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诗歌双宾语及其结构的语用分析毕业论文.doc
《秦汉诗歌双宾语及其结构的语用分析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秦汉诗歌双宾语及其结构的语用分析毕业论文.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秦汉诗歌双宾语及其结构的语用分析摘 要本文以楚辞、诗经中的双宾语及其同义结构为例进行语用分析。我们发现语意焦点、重成分后置是先秦诗歌双宾语内部各句式的语用制约因素,诗歌整齐性和诗体体例对双宾语及其双宾语同义结构的选择有优先制约作用。以此为基础,我们将这些语用制约因素与散文中的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先秦诗歌、散文双宾语与其同义结构的语用制约因素各有特色,诗歌中,整齐性和体例等篇章语用因素起优先制约作用;散文中,语意焦点、表意明确等作者主观情态语用因素起优先制约作用。关键词:双宾语;同义结构;语用制约因素目 录摘 要1绪 论31 双宾语、双宾语同义结构界说31.1 双宾语31.2 双宾语同义结构31.
2、3 语用制约因素32 楚辞双宾语各句式与其同义结构的语用制约因素42.1 制约楚辞双宾语各句式的语用因素42.1.1 A1(V-O1-O2)的语用制约因素42.1.2 A2(V-O2-O1)的语用制约因素42.1.4 A1、A2、A3的语用制约因素比较42.2 制约楚辞双宾语同义结构的语用因素52.2.1 B1(V-O1-以-O2)的语用制约因素52.2.2 B2(V-O2-于-O1)的语用制约因素52.2.3 B1、B2的语用制约因素比较53 诗经双宾语与其同义结构的语用制约因素53.1 制约诗经A4(O2-V-O1)等双宾语各句式的语用因素63.2 制约诗经双宾语与其同义结构的语用因素63
3、.2.1 A有与其同义结构的语用制约因素63.2.2 A无与其同义结构的语用制约因素64 先秦诗歌、散文双宾语及其同义结构语用比较分析64.1 先秦诗歌双宾语及其同义结构的语用制约因素64.2 先秦散文双宾语及其同义结构的语用制约因素74.3 先秦诗歌、散文双宾语及其同义结构的语用制约因素比较7结 论7参考文献8绪 论1、国内外动态研究对古代汉语双宾语研究,早在马氏文通就已开始,其中的“止词”大致相当于宾语成分,而“教告言示诸动词之后有两止词,一记所语之人,一记所语之事。先人后事,无介字以系者常也”说的就是双宾语。黎锦熙(1942)最早提出“双宾语”这个术语(正文省略)2、选题依据前辈学者们的
4、研究成果为我们继续研究古汉语双宾语提供了基础,但我们可以发现以往的这些研究成果还存在以下不足(正文省略)3、选题的意义语法、语义、语用是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以往学术界对先秦双宾语研究主要集中在语法、语义两个平面。但仅仅从这两个角度来研究双宾结构,解决不了双宾句法结构所反映的所有问题,也揭示不了这一句法结构所蕴含的所有内涵。本文将语法、语义、语用三者相结合起来,但又以双宾结构语用分析为重点,对双宾结构研究的全面性和科学性有重要意义(正文省略)1 双宾语、双宾语同义结构界说1.1 双宾语关于宾语,学者们提出的确定标准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是纯位置论的语序标准,第二个是纯语义论的施受关系,第三个是前两个
5、标准的折中,即以语序(形式)为主要标准,同时结合意义。(正文省略)1.2 双宾语同义结构句法同义(或同义句式)即同义异构,赵金铭先生认为:“一种隐性关系可以用好几种句式来表达,也就是说,一种语义模式可以用几种不同的句法结构来表示,从而形成同义异构句式”。换言之,句法同义就是几种表示相同或相近语义关系的不同句子格式(正文省略)1.3 语用制约因素“同一个意义在不同的语境里会有不同的说法。这种情况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用不同的词语说,另一类是用不同语法结构说。前一种现象主要属于语用学的研究范畴,对语法学而言,我们主要研究后一种现象”。本文所说的语用是就双宾语这一句法结构来谈的语用,是语法角度的
6、语用平面。施关淦在“关于语法研究三个平面”指出“三个平面中的语用平面不是语用学,不是指所有的语用因素,而是指跟句法有关的语用因素” (正文省略)2 楚辞双宾语各句式与其同义结构的语用制约因素通过对楚辞双宾语句与其同义结构句的穷尽性考察,我们发现,这两类结构出现的频率悬殊:双宾语句7例,双宾同义结构句23例,前者用例少得多。当然,关于双宾语结构的限制因素,首先是语言成分自身的制约,比如说并不是所有的动词都可以进入双宾语结构,这要受到述语动词语义特征的制约(正文省略)2.1 制约楚辞双宾语各句式的语用因素楚辞中A的用例7句,如下: (1) 委厥美以从俗兮,苟得列乎众芳。(离骚) (2) 惟兹佩之可
7、贵兮,委厥美而历兹。 (离骚) 以上例句,O1为近宾(与事、人物),O2为远宾(受事、事物),下同。我们将这三种结构归纳为双宾语的三种内部句式,理由是三种句式的语法成分关系以及深层语义关系都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改变的只是句子成分之间的语序而已,这种语序改变只引起了某些语用风格的变化,可以说是语用平面而非语法平面的移位(正文省略)2.1.1 A1(V-O1-O2)的语用制约因素“双宾语的一般次序,古今相同:间接宾语在前,直接宾语在后。如果间接宾语为代词,尤须紧接谓语,似无例外”,关于双宾语的位置变化规律,杨伯峻、何乐士(1992)也曾作出总结。(正文省略)2.1.2 A2(V-O2-O1)的语用制
8、约因素与A1相比,A2的两个宾语也位于动词后,但双宾语内部语序不同。A1是最典型的古汉双宾结构句式,但“表赐与和其他少数动词所构成的双宾式”中 A2较常见,当间接宾语为代词时只限于A2。据焦点后置规律,双宾结构的语意表达重心是在此类结构的末尾部分,A1与A2的首要区别是:语意焦点随双宾语内部语序不同发生了变化,A1的语意焦点是间接宾语“美”“羿”“天下”“其期”(正文省略)2.1.4 A1、A2、A3的语用制约因素比较由以上分析得出: A1、A2、A3的选择首先是根据语意重心和焦点的不同而作出的选择,A1、A2强调的是两个宾语中的一个后置宾语,而A3要强调的是语用上的前置宾语(区别于语法范畴内
9、的宾语前置)和后置动词,A3是一种有别于前两句式的具有双焦点的特殊语用价值的句式。A1除受语意焦点制约外还受信息结构模式的制约,但这两个语用因素并不存在制约冲突,二者在成分分布上重合,殊途同归。(正文省略)2.2 制约楚辞双宾语同义结构的语用因素楚辞中,B结构有23例,我们可将其分出B1(V-O1-以-O2)、B2(V-O2-于-O1)两种格式。这两种格式恰好分别与前文提到的A1、A2相对应。我们之所以将A1与B1相对应,是因为两者相比,句子各成分在语序上没有任何变化,只是在两个宾语之间加了介词“以”,A2与B2情况亦然。显然,A与B这两类同义异构,B由于引进了介词,其句法形式没有A简练经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秦汉诗歌双宾语及其结构的语用分析 毕业论文 秦汉 诗歌 双宾语 及其 结构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01632.html