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
《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调研考试文科综合能力历史测试命题人:耿东水成志贤 张喜明 李建永李德明 张玉枝 审定人:吴永顺 芦艳波 要保来刘领兰 赵丽芳 孟会娟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 2答第I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第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务必将答题卡收回。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个小题,每
2、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在古代四合院中,北房南向是正房,房屋的开间进深都较大,台基较高,多为长辈居住,东西厢房开间进深较小,台基也较矮,常为晚辈居住。对这种文化现象解析正确的是 A体现了严格的宗法等级观念 B.使家庭具有了和谐气氛 C.体现了小农经济封闭特点 D体现了古代中国男尊女卑的特点25“车”的原始文字特别像一辆行进的马车。观察下图,通过“车”字的演变,得出关于汉字演变规律正确的是 A由表音和表意两部分构成 B.以图画为基础逐渐演变 C.美观性逐渐突出,实用性逐渐减弱 D.始终没有脱离象形文字的特点26.元代的一段公文说:“四川行中书
3、省移准中书省咨,来咨:有该载不尽罪名,不知凭何例定夺,请定度事。本省相度,遇有刑名公事,先送检法拟定,再行参详有无情法相应,更为酌古准今,拟定明白罪名”。材料反映出元代行省在审理狱案时 A.要时可参阅相应规则典制 B.程序繁琐、效率比较低 C.所有的案件都需要上报中央批复 D.可独自审批决定一切案件27.明清科举,主要内容为四书大全五经大全,尤其重四书大全,相对于内容艰深的五经而言,四书则比较浅显。乾隆说:“士子所诵习,主司所鉴别,不过四书文面已一“国家设科举士,首重者茌四书”。明清规定:阐述四书义,必须根据朱熹的四书集注,否则不予录取。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A.以此宣扬程朱理学 B.有利于平民子
4、弟参加科考 C.不利于选拔具有真才识学之人 D.有利于全面提高读书人的文化素养28从民国成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中国共和立国,有志之士,群起相效仿”,“集合结社,犹如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为数几至近百”,这种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A革命派力量迅速壮大 B.法制法规的健全 C.出于对议会政治的渴望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长足发展29.中国近代某思想家曾说:“吾畴昔确信美法之民主共和制,决不适于中国,欲跻国于治安,宜效英之存虚君,而事势之最顺者,似莫如就现皇统而虚存之。”对其思想解读正确的是 A.极力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否定了民主共和制度的进步性 C.推崇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 D.
5、体现了其托古改制的特点30.深圳市于1987年公布了深圳经济特区土地管理条例,并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合法的土地市场,率先试行国有土地使用制度综合改革。材料反映了 A改变了我国经济的所有制形式 B说明计划经济体制退出了历史舞台 C证明市场经济体制在当地已确立 D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在探索中前进31.公元前494年罗马共和国进行一次审判,法官在听完原告债主的陈述后当庭把涉案的父子三人判与原告为奴隶,并给出“合理”的解释。之后愤怒的下层公民集体撤离会场,以示抗议。材料说明当时 A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尖锐 B. 古罗马司法程序严格 C债务奴隶制把平民推到生存的边缘 D.这次平民斗争直接催生了成文法的诞生32公元
6、十六世纪,西方的文艺复兴与自然科学同时发展。下面对它们判断正确的是 A是新兴科学与古典文化的对抗 B.共同冲击了神学的统治地位 C.为资产阶级反对君主专制提供了论据 D.为工业革命做了人才与科学的准备33.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充满变革的时代。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确立了符合国情的政治制度、经济体制、文艺方针 B苏联虽曾重视农业领域改革,但总体成效不大 C.美国完成了从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变,进入“黄金”时代 D两极格局面临多种力量的冲击34.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
7、最富的国家,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着这样一种局面,另外四种潜在的经济力量、有能力可以在各个方面向我们挑战。”材料表明当时 A美国已基本失去超级大国地位 B .美国霸权正面临欧、日等国的挑战 C.美国正考虑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D世界开始呈现出“一超多强”的格局35.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他曾经指出:“与19世纪一样,欧洲人和美国人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到处冲破壁垒打开市场,却阻碍第三世界的农产品进入他们的市场。鸦片战争中,西方用战争来推行他们的不平等贸易;今天,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组织使用的金融和财政手段几乎一样有效。”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第三世界产品不能进入发达国家市场
8、B.作者极力主张全球范围内废除贸易保护主义 C.批评了有关国际机构促进社会公正方面无所作为 D.痛斥当今国家采用战争手段扩大市场的行为第卷(非选择题,共160分)注意事项: 第卷需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题第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40(25分)结合材料及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第一次大移民发生在公元4世纪左右,原来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汉族人便成群结队地离开中原地区搬到了长江以南的江苏和安徽等地区。在第一次大迁徒的150年间,南迁的人口达到了90万人之多。 唐
9、代的时候发生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大移民。安史之乱期间又有一大批人离开了北方跑到南方。这一次移民所移动的距离更远,跨越了长江下游的江苏、安徽等地,在浙江、福建、江西等地住下来。 第三次大移民发生在12世纪中期。当时的中国处在南北对峙的状态,北方女真人的金政权与南方汉族人的南宋政权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很多人为了逃避战乱移居到南方。这一次,由于浙江、江西等地在上次移民中也居住了很多人口,大批移民只能向更南的方向行走,最终走到了广东、广西、福建,甚至海南岛等更靠南的地方。 材料二 到了中国近代,最明显的是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闯关东是以山东和直隶人为主,目的地是东三省一带;走西口是以山西、陕西人为主,
10、目的地是蒙古草原;下南洋是以广东和福建人为主,目的地是东南亚一带。这三个方向的近代移民是民间自发组织的,不是官方有目的组织的。不仅如此,一开始政府还是强烈反对的,比如闯关东。 材料三 上海大学的刘玉照教授看来,中国近代以来的海外移民潮流,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波移民产生在清朝,大量劳工迁徙至东南亚地区;第二波移民出现在晚清时期,因通商形成贸易移民;第三波是上世纪80年代所谓的“精美出走”,大批优秀知识分子赴海外留学并定居;第四波是在21世纪出现的社会富人外迁移民。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国古代三次移民的特点及影响。(10分) (2)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分析近代中国人口迁移的新特
11、点及原因。(9分) (3)结合材料三及有关知识,分析促使现代中国海外移民群体发生变化的原因。(6分)41(12分)结合材料及所学完成该题。阅读图片,结合所学概括图片中所反映的宋代工商业发展特点,并说明原因。(12分)(注:须指出三项特点并分别予以说明。) 请考生在第42、43、44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答,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晏以为官多则民扰,故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保定市 高三上 学期 期末 调研 考试 历史试题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03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