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168中学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卷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肥168中学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卷及答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4年科学素养测试物 理 试 题【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欢迎参加一六八中学自主招生考试,希望你们凝神静气,考出水平!开放的一六八中学热忱欢迎你们!本学科满分为90分,共20题;用时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计18分)1. 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其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PM2.5在空中受的是非平衡力 B环境温度低于0时,PM2.5不具有内能CPM2.5的直径与分子直径相当D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第2题图2. 如图为用电压表测小灯泡两端电压的电路,
2、若电压表的电阻记为RV,小灯泡电阻记为RL,AB间的电阻记为RA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RV远远大于RL,RAB大于RV B由于RV远远大于RL,RAB大于RL C由于RV远远大于RL,RAB略小于RV D由于RV远远大于RL,RAB略小于RL 第3题图3. 2013年2月15日,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发生天体坠落事件,坠落的陨石在穿越大气层时激烈摩擦发出耀眼的白光,如图所示。若下落过程中不考虑陨石的质量变化,则陨石在空中加速降落时( ) A重力势能不断减小,动能不断增加,机械能不变 B重力势能不断增加,动能不断减小,机械能不变 C重力势能不断减小,动能不断增加,机械能减小第4题图D重
3、力势能不断增加,动能不断增加,机械能增加4. 如图所示,一平面镜放在圆筒的中心处,平面镜正对筒壁上一点光源S,点光源发出一细光束垂直射向平面镜。平面镜从图示位置开始绕圆筒中心轴匀速转动,在转动角时,点光源照射到筒壁上的反射光斑转过的角度为( ) A B C D 5. 一盏电灯接在恒定电压的电源上,其功率为100W。若将这盏电灯先接在一段很长的导线后,再接在同一电源上,已知灯泡的实际功率是81W,此时导线消耗电功率是( )A等于19W B大于19 W C小于19 W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第6题图6. 如图所示,一个小球从某一高度下落,在接触轻质弹簧并压缩弹簧竖直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当小球速度达到最
4、大时,不计空气阻力,弹簧的弹力F与小球重力G的大小关系是( ) AF G BF = G CF G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二、填空题(每空2分,计26分)毛巾木板玻璃7. 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一切物体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能否直接得到该定律?答:。火线零线A 第7题图 第8题图8. 如图为某家庭电路的部分电路,该电路存在的安全隐患是。断开开关,用测电笔接触电路中的A点,则氖管。9. 2012年3月,科学家研发出“激光橡皮”,专门用来去除白纸上的黑色碳粉字迹。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填物态变化名称)为碳蒸气,同时字迹消失,这是光能转化为能的过程。为
5、防止高温对纸张的破坏,激光照射时间需严格控制。 GF第10题图10. 在“探究动滑轮机械效率”实验中,分别测出绳受到的拉力F、钩码所受重力G,改变钩码数量再重复上述步骤2次。如图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 (1)只测钩码重G和绳受到的拉力F,机械效率表达式是; (用题中给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2)如果不测绳受到的拉力,只测钩码重G和,也能算出机械效率。 11.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密度均匀的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甲、乙、丙对地面压力最大的是,密度最大的是。BA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12. 如图所示为一个通电螺线管的剖面图,表示导线中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里,表
6、示导线中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则通电螺线管的右端为极,A、B分别是在螺线管外的两点,根据磁感线的分布,的点磁场更强。(选填“A”或“B”)13. 飞机、轮船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并不固定,当速度很大时,阻力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如果要把飞机、轮船的速度增大到2倍,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要增大到原来的倍。三、实验题(第14题8分,第15、16题各6分,第17题8分,计28分)14. 为测量木块所受摩擦力,用如图所示装置实验:甲弹簧测力计右端固定,左端与木块A相连,木块A水平放置在B物块上,乙弹簧测力计保持水平,现拉动乙沿水平面向左匀速运动,稳定时,甲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1,乙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2。(1)画出木
7、块A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图; (2)此时,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地面对木块B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3)若水平向左加速拉动物块B,乙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3,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15. 某同学想了解为什么气体会对容器的壁有压强,老师用如下实验解释:第15题图 如图,将托盘天平的左盘倒扣在支架上,调节天平平衡后,将一袋绿豆源源不断地从同一高处落到左盘上,发现天平指针偏转并保持一定角度,左盘受到一个持续的压力。 容器中气体分子碰撞器壁的现象与上述实验现象十分相似。可见,容器中大量气体分子不断碰撞器壁时,整体上也会产生一个持续的压力,而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就是气体对器壁的压强。 (1)上述过程中运用
8、的科学方法主要是法。(2)老师告诉该同学,温度越高,密闭容器中气体对壁的压强越大,请你只利用上述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方法,验证这个规律。你的方法是:。(3)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请你判断:在柴油机中,当活塞压缩缸内气体时,缸内气体的压强。(填变化情况)。16. 小明和同学们一起,研究“杠杆平衡,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不变时,动力跟动力臂的关系”的实验。探究过程中,在杠杆左端某一固定位置挂一个重力G2.5N的物体,在杠杆右端不同位置处施加不同的竖直向下力F,保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动力F/N0.51.02.02.54.0动力臂L/m0.40.20.1
9、0.080.05(1)请根据表中数据,画出动力F与动力臂倒数1/L的图像。(2)由图像可得出:杠杆平衡,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不变时,F与L成比。(3)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求出重力G的力臂是m。551051520251401/L / m-1F / N5101520251.052.03.04.05.0235F / N1/L / m-1GOFL 第16题图17. 有一个电热毯,内部主要发热元件是电阻丝,铭牌上标有“220V,*W”的字样,其中额定功率值不清楚,大约在40W左右。实验室有下列实验器材: 三节新干电池串联的电池组,一个开关,导线若干。另有可供选择的器材有:A 电流表A(量程:00.6A,0
10、3A);B 电压表V1(量程:03V,015V);C 电压表V2(量程:03V,015V);D 定值电阻R1(阻值:20);E 定值电阻R2(阻值:1000);F 滑动变阻器(阻值:020);G 滑动变阻器(阻值:01000)。请测量出电热毯的额定功率值。(忽略温度影响)(1)根据你学过的物理知识,只要测量出电热毯的一个物理量_(选填“电流”或“电阻”),即可计算出它的额定功率值。(2)为了较准确的测量出该物理量,在可供选择的器材中,应挑选:_ (填写器材前面字母序号)。(3)下图为某同学根据所选器材设计的部分电路图,请你在虚线框中补充完整。(1) 在该实验,滑动变阻器除了保护电路外,还具有什
11、么作用? 答:_。四、计算与推导题(第18题5分,第19题6分,第20题7分,计18分)CC18. 如图所示,COC为凸透镜的主光轴,F和F为凸透镜的焦点,AB表示一个物体,位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处,画出A点经凸透镜折射后像点A的位置,并证明AB的像与物大小相等。 第18题图19. 当电阻R1和R2并联后与电阻R3串联,可等效为并联后的总电阻R12与R3串联。R1R2 实际的电源都有一定的电阻,如干电池,我们需要用它的电压U和电阻r两个物理量来描述它。实际计算过程中,可以把它看成是由一个电压为U、电阻为0的理想电源与一个电阻值为r的电阻串联而成,如图甲所示。 甲 第19题图 乙 如图乙所示,R1
12、=18,R2=9,只闭合开关S1时,电流表示数为0.3A,同时闭合开关S1和S2时,电流表示数为0.75A。求电源电压U和电源内部的电阻r。20. 如图所示,物体A漂浮在水面上,露出液面部分为1/4,将另一个物体B放置在A上,静止时,A露出液面部分占自身体积的1/5,用一根轻质细绳将B悬挂在A下面,静止后,露出液面部分占物体A体积的9/40。AAABB求(1)物体A的密度 (2)物体B的密度2014年科学素养测试物理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1、A 2、D 3、C 4、B 5、C 6、B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7、不受任何力,否8、开关未与火线相连,发光9、升华
13、,内能10、(1)(2)动滑轮重11、甲,丙12、S极,A点13、8倍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28分)7. (1)略(2)F1,F2-F1(3)F18. (1)类比法(2)将一袋绿豆源源不断地从更高的高度落到左盘(3)变大551051520251401/L / m-1F / N5101520251.052.03.04.05.0235F / N1/L / m-19. (1)答案如图所示(2)反比(3)0.08mx 第16题图 第17题图10. (1)电阻(2)B、C、E、G(3)答案如图所示(4)实现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四、计算与推导题(3) ABFDOF 2分AFB=DFO因为AFDF,又因为ADEA 第18题图所以四边形ADAE为平行四边形因为AO=AO,ABO=ABO,AOB=AOB所以ABOABO则 BO=BO, AB=AB 3分 (4) 1分-(1) 2分-(2) 2分联立(1)(2)可得:, 。 1分一 由图(1)可得, ,即 2分1. 由图(1)得:-(1) 由图(2)得:-(2) 联立(1)(2)可得: 2分 由图(2)(3)可知,两次总浮力相同,排水体积相同。 2分 1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01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