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模)历史试题 及答案.doc
《陕西省渭南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模)历史试题 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渭南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模)历史试题 及答案.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试卷类型:B渭南市2015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I)历史试题 命题人:闰虹 惠军利注愈事项: 1.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否则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答在答题纸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否则无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左传:“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
2、”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宗法制 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实行严格的等级制 C.实行摘长子继承制 D.“国”与“家”的结合2.秦律规定:与盗者“不盈五人”,共赃“不盈二百廿以下到一钱”,只给予流放;但如“五人盗”,赃只“一钱以上”,也要“斩左止,有(又)黥以为城旦”。对材料最准确的理解是 A.秦律尤其重视对“群盗”的惩治。B.秦律具有残酷性 C.秦律保护人的生命和财产 D.秦律具有公正性3.汉书地理志说:“武帝攘却胡、越,开地斥境,南置交趾,北置朔方之州,兼徐、梁、幽、并夏、周之制,改雍曰凉,改梁曰益,凡十三部,置刺史。”这一措施 A.拓展了西汉的疆域 B.加强了对少数民族的统治 C.加强了朝廷
3、对地方的控制 D.巩固了对边疆的统治4.唐长儒指出:“唐代科举从形式上看和过去的孝廉、秀才有继承关系,只是当门阀盛时被举为秀才孝廉的人必定出于世族,而唐代并无此限制。”材料表明科举制 A.使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B.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 C.加强了思想的统一 D.促进了政治的发展5.荀子富国中记载“掩地表亩,刺草殖谷,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也”。材料表明中国古代经济的特点是 A.自给自足. B.生产力水平高 C.男耕女织 D.精耕细作6.左传昭公四年中载:恒公曰:“伍鄙(人民)若何?”管子对曰:“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材料中“相地而衰征”的实质是A. 按照土地的多少和好坏而征税 B.有利于调动
4、土地所有者经营土地的积极性 C.所有制形式的变更 D.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7.西仅贾谊主张“今驱人而归之农,皆着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伎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言皆趋农作,则蓄积足而人乐共所矣”。该主张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小农经济 B.禁止民间工商业的发展 C.减少人口流动 D打击了富商大贾8.宋史学家说:“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田制为空文。”依据材料可以看出,导致田制为空文的主要原因是; A.唐朝手工业发展迅速 B.人口迅速增长 C.土地兼并严重 D.商品经济的发展9.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论述先秦历史时指出“他们各怀一套理想,或抱一片野心,朝秦暮楚”,所谓“孔席不暇暖,
5、墨突不得黔”,以期行道得志于天下,因此而有_。”文中空缺处应为A.百家争鸣 B.世卿世禄C.封邦建国 D.制礼作乐10.北宋大儒张载是理学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学者匡时济世的理想迫求 B.反映了理学以继承儒学正统为己任 C.理学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 D.说明理学思想有利于稳固统治秩序11.有学者认为:雅典民主“可以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力量,在需要的时候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派和少数意见呼啸着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在尘土之中。”材料认为雅典民主 A.易形成集体暴政 B.是一种直接民主 C.是真
6、正的自由和平等 D.是少数人的民主12.多次审理的结果使他们认识到,外来民族中有许多法律制度,但是近乎普度适用的法律原则只有少数几条,因而他们制定了一部对罗马人和非罗马人皆可适用的新法律.这个新法律是指 A.十二铜表法 B.万民法 C.公民法 D.查士丁尼法典13.16世纪前,最重要的商品是由东方运往西方的香料贸易,16世纪后,随着负易范围的扩大,新的海外产品成为欧洲的主要消费品.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新航路开辟引起了欧洲的商业革命 B.新航路开辟引起了欧洲的价格革命 C.反映了欧洲贵族生活的奢靡 D.反映了欧洲的矿产资薄医乏14.洪仁玕认为立政的关健,“惟在乎设法用人之得其当”,反对“结
7、党营私”。这里的“设法”是指 A.采用周全的办法 B.制定法律、制度C.用人是统筹全局 D.用人要人尽其才15.李鸿章说:“西洋之国,岁入财富动以数万万计,无非取自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等税。酌度时势,若不早图变计,择其要者逐渐仿行,以贫交福,以弱敌强,未有不终受其弊者。”下列企业最符合李鸿章意图的是 A.福州船政局 B.发昌机器厂C.江南制造总局 D.轮船招商局16.驴背集中载“京畿东南各属,一倡百和,从者如归。城市乡镇,遍设神坛,坛旁刀戟林立”,激发了中国社会各个阶层广泛参与的爱国热情。对这一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A.促使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B.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反清斗争 C.表达了中
8、国近代化的诉求 D.反映了帝国主义侵略加深、中华民族危机加剧17.1901年,清政府实施“新政”,推行了提倡民族工业、废科举、设学校、派留学生等措施,其目的是为了 A.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B.改变中国的封建君主统治 C.推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D.级和统治者与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18.1881年,广东南海知易徐赓陛下令:“各省制办机器,均系由官设局,安明办理,平民不得私擅购置”,并以机器缫丝厂“男女混杂,易生瓜李之嫌”、“夺人之生业”为由,查封各处缫丝厂。材料表明A.政府努力规范商办企业 B.政府保护商办企业的发展C.商办企业缺乏法律保护 D.政府淘汰不良企业19.孙中山仍导推翻满清统治,赢得
9、了秘密会社、下层阶级和海外华侨的支持,但却没有得到士大夫阶层的拥护,他们普迫地迫随着康有为和梁启超。但1900年后,越来越多的士人也加入了孙中山的事业。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戊戌变法的失败 B.孙中山的思想根本转变 C.中华民族危机加深 D.中国社会阶级结构发生根本变化20.薛福成在变法篇说:“今诚取西人气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材料表明他的主张是: A.“求富”、“自强” B.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中体西用” D.“西学东渐”21. 1936年,毛泽东告诉斯诺:“我们努力解放中国肯定不是为了把本国交给莫斯科!”对这句话准确的理解是,毛泽东主张 A.实行城
10、市武装暴动 B.不与苏联签订不平等条约 C.否定苏联的革命经验 D.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2. 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并取得成功。这些成就A.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B.反映了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C.实现了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 D.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23.对下列三幅图所反映的主题,理解最准确的是A.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B.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C.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 D.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24.“我的作品有它的地理,有它的谱系和它的家族,它的场所和它的特点,它的人物和它的事件,正如法国有它的盾徽,气有它的贵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陕西省渭南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模历史试题 及答案 陕西省 渭南市 教学质量 检测 历史试题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07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