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
《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银川一中2015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文科综合试卷(历史)命题教师:赵敏丽、王咏梅、贺建设第卷(选择题,140分)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古代“文化”一词源于拉丁语cultura和colere,本义为“耕作”、“栽培”、“养育”等,在印欧语系kwel-字根,则有翻动一块土地、运转与耕作之意。据此判断,中国文化源头应始于A一万多年前新石器时代 B文献与考古中考证出的夏朝 C进入青铜时代后的商朝 D封邦建国体制确立后的西周25.中国社会史在评价清前期经济时说:“农业、手工业和贸易的史无前例的发展高潮,以其生产以及内部交易的数
2、额之巨而身居世界民族的首位”。以下最能说明上述论断的现象是A当时中国是东亚、东南亚贸易的中心地区 B当时中国对西方的贸易长期出现逆差状况 C当时中国生丝、茶叶、瓷器畅销世界各地 D当时中国的GDP占到世界总量的四分之一26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一文指出,农村知识分子大量地单向地向城市流动,并在城市中去寻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的机会与空间,是清末民国以来社会变动的一个基本趋势。这一趋势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近代中国工业化的发展趋势迅猛 B近代农村生活的艰辛导致人才外流 C近代城市生活对农村人才的强大吸引力 D近代城市和农村的差距日益扩大27孙中山规定:“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
3、百零九年即辛亥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孙中山改历改元的深层动因是 A. 与国际接轨的时代需求 B. 破除专制制度给人的思想束缚 C. 彰显炎黄子孙共同的民族诉求 D.“反清复明”的政治需要28. 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这三次社会变革的共同影响是 A都改变了社会的性质 B人民的思想在当时都有所改变 C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 D变革带来了国家政权的变化29某学者在其著作中国近代通史中写到:“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一个注重枪杆,一个注重笔杆
4、;一个擅长武斗,一个擅长文斗。”文中描述的现象应该发生在: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30西塞罗说:“国家是人民的事业。国家的精神目的就是维护正义,物质目的就是保护私有财产。国家是人民为了正义和保护私有财产,通过协议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从语意判断,西塞罗此处评价的是A埃及法老专制 B雅典民主政治 C罗马法治精神 D西欧封建制度31公元1500年以后的世界史,历史学家称其为“近代史”。下列选项最能代表近代历史发展特色的是:A人文主义兴起,社会走向世俗化,宗教信仰失去了存在的理由B工业发达以后,农业的产值日减,导致工业国家不再重视农业C封建制度解体,民族国家兴起,
5、政治权力结构由分权走向集权D中产阶级是工业革命的新产物,也是近代社会变化的主要推手32. 中国对联、西方谚语中,有不少是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为背景,反映了当时历史风貌,为研究历史提供了非常珍贵有价值的资料。表一中对联谚语的内容与反映的史实对应正确的有几个?表一谚语或对联反映的相关史实西方谚语:“宁要三个魔鬼打架,不要一个天使掌权”伏尔泰分权制衡思想罗马谚语:“举证之所在,胜败之所在。”十二铜表法灵活实用,重视调解民事纠纷“灌输益部成尧甸;疏凿岷源绍禹功”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剩。”横批:“已经过去。”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33共和党人艾森豪威尔成为美国总统后说:“如果任何政党试图要废除社会保障、劳工法和农场项目,那你就不会在美国历史上再听说这个政党了。”这反映出艾森豪威尔的主张A受到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B与民主党政策逐渐趋于一致C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延续了共和党传统经济政策342011年,德国和法国共同编撰的“讲述欧洲历史的教科书”历时五年终于完成。创造了编撰共同历史教科书的德法模式,即“双方一直磨合到彼此就大部分争议问题达成共识,再开始共同撰写教科书”。编者认为这套书的最终目的,是鼓励学生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历史,不会只给一种答案。据此判断,编撰此书体现了A价值判断高于史实判断 B对于民族国家身份的认同C历史共
7、识需要批判思维 D批判思维比历史真实重要35.“它站起来反对18世纪的古典主义、启蒙思想、理性思想以及这些领域内的秩序”,强调“对自然之爱、上帝精神存在和感情力量之间的联系”。最符合上述创作倾向的作品是 A.人间喜剧 B.母亲 C.老人与海D.巴黎圣母院第卷(非选择题,共160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一)必考题(5题,共135分)40(25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华人的梦,如何才能真正富强,这才是最关键的。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试题。 材料一 近代以来世界强国的力量来源时期国家主要力量来源16世
8、纪西班牙黄金、殖民贸易、雇佣军、王朝来源17世纪荷兰贸易、资本市场、海军18世纪法国人口、农业、公共管理、军队、文化19世纪英国工业、政治凝聚力、金融与信贷、海军、自由主义规范、岛国位置(易于防卫) 约瑟夫奈美国霸权的困惑为什么美国不能独断专行材料二 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17501900年)(堆柱顺序:英1德2美3中4) 资料(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材料三 当时,在中国享有带有不平等性质的权益的国家主要是美、英、苏三国。在具体实践中,中国政府采取了不同的对策。美国是当时与新中国最为敌对的国家。中国政府对中美商约等一系列条约采取了不予承认的立场,美国此前在中国所享有的特权至此在大陆全部丧
9、失。这种处理干脆利落。苏联是中国最重要的盟友。对于中苏友好条约,中国政府并没有断然宣布废除,而是积极地与苏联政府展开重新谈判。1950年2月,中苏订立了新的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有关协定。协定规定在不迟于1952年末之前,苏联将中国长春铁路的一切权利及一切财产无偿移交中国,苏军从旅顺口撤出,大连行政完全由中国政府管辖,苏方临时代管或租用的财产,应由中国政府接收。至此,可以说中国已经完全挣脱了百年之久的不平等条约的束缚。高考资源网裴坚章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1979年)(1)根据材料一,按照力量来源对上述强国进行分类并说明理由。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18世纪法国的文化如何成为力量来源
10、。(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工业迅速崛起的共同原因有哪些?分析明清以来(鸦片战争前)中国制造业日益衰退的原因。(8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待不平等条约及其国家的对策。(9分)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表三:1876年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国家代表性展品美国大功率发电机、电动机,电话,留声机等中国丝绸,茶叶,银器,雕花瓷器,景泰器等表四: 2010年中国上海世界博览会国家代表性展品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助残机器人,可食用环保包装材料,多媒体信息技术等美国将日光转化为电力,屋顶花园,再生竹制成的地板等比较表三、表四
11、,提取有关中美科技发展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地理题、2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对应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必须与所涂题目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45【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15分)有学者认为,秦以后中国历代的变法大致可以分为征农、征商和农商并征三种类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税人为主的征农型变法最典型的是北魏均田制颁布条文中有“乐迁者听逐空荒,不限异州他郡”之规定,租调制以“一夫一妇计”明朝的“一条鞭”法和清朝的“摊丁入地”都是以税地为主而进行的征农型变法。特别是“摊丁入地”因法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宁夏银川 一中 上学 第三次 月考 历史试题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05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