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理科综合(物理、化学)考试说明.doc
《广东省河源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理科综合(物理、化学)考试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河源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理科综合(物理、化学)考试说明.doc(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河源市201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理科综合(物理、化学)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初中毕业生理科综合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评估初中学生是否达到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所规定的物理和化学毕业水平的程度。考试的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义务教育阶段物理和化学学科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二、指导思想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有利于推进课程改革,引导课堂
2、教学改革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高中阶段学校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择优录取新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三、考试依据河源市初中毕业生理科综合(物理、化学)学科学业考试大纲以国家教育部制订的物理和化学两个学科的标准为依据,结合广东省和河源市初中物理、化学教学实际制订。四、考试范围与考核目标要求物 理 、考试原则与目标(一)学生学业水平的考查和教与学导向相统一的原则。试题要能体现对学生学业水平考查的目的,试卷要有较好的区分度、信度和效度;同时又要体现对新课程教与学的正确导向。(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并重的原则。试卷既要体现对知识和技能的全面考核
3、,同时在试题编制上也要体现对学生学习期间经历的过程和所运用的科学方法的考查,在试题资源选择上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内容,实现对三维目标的考查。(三)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落实标准的课程目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四)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基础知识的考查不等于知识的简单复现,基本技能的考查不是实验操作的机械组合,应灵活多样地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促进学生有意义地学习而不是机械学习。(五)突出以能力立意来命题。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是通过知识内容的考查体现的,作为载体的知识内容可以是标准所要求的科学内容,也可以是与标准中物理内容有关的交叉学科的内容。探究形式多样化,可
4、以是实验探究,也可以是简单的理论探究。如类似于课堂内的探究性活动、课堂外的家庭实验、调查分析等。、考试内容与要求(一)考试目标和要求初中毕业生物理学科学业考试应体现标准的基本理念,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考试应体现课程目标,将能力考查渗透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考查过程中。考试应加强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应用知识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自学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附:目标水平与行为动词界定目标具 体 要 求认识了解和认识所列知识的内容。能描述对象的基
5、本特征,举出例子,在有关问题中再认或识别它们。理解理解所列知识的内容。能把握知识间内在的逻辑联系,并能用来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如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区分不同的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操作要求能独立完成实验操作。会正确使用仪器,尝试对实验进行调整和改进。探究经历体验、实验和理论等方式的科学探究,建立感性认识,表达见解和感受,能根据要求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二)考试范围和要求第一部分 能力要求对能力的考查,主要包含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应用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获取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等五种能力,具体要求如下:l.理解能力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含义,初
6、步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能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方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能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2.应用能力会应用学习过的物理知识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会应用物理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物理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科技、环境和社会相联系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分析综合能力能够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能够把一个较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区分有关因素和无关因素,找出共同的特征,从而概括出概念和规律。4.获取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包括自学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及
7、创新意识。从实际中选取素材,考查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相关的资料收集和针对性的阅读,从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答相关的简单问题。增强试题的开放性,使试题有合理的区分度,以便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5.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能力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1)提出问题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认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的意义。(2)猜想与假设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能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认识猜想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3)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经历制定计划
8、与设计实验的过程。尝试选择科学探究的方法及所需要的器材。尝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的初步意识。认识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能通过观察、实验和公共信息资源收集数据、资料。尝试评估有关信息的科学性。会阅读简单仪器的说明书,能按书面说明操作。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能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具有安全操作的意识。认识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5)分析与论证能初步描述实验数据或有关信息。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比较。能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尝试对探究结果进行描述和解释。认识分析论证在科学探究中是必不可少的。(
9、6)评估有评估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的意识。能注意探究活动中未解决的矛盾,发现新的问题。尝试改进探究方案。有从评估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意识。认识评估对科学探究的意义。(7)交流与合作有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意识。能表述探究的问题、过程和结果。在合作中注意既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有团队精神。能思考别人的意见,调整自己的探究方案。认识交流与合作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对科学探究能力要求加强观察、实验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具有一定的实验基本技能,能利用实验器材和已知的规律进行有目的的实验,会正确地使用仪器,会归纳实验结果并撰写简单的实验报告。学生要具备简单的实验设计能力,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第二部分 科
10、学内容考试内容包括标准中的“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个一级主题,十四个二级主题。考试说明是根据标准并结合广东省课程改革与我市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1.物质一级主题二级主题科学内容要求说明物质物质的形态和变化1物质的物理特征物质分类认识理解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物质的属性可以是弹性、硬度、磁性、导电性等2.物质对人和环境的影响认识3.固、液和气三种物态及其基本特征理解4.常见温度值;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温度测量环境温度认识操作认识5.物态变化过程的实验探究 物理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的联系探究理解6.水的三态变化及水循环现象 节约用水理解认识物质属性7
11、.物质的属性;物质属性与物质用途的联系认识8.质量的概念 固体和液体质量的测量 认识操作(续上表)一级主题二级主题科学内容要求说明物质9.密度的概念;密度知识的简单应用;密度概念与物理现象理解 10.物质属性与科技进步认识物质的结构和尺度11.物质的组成认识12.原子的核式模型;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认识13.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认识14.物质世界的微观到宏观的尺度认识新材料及其应用15.根据提供的信息,了解一些新材料的特点及其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了解16.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认识2.运动和相互作用一级主题二级主题科学内容要求说明运动和相互作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17.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12、理解不要求使用游标卡尺、千分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追及问题计算不作要求18.简单热现象及分子热运动;宏观热现象和分子热运动的联系认识19.电磁相互作用电磁波的应用探究认识20.自然界的各种运动形式认识机械运动和力21.时间、长度的粗略估测时间和长度的测量认识操作22.速度的描述 速度公式的简单计算测物体运动速度认识理解操作23.重力、弹力、摩擦力;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示意图力的测量二力平衡条件;物体运动状态变化原因认识操作认识24.通过实验了解物体的惯性 物体的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了解理解认识25.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探究(续上表)一级主题二级主题科学内容要求说明运动和相互作用机械运动和力26.压
13、强概念 压强公式简单计算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探究理解认识 不要求运用物体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进行复杂的、综合性的计算27.浮力的实验探究 物体浮沉的条件;阿基米德原理探究认识28.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探究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探究认识声和光29.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乐音特性;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噪声的防治途径探究认识30.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和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的实验探究认识探究不要求记住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具体规律要求知道右手螺旋定则,不要求知道左手定则,不要求判断力的方向31.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发散作用;凸透镜成像
14、的应用探究认识32.白光的组成;光的色散认识33.波长、频率和波速;波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认识电和磁34.通过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探究35.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及磁场方向的关系认识36.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探究37.光是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认识38.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3.能量一级主题二级主题科学内容要求说明能量能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39.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各种各样的能量和生活的关系认识40.能量的转化或转移认识41.功;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认识(续上表)一级主题二级主题科学内容要求说明能量42.功
15、率 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理解认识能用功率公式进行简单计算能用机械功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理解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43.动能和势能及其转化;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的转化理解机械能44.机械能和功率 生活、生产中机械功的含义认识理解45.机械效率了解46.机械使用的历史发展过程;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认识47.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用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热现象认识理解内能48.内能的概念;温度和内能的关系认识能进行热量的简单计算不要求了解电池和用电器的结构和原理 49.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热机的工作进程认识50.内能的利用认识51.热量的概念认识52.比热容的概念 用比热容解释
16、简单的自然现象认识理解5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认识电磁能54.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欧姆定律及其简单计算探究理解55.简单电路图;简单串联电路或并联电路 简单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理解操作56.电流表和电压表操作57.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及其简单计算;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理解58.电流一定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探究59.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 安全用电认识探究(续上表)一级主题二级主题科学内容要求说明能量能量守恒60.能量守恒定律及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认识61.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认识效率认识62.能量的转化
17、和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认识能源与可持续发展63.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64.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认识65.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认识66.世界和我国的能源状况 能源的开发利用及其可持续发展认识、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一)考试方式和时间1 .根据标准并结合河源市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而制订,对标准中未颁的内容不作考查要求。采用闭卷、笔答的考试方法。2.初中毕业生物理学科学业考试与初中毕业生化学学科学业考试合卷进行,物理学科满分50分,两学科合卷考试时间为100分钟。(二)试卷结构试卷分为试题和答题卡,分开印刷,试题不留答题位置,答案必须填涂或写在答题卡上。试卷结构如下:1.
18、试卷题型试卷试题类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和计算题。选择题是四个选项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要求依据题意在相应的空格处直接填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过程。综合应用题包括作图题、实验题和计算题。作图题包括画图和填图。实验题包括基本实验技能和实验探究、实验设计的考查。试题形式有多种,例如填空、填图、填表、选择、作图、简答等。计算题要求写出解题过程和必要的文字说明,带单位计算(单位用英文字母表示),并最后作答。2.试卷难易比例容易题:约 40%; 中等难度题:约50%;难题:约10%。3.考试内容比例主题一 物质 约20%;主题二 运动和相互作用 约40%;主题三 能量 约40%。4.试题要求试
19、题编制依据初中毕业生物理学科学业考试大纲,试题的设计要进行难度、区分度和信度、效度的控制。化 学 、考试原则与目标(一)初中毕业生化学学科学业考试应有利于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化学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命题应该体现基础性。要求初中毕业生掌握最基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具有运用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并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学会从化学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和解释有关的社会现象。 (二)初中毕业生化学学科学业考试应有利于引导化学课程的实施,全面落实化学课程标准所设定的目标。考试内容和要求应与化学课程标准的规定相一致;注重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引导教学注重探究过程与方法
20、,注重培养学生科学地认识事物、分析现象和把握规律的能力;注重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杜绝超过化学课程标准要求的拔高。 (三)初中毕业生化学学科学业考试应有利于引导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考试命题应体现面向全体学生,要坚持能力立意,应灵活多样地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化学学科教学,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体现初中毕业生化学学科学业考试有利于课程目标实现的正确导向。(四)初中毕业生化学学科学业考试应有利于体现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考试命题要体现课程理念,注重从实际中选取素材,以引导教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达成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
21、力目标。(五)初中毕业生化学学科学业考试应有利于普通高中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择优录取学生。考试要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进行命题,并在标准所规定的范畴内适当设置开放性和发展性试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表现水平,确保各种程度的学生都能真实地表现出自己的水平。、考试内容与要求(一)考试目标与要求初中毕业生化学学科学业考试应体现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以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目标;以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河源市 初中毕业生 学业 考试 理科 综合 物理 化学 说明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02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