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安一中高三高考模拟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福建省福安一中高三高考模拟语文试卷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福安一中高三高考模拟语文试卷及答案.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4年福安一中高三模拟考试卷 语文试题 (2014.5.23)(分数:150分 时间:150分钟)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将往观乎四荒。(屈原离骚)(2)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3)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位卑则足羞, 。(韩愈师说)(5)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6)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5题。宝界山居记 【明】归有光太湖,东南巨浸也。广五百
2、里,群峰出于波涛之间以百数,而重涯别坞,幽谷曲隈,无非仙灵之所栖息。天下之山,得水而悦;水或束隘迫狭,不足以尽山之奇。天下之水,得山而止;山或孤孑卑稚,不足以极水之趣。太湖漭淼澒洞,沉浸诸山,山多而湖之水足以贮之,意唯海外绝岛胜是,中州无有也。故凡屏列于湖之滨者,皆挟湖以为胜。 自锡山过五里湖,得宝界山。在洞庭之北,夫椒、湫山之间。仲山王先生居之。先生早岁弃官,而其子鉴始登第,亦告归。父子并中年失偶,而皆不娶。日以诗画自娱。因长洲陆君,来请予为山居之记。余未至宝界也,尝读书万峰山,尽得湖滨诸山之景,虽地势不同,无不挟湖以为胜,而马迹、长兴,往往在残霞落照之间,则所谓宝界者,庶几望见之。昔王右丞
3、辋川别墅,其诗画之妙,至今可以想见其处。仲山之居,岂减华子冈、欹湖诸奇胜;而千里湖山,岂蓝田之所有哉?摩诘清思逸韵,出尘壒之外,而天宝之末,顾不能自引决,以濡羯胡之腥膻。以此知士大夫出处(ch)有道,一失足遂不可浣,如摩诘,令人千载有遗恨也。今仲山父子嘉遁于明时,则其于一切世分若太空浮云,曾不足入其胸次矣。何可及哉!何可及哉! (选自归有光散文选集有删节)【注】卑稚:矮小。漭淼澒洞(hngtng):水势广阔浩荡,相连不断。壒(a):灰尘。羯胡:匈奴人的别称,此处代指安禄山。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水或束隘迫狭 或:如果B. 不足以
4、极水之趣 极:穷尽C. 顾不能自引决 顾:转折,却 D. 令人千载有遗恨也 恨:痛恨3.根据文章,下列句子全部直接写太湖的一组是( )(3分)广五百里 重涯别坞,幽谷曲隈 天下之水,得山而止 山或孤孑卑稚 漭淼澒洞,沉浸诸山 唯海外绝岛胜是,中州无有也A. B. C. D.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第段写太湖的独特之美主要是为了衬托宝界山的美,为下文写王氏父子作铺垫。B.第段的主要内容是交代宝界山的地理位置、王仲山父子的概况及作者写记缘由。C第段写王维并说明“士大夫一失足遂不可浣”,是为了表达作者对失节之士的批判。D.“何可及哉!何可及哉!”作者用反复
5、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王氏父子退隐有道的赞赏。 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故凡屏列于湖之滨者,皆挟湖以为胜。 (2)因长洲陆君,来请予为山居之记。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6.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清平乐 忆镇阳 【金】元好问悲欢聚散。世事天谁管。梳去梳来双鬓短。镜里看看雪满。 燕南十月霜寒。孤身去住都难。何日西窗灯火,眼前儿女团栾。【注】金灭亡后,词人不再为官,生活无法安定,常往来于忻州、镇阳、燕都等地,本词大抵作于从镇阳到燕都的路上;镇阳:作者家人所在地。团栾:即团圆。(1)词的上片表达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3分) (2)请简要评析“何日西窗灯
6、火,眼前儿女团栾”。(3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7.下列各项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法国大革命时期,葛朗台就是位有实力的箍桶匠。他贿赂官员,低价钱买下葡萄园,老修道院和几块分租田。他巧妙地避税,经常拖欠债务,名声不好。B杜竹斋倒戈,韩孟翔和刘玉英背叛,性格刚愎自用,投资方向错误,民族工业弱小,抵抗不住帝国主义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合力进攻是吴荪甫失败的原因。C琴希望报考外国语专门学校,母亲推说将来再商量。娜拉中的台词给了琴很大的激励。她写信约许倩如一起投考,并表示要坚决地奋斗,开辟一条新路。D有一个村子,老百姓在礼拜日聚在一起读福
7、音书,法院认为村民违背教会的解释讲解福音书,就可能被流放,甚至要服苦役,聂赫留朵夫对此不解。E甘果瓦误入圣迹区,按照摔罐成婚的规矩,甘果瓦把瓦罐摔成了四块,这样爱斯梅拉达就可以与他结为四年夫妻,于是爱斯梅拉达要他做了真正的丈夫。8.简答题(任选一题)(5分)(1)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完成后面题目。孔明叹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后人有诗叹曰:“谷口风狂烈焰飘,何期骤雨降青霄。武侯妙计如能就,安得山河属晋朝!”文中“武侯妙计”为何计?孔明又为何发此感叹? (2)阅读下面红楼梦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完成后面题目。宝玉听了十分纳闷,想来必是被强盗抢去, 这个人必不肯
8、受,一定不屈而死。(宝玉)还说:“这样一个自称为槛外人,怎么遭此结局!”选段中的“槛外人”是谁?如何被强盗抢去?答:我选( )_ _ _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9.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言亦心之所发,故并此以观,则人之邪正不可匿矣。然言犹可以伪为,眸子则有不容伪者。【注】画横线的文字为朱熹作的注。眊(mo):目不明。廋(su),隐匿也。9.这段文字论述的是一个什么问题?孟子主张什么?结合朱熹的注释说说孟子的理由。(6分)答:_ _ _ 三、现代文阅读(24分)(一
9、)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节日的现象学张祥龙节日是生命节奏与命运感受相交和而生发出的赞歌:它们是追忆之歌,又是希望之歌,也是及时行乐、忘怀得失之歌。那么,节应该怎样过才算实现了它的本性呢?首先,尽管节日都有自己的内容,但它总有一个非对象化的、让生命能自由舒展的维度,这首先就意味着需要“天下太平”。兵荒马乱的状况,不管是现实中的还是精神上的,都极不利于“过节”。西班牙天主教神学家潘尼卡很有些出色的见地。他认为和平既不是为自己争来的,也不是向别人强加的。和平是被接受的,总含有“受赐”的、“感恩”的成份;它们又是被发现的和被创造的,没有现成在那儿的和平。在这个意义上,节
10、日乃是和平开出的花朵。没有外在与内心的和平、宁静、劳动,就不会有原发的节日感和节期感。其次,在节日的根源处是活生生的时间节奏,在节日那里,人的生存时间一定要歌舞出和激荡出浪花,不然就缺少节日气氛。节的来源、讲究、风俗或过法本身含有时间花样,比如日子与历史事件或传说故事相呼应(圣诞、佛诞、湿婆诞辰、国庆等);数字的花样(比如节的月与日的数字:1.1; 1.15; 2.2; 3.3; 5.5等);和节期中的照应,比如春节期间送灶王上天照应于正月初四接灶王回府,除夕夜的烟火与元宵节的灯火相应;以及风俗、禁忌造成的生存时间的异常与激漾,比如除夕的守岁,正月初一的祭祖、放爆竹,白天不许炊煮、不许倒垃圾等
11、等造成的不寻常和不方便。没有这些讲究和由它们构成的新鲜的生存时间感受,就难有浓厚的节日气氛。节日似乎有一种通过节与节之间的相互牵连而成大观的趋势。“孤节”就不如“连串节”更像节。正在兴起的节会“俘获”另一些日子以作为自己的“伴节”,比如中国的春节在全盛之时俘获了灶王节、元宵节、乃至腊八节。与上述两点密切相关,过节本身必有一种溢出了节日当下时的、对总体时间势态的鲜明感受,即:在过节前有预期,在过节后有保留或回味,而且过节前与过节后之间有鲜明的区别,好像跨过了某个重要的界限。换言之,这应是一场真实深刻的体验。过节绝不只是过那个“现实的”节,更不止于体验节的“实项内容”(比如“吃饺子”),而更在于对
12、那形成“节日气象”的边缘视域的体验。实在的节日还未到,还未成为手边的一个现成者,但它已经存在于人们的生存时间的切近期望视域之中。节已在这光环朝霞之中诞生,越来越充满热力与辉煌地向我们迎来;人们还未尝到它带来的让人精疲力竭或磕磕碰碰的一面,却已活生生地感受到了它的真实与可爱。而且,这种“越来越”的提升感、来临感和交汇感正是节日的神髓之所在。第三,既然节日是生存时间与体验的旋涡、交汇和跌宕之处,那么,节日越含有不寻常的交汇与新鲜经验的构成,就越像个节。节日往往都有自身设立的一些禁忌,如伊斯兰的斋月与开斋节,春节的各种禁忌。这种“不寻常”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对某些禁忌的突破,开日常体制的玩笑。由此造成
13、节日中起伏异常的生存体验。更重要的是,这些禁戒与破戒在节日的时机光环中得到升华,“粗话”不再只是“粗”,放炮仗不再只是喧闹和惊扰,它们构成全新的体验,创造了让矛盾和解与心灵更新的机会。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不管现实的还是精神的,兵荒马乱的状况不利于过节。B. 春节时送灶王照应于正月初四接灶王,除夕的烟火与元宵的灯火相应。C. 没有风俗、禁忌造成的不寻常和不方便,就没有浓厚的节日气氛。D. 灶王节、春节、元宵节与腊八节,这些节日相互牵连而成大观之势。11.作者说,节日“总有一个非对象化的、让生命能自由舒展的维度”,请谈谈你的理解。(2分) 12.为什么说节
14、日“是追忆之歌,又是希望之歌,也是及时行乐、忘怀得失之歌”?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4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使圆成方美欧亨利 自然界的事物是循圆周运动的,人为的事物则沿直线行进。孩子的圆眼睛象征天真,女人卖弄风情时眯缝成一条线的眼睛就说明矫揉造作。 在大城市里,本性丧失得最快。大城市的街道和建筑的直线,法律和社会风俗的拘泥古板,人行道的循规蹈矩,城市生活方式的严格、冷酷和沉默,毫不通融的规则这一切都冷漠而鄙夷地对自然界的弧线表示轻蔑。 这
15、个数学气十足的引子揭示了肯塔基州两个家族之间的世仇的前因后果。 这个世仇是在坎伯兰山岭的福维尔和哈克尼斯两个家族之间形成的。冤仇的第一个牺牲品是比尔哈克尼斯的猎狗。哈克尼斯家立刻杀掉福维尔族的头儿作为赔偿。福维尔的亲属急于报复,又让比尔哈克尼斯跟随他的猎狗到了另一个国度。 四十年来,这两个家族冤冤相报,没完没了。哈克尼斯家的人一个个地被枪杀,福维尔家族的成员也给一枝一枝地砍掉。两个家系的树枝经过这样修剪之后,都只剩下一个成员。卡尔哈克尼斯也许领悟到了什么,便突然离开了坎伯兰山岭,避开了福维尔家族最末一个后裔山姆。 一年后,山姆听说那个冤家住在纽约市,于是整装准备出发。他从梳妆台抽屉里找出一把老
16、式而可靠的科尔特左轮手枪。在城市里干冒险和复仇的勾当,这把手枪似乎是最好的武器了。山姆把它放在毡提包里。骑上骡子,向火车站进发。 山姆到纽约时天色已晚。他的行动和生活仍旧遵循着自然界自由的圆周运动,看不到大城市隐藏在黑暗里的可怕、无情、好动、凶恶的手段,准备向他圆形的心脏和头颅包拢过来。一辆马车飞快地把他送到一家同他的靴子和毡提包相称的旅馆。 第二天早晨,福维尔家硕果仅存的后代向那个掩护哈克尼斯家最后一个子弟的城市发起了突袭。他把科尔特手枪藏在上衣里面。他只知道这两个情况:卡尔在这个城市里驾驶运货马车,而他自己,山姆,要来杀他。山姆踏上人行道时,眼珠变红了,心头升起一股世袭的仇恨。 但是一小时
17、过去了,卡尔没有出现。中午时分,山姆站在城市里两条笔直的大动脉互相交叉的地方。人们形成直排熙来攘往;可怕的喧嚷和轰响把他吓懵了。 山姆靠在一座石头建筑的尖角上。在他身边经过的人何止千万,可是没有一个转过脸来向他看看。 一个胖子从人流中滑了出来,站着等汽车,离他只有几步远。山姆挨到他身边,在嘈杂声中嚷着对他说:“兰金斯家喂的猪比我们的肥多啦,不过他们那边的猪草也比我们这边的好” 胖子神气活现的样子有所收敛,他走开去买炒栗子,以便掩饰自己的惊惶。 山姆感到需要喝一点山间露水。对街的人们在弹簧门里进进出出。隐约可以看到门里一个金光锃亮的酒吧和酒吧上面的装饰。这个复仇者穿过街道,打算进去。人为的事物又
18、在这里挤掉了熟悉的圆形。山姆找不到门的把手,连大头针那样小的捏手的东西都找不到。 他手足无措,羞红着脸,伤心地从这扇没有用的门前走开;坐到石阶上。一根警棍戳戳他的肋骨。 “另找个地方去遛遛吧。”警察说,“你在这里闲荡得太久啦。” 在下一个拐角上,一声锐厉的口哨直刺山姆的耳朵。他赶快转过身去,只见一个满面怒容的恶狠狠的家伙,在热气腾腾的堆着花生豆的机器后面朝他直瞪眼睛。他穿过街去。一辆庞大的、不用骡子拖的车辆,发着牛吼似的声音和冒烟的煤油灯似的气味,刷地擦过他的膝盖。 一个马车夫用车毂撞了他一下,还训斥他;一个电车司机使劲踩铃叫他闪开;一个穿着走样的绸坎肩的胖太太用胳臂肘撞他的背脊;一个报童不慌
19、不忙地朝他扔香蕉皮:“我不愿意这样干,可是看到我的人得让路!” 卡尔干完了一天的工作,存好运货马车,从一幢房屋旁边拐出来。他在三码开外的地方,在一群匆匆忙忙的行人中间发现了那个仍旧活着的、不共戴天的、世世代代的仇人。 他猛地站住,犹豫了片刻,因为他身边没有武器,情况又那样突然。山姆锐利的山地居民的眼睛也在人群中发现了他。 来往的人流中间突然跳动了一下,起了一个漩涡,山姆的声音响了起来: “好啊,卡尔!我见到你真高兴!” 在百老汇路、五马路和第二十三号街的交岔口,坎伯兰山岭的世仇握手言欢了。13.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当两个世仇家族冤冤相报,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福安 一中 三高 模拟 语文试卷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04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