型;而“参考系、坐标系”是确定位置及其变化的工具。1质点:在某些情况下,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不考虑其形状和大小,把物体看成是一个具有质量的点,这样的物体模型称为“质点”。需要注意的是, “质点”是一种为了研究方便而引入的“理想模型”,是一种最简单的模型(以后还会遇到刚体模型、弹性体模型、理想流体模型、理想气体模型等等)。 既然是模型,就
2、不可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代替真实的物体。因此,要通过教材、例题及习题,知道什么情况下可以用质点模型,要逐渐积累知识,而不必一开始就去死记硬背。2参考系: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被选来作为对照(参考)的其他物体称为“参考系”。(以前的中学物理教科书上称为“参照物”,也很直观易懂。)研究物体运动时需要参考系的意义在于, 有了参考系,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选定了参考系后,才能知道和研究物体的运动。试设想,在茫茫的大海里,水天一色,如果没有太阳或星辰作参考,水手根本无法确定自己船舰的位置和向什么方向运动。 参考系选得不同,则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作出的结论也不同。通常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如果不声明参考系,
3、则默认以地面为参考系。3坐标系:为了定量研究运动,必须在参考系上建立坐标系,这样才能应用数学工具来研究运动。4时间和时刻:如果用一条数轴表示时间,则时刻t就是时间轴上的一个点 ,时间间隔t就是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但是在日常语言中,我们用语比较混淆,大都不加区别地说成时间。如“时间还早”里的时间,就是时刻;说“一堂课时间有45分钟”,则是指时间间隔;有时“时间”又是指与“空间”对偶的概念无限的时间轴的整体。因此我们在看书时要结合上下文正确理解。5位移: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叫做位移。它是表示位置变动(变化)的物理量。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它是一个矢量。矢量相加和标量相加遵从不同的法则(见后
4、面“力的合成”)。物体只有作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一般情况下位移大小不大于路程。6速度(1)速度的物理意义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定义是“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即。速度是矢量。(2)上面式子所给出的其实是“平均速度”。对于运动快慢一直在变化的“非匀速运动”(又叫变速运动),如果要精确描述物体每时每刻运动的快慢程度,就必须引入“瞬时速度”这个概念。当t非常小(用数学术语来说,t0)时的就可以认为是瞬时速度。也就是说,要真正理解瞬时速度概念,需要数学里“极限”的知识,希望同学们结合数学相关内容进行学习。(3)速度是矢量,与“速度”对应的还有一个“速率
5、”的概念。按书上的说法,速率(瞬时速率)就是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它是一个标量,没有方向。不过,日常生活中人们说的速度其实往往就是速率(日常语言词汇中几乎没有速率这个词)。7加速度(1)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反映运动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的定义:速度的变化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的时间的比值,即a =v/t=(v2-v1)/t。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并不一定相同。(2)加速度与速度是完全不同的物理量,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所以,两者之间并不存在“速度大加速度也大、速度为0时加速度也为0”等关系,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也没有必然相同的关系,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6、;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3)还有一个量也要注意与速度和加速度加以区分,那就是“速度变化量”v,v = v2 v1。v越大,加速度并不一定越大,还要看所用的时间的多少。(4)在“速度-时间”图像中,加速度是图线的斜率。速度图线越陡,加速度越大;速度图线为水平线,加速度为0。基础知识回顾1、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 的另一个物体叫做参考系。电影“闪闪的红星”中有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群山两岸走”,描述竹排的运动是以 为参考系的,描述群山的运动是以 为参考系的。2能否将物体看成质点最重要的判断依据是: 。3位移:我们是用一条由 线段来表示位移。4速度:(定义)
7、 ,物理意义: 5加速度:(定义) ,物理意义: 能力训练(选择题均为不定项选择)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一定是体积极小的物体B当研究一列火车全部通过桥所需的时间时,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C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转动,所以无论研究哪方面问题,自行车都不能视为质点 D地球虽大,且有自转,但有时仍可被视为质点2某人坐在甲船中,他看到乙船在运动,那么相对河岸两船的运动情况不可能是( ) A甲船不动,乙船在运动 B甲船运动,乙船不动 C甲、乙两船都在运动 D甲、乙两船运动方向一样,且运动快慢相同3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但位移的大小和路程总是相
8、等 B位移描述直线运动,路程描述曲线运动 C位移仅取决于始末位置,而路程取决于实际运动路线 D在某一运动过程中,物体经过的路程总大于或等于物体位移的大小4一列火车从上海开往北京,下列叙述中,指时间的是( )A火车在早上6点10分从上海出发B列车共运行了12小时C列车在9点45分到达中途的南京站D列车在南京停了10分钟5一个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测得在50m处的瞬时速度为6m/s,16s末到达终点时的瞬时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 )A6m/s B6.25m/s C6.75m/s D7.5m/s6某人骑自行车,开始用100s的时间行驶了400m,接着又用100s的时间行驶了6
9、00m,关于他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他的平均速度是4 m/s B他的平均速度是5 m/sC他的平均速度是6 m/s D他在后600m的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6 m/s7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B加速度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C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加速度越大 D物体运动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也为零8物体的加速度为2m/s2,表示这物体 ( )A 每秒运动2m B每经过1秒,其速度增大2m/s2C 每经过1秒,其速度增大2m/s D每经过1秒,其速度增大2m9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
10、大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零,它的速度也一定为零C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越小,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小D加速度的大小是表示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率的大小10一个小球以3m/s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到墙壁后经过0.1s后以2m/s的速度沿同一直线反弹。则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为 ( )A10m/s2,方向向右B10m/s2,方向向左C50m/s2,方向向右D50m/s2,方向向左11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则:t/s012345x/m054171 哪个时刻离开坐标原点最远,有多远? 第几秒内位移最大?有多大? 前3s内质点通过的路程为多大?12一质点在x轴上并只朝着x轴的正方向运动
11、,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则此质点开始运动后:t/s024681012141618x/m24688812162024(1)质点在前10 s内的位移、路程各为多大?(2)质点在8s末的瞬时速度为多大?(3)质点在0到18s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多大?13汽车以108km/h的速度行驶,急刹车后6s停止运动,那么急刹车过程中汽车的加速度为多大?急刹车后2s时刻汽车的速度是多大?第二讲:x-t图象与v-t图象及匀变速直线运动要点导学1x-t图象(1)x-t图象:表示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表明物体在某个时刻所处的位置,或是在某一段时间里物体的位移。(2)x-t图象:其倾斜程度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倾斜程度越
12、大则其速度越大(3)x-t图象的交点:表示两个物体在同一位置,或者说相对于同一参考系他们的位移相同;也可以理解为两物体相遇或者A追上B。(4)图象若是水平的直线则表示物体静止不动。2v-t图象(1)v-t图象:表示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物体在某个时刻的瞬时速度。 (2) 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3) v-t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位移。(4)水平的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3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2)速度与时间的关系:(3)位移与时间的关系:(4)推出公式:基础训练1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_;在匀变速直
13、线运动中,如果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增加,这个运动叫做_;如果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减小,这个运动叫做_。2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是恒定的,由加速度的定义式a=v/t可得: vt=v0+at(1)此式叫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它反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式中v0是_,vt是_。 (2)速度公式中的v0、vt、a都是矢量。在直线运动中,若规定正方向后,它们都可用带正、负号的代数值表示,把矢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通常情况下取_方向为正方向,对于匀加速直线运动,a取正值;对于匀减速直线运动,a取负值。计算结果vt0,说明vt的方向与v0的方向_;vt0,说明vt的方向与v0
14、的方向_;vt Vt/2推论4:连续相等相邻时间内的位移差是一常量:初速度为0的匀加直线运动的规律规律1:在相同相邻时间末的速度比:规律2:在相同相邻时间内的位移之比:规律3:经过相同相邻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三、打点计时器的应用(略)基础训练1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通常用符号_表示。重力加速度g的方向总是_;g的大小随地点的不同而略有变化,在地球表面上赤道处重力加速度最小,数值为_,南、北两极处重力加速度_,数值为_;g的大小还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高度越大,g值_。但这些差异并不是太大,在通常计算中,地面附近的g取9.8m/s2,在粗略的计算中,g还可以取10m/s2。能力训练1关于自由落
15、体运动的加速度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重的物体的g值大B同一地点,轻重物体的g值一样大Cg值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一样大Dg值在赤道处大于在北极处2一个铁钉与一个小棉花团同时从同一高处下落,总是铁钉先落地,这是因为( C )A铁钉比棉花团重 B铁钉比棉花团密度大C棉花团的加速度比重力加速度小得多 D铁钉的重力加速度比棉花团的大3自由下落的物体,自起点开始依次下落相等高度所用的时间之比是(D)A1/2 B1/3 C1/4 D(+1):14某质点由A到B到C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前2s和后2s的位移分别为AB=8m和BC=12m,则该质点的加速度及经B点时的瞬时速度分别是()A.1m/s2、5m
16、/sB2m/s2、5m/sC.1m/s2、10m/sD.2m/s2、10m/s5物体第1s由静止向右做加速度为1m/s2的匀加速运动,第2s加速度方向向左,大小不变,以后每隔1s加速度的方向都改变一次,但大小不变,则1min后物体在()A.原位置B.原位置左0.5mC.原位置右5mD.原位置右30m6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由v增加到2v时的位移为s,则当速度由3v增加到4v时,它的位移是()A.B.C.3sD.4s7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下来汽车在刹车后的运动过程中,前一半位移和后一半位移中的平均速度为和,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中的平均速度为和,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B
17、.C. D.8从某一高度相隔1s先后释放两个相同的小球甲和乙,不计空气阻力,它们在空中任一时刻()A.甲、乙两球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B.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大,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也越来越大C.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大,但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不变D.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小,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也越来越小9一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经3s着地,在下落的最后1s内位移是(不计空气阻力,g=10m/s2)()A5mB.15mC25mD.45m10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用了6s时间经过A、B两根电杆,已知A、B间的距离为60m,车经过B时的速度为15m/s,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一理化生 理化 高中物理 衔接 导学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08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