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萨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考试)语文(汉文班)试题及答案.doc
《西藏拉萨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考试)语文(汉文班)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藏拉萨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考试)语文(汉文班)试题及答案.doc(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西藏拉萨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考试)语文(汉文班)试题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魏晋风度魏晋时期是地道的乱世,因此文人的普遍心理即是思治,这就促使魏晋名士开始探索宇宙自然与人生本体的关系,并开始追求新的思辨哲理。在这种背景下,“文的觉醒”与“人的觉醒”时代到来,思想开放与自由论辩的风气成为当时文人名士的生活常态,而“魏晋风度”正是在这种氛围中应运而生的。“魏晋风度”所代表的这种文化,由何晏、王弼首发其端,他们酷爱庄老,而起清谈之风;发展至“竹林七贤”时代,这一群体成为魏晋风度的典型代表。“竹林七贤”即阮籍、嵇康、山涛
2、、刘伶、阮成、向秀和王戎等七人,他们都是当时的文人名士,他们大都崇尚老庄之学,对社会现实有着无比清醒的认识。然而,由于身处乱世,虽有济世报国之才,却没有值得辅佐的明主,只好用形骸放浪、不拘小节的行为来掩饰内心的痛苦,用不合事宜的言行来表达对朝政的不满。魏晋名士用自己的言行、诗文等外化行为使自己的人生艺术化,具体表现为不同常人的放旷、真率与智慧。这种艺术的人生是自然的,是个人的真实处境与心境的流露。正是由于残酷的政治迫害和生命的命悬一线,使得魏晋士人的人生充满了无尽的忧虑恐惧和深重的哀伤。这构成了魏晋风度深刻沉重的一面。 魏晋名士以率性率真的人性来品味玄趣,由此生发出一种由外知内、以形显神的美学
3、观念,这使他们开始转向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探究,以空灵之心审视山水自然的大道之美。正是这种超越形的束缚的情怀,使自然山水被赋予了人性化的灵性与无穷的玄趣。另一方面,他们把在政治理想上的绝望转向文学艺术,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在“神韵”这一独特的审美追求指导下,魏晋时期的文学、绘画、书法等艺术门类都不同程度地呈现出一片空前繁荣的景象。魏晋风度是魏晋名士人生态度、处世方式和人格精神的具体展现,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士大夫阶层的价值取向,它不仅在那时具有广泛的时代意义,对后世中国传统文人的文化哲学和思想,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魏晋士人通过自身在乱世中真实而坚定的实践,以前所未有的气魄和感染力,融入了中国文人的灵
4、魂深处。一方面,魏晋风度造就了中国文人清高的气质与清醒的思辨;另一方面,它为后世处于低谷困境的文人知识分子提供了精神的慰藉与平静,并得以发展为自省与放旷的生活理念,用以追求人本质的回归、精神的解放和个性价值的真正体现。1下面对“魏晋风度”文化内涵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晋名士用言行、诗文将自己的人生艺术化,具体表现为放旷、真率与智慧。B融入了中国文人的灵魂深处,造就了文人自古至今清高的气质和清醒的思辨。C超越形的束缚,品味玄趣,生发了一种由外知内、以形显神的美学观念。D以自由、理性、思辨的哲学思维,表现出自我肯定的强烈自信与率性自由。2以下不是“魏晋风度”形成的原因的一项是 A魏晋名士放浪
5、形骸,追求个性,寄情山水,醉心文学艺术。B魏晋文人清醒认识现实,怀才不遇,统治者对其进行残酷的迫害。C魏晋乱世,文人思治,他们开始探索宇宙自然与人生本体的关系。D魏晋时期的文人酷爱老庄,以玄学作为自己的思想灵魂和源泉。3下面的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的觉醒”促进了当时思想解放和自由论辩风气的形成,这是魏晋风度的突出表现。B魏晋士人厌倦了社会的动荡,对黑暗政治不满,只好转而研究老庄之学,借此麻痹自己。C魏晋风度以自省与放旷的生活理念使后世落魄的文人知识分子获得了精神的真正解放。D玄学是魏晋名士的精神支柱,他们以此来关照自我,探寻苦难社会中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
6、)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石显字君房,济南人,少坐法腐刑。元帝时为中书令。是时,元帝被疾,不亲政事,方隆好于音乐;以显久典事,中人无外党,精专可信任,遂委以政。事无小大,因显白决,贵幸倾朝,百僚皆敬事显。显性狡诈,为人巧慧习事,能探得人主微指,内深贼,持诡辩以中伤人,忤恨睚眦,辄被以危法。初元中,前将军萧望之及光禄大夫周堪、宗正刘更生皆给事中。望之领尚书事,知显专权邪辟,建白以为:“尚书百官之本,国家枢机,宜以通明公正处之。武帝游宴后庭,故用宦者,非古制也。宜罢中书宦官,应古不近刑人。”元帝不听,由是大与显忤。后皆害焉,望之自杀,堪、更生废锢,不得复进用。后太中大夫张
7、猛、魏郡太守京房、御史中丞陈咸、待诏贾捐之皆尝奏封事,或召见,言显短。显求索其罪,房、捐之弃市,猛自杀于公车,咸抵罪,髡为城旦。自是公卿以下畏显,重足一迹。显见左将军冯奉世父子为公卿著名,女又为昭仪在内,显心欲附之,荐言昭仪兄谒者逡修敕宜侍帷幄。天子召见,欲以为侍中,逡请间言事。上闻逡言显颛权,天子大怒,罢逡归郎官。其后御史大夫缺,群臣皆举逡兄大鸿胪野王行能第一,天子以问显,显曰:“九卿无出野王者。然野王亲昭仪兄,臣恐后世必以陛下度越众贤,私后宫亲以为三公。”上曰:“善,吾不见是。”乃下诏嘉美野王,废而不用。显尝使至诸官有所征发,显先自白,恐后漏尽宫门闭,请使诏吏开门。上许之。显故投夜还,称诏
8、开门入。后果有上书告显颛命矫诏开宫门,天子闻之,笑以其书示显。显因泣曰:“陛下过私小臣,属任以事,群下无不嫉妒欲陷害臣者,事类如此非一,唯独明主知之。愚臣微贱,诚不能以一躯称快万众,任天下之怨,臣愿归枢机职,受后宫扫除之役,死无所恨,唯陛下哀怜财幸,以此全活小臣。”天子以为然而怜之,数劳勉显,加厚赏赐,赏赐及赂遗訾一万万。初,显闻众人匈匈,言己杀前将军萧望之。望之当世名儒,显恐天下学士姗己,病之。是时,明经著节士琅邪贡禹为谏大夫,显使人致意,深自结纳。显因荐禹天子,历位九卿,至御史大夫,礼事之甚备。议者于是称显,以为不妒谮望之矣。显之设变诈以自解免取信人主者,皆此类也。 节选自汉书佞幸传4对下
9、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死无所恨 恨:遗憾B臣愿归枢机职 归:辞官C后皆害焉 害:恐惧D以为不妒谮望之矣 谮:诬陷,中伤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现石显“性狡诈”的一组是(3分)以显久典事,中人无外党,精专可信任,遂委以政 自是公卿以下畏显,重足一迹荐言昭仪兄谒者逡修敕宜侍帷幄 天子大怒,罢逡归郎官显故投夜还,称诏开门入 议者于是称显A B C D 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A石显身为宦官,却手握重权,又专权擅事,乖谬不正,因此受到许多官员的弹劾。B曾经有官员误告石显矫诏,石显借机在元帝面前哭泣自白,赢得了元帝的怜惜。C大鸿胪野王原本德行兼优,深
10、孚众望,但因为石显在元帝面前的中伤,最终被罢除了原有官职。D石显会用严刑重法惩治反对自己的人,但同时也会假作敬重贤能,收买人心。7.把下列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1)事无小大,因显白决,贵幸倾朝,百僚皆敬事显。(5分)译:_(2)臣恐后世必以陛下度越众贤,私后宫亲以为三公。(5分)译:_(二)古代诗歌阅读(12分)8.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 南海旅次 曹松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1)这首诗以什么为线索?是怎样表达作者感情的?(6分) (2)最后一联哪个字用得好?说说理由。
11、(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_,君知其难也。_?(烛之武退秦师)(2)丛菊两开他日泪,_。_,白帝城高急暮砧。(杜甫秋兴八首(其一)(3)_,三吴都会,_。(柳永望海潮) 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先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填好。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六 指 猴 墨中白侯六是新来为东家赶马车的,右手六手指,护院的都笑称他六指猴。侯六也不恼,伸出手问:“像六指猴
12、吗?”“六指猴是江湖大盗,你是给东家赶马车的。”说完,大伙善意地笑了。东家江大佬有钱,有钱的东家不住在泗州城。东家喜欢住在五里坡的凤凰墩。凤凰墩背靠九座梅花山,西临拦山河,东边一条大道直通南边的泗州城。东家爱去泗州城听戏。东家听完泗洲戏,侯六就陪他去梅岭茶馆。东家和众玩家边品茶,边玩赏古玉。众玩家要看东家腰上的玉。东家掏出洁白的手帕,用嘴吹吹,才解下玉放在上面。只见手帕上的蟠螭,圆眼怒睁,细眉飞扬,脚爪上翘,胛骨尽显,活泼有趣。众人夸:“好玉。”侯六却在旁边大碗喝着茶,喝完,就到泗州大街上逛。东家品足了茶,侯六准时套好马车等他。坎坷道,马车如履平地。东家喜欢坐在车上眯着双眼哼着泗州戏,回味着茶
13、馆玩玉时的惬意。到家,东家拎起长衫下车,侯六就看到他腰带上那只活泼的蟠螭。东家有钱,可有钱的东家人不坏。东家喜欢拿出白花花的银子救济乡邻。侯六常听人夸,东家是善人。侯六拴好马,路过东家房时,就听东家和老婆说:“侯六人不小,是该成家了”侯六听后心一热,父母去世,无人再关心自己。泗州大街,仁义当铺。黑衣人闪身进屋。老板贾仁义低声问:“玉呢?大人催要。”黑衣人说:“盗不来。”“没有你偷不来的宝贝,否则告知官府,丢的不仅是玉,还有多人的性命!”黑衣人不回答,抛下酬金,飞跃离去,眨眼钻进黑夜里。天亮,府衙有人投案,声称自己是大盗六指猴。师爷马皮金一看是马夫侯六,笑说:“你手长六手指,就是六指猴?”“我是
14、六指猴,为东家赶车,实是想偷他的玉。”马皮金只好向吴知府禀报。吴知府听后,说:“通知江大佬,让他看着办吧。”马皮金把知府的话转告给东家,临别小声叮嘱:“大人的嘴,大着呢!”东家忙带上金银赶到府衙。看着满眼的金银,吴知府叹道:“你有钱心善,好人呀,可好人如何会让飞贼赶车呢,要追究”吴知府眯着小眼盯着东家的腰间。东家取下玉佩递给说:“一个赶马的怎会是大盗哟?”马皮金忙上前接玉,旁边的吴知府就怪怨说:“好好马车不赶,非说是飞贼,自己的命贱,也不为主人着想,再说,他真是六指猴,怎敢自己找上门来?这些下人呀,醉酒后,全是醉话!”东家忙谢过知府,刚把侯六带走,贾仁义就求见吴知府说:“真是六指猴呀。”吴知府
15、笑道:“抓了六指猴,还会有七指猴八指猴,那么多飞贼抓得完吗?要的是玉!”看着吴知府把玩着圆眼怒睁的蟠螭,贾仁义连赞:“大人高明!”侯六得知东家用古玉救他,跪谢说:“我不配。”东家伸手拉起他说:“玉是宝,可活人更是宝哩!”侯六说:“不能再为您赶马了。”转身欲去。东家也不挽留,说:“走正道吧!路平整,好走!”六指猴点头,飞身上了大路。平原大道,晨光如金。东家坐着马车去泗州城,路遇一老者,停车,让其坐。老者摘去胡须,是侯六。侯六感慨说:“东家的善心无处不在呀。”双手递来一玉。东家见是那块活泼有趣的蟠螭,摇头叹说:“何必呢!”侯六说:“东家放心,他们无可奈何,日后还会尊敬您呢!”看着东家一脸莫名,侯六
16、笑着跃到马后,接过马鞭说:“再为您赶一趟吧。”望着飞舞马鞭的侯六,东家仿佛看到自己年轻时的影子。侯六走了,东家再也没有他的消息。东家不明白,古玉被盗,官府也不追问,吴知府对他尊敬如宾,像是他偷了自己的古玉。东家进城时还爱听泗州戏,去梅岭茶馆。东家品茶时,听茶客们说,江湖上有一飞侠,专盗贪官金银救济穷人,飞侠盗金银,还拿他们记录贪污的私账簿儿听着,听着,东家猛喝一口茶,他希望飞侠是六指猴,却又为侯六捏着把汗。(本文有改动)(1)下列对这篇微型小说的赏析,不准确的两项是(5分,两项都对得5分,答对一项得3分,错误项得0分) ( )( )A. 侯六将盗回的玉蟠螭交还东家时说的话是伏笔,后来茶客们的话
17、是照应。这种写作技巧的运用,避免了平铺直叙。B知府勾结当铺老板,当铺老板收买黑衣人,黑衣人就是大盗六指猴,六指猴亦即侯六,作者在极短的篇幅内巧妙地交代了这些人物关系。C侯六听到东家与老婆的对话后,“心一热,父母去世,无人再关心自己”。这种叙事中的闲笔,增加了作品的生活气息。D通过描写人物语言的前后矛盾,可以凸显人物的性格特点,吴知府在得到玉蟠螭前后对东家说的那两段话,就具有这样鲜明的表达效果。E小说中有关“凤凰墩”的一段环境描写,寥寥数语,却细腻鲜活,生动传神,充分地体现了小说的环境描写对真实性的追求。(2)小说中那块活泼有趣的玉蟠螭在情节安排与人物塑造方面有何作用,请分别作简要分析。(6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藏拉萨 中学 上学 第二次 月考 期中考试 语文 汉文 试题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07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